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题源解密11专题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_第1页
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题源解密11专题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_第2页
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题源解密11专题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_第3页
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题源解密11专题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_第4页
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题源解密11专题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eq\a\vs4\al(考向一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1.[2023·浙江卷]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eq\a\vs4\al(考向二改革开放的意义)2.[2023·湖北卷]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3·浙江卷]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eq\a\vs4\al(考向三中国梦的本质)4.[2023·浙江卷]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考向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意义5.[2023·新课标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向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2023·山东卷]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命题规律解密对于2024年高考题,重点关注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这一主题,需重点关注分析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等知识点。一、选择题1.[2023·河北保定校联考三模]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中国的革命志士带来极大震动。在进行了长达数年之久的观察、比较、分析之后,孙中山先生认为“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说明当时的孙中山先生()①意识到推动国民党走革命道路的重要性②认识到人民群众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力量③看到了国共两党合作对中国革命的作用④着手推动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3·浙江金华统考三模]回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方能明白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以下史实表述正确的是()①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各种尝试,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专政走向民主的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方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23·海南海口中学二模]近代以来,面对神州陆沉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从未低头屈服强权,从未停止求索光明。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点燃了先进中国人心中的理想信念之光。中国共产党人将理想信念的力量注入东方大国的历史血脉,使沉寂已久的神州大地迎来了“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近代中国迫切需要科学思想的引领和先进组织的领导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③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④工农联盟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3·福建二模]2022年是辛亥革命111周年。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革命果实被窃取,“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启示我们()①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②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③探索复兴之路,必然要经历屈辱岁月和艰辛历程④为实现民族独立,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3·广东梅州统考三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下列体现这一历程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②在艰辛探索中前进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A.①→③→②→④B.①→④→③→②C.④→①→③→②D.④→③→①→②6.[2023·辽宁校联考三模]“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用如椽大笔和盖世豪情塑造了人民群众群体形象,热情讴歌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事业。这表明()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B.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解决问题的出路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D.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坚持工农联盟,坚持武装夺取政权7.[2023·全国二模]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要以苏联的教训为借鉴,总结我国的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确定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直面历史课题②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系统总结③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积累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涉及科学技术、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包括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全国人大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重点领域难题适应发展需要②成功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通过职能系统性重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④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3·河北张家口统考三模]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这表明()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生产关系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④推进改革开放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2023·河北邯郸统考三模]某班开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的探索”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为某班同学的发言,符合主题的是()①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党的八大确定了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1.[2023·山西运城三模]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学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因为()①科学社会主义在更多国家得到实践和证明②科学社会主义是被实践不断证明的科学理论③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中国共产党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2023·福建南平统考三模]“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上荣光。”这首大合唱,唱出了我们“走自己的路”的坚定豪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是()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③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正确道路④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2023·辽宁沈阳实验中学三模]“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打下的制度、物质、思想基础上,由于走对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之路,我们才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②适应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③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创造④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加快发展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必然选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2023·河北衡水校联考二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显著特征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迥异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①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②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③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在相互理解中渐趋统一④打破了以西方文明定义现代化的思维定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5.[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校联考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历史必然性。16.[2023·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三模]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自信自立、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恢宏史诗。★新时代,大踏步向前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新时代十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干革命,改天换地自梦想起航的中国革命原点,到南昌起义一声枪响,从井冈山上红旗漫卷,到万里长征九死一生,再到抵御外侮、解放全国……28年艰苦卓绝。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搞建设,自力更生1953年,毛泽东同志初步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这一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赶上时代1978年的滚滚春雷,“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长征”。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这一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自立。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予以阐释。专题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2023年真题展现1.D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C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故选C。3.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排除A。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B错误。该选项强调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材料不涉及,排除C。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D正确。故本题选D。4.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西海固人民的艰苦奋斗,西海固人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这说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A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排除B。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但不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简单相加,该选项中“总和”的说法错误,排除C。材料强调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排除D。故本题选A。5.B“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①④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六个必须坚持”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夸大了“六个必须坚持”的地位和作用,排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6.答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之有大变局,中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解析:背景素材: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开放类主观题,要求考生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考生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可联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放眼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同世界的关系→可联系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名校模拟探源1.C孙中山先生认为“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表明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使孙中山先生看到了新的前进方向,认识到人民的巨大力量,也看到了国共两党合作对中国革命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本身就是走革命道路,①不合题意。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④排除。故本题选C。2.A鸦片战争后,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①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不是“从专政走向民主”,②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从此,使得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正确。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中国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但并未有其具体办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B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点燃了先进中国人心中的理想信念之光,中国共产党人带来了理想信念的力量,说明近代中国迫切需要科学思想的引领和先进组织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①③符合题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②错误。工人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④错误。故本题选B。4.A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因此,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故①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论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救国尝试无一例外地走向失败。因此,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故②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不涉及遭受外辱,故③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不涉及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C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侧重于破坏一个旧世界,④排第一位。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①排第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排第三位。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侧重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②排第四位。因此,正确的传导路径是④→①→③→②。故本题选C。6.D材料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和武装斗争,未强调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ABC不符合题意。“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强调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坚持工农联盟,坚持武装夺取政权,D正确。故本题选D。7.B“总结我国的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直面历史课题,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当时还未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谈不上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②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能够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但不是物质基础,④错误。故本题选B。8.A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适应发展需要,通过职能重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故①③符合题意。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故②不符合题意。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B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说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正确。我国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②错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我们一定能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新的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③正确。“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④错误。故本题选B。10.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而不是新中国的成立,故①不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②正确。党的八大确定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故③不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正确。故本题选C。11.D题干考查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生机的原因,该选项答非所问,①排除。科学社会主义本身是科学的理论,这是其焕发新的生机的内在原因,②正确。中国共产党践行科学社会主义的百年历程,不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不符合题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④正确。故本题选D。12.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①③表述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②表述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13.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材料强调的是我们走对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没有体现理论创新,①不选。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创造,②③入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合中国国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加快发展又保持自身独立性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不是必然选择,④不选。故本题选C。14.B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打破了以西方文明定义现代化的思维定式,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①④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并不是其必然选择,②错误。“渐趋统一”表述错误,③不选。故本题选B。15.答案: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为取得新时代伟大成就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