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高三年级第三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摘编自毛泽东《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材料二:知行合一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不会自然生成,需要在常学常新中培塑,在真信笃信中感悟,在躬身践行中锤炼。知行合一,是古人倡导的修身之道,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行为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知行合一,明确要求“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知行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党员干部只有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带着政治责任学习体悟,带着使命担当研究思考,带着实践要求寻计问策,既解决好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好行动自觉问题,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知,指通过学习和思考,对事物有清楚、明白的认知。行,是将学懂悟透的理论和认知付诸实践。真知才能真行,真行才是真知。从古至今,贤达之士一直把知行合一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重要途径,荀子倡言“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王阳明有箴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与行相一致,毛泽东同志撰写的重要著作《实践论》,其副标题即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他在文中讲道:“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由此可见,知和行分别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和集中体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不可或缺。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若不以理论为指南,就是盲目的实践。党员干部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反映的是思想作风、党性修养的高低,彰显的是政治能力、政治担当的强弱。剖析一些干部违法犯罪的轨迹,虽然他们所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知行不一、表里不一,以致修养不够、德不配位。近年来,各级抓理论武装和实践转化的力度很大、成效明显,但从实际情况看,武装嘴巴不改造思想、空喊口号不落实工作、严他人不严自己的现象仍未杜绝。要知道,知而不行,无异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言行不一,就是耍两面派、做两面人。那种认为可以用专业学习替代理论学习的观点,那种认为学不学无所谓、不学照样干工作的态度,那种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的做法,都必须坚决予以纠正。(摘编自樊伟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脱离了实践活动,因而很难形成科学的认识。B.除物质生产活动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获得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C.生产规模狭小、眼界受限造成了很长时期内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片面,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出现扭转了这一局面。D.“知行合一”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毛泽东的《实践论》是这一传统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切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B.只有让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人们才能在实践中获得胜利。C.要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认识和行动问题都要解决好,二者缺一不可。D.要坚定自觉地践行知行合一思想,需要实践者不断学习,体悟,笃信并躬身践行。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知和行的关系”的一项是()A.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B.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尚书》:非知之艰,行之惟艰。D.朱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4.材料二最后一段多处使用整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结合材料,从“知与行”的关系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C
2.A
3.D4.①增强语势:整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论证更有力度。②突出强调:通过整句的形式,突出强调了知行不一的危害以及需要纠正的错误做法,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③条理清晰:整句的使用使文章的论证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5.①“空谈误国”强调了只知不行的危害。从知与行的关系来看,“知”是基础、前提,但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不付诸实践,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无法推动国家的发展,最终只会耽误国家的前途。②“实干兴邦”则突出了行的重要性。行是将学懂悟透的理论和认知付诸实践,是改造世界的集中体现。只有通过实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解析】【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知行合一”思想,探讨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材料一强调了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并指出认识的发展是逐步深入的。