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_第1页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_第2页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_第3页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_第4页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第一篇: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十大问题制度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因此中国的制度变迁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前途和社会发展。作为以制度为主要分析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制度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应该为解释和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提供启示。尽管经济学行之已远,但相对于五千年未有之变局,仍属跬步细流。略带夸张地说,经济学所有的问题仍然是问题,更遑论关涉社稷民生之重大问题。小生不才,虽学力不逮,亦斗胆归纳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十大问题,期待和诸位学界方家同仁共同探讨,为通过经济学研究和教育促进社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1、为什么大的国家都实行联邦制?世界上所有幅员辽阔的国家都实行联邦制,例如前苏联、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除了中国。在单纯的组织理论之外,这种国家体制是否存在某种政治经济学含义?中国是世界罕见的单一制大国,并且实行五级财政(乡、县、市、省和中央)。为什么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给定存在某种现时不可突破的制度藩篱,中国是否可能划分为四级财政和更多(比如50个)省份?2、独裁国家为什么会有黑社会?象元朝和清朝那样,国家由一个特权阶级或者种族统治,即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既然每一个统治成员本身即是委托人,那么委托人不会允许其他竞争者分享国家权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是唯一合法拥有暴力的组织。用Olson的话说,政府本身就是稳定的黑社会。那么,为什么在一个独裁国家或者某个集团统治的国家会出现并没有法定权力的黑社会?逻辑上,多党制的民主社会更容易出现黑社会,因为代理人会和其他代理人合谋。但委托人怎么愿意和代理人合谋?3、经济增长如何内生出政治民主?民主不一定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民主,这已经是经济学家的共识。问题是,增长促进民主的条件是什么?不是所有的增长都带来民主的副产品,因为增长也可能巩固统治者的既得利益,从而出现独裁的陷阱。什么样的初始条件、增长方式和分配方式能把中国带入通往民主的康庄大道?4、政治科斯定理是否成立?如果政治科斯定理成立,那么所有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改革都将无碍,因为利益集团之间总可以通过谈判和赎买的方式实现帕累托式的改革。因此,政治科斯定理是否成立、在什么条件下成立就是改革最大的理论难题。就中国而言,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政治赎买?5、“非帕累托的改革”如何可能?如果科斯定理成立,那么所有帕累托式的改革都能实现,社会将逐步趋于最优。但是,如果不存在一种有效的转移支付机制,那么很多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改革将难以实现。当改革逐步迈向纵深阶段时,单纯的增量改革已经难以解决目前的问题。进一步的改革势必让一些人利益受损,让一些人利益增强,我们不妨简单地将这种改革称为“非帕累托的改革”。当前的国企改革、三农问题、社会保障、房地产和教育问题,都具有很强的非帕累托性质。在极端的情形下,掌握权力的人成为改革的最大障碍时,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难题便出现了。于是,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与虎谋皮”?6、教育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教育本应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最主要途径。然而,教育本身越来越不公平了。当受教育水平越来越与财富正相关时,社会公平的利器正遭受破坏。教育如何可能避免被掌握权力的人用于强化自己的既得利益?我认为,这才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目标。7、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是相容的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管谁决定谁,但一定是相互匹配的。那么,经济上的分权和政治上的集权可以匹配吗?中国式的财政联邦主义可以和中央集权制长期并存吗?如何从这个角度分析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中国是具有“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8、市场经济与关系社会是相容的吗?正式制度必须与非正式制度相容,这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但是,中国是一个以关系为特征的身份社会,而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以契约精神为特征的匿名社会,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紧张关系。在迈向市场经济的不归道路上,中国将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9、中国如何避免走向拉美式的裙带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标题不用解释,但确实无数士林深为忧虑的问题。最坏的官僚资本主义或裙带资本主义社会,还不如不好也不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这个问题也是上述诸问题的总结。10、国家可以和企业那样相互兼并吗?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优胜劣汰来兼并重组,国家之间是否也存在效率边界?如是,则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将如何重构?国际联盟与国家主权将如何演变?第二篇:政治经济学专题重点问题及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计划经济,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计划经济理论的要点有哪些?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要点:第一,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所有制基础;第三,在计划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第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项决策活动由国家进行;第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是由国家行政计划当局通过计划和行政命令手段进行调控的;第六,在计划经济中,商品货币被大大淡化,市场的作用极其有限,整个社会的资源和生产资源的配置全部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进行;第七,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存在两种计划形式,一种是指令性计划,一种是指导性计划,其中指令性计划是计划的主要实现形式。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通常是如何建立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通常的具体途径是:首先,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用暴力手段武昌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其次,无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用赎买的办法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行公共占有,使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后,无产阶级运用国家的经济力量,通过宣传、示范和提供援助的办法,将劳动者个体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为何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一,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第二,这是由我国现实国情决定的。第三,这是由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时代的特点和国际环境决定的。第二章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的原因?第一,从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看。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早在封建社会就有了萌芽,而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才产生的。既然如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第二,从市场经济的性质看。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与基本经济制度无关。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可以广泛地应用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市场经济也可以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第三,市场经济的运行的前提是有多个市场主体,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所当然是能够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的。2、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的基本框架是什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基本框架:第一,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特殊性质的企业制度。第二,发育成熟的市场体系。(所谓市场体系,就是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有机整体,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部分。其中商品市场又分为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有分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企业家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第三,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与微观规制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前者特别注意发挥计划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第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不仅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五,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作用的发挥,会增大社会成员生存和生活的风险。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犹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减震器和稳压器,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3、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性障碍谈谈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继续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第二,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继续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第四,继续深化财税、投资和价格改革。第五,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第六,继续推进农村经济改革。第七,继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三章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6-27基本内涵: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劳动者的联合体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其中任何个人都不能把生产资料作为支配他人劳动、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公有制内部的成员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支配关系上拥有完全平等的权力和义务。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意义:○2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方式,○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3、什么是全民所有制,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形成的基本原因是什么?28-29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它是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原因:一、在仍然保留国家形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民所有制生产关系包含的共同利益需要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二、劳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具有旧的社会分工性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虽然劳动者对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是完全平等的,但是劳动者行使生产资料所具有的具体方式即劳动方式却是有差别的。劳动者还不得不长期或固定地从事某种形式的具体劳动,而不能与各种生产资料自由结合,获得他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三、从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全民所有制采取国有制形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民族资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样建立起来的全民所有制相应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第四章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主要特点41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的。