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6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0小题。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河北《元氏县志》载,民国时期当地“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经济具有A.农工结合的特点 B.自给自足的特点C.精耕细作的特点 D.工商皆本的特点2.“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材料体现的核心观念是A.重农 B.抑商 C.海禁 D.重商3.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表(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提高耕种效率都江堰、郑国渠便于农田灌溉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注重农业工具的创新 B.推广农业经验C.讲究精耕细作 D.注重农时,因地制宜4.“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C.私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D.负责管理工匠的官员5.历史研究者吴钩在新著《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中提出,宋代在社会开放程度、繁荣度等多个方面已表现出现代化特征。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其立论依据的是A.江东地区大量使用曲辕犁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关系C.打破坊市之间界限、出现夜市D.地域性商人群体组成商帮,建立商会6.明王朝,堪称中华第一朝,其国土面积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人民从四千万到一万万,人口占当时世界不到五分之一,GDP却占当时世界的40%。下列各项中符合明朝史实的是A.纸币在全国广泛流通B.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C.“番客”云集港口城市D.手工业劳动丧失主导地位7.右图是流传至今的一件清代文物,它反映了清代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政府管理对外贸易C.禁绝一切中外来往D.中外贸易自由通畅8.19世纪末,李鸿章批准建立上海织布局。1890年,上海织布局生产的棉布投入市场。政府规定织布局产品从上海或其他通商口岸运货到内地,按照洋布的通例,都在上海统一征税,据此可知清政府A.鼓励支持上海织布局发展 B.限制上海织布局的销售额C.减免洋务企业的内地税收 D.对市场进行合理评估9.读下图: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类别户数占有土地数(亩)无地户45010亩以下户85124.5510到50亩户431087.7250到100亩户7528.39100亩以上户2319.64总数1822060.30由此可知,当时该地A.小农经济逐渐衰退 B.租佃关系普遍存在C.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人地矛盾日趋尖锐10.学者汪林茂评论某一历史事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这一历史事件是A.小农经济解体 B.外国商品倾销C.洋务企业创办 D.民族工业兴起11.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判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是①①②③④⑤18401860188019001914192719491956时间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所占比重A.① B.② C.③ D.④江南制造总局大生纱厂汉阳铁厂12.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史实是江南制造总局大生纱厂汉阳铁厂A.洋务企业创办 B.近代工业创办C.外资企业创办 D.官僚企业创办1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专章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核心是A.师夷长技 B.自强求富 C.实业救国 D.抵制洋货14.右图是中国近代某时期工业企业资本构成图,对图片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性质B.时期当在甲午战争之后C.工业资本成为经济主体D.买办和官僚资本实质是民族资本15.右图是天津特产“栗羊羹”的外包装,从图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A.由个体经营B.其历史悠久C.从外国传入D.运销达四方16.“计划与市场二者就像鸟与笼子的关系一样,要让鸟飞,但只限于能在笼子里飞。否则鸟就飞跑了。如果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么笼子就是国家计划,搞活经济、市场调节,只能在计划许可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上述说法盛行于我国哪一时期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17.1952年的国庆,毛泽东曾经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的话反映了A.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B.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C.改革旧体制的决心 D.中外军事力量的差距18.下图是某时期我国经济结构简表。这说明我国A.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C.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严重破坏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斐然19.1962年深圳百姓像潮水一般逃亡香港,香港媒体曾以“五月大逃亡”、“水银泻地”A.调动军队抓堵把控 B.委派干部批评教育C.重视农业联产承包 D.改变政策创办特区20.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这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该行动是指A.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发建设天津滨海新区21.