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1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1)从哲学的本义: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是“文化的活的灵魂”。(2)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注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4)哲学的作用: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世界观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形成不同: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自发形成的③特点不同: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注意】①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②哲学就是世界观;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方法论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区别哲学具体科学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揭示的规律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防止两种错误倾向①替代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科学之母”;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2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注意】“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⑵内容: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GB2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②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3\*GB2⑶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都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即: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b.局限性: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即: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物质。原子的属性=物质的属性。b.局限性:机械性(否认联系的多样性);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客观实在)a.哲学的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b.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c.评价: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注意】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科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分。=4\*GB2⑷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例如:“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我思故我在”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例如:“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②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③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④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提醒】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注意: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2.1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①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物质的属性: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客观存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注意】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⑵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从构成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注意】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①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2运动的规律性1.规律是客观的(1)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方法论】①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反对两个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注意: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注意】规律≠现象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能动性)⑴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的特征),人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⑵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①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①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②坚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⑵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⑶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个尊重)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个发挥)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个结合)=4\*GB3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辩证法】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⑴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⑵联系的特征:特征含义表现方法论普遍性(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①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①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多样性(形式不同)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①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②既要把握事物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③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⑴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②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②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③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2)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原理【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提醒】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看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⑴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或程度上的变化,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一事物变为他事物。⑵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①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③坚持适度原则。=3\*GB2⑶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否定观原理【原理】①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②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4)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①我们要对未来从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易错易混】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3、发展的方向(总趋势):前进的、上升的4、发展的道路:曲折的、迂回的5、发展的过程: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6、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⑴矛盾的含义:矛盾即对立统一。⑵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原理】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含义)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基本属性的含义)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基本属性的特点和联系)【方法论】①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能说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转化。2.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①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解决矛盾≠消灭矛盾)②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提醒】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醒】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GB2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注意】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区别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联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⑵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单一矛盾中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区别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注意】区分主次矛盾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看数量关系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看关键词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牵牛鼻子、突出任务、核心问题、首要地位抓主流、识大局、全局意识、主体、主题、本质地位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问题角度做事情看问题,判断事物性质=3\*GB2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辩证关系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4\*GB2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①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b.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5)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①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②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③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论)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认识和实践⑴认识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形式或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⑵实践①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③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都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客观的,制约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注意】来源≠途径,途径有多个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GB2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GB2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实践的发展。【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具有绝对性)⑴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3\*GB2⑶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认识差异性的原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的客观性原理【原理】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方法论】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反对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⑴真理是有条件的【原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方法论】把握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反对不顾条件和范围的主观随意性。【注意】不能说真理中包含谬误。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⑵真理都是具体的【原理】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随着过程推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反对因循守旧和激进盲动。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⑴认识具有反复性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③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⑵认识具有无限性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③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GB2⑶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①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不是直线前进、循环运动)②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原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历史观)5.1社会历史的本质1.劳动的重要性(社会历史的起点)(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3)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4)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2.社会生活的本质(1)本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3)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核心的观点。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最主要)、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⑵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3\*GB2⑶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区别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根本区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作用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历史是由伟大历史人物创造的。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规律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4\*GB2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原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性质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b.过程上: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时间上: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b.性质上: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5.2社会历史的发展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地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3\*GB3③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方法论】①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调整上层建筑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②要全面深化改革。(4)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3)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①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特点: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3\*GB3③解决途径: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①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特点:非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3\*GB3③解决途径: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1)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地位: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强大动力)。(3)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前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阶级对立,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5.3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⑴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⑵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3\*GB2⑶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用)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3\*GB2⑶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用)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4\*GB2⑷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用)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⑵群众观点:①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3\*GB2⑶群众路线:①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②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主体动力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原理【原理】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人生观)6.1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⑴物的价值: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缺一不可)⑵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社会价值)和自己的需要(自我价值),最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人的价值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人生价值观原理【原理】①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最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③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⑴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原理】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a.