(在市场机制下个人的收入分配通过以下三个阶段实现:一是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仍然要转化为社会劳动,个人劳动成果才能被社会承认。这种转化是通过个人所在企业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最终销售出去得以实现的。二是企业对劳动者按其贡献进行分配。在企业范围内进行内部核算根据劳动者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的贡献率进行分配。三是劳动者用个人收入购买商品实现自己的消费。劳动者首先获得货币收入,然后通过产品市场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剩余的收入作为个人积累。)第二,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没有统一的分配标准。第三,按劳分配的直接对象以货币为主第四,按劳分配不是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原因4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和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其次,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根本原因。所以,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3、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与公平之间是何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5-47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动态角度看,效率问题和公平问题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效率的高低决定一个社会财富的多寡,社会财富丰富,才能使公平问题的解决有更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解决公平问题。社会收入分配比较公平,社会稳定,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各得其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高,有助于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从静态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关系,这种关系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本身决定的。处理原则:第一,从长期看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但在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效率和公平都是现代社会追求的基本目标,两者在任何时候都要兼顾。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效率和公平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第二,处理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在国民收入中占大部分比重,如果初次分配只讲效率不顾公平,那么不管再分配环节如何去做,都很难调整已经存在的收入差距,所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要效率和公平兼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但是,这种公平应当保证效率不受大的损失。第三,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在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同作用。一般来说,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效率目标的实现,政府干预的侧重点是维持社会公平,只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解决效率和公平兼顾的问题。第五章1、什么是企业?一个生产和经营组织要真正成为企业必须满足哪些基本条件?52企业: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三个基本条件:一、它必须是该组织内各当事人经济权利的集合,即所有者权利、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权利的集合;二、这种经济权利的集合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实现的,并在内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职权划分和协作关系;三、它必须是可以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2、什么是国有企业?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区别?56国有企业:是为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弥补市场缺陷。区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企业是为实现某些社会政策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也可以说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手段。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性质是“总资本家”所有制形式,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共同条件”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家从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组建国有企业,对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有效调节和管理,既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也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所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实现形式,与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微观基础。3、如何理解法人治理结构?58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在所有者(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组织结构。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和其基本特点是什么?63含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本特点:这种体制是通过承包合同这一契约形式把集体经济利益和农户经济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集体所有制内部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农户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自身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从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第六章1、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7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产权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体制。主要内容:以公司制企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由股份集资制度、企业法人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制度、有限责任制度、依法建立和依法经营制度等五大具体制度都成。这五大具体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现代企业创新?什么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71现代企业创新是企业为在竞争中占优势地位,通过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料新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而获得超而利润的行为。制度创新:是指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包括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创新:是指运用新技术、开发新资源、创造新产品为内容的活动。第九章1、什么是产业结构?什么是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119、128、126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和互为条件的关系。投资结构:在投资规模既定的前提下,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投资的问题。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投资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投资结构。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又分为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2、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哪些?134一、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由于货币的出现,产生了供给和需求的分离:一些已经卖掉商品的货币持有者不立刻买进商品,急于卖掉商品的生产者难以马上脱手,如果这种情况扩大至全社会,就会导致社会总供求之间的不平衡甚至失衡。二是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下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各按其利益和目标进行分散决策,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便产生了社会总供求不平衡伸直失衡的可能性。三、宏观层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确定性及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的不平衡甚至失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上述原因外,体制因素也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重要的原因。第十章1、什么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包括哪两种类型?136、139如何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40经济增长:即社会扩大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总产出的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出即物质产品和服务生产总量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手段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粗放型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从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来说仍是两种增长方式并存,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省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由于技术进步需要一个过程,我国劳动力资源庞大,所以,这种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全局性的,应允许各地各企业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第十一章1、什么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147经济发展:是指一个社会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服务的增加;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效益水平、生态的环境水平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关系: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结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便失去物质基础;但经济增长不是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结果是促进结构优化、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二者的区别:一般说来,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且偏重于数量方面;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不仅包括增长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某些进展。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构建和谐社会15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核心是协调好各方面的礼仪关系,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平衡与协调机制。其中,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具体来说:第一,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社会公平。第二,和谐社会是与众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种动态的概念。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是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基础上的和谐。根据我国目前制度建设缺位的现状,保证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体系建设应当包括: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2、建立健全资源利用制度3、加大投入力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4、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实现教育公平。5、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3、什么是城市化?