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间生活+逐字稿-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1页
【教案】人间生活+逐字稿-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2页
【教案】人间生活+逐字稿-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间生活(逐字稿)好了,同学们,上课!在上课之前,我们一同来观看这段我们生活中最真实质朴的人间烟火气息。在这洪荒岁月的炉火明灭中,时代巨变的波澜不惊中,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可说到生活,到底什么是生活呢?你们怎么理解它呢?多数情况下,就是我们脱口而出的衣、食、住、行,三餐茶饭,四季衣裳,烟火人间,风味长存,可就是这样简单的生活,古人又是如何通过绘画表现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进入今天的课程《人间生活》。仔细想一想,我们此前接触到了很多的美术作品,从开始的绘画的起源,到如今我们看到的众多绘画,难道古人在创作艺术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所描绘的就已经是生活百态的样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可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美术的创作不再蒙上神圣的信仰、道仙传说,而是转向描绘人间生活本身的呢?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两幅绘画,它们还是在早期古代绘画中的代表性作品。追溯到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除了所传播的宗教信仰之外,更值得歌颂的是它所传达的教育思想,惩恶扬善一直是永恒的主题。《洛神赋图》是人神之恋终不能相守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两幅在题材上并不属于描绘人间生活中的场景和故事。可就是在绘画经历的多个朝代的迭变,从隋唐以后,画家逐渐的将视角转移到人间中的世俗生活,以此来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人间的生活是最迷人的且丰富的创作题材,不论是生活习惯到日常劳作,还是数不清的喜怒哀乐。隋唐之后,在世俗画中,又主要分为仕女画、贵族生活画与平民生活画三大题材。而我们这节课将主要讲解贵族生活画的代表,《韩熙载夜宴图》。它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名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顾闳中采用绢本材质,重彩设色的形式,描绘了一幅歌舞升平下韩熙载为躲避朝政,将自己融于声色犬马之中的创世之作。我们接下来通过这一段视频,来感受这此次宴会的场景和氛围。好我们看完这段视频后,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幅画被分为几个部分呢?没错,这幅画被分成5个环节,分别是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客,且在这之中,韩熙载这个主人公出现了5次,每个环节与环节之间,都是通过屏风的遮挡来实现每一段的划分。而这种在一幅画中反复出现或者多次出现的情况是一种连环画式构图,也就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说到的散点透视。中国画中视角是多样的,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重在表现空间的同一阶段或固定的时间段。我们再去观看每一小段环节的内容,首先第一段:悉听琵琶。我们看,画面中琴女的技艺一定非常高超,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于她一人身上。屏风后还有一位闻声探头看的仕女也想要听听曲儿。而韩熙载头戴高冠,与客人朗粲同坐在罗汉床上,凝神静听李姬演奏。画家顾闳中紧紧抓住一个“听”字,将不同宾客的表现都统一到了听乐这个中心。第二段:击鼓观舞。此时韩熙载褪去一件外衣,开始燥起来了,亲自为舞姬王屋山击鼓助兴。(播放六幺舞视频)我们来看看这个时期的流行舞蹈是怎么样的。好,我们会发现她的舞姿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有些腼腆又带着一丝的妩媚,这里同学肯定觉得哪有这种感觉,当然肯定不能与我们现代的舞蹈相比。你们来看王屋山双手敲打的转圈后将背部面向各位观众,有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感觉。周围的人们愉快欣赏,而画面中你们会发现有一个极其不协调的人物出现了,嗯对,眼尖的同学已经看到了有个和尚,明显他出现在这种歌舞升平的场景中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中间的德明和尚背过身去,仿佛非礼勿视的姿态,而他的出现了显然与环境格格不入,这也是暗示着韩熙载的内心世界如僧人一般明朗清澈。这点画家顾闳中是发现了且画上去了,可是李煜却没有发现这里面的猫腻。第三段:宴间暂歇。韩熙载将外套再次穿起来,坐在榻上用仕女端上来的洗手盆洗手,周围几位仕女陪伴,喝茶吃果,强化了不拘小节的气氛。使夜宴图张弛有度,富有节奏变化。而右边床榻上,高高隆起的被子暗示里面有人,懂的都懂哈,旁边站着的两位仕女,一位猫着头想要一探究竟,一位拿着琵琶遮住她和自己的脸,害羞的别过头去。而这种酒色纵横的场景本就是一种现实性的题材,画家把他们沉迷酒色的状态真实的描绘出来。没错,那位同学看到了,画面最开始的地方还有一处床榻。观察的非常细致哈。即是夜宴图,又是如何体现夜间这一细节的呢?我们来看,在在休息环节中,床榻旁边正在燃起的一支蜡烛,代表着晚上的场景。你们看画家他观察的多细致啊,连有没有蜡烛都记了下来。第四段:清吹合奏。韩熙载在此时完全燥起来,仅穿一件外套,下边放着鞋子,袒胸露乳的盘坐在椅子上扇扇子,倾听左边五位乐女吹笛。该小节人物疏密有致,乐妓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动态,调动欣赏者情绪。乐女形态各异的坐在凳子上,衣服也是各不相同,不仅如此,会发现五位乐女的长相一样,那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呢,这本是朝代的一种审美观念,她们都是柳叶眉,高鼻梁,丹凤眼,就像唐朝的以微胖为美一样,体现的是朝代的审美观念。第五段:宴送宾客。宴会接近尾声,右边官员依依不舍的握着仕女的手,好似许多话没有说完,“哎呀,今天的宴会就快结束啦,我舍不得啊,难得遇到你这样的知己能够倾诉衷肠呀!”旁边还有一位在听他诉说。左边还有一位官员有点像醉酒一般,意犹未尽,拥着仕女想要带走“走走,虽然宴会结束了,但我们可以接着喝,跟我走,我知道哪里还有美景佳酿。”而中间的韩熙载站立着,手势有种再见、又有一种适可而止的意思,和与女妓勾肩搭背的宾客形成对比。而就是这样一副画作,画家精微的描绘了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点,生动形象,惟妙惟肖的表现了他们的内心想法。纵观整幅画面色彩丰富,其线条与色彩的美感掌握的恰到好处,色彩深浅、浓淡不一且富有节奏美感,画面疏密节奏也是运用到极致,人物位置安排的错落有致,动势变化丰富,充满了一种韵律感。线条与人物造型、表情、衣纹组织相结合,严谨而简练,采用大量的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线条遒劲有力。再去细看韩熙载在整幅画面中的表情,体现一种郁郁寡欢,忧愁、严肃的神情,与其他宾客的欢声笑语是截然不同,再次让我们认识到韩熙载为了明哲保身,制造假象,将自己置身于声色犬马中的无奈与悲观,也是侧面反映了他对朝政的态度。而就是这样一幅传世之作,充分的体现了人物画所遵循的“传神写照”的艺术特征。在人物画的描绘中,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是它的特色。顾恺之在《世说新语.巧艺》中就曾说道:“四肢身体的美丑,本与神韵无关,要想人像画的传神,关键在于这眼睛上。”人物画重在精神面貌的描写,由眼睛再到肢体动作、体着形态的表现,凸显人物的精神气质是传神写照的标准。《韩熙载夜宴图》不论是构造的假象也好真实的贵族宴会的场景也好,它都是众多人间百态中的一种人间生活,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