材料二则从古今贤达和党的要求出发,阐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整体论述逻辑清晰,观点鲜明,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生产规模狭小、眼界受限造成了很长时期内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片面”错误,原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可知,造成片面了解的原因有两方面,选项只归结了第二个方面,忽略了“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以偏概全。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一切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错误,该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有“主要地依赖”和“这些知识”的限制,不是所有知识都如此。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治大国,若烹小鲜”主要强调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菜一样小心谨慎,没有体现知和行的关系。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不是知和行的关系。C.“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只强调了行的艰难,没有体现知和行的相互促进关系。D.“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体现了知和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①增强语势:整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如“剖析一些干部违法犯罪的轨迹,虽然他们所出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知行不一、表里不一,以致修养不够、德不配位”,“武装嘴巴不改造思想、空喊口号不落实工作、严他人不严自己”等,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批判气势,使论证更有力度。②突出强调:通过整句形式,突出强调了知行不一的危害以及需要纠正的错误做法,如“那种认为可以用专业学习替代理论学习的观点,那种认为学不学无所谓、不学照样干工作的态度,那种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的做法,都必须坚决予以纠正”,整齐的排比,使问题和错误暴露的更充分,让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③条理清晰:整句的使用使文章的论证条理更加清晰,先用对偶句提出分论点,然后用“反映的是……,彰显的是……”强调党员干部应做到的,再剖析一些干部违法犯罪的轨迹,接着用排比“武装嘴巴不改造思想、空喊口号不落实工作、严他人不严自己”揭露近年来存在的问题,最后用三个“那种……的观点”加强批判;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路和观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①“空谈误国”强调了只知不行的危害。从知与行的关系来看,“知”是基础、前提,但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不付诸实践,那就是空洞的理论,毫无益处;就像材料二中所说的“知而不行,无异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而不行动,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无法推动国家的发展,只会耽误国家的前途。②“实干兴邦”则突出了行的重要性。行是将学懂悟透的理论和认知付诸实践,是改造世界的集中体现。只有通过实干,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正如材料一所说“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实干就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三木小记梁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只为看花,不为结果。但今天路过时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景,大哭三日,发誓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未熟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已不是原来的味道。这桃子经过化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笑,以一个疲惫之身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它回归自然,吸泥土之香,承日月之华,酿出了一颗颗真桃。正当那些桃液饱满,薄薄的皮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最甜的瓜在地头,最好吃的桃在树下,蓦然回首忽相遇。抬头看见一丛荆条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可惜它生错了地方,这里几乎没人认识它。荆条是一种最普通的野生灌木。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它枝细叶干,木坚而韧,是引火的好材料。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它还有其他用途,即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到屯粮的粮仓、盖房的篱笆、担土送肥的箩筐,小至孩子们的背篓,灶台上插筷子用的插兜。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它挺直细长,无论是敲着黑板认字还是敲哪个顽皮学生的脑壳,都很应手。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廉颇恃功自傲,与蔺相如争名斗气。而相如则以国事为重,处处屈身相让。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有时还要发一会儿呆。散步的人少有注意到这丛卑微的荆条,也叫不出它的名字。然而它劲枝挺立,紫花低垂,静静站立,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小摊上的实心竹一日逛街,见竹一节,拇指粗细,三寸之长,拈之沉沉,并不空心。问之为何物,曰“实心竹”,不觉大奇。向来说竹,“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从未听过有什么实心之竹。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有竹之初本来也是实心,在山间与它木竞争,追探阳光,拔身比高,为节省体量,减少自重,渐成空心。为保结实,便每隔尺许生一竹节,遂成现在这个模样。这就是达尔文说的,万物总是向最完善处进化。竹虽进化,但它不忘初心,留下了少许原始的实心之竹,藏在深山人未识。现在随着旅游商品的开发,它逐渐显身于世。竹本有许多可爱之处,现又加一实心之奇,不由人不动心。现在摊上卖的实心竹是供人把玩的,类似人们手中转的核桃、玉件。但我觉得这节实心竹远比珠宝古玩更珍贵,于是买了几支。我和摊主说,他现在卖的只是裸竹,可依竹之虚实两性,于其身刻两行字:虚心待人人人归实心做事事事成如此,游人买去,无论做纪念品还是赠送大小人物、政商民等,皆合口味。一握在手把玩乾坤,滋养精神,定能增价十倍。摊主听了,喜不自禁。我说:“待明年再来,买你的有字之竹。”