中国城市化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5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产物,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以大中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第二,坚持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道路。第三,坚持走科学的城镇化道路,进一步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第十三章1、什么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79-181目标:第一,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手段:第一,经济手段。包括利用由国家直接掌握的重要物资和资金,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措施,以及国家自觉运用的税收、信贷、财政、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第二,法律手段。主要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等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监督和控制,包括保护和制裁两种作用。第三,行政手段。主要是行政机构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或下达某些带有指令性的任务,以及用指导性计划等行政方式,按行业系统或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来调节和管理经济。2、什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它们分别包括哪些类型?182-184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状况,依据客观经济规律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支总量关系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中性货币政策。第三篇:政治经济学关于课程很荣幸,能够在川大的这半年给同学们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中一点帮助!很感谢,同学们能够在这半年里支持我的工作!很高兴,能够和同学们共度这半年学习时光很遗憾,由于出差的原因,没有能够赶上最后一堂课,虽然一推再推!很期望,同学们能够从我的课堂上得到一点关于经济学,关于经济,关于社会,关于逻辑,关于思考的一点启发!很期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在经济学的方面有所发展!很期望,同学们能偶有比老师们大得多的未来!预祝祝大家考试顺利,假期愉快!邹立明关于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四、简答与辨析(每题6分,共24分)五、论述题(16分)复习题一、选择复习题12.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借贷资本13.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14.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形成级差地租2的超额利润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P260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最完备的外在表现是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劳动力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多的价值P751.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二重性2.总和的价值形式是指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其他一系列的商品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P5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P784.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1.某块土地,地租为2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息率不变,该土地的地租增加到30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5%和6000万元5.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5.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价值尺度5.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是考察经济生活运行的重要指标,假设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4万亿元,流通需要量为3万亿元,若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3万亿元1.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生产5.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80万和400%24.G-W-G′是资本总公式(货币-商品-更多货币)4.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6.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是由工人创造的10.商业资本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剩余价值18.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22.银行利润的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P1827.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级差地租13.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价值4.执行价值尺度指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5.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P76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5.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9.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两者变化方向相反7.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变化8.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12.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1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指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第七章,也好歹给个选项啊,都不知道问的啥15.Ⅰ(v+m)>Ⅱc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20.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是生产性流通费用1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必然的(?这题也没找到选项)6.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精神磨损7.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8.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10.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A.I(v+m)>IIcB.Ⅱ(c+m-m/x)>Ⅰ(v+m/x)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包括A商品具有二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B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C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价值规律(我猜是这种多选题)2.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3.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①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②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③原材料的储备时间4.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P156A.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C.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D.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5.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A.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主义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D.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3.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商品价值下降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19.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生产资料22.通过对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A.Ⅰc是通过第Ⅰ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B.Ⅱ(v+m)是通过第Ⅱ部类内部交换实现的D.Ⅰ(v+m)是通过和Ⅱc交换实现的2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3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具体条件有C.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D.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E.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2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3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其使用价值实现时会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35.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36.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略低于平均利润率1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二、名词解释复习题具体劳动: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得计的有用性的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消耗,生产有用价值。P43抽象劳动:抽象掉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消耗,形成商品价值。P43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称为不变资本。P79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是再现于新产品,而是再生产出来,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抽象劳动可形成比其自身价值量更大的新价值,故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可变资本。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包括追加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书上我没找到,摆渡百科的)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P156级差地租Ⅰ:即级差地租第一形态,是指雇佣工人在肥沃程度较高或位置较好的土地上创造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它是并列投入等级不同地块的各个资本具有不同生产率的结果。P203级差地租Ⅱ:即级差地租第二形态,是指由于连续追加投资于同一块土地,而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P205简单劳动:是指人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即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的人都能够胜任的劳动。P45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培养,具有一定技巧和知识才能从事的劳动。P45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P82相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以生产的剩余价值。P83资本的技术构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P106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P106“虚假的社会价值”:农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由最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故而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总和就会大于个别生产价格总和,这个等于级差地租总和的差额叫“虚假的社会价值”。P208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买卖商品时,销售者允许购买者以延期支付方式赊购商品或购买者预付货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P187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对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是银行向职能资本家贷出货币的借贷关系。P18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中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P45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C:V)P107物质磨损: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因正常使用或自然力作用而引起的价值损失。