有学者认为,在约1400—1550年这150年间,人类的足迹几乎踏遍所有大洋之滨,人类文明世界的范围突然间扩大了,产生这一变化的推动力是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2.与其他国家相比,西班牙、葡萄牙支持了航海家们去进行新航路的开辟和探险,这主要是因为西、葡两国A.都处于大西洋沿岸位置优越 B.都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C.两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都对黄金的需求量很大23.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与这一轮物价波动直接相关的历史背景是西欧各国A.积极支持开辟新航路 B.世界各地的商品陆续涌入C.流入了大量黄金白银 D.与新大陆建立经济联系24.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指出:“15世纪……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所谓“挪动了自己的疆界”是指A.西欧国家开拓海外殖民地 B.世界各大洲在地理上连为整体C.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 D.欧洲开始一体化过程25.16世纪至19世纪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者对美洲人的屠杀 B.外来疾病在美洲的传播C.殖民者对美洲的不断征服 D.欧洲人在美洲分布广泛26.1580—1670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A.金融服务造船技术海外贸易的发达B.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C.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D.最先开始工业革命,使用机器进行生产27.一个英国人自豪地说,我们英国人把“madeinEngland”的商品卖到了全世界。这说明英国A.积极抢占海外市场 B.加强资本对外输出C.具有世界工厂地位 D.科学技术领先世界28.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不感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他们开始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的矛盾C.贸易入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 D.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29.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率猛增55%,这主要是因为A.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生产率B.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固有的内在矛盾C.美国完善有关国家福利政策的立法D.资本主义国家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30.到1900年,可能有三分之二的西方人口生活在基本生存条件以上的水平,人们开始能支付少量的享乐费用。如购买报纸以及合家出游等,他们的食品和居住条件也改善了,健康水平也提高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C.政府改善民生问题 D.世界市场对西方的影响2,4,6第Ⅱ卷(共40分)2,4,6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2道题。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分)砖瓦是建筑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而砖瓦的生产同样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考古学者认为新石器的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开始砖和瓦的生产活动,并分析推测了当时的制砖工艺和应用情况。江苏省昆山赵陵山遗址良渚文化时期良渚人居住的“半穴式”房屋红烧土墙上取下的砖块则为“中华第一砖”,距今大约5000多年。湛轩业等将甘肃灵台悬桥村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的一批陶质板瓦和半筒瓦作为“中华第一瓦”,即烧结瓦是起源于3900多年前。(1)根据上述考古发现,描述当时的经济生活状况。(4分。至少两点)材料二山东临清烧制贡砖始于明永乐初期,临清贡砖是由窑户用当地特有的“莲花土”经过18道工序烧制而成,窑户只选用放置在火道中间部分的成品砖,缴送“工部营缮分司”查验合格,用黄表纸包裹盖上官印后,运往北京成为“贡砖”,另外不合格的悉数销毁。营缮分司按数量付给窑户报酬,拖欠、克扣之事常有。窑户有专门的匠籍,身份世代相袭,职业没有任何自主性。(2)根据材料,概括窑户的特点。(6分)材料三近现代制砖业发展大事记1886年清政府引进德国制造的蒸汽动力的制砖机器设备,是为中国机器制砖之始。1928年上海大华铁工厂生产螺旋式挤出机,是为国产制砖机器之始。1987年以双鸭山东方公司引进法国西方公司一整条全煤矸石6000万块标准砖生产线为标志,先进的制砖设备开始在我国发展,砖瓦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3)根据材料一、二、三,写一篇关于中国制砖业的发展的小论文。(10分。要求:中心突出,脉络清晰,简明扼要)32.(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曾经有过历史性的辉煌。下面是19世纪末英国对外贸易示意图。(1)通过示意图,概括英国对外贸易突出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条件有哪些?(10分)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2)根据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民国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民族工业上述特点的形成原因。(6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Ⅰ卷1.B 2.A 3.C 4.D 5.C 6.B 7.B 8.A 9.C 10.C11.D 12.B 13.C 14.A 15.B 16.C 17.A 18.B 19.D 20.B21.B 22.B 23.C 24.A 25.C 26.A 27.C 28.D 29.A 30.A第Ⅱ卷31.(20分)(1)手工业行业产生(或曰砖瓦制作);开始定居生活(或曰建筑业产生)。(4分最少两点)(2)技艺水平高,代表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