(《光明日报》2023年8月11日,有删减)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文章开头作者提到,“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意思是只要留心身边的事物就会有人生的收获,没必要四处奔走,苦读诗书。B.在写院子里的那株桃树时,作者通过写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的做法,来表达对现在因园林美化而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担忧与愤慨。C.散步时偶然发现的荆条,让作者想起来儿时上山割荆条的经历,以及荆条的特殊用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体现了荆条的个性。D.小摊上的实心竹部分,作者让摊主在实心竹上刻字,既符合竹子虚实两性的特点,又契合我的审美意趣,最主要的可以给摊主增收。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部分在写院子里的桃树的时候,将院子里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比作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脱离管束自然舒畅。B.文章引用“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意在表明竹子空心是对环境适应的进化,实心竹虽令人称奇,却少了凌云之志。C.本文语言畅达自然,典雅凝练,在文字背后随处可见作者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了深刻的思想,而非简单的抒情。D.本文通过先后写了院子里的桃树、坡上的荆条和小摊上的实心竹,看似随意散漫,实则突出主题,凸显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请结合文本中第二部分“抬头看见一丛荆条”,赏析其表达技巧。9.文本第一自然段说“见物思情,由物及理”,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在写景状物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思考与感悟。【答案】6.C
7.B
8.①修辞角度:运用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与名贵之木的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荆条的普通卑微,但生命力强,挺拔有力,仪态万方。②虚实结合,既写了眼前的荆条之态,又通过联想写了儿时和负荆请罪中对荆条的认识和理解,既多角度表现荆条特点,又拓展表现空间,深化主题。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使文章内容充实,又充满思想的魅力,促人思考,引人深省。④引用古文(古例)。增强文学气息,增强表现力,使文章意蕴丰富,耐人寻味。⑤见物思情,借物说理,身边的一草一木,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9.①庭院里的桃子,让作者体会到原来世界上的事物,自然最好,本真最好。②散步时偶然发现的荆条,让作者体悟身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既可亲可近,又可如鞭威严自重,布衣之身可执公卿之责。③小摊上的实心竹,让作者体悟到既要虚心做人,又要实心做事。【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没必要四处奔走,苦读诗书”错。原文为“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不一定”指不能确定,而不是没必要。B.“表达对现在因园林美化而对植物造成伤害的担忧与愤慨”错。原文写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的做法,是为了对比“我”眼前的这株桃树没有经过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是自然生长的;D.“最主要的可以给摊主增收”错。作者让摊主在实心竹上刻字,是以竹喻人,寄托作者的为人理念。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却少了凌云之志”错。“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意思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所以,“无心”是无心夸耀,而不是“少了凌云之志”。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和鉴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①“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与名贵之木的对比,写出了荆条的普通卑微;“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吸抓”“发育”等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荆条生命力强,挺拔有力,仪态万方。②“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写了眼前的荆条之态,是实写;“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联想到儿时的荆条和负荆请罪中对荆条的认识,是虚写。“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最后又回到现实中的荆条,由物及理,作者的认识逐步深入,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虚实结合,既多角度表现荆条特点,又拓展表现空间,深化主题。③“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运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记叙儿时有关荆条的事情;“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荆条的外在特征;“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通过议论升华文章主旨,揭示荆条的内涵,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充实,又充满思想的魅力,促人思考,引人深省。④“负荆请罪”“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引用古文和诗化的语言,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使文章意蕴丰富,耐人寻味。⑤“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文本中第二部分借写“抬头看见一丛荆条”,托物言志,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揭示出:身边的一草一木,可以带给我们一些世界和人生的道理。【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情感的能力。原文“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邂逅过这种味道了……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已不是原来的味道”“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它回归自然,吸泥土之香,承日月之华,酿出了一颗颗真桃”,庭院里的桃书回归自然,才能酿造出了一颗颗真桃、原桃,让作者体会到原来世界上的事物,自然最好,本真最好。