精神磨损:是指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某些物资(设备)的价值及使用价值降低。(P128)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给持有者定期带来收入的资本(具体包括股票、企业债券、公债券、没有黄金保证的银行券和不动产抵押单等)P189级差地租:由于垄断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使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土地使用权的垄断)P201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制,即使是不提供级差地租的劣等地,也需要收取一定的地租,这种地租与土地的优劣及连续投资生产率的高低是没有关系的(土地所有权的垄断)P209三、简答与论述复习题1.简述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一切商品都具有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P414.辨析“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的原理P125此观点正确。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1.简述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低P442.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P63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辨析“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对。(1)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它们都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2)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补偿。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矛盾的,任何人都无法同时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取得商品的价值;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3)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所有是错误的。2.简述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涵义以及二者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2)资本周转速度同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同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关系。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3.简述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与职能。P119三中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4.辨析“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不对。马克思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P54。货币之所以能够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是因为它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材料固定由金银等贵金属充当,是由于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价值大等等、使其成为理想的货币材料。1、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试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3.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相应职能。P119三个阶段: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3.试述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因为只有把劳动日绝对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资本家才能无偿占有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劳动日被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条件下,资本家才可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相对剩余价值。P872、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试述影响利息率变动的因素。3、试述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规律及其体现的矛盾。平均利润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下降是由于资本家们对于绝对利润量上升的追求而导致的;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和绝对利润量的上升是同时发生的。矛盾:一是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间的矛盾。二是生产与消费间的矛盾。三是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四是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作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和国际资产阶级间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同殖民地附属国间的矛盾。P159第四篇:政治经济学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性质,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经济规律。2、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作用:(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分配)(2)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形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3、货币流通量是怎么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么样决定的?货币流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额/统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纸币流通:纸币的发行限于他象征的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单位纸币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等纸币总额4、分析资本循环正常经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条件:(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世界上的相互继起。因素:(1)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2)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有影响①固定资本价值回收较为缓慢,周转期长;流动资本价值回收期短,周转期短。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慢;反之,流动资本所占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越快。5、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2)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呢?①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是否能正常开始。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即: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6、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1)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①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②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③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①第一个前提条件:②第二个前提条件:其中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③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④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⑤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3)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即用文字描述上述公式,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各自都包含三方面的交换。7、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1)资本集中的含义:①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2)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3)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8、垄断条件下竞争的主要形式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9、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0、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3)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1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表示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可见,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1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质(1)资本主义企业是以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2)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3)资本主义企业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13、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形成垄断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14、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1)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2)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行、盲目性、滞后性(4)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5)市场调解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的矛盾1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政策16、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国家有什么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机会,主要表现在:①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技术和资本,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②发展中国际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③发展中国家还可以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和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其次,经济全球化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17、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他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集中体现为哪些方面?(1)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个基本矛盾1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使其越来越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对抗形式的发展,使其必然在某一点上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只能通过危机才能得到暂时的解决,并为以后更大规模的冲突创造了条件。1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第五篇:政治经济学12.什么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答: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经济因素是(1)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素质(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3.如何认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相互关系?答: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他们的相互关系是:(1)二者是相统一的。它们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二者都是不可分割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合同的同时,也就是支出了抽象对象(2)二者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14.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是怎样的关系?答:(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3)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