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课件_第1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课件_第2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课件_第3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课件_第4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氨碱法制纯碱纯碱的性质第三节海水制碱状元成才路新课导入纯碱或苏打(主要成分为碳酸钠)是以食盐、石灰石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氨碱法制得的。状元成才路探索新知氨碱法制纯碱一、想一想状元成才路制取物质时要遵循的几条原则

原料来源是否丰富、易得?价格是否低廉?工艺流程及设备是否简单?生产过程是否安全?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状元成才路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NaHCO3)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状元成才路盐水氨碱法制纯碱流程图精制饱和食盐水饱和氨盐水碳酸化碳酸氢钠吸氨过滤、热解纯碱状元成才路饱和食盐水通NH3氨盐水燃烧CO2Na2CO3石灰石燃烧CO2CaO过滤、洗涤通CO2沉淀NaHCO3滤液NH4Cl、NaClCa(OH)2状元成才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CaO+H2O

Ca(OH)22NaHCO3Na2CO3+H2O+CO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状元成才路氨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显碱性,促进CO2的吸收。状元成才路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0102030405060708090100t(℃)8070605040302010溶解度(g/100g水)相同温度下NaHCO3比NH4Cl溶解度小,所以NaHCO3先析出。NaHCO3HH4Cl状元成才路分析氨碱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利用能连续生产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状元成才路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饱和食盐水通NH3氨盐水过滤、洗涤通CO2沉淀NaHCO3滤液NH4ClNaCl燃烧CO2Na2CO3合成氨工厂NH3CO2NH4Cl饱和食盐水加NaCl细粉通NH3冷却、过滤、洗涤、干燥状元成才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H4HCO3+NaClNH4Cl+NaHCO3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纯碱在通常情况下为______粉末,____溶于水,水溶液显____性。白色易碱纯碱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如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及玻璃生产等均需大量的纯碱。纯碱还广泛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纯碱状元成才路玻璃生产造纸纺织印染洗涤粗盐精制纯碱的应用石油精炼状元成才路碳酸氢钠小苏打白色能易在灭火器里,它是二氧化碳发生剂;在食品工业上,它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制造饮料时,它是一种常用原料;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状元成才路食品碳酸氢钠的应用灭火器碳酸饮料胃药状元成才路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水溶液酸碱性热稳定性用途灭火器、制饮料、发酵粉、治疗胃酸石油精炼、洗涤剂、制造玻璃等。状元成才路纯碱的性质二、实验探究实验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碳酸钠______溶于水,溶液显______性。溶液变红色易碱状元成才路实验2与酸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气泡生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元成才路思考: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现象是否相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气泡生成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元成才路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状元成才路实验3与氢氧化钙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Ca(OH)2

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状元成才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状元成才路实验4与氯化钡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BaCl2

BaCO3↓+2NaCl状元成才路随堂演练1.“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NaCl+NH3+CO2+X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aClNH4Cl+NaHCO3①②③状元成才路请回答:(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2)NH4Cl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3)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少量的NaH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3加热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状元成才路2.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较多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的原因是()

A.使CO2更易被吸收

B.NH3比CO2更易制取

C.CO2的密度比NH3大

D.为了增大NaHCO3的溶解度A状元成才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纯碱需要的原料有食盐和石灰石

B.海水晒得的粗盐可以直接吸氨制成氨盐水

C.向氨盐水中通入CO2可得到纯碱,溶液经结晶后得到纯碱固体

D.因为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所以氨盐水也呈中性A状元成才路4.图1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牌发酵粉【主要成分】NaHCO3、酒石酸【用途】面粉发酵,焙制糕点【用法】取本品适量加水溶解与面团揉和或直接与面团揉和后加热状元成才路【查阅资料】(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固体有机酸;(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3)Na2CO3受热不分解。【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假设猜想】甲:……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丙:NaHCO3加热产生CO2。状元成才路【实验探究】(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NaHCO3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NaHCO3能与酸反应状元成才路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______。【实验小结】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_______;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CO2=CaCO3↓+H2ONa2CO3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状元成才路课堂小结氨碱法制纯碱改进侯氏制碱法碳酸钠能与大多数酸及某些碱、盐发生反应。纯碱和小苏打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状元成才路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作业状元成才路►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素材积累►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