原文“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我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梁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干部大院的荆条,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让作者体悟身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因“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教人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既可亲可近,又可如鞭威严自重,布衣之身可执公卿之责。原文“虚心待人人人归,实心做事事事成”,作者和摊主说可依竹之虚实两性,于其身刻两行字,小摊上的实心竹,让作者体悟到既要虚心做人,又要实心做事。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选自《战国策·秦策》)材料二: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资治通鉴·周纪》)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故A拔B一国C而天下D不以为暴E利F尽G西海H诸侯不以为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诛”,文中指“责问、谴责”,与成语“口诛笔伐”“杀人诛心”的意思相同。B.“缮”,“整治、修补、修理”,与《庖丁解牛》中“善刀而藏之”的“善”意思相同。C.“九鼎”,象征国家政权。传说禹收天下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夏、商、周时奉为传国之宝。D.“因”,“凭借、依靠”,与《谏太宗十思疏》“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两句中“因”字意思不同。1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张仪分别论证了伐韩之利与伐蜀之弊。他认为,伐韩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霸业,伐蜀则会落得兴师劳众,无名无利。B.司马错认为,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被西北少数民族掌管,朝政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轻而易举。C.文中司马错论述伐蜀理由,见解精辟,逻辑严谨,透过这些言论,勾勒出一个老成持重、审时度势、追求实效的谋臣形象。D.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收服了蜀国,使秦国国力增强,后来又派司马错进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北和上庸。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2)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14.秦灭蜀是秦统一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司马错从决策方案利益最大化来论述伐蜀的优势,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CEH
11.B12.B
13.(1)这样,我们一次用兵,就能名望和实利双收,还能得到抑制强暴势力、平定混乱局面的好名声。(2)蜀国归附秦国以后,秦国因此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14.①伐蜀可以为秦国开疆扩土,富民强国;②伐蜀可以获得除暴、平乱的好名声;③巴国、蜀国爆发激烈的战争,蜀国大乱,易攻易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不认为我们贪婪。“故拔一国”和“而天下不以为暴”是转折关系,中间应该停顿,所以C处断开。“利尽西海”和“诸侯不以为贪”也是转折关系,所以H处断开。“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和“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对称结构,所以E处断开。故选C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理解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相同,“诛”,责问、谴责。句意:谴责周天子的罪行。/口诛笔伐: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杀人诛心:消灭某个人的肉体,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B.错误。不同,“缮”,整治、修补、修理;/“善”,通“缮”,擦拭。句意: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C.正确。D.正确。不同,“因”,凭借、依靠;/因为。句意:来依靠齐国和赵国。/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被西北少数民族掌管”错,应该是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举”,行动,指用兵;“实”,实利;“两附”,两个方面的好处,可译为“双收”;“乱”,混乱局面。(2)“既”,已经;“属”,归属,隶属;“以”,因此;“厚”,富裕。【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可知:伐蜀可以为秦国开疆扩土,富民强国。②由“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可知:伐蜀可以获得除暴、平乱的好名声。③由“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可知:巴国、蜀国爆发激烈的战争,蜀国大乱,易攻易伐。参考译文:材料一: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打算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你们说说各自的见解,让我听听。”张仪回答说:“先与魏、楚两国表示亲善,然后出兵三川,堵塞轘辕、缑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道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楚国派兵逼近南郑,秦国的军队攻击新城和宜阳,来兵临二周的近郊,谴责周天子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自己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和宝器。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人敢于不听从的,这就能建立帝王大业了。如今蜀国是西边偏僻(落后)的国家,戎狄的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使百姓劳苦,却不足以用来成就威名;得到那里的土地,不足够来获得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夺这些地方,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远了。”