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b.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们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方法论】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注意】价值、人生价值和价值观比较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区别含义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范围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是客观的只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联系①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人生价值。②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③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看法及观点就属于人生价值观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⑴基本内容: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2)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⑶举措:①总要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②对广大青年要求: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注意】事实判断≠价值判断)(1)价值判断: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2)价值选择: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3)关系: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产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①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②阶级(阶层)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1.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①总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②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③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a.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b.当个人利益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归纳根本的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最高的价值标准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最高的价值追求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最大多数人的利益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原理【原理】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阶层性)和主体差异性。【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③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关系。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1.在劳动中创造价值(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的自我价值)②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实现人的社会价值)(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1)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2)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⑴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⑵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3\*GB2⑶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⑴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⑵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GB2⑶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GB2⑷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修身立德。【易错易混】1、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还可以写:直接现实性)2、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3、真理的特点: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4、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阶层)性、主体差异性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7.1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⑴文化的内涵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本册教材中的文化都是狭义的文化)⑵文化的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提醒]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3\*GB2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选择题分清“决定”和“决定于”)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b.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4\*GB2⑷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5\*GB2⑸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文明区别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物质方面的进步称为物质文明,精神方面的进步称为精神文明,制度方面的进步称为制度文明,生态方面的进步称为生态文明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联系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都是实践的产物。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6\*GB2⑹文化的载体①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②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注意】注意:器物、行为、制度是文化的载体,而非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技术、思想、价值观等才是文化。2.文化的功能⑴对社会: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①文化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②文化可以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可以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④文化可以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⑵对国家和民族:具有促进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功能。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GB2⑶对个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⑴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创造)②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融中发展起来的(内部)。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外部)。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民族性)【注意:相互交融≠各民族文化的总和≠各民族文化渐趋统一、同一、一致、趋同】b.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注意:包容性的方向:中包外】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②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③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3\*GB2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①源远流长——纵向(时间角度)、动态、历史悠久a.表现: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b.见证:汉字、史书典籍②博大精深——横向(内容角度)、静态、内涵丰富a.表现:涵盖内容丰富,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b.判断:“精彩”“独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区域性”“民族性”等体现内容丰富的信息,可以断定为“博大精深”③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4\*GB3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4)中华文化的作用①对世界:中华文化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明辐射世界)②对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怎样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①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糟粕的原因(局限性)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不可避免有陈旧和过时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继承)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发展)c.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什么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对国家发展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②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③对今天解决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4\*GB3④对处理国际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⑴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⑵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创造性转化(侧重基础)创新性发展(侧重发展)区别着重点在于改造和转化在于创新和发展对象上既包括内涵也包括形式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途径上侧重“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侧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目标上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联系①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而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②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注意:【当下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⑵爱国主义①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与民族精神关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3\*GB3③意义: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⑶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a.伟大创造精神(辛勤劳作、发明创造)b.伟大奋斗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c.伟大团结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d.伟大梦想精神(心怀梦想、不懈追求)(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a.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激励作用)b.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指引作用)c.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支撑作用)(5)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具有时代性)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注意: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可以“丰富”,不能“创新”)a.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铸就了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③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1.文化具有民族性(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产生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3)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5)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2.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元化)(1)含义: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2)形成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3)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①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②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3\*GB3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4)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①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注意:各民族文化无优劣之分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流的原因/作用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输出和文化渗透)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本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a.对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b.对人类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2)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文化趋同、同一)⑴意义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②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对本国:有利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④对世界: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3)要求: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⑴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①文化复古主义——彻底拒斥外来文化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守旧主义),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和新文化(封闭主义)②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西方文化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启示: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倾向。⑵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非营利性、公益性)和文化产业(营利性)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⑴原因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②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⑵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知识整合: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加强文化交流、交融/如何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1)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P105)(2)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维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文化交流角度P106-107)(3)加强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和精华,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文化交融角度P107)(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待外来文化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P109)(5)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P110)(6)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全盘西化论的错误倾向。(P10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人民提供精神指引。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⑴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1\*GB3①共产党诞生(有了领导核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应运而生。=2\*GB3②指明文化发展方向(有了前进方向)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3\*GB3③重要转折点(有了重要转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4\*GB3④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有了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安装与升级合同范本3篇
- 高铁车厢窗帘采购方案
- 社会责任标准化管理办法
- 2025年度跨境电子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市场进入策略工艺管理办法
- 康复医院治疗师聘用合同书
- 校园配餐合作合同
- 投资分红合同样本
- 国际健身中心检查井施工协议
- 企业团队建设光荣院管理办法
- GB/T 23794-2023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 第7章 TBM设备介绍及维修保养汇总
- 第六章 证券法
- 饮品创业项目计划书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
- 江苏市政工程计价表定额计算规则
-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32218-2015真空技术真空系统漏率测试方法
- GB/T 22520-2008厚度指示表
- 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索拉燃气轮机Titan130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