司马错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帝王之业,一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王业就会随之实现了。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办的事做起。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西北少数民族的领袖,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用秦国的军队攻打它,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夺取它的土地,能够用来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用来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可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不认为我们贪婪。这样的话,我们一次用兵,就能名望和利益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劫持周天子,劫持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道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请允许我讲明这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齐国、韩国,是周国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来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材料二:巴国、蜀国相互攻打,都来向秦国报告情况紧急,(请求救援)。秦惠王打算讨伐蜀国,但是觉得道路狭窄,难以到达(目的)。韩国又来侵扰,秦惠王犹豫不决。司马错请求攻打蜀国。秦国发动军队攻打蜀国。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降低蜀王的身份,更改蜀国的国号为侯,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蜀国归附秦国以后,秦国因此更加强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诸侯国……秦国的大将白起打败了赵国的军队,杀死二万人,夺取代地光狼城。秦国又派司马错调动陇西军队,利用蜀地进攻楚国的黔中郡,攻占了那里。楚国被迫献出汉水以北及上庸地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望江南仲殊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注】烟黛:词中指蚕妇的眉毛。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趁遨游”即趁兴游览,一个“趁”字说明词人此番游览的兴致因为蚕市而起。B.“春邀灯火”一句使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画面以动感,写景的同时点明了节令。C.“紫陌”和“红楼”相对,这两个色彩鲜明的词将蚕市的气氛渲染得更加热闹。D.上片词人从街市夜间的繁华写到车马远去时的悠然,生动地呈现了成都之“好”。16.前人评价本词时说:“写蚕市而以颂蚕工作结,表现了词人不同凡俗的构思意图”。请结合本词下片,简要分析词人构思的妙处。【答案】15.D
16.①词的下片自茧馆写起,与上片写蚕市的内容动静结合,丰富了意境层次。②“柳叶”“桑条”两句将室外景与室内人比照合写,表达了对蚕妇容貌的赞美。③“立马”一句借写词人驻马观望,表达了对劳动场面的入迷,再次表达了对养蚕人的颂扬。【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写到车马远去时的悠然”错误,词中“车马溢瀛洲”指的是蚕市上车水马龙,胜似瀛洲仙境的繁华景象,而不是“车马远去时的悠然”。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本词上片写蚕市的大场面,突出的是繁华;下片写的是蚕市的小镜头,突出的是恬淡。上片着意于动,下片着意于静,如此构思使整首词有动静结合之妙。下片在构思上主要是通过描写蚕妇的美貌和词人对养蚕劳动场面的入迷来表达对蚕市的热爱和劳动的礼赞。以室外“柳叶”与美人的“黛”眉比“细”,以室外“桑条”与美人纤纤玉手比“柔”,两相对比,既写景,又写人。对养蚕人的赞颂,以观者“立马看风流”做结,写观者之入迷,侧面表现蚕市散后的宁静、恬淡。作答时,紧扣“蚕工”“蚕市”分析手法,凸显构思巧妙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序言中对琵琶女这样介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而在诗歌中将之分别表述为“______”和“______”。(2)秦观《鹊桥仙》中,运用反问修辞,揭示爱情真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3)在学校社团的摄影鉴赏课上,老师分享的一幅作品中,一叶孤舟漂浮于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小明看到后不禁想起古人笔下的“______,______”两句。【答案】
①.暮去朝来颜色故
②.老大嫁作商人妇
③.两情若是久长时
④.又岂在朝朝暮暮
⑤.玉鉴琼田三万顷
⑥.着我扁舟一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暮、岂、鉴、琼、顷、扁、凌。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般说来,文章里应该避免重复。因为重复会使文章啰嗦、软弱。但有时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也可以有意反复讲,把它深深打进读者印象里去。①还有时,②为了在文章里创造沉郁的、不舒畅的一种气氛,③故意用些重复笔墨使气势憋闷。鲁迅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第二种的典型例子。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重复,往往需要和对偶或排比句法配合运用。一般对偶里是不用相同词语的;如果用了一部分相同词语,就成了重复。这种重复往往是为了使两层意思显著,且互相映衬。同时,重复也常和排比一块儿用。效用与对偶里使用重复词语大体相同。应注意的是,凡是重复的词语,往往从句法结构看,也可以不重复。换言之,重复好还是不重复好,主要看我们希望收到怎样的效果。例如“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朱自清《论朗诵诗》)。但是重复一下,修辞上就有特别的效果,使这些联合成分显得重要,音节上也显得顿挫有力。最后还有一种情形也值得注意:重复或排比的部分不在一个句子或相连句子里,而是散在文章前后,指示层次,互相呼应、互相连贯。比如《老舍选集》《自序》第一段开头:“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接着第二段开头是“论体裁……”,第三段开头是“论时期……”。这种重复的效果在于___________,使读者易于把握全文脉络,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18.请结合上述材料,给“重复”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20.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不超过20字。21.请仿照文中“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的句式,围绕“家国”这一主题仿写2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有效果。22.请从下列三个句子中任选一个,围绕上述材料内容,分析“重复”的艺术效果。要求结合原文语境,表达流畅,不超过60个字。①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②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③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答案】18.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创造某种氛围),与排比、对偶联合使用,通过反复讲形成特别效果的修辞手法。
19.②:为了在文章里创造一种沉郁的、不舒畅的气氛。20.明确文章层次和前后文形成呼应。21.参考:家国魂是时代的魂,是民族的魂;中国梦是复兴的梦,是伟大的梦。22.①重复“沉默”,密集分布在语句中,互相呼应、互相连贯,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意。
②重复“终于自由”,强调了“自由”对黑人的重要性,也流露出黑人对自由的深切期盼和获得自由的愉悦之情。
③重复“她含着笑”,既让诗歌结构层次清晰,也充分表现了大堰河淳朴与勤劳的性格特点,流露出作者对其命运的同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了解“下定义”的模式,一般为“……是……的……”;然后分析所给的材料,如本题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给‘重复’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字”,需要到材料中找到有关“重复”的内容,筛选出关键信息,找到属概念,最后按照下定义的模式进行答题即可。根据材料内容和平时的积累可知,“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所以重复的属概念是“修辞手法”;然后筛选种差,根据“但有时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也可以有意反复讲,把它深深打进读者印象里去”“为了在文章里创造一种沉郁的、不舒畅的气氛,故意用些重复笔墨使气势憋闷”可概括“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创造某种氛围)”,根据“为了特别强调某一点而重复,往往需要和对偶或排比句法配合运用”可概括“与排比、对偶联合使用”,根据“是重复一下,修辞上就有特别的效果”可概括“通过反复讲形成特别效果”。然后在下定义的基本模式框架下,结合字数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语法规范组合成一个单句:重复是一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创造某种氛围),与排比、对偶联合使用,通过反复讲形成特别效果的修辞手法。【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②:语序不当,“一种”语序不当,应放在“创造”后面。修改为:为了在文章里创造一种沉郁的、不舒畅的气氛。【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处内容为重复的效果,根据上文“论篇数,此集只选了旧作小说五篇……”“论体裁……”“论时期……”可知,这种重复的效果在于指示层次,互相呼应、互相连贯,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明确文章层次和前后文形成呼应”。【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朗诵诗是群众的诗,是集体的诗”的句式是“……是……,是……”,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朗诵诗的特点。题目要求以“家国”为主题,仿写句子,可以用“家国魂”“中国梦”,“是时代的魂,是民族的魂”“是复兴的梦,是伟大的梦”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法。【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的能力。①根据材料“重复或排比的部分不在一个句子或相连句子里,而是散在文章前后,指示层次,互相呼应、互相连贯”,重复“沉默”,密集分布在语句中,互相呼应、互相连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意。②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重复“终于自由”,强调了“自由”对黑人的重要性,表达了黑人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也流露出获得自由的愉悦之情。③根据“这种重复的效果在于明确文章层次和前后文形成呼应,使读者易于把握全文脉络,由形式的近似引起关于内容的联想”可知,重复“她含着笑”,可以让诗歌结构层次清晰,使读者易于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煤炭 Mine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合规检查合同
- 2024年度拓展训练基地设施升级改造合同3篇
- 2024年污水处理工程架子工劳务分包合同
- 2024年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服务合同
- 2024全新供应链管理顾问服务劳务合同范本3篇
- 光伏电站运维技术服务合同
- 2024年特许经营合同的特许经营权详情
- 2024人力资源招聘加盟企业合作合同正规范本3篇
- 2024年度新型建材砌砖劳务供应合同3篇
- 药店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制度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第五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十一大题型归纳(拔尖篇)(含答案)
-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MOOC】法理学-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新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4章 图形的认识 章末复习
- 2024年民用爆炸物品运输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离合器制造行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MOOC】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云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AQ 6111-2023》知识培训
- 客户管理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北京交通大学《成本会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治疗皮肤病药膏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