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苦难与新生群文阅读语篇一(2024河北保定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这几天,冬学里讨论划阶级定成分,人们到的很多。西头有一帮女孩子,尤其是学习的模范。她们小的十四五,大的十七八,都是贫农和中农的女儿。①她们在新社会里长大,对旧社会的罪恶知道得很少。
冬学设在一个学校的大讲堂里,女孩子们总是先到,等着别人。
这天,李同志拖着一双大草鞋,来到学校里,灯已经点着了。
女孩子们挤在前边一条长凳上,使得那条板凳不得安闲,一会儿翘起这头,一会儿翘起那头,她们却哧哧地笑。
李同志笑着问:“今天谁点的灯啊?”
“是大绢!——大绢是模范。”她们喊着。
“咱们的冬学越来越热闹!”李同志说。
“这是因为你讲话讲得妙。”②那个叫大绢的女孩子回答,简直像鸟儿在唱歌儿似的。
“我看是这个问题很重要!”李同志说。“大家都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成分。”大绢笑了半截,强忍耐住了。
说着屋里已经挤满了人,人到得差不多了。先讨论村里明显的户,谁家是地主,谁家是富农。最后李同志叫人们再想一想,他严肃地说:“根据我们讲的,大家看看还有遗漏的没有?”
人们沉静了一会儿。忽然有一个人报告:“我不怕得罪人,我说一户:西头大绢家,剥削就不轻,叫我看就是富农。”说话的人站在人群的后面,看不见他的脸,李同志听出是东头扎花炮的刘二壮,他的嗓门很高。人们都望着大绢。大绢低下了头,连头发根都涨红了。
刘二壮又说:“我就报告报告她家的情况:她爷爷叫老灿,当过顺兴隆缸瓦店的大掌柜;家里种过五十亩地,喂过两个大骡子,盖了一所好宅子。这谁不知道?”
“同志!我说一说行不行?”大绢站起来,转脸望着后面,忍着眼泪。李同志点一点头。她说:“乡亲们!谁都知道日本人把俺家烧了个一干二净。从我记事起,我们过的是多么寒苦的日子!我从小两只手就没闲着过,十三岁织布,十岁就卖纺线;地里的活,我敢说不输一个男孩子。你们横竖都见来着,现在刘二壮说我们剥削过人,我哪见过骡子、宅子呀?”
大绢坐在板凳上哭了,她站起来,往外就走,一边走一边哭着说:“我去叫我爷爷去,看他剥削过人没有。”“他能来吗?你叫他干什么?”人们拦不住,她走了,到院里就放声哭了。
“这孩子从小可没享受过。”一个壮年妇女对李同志说,“③从小她爹娘全死了,她爷爷后来又半身不遂,事变那年日本人烧得她家只剩了几间房筒子,家里地里,就仗她一个人!”
“你们上了岁数的人说说,她爷爷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李同志又问西头那几个老头儿。
“我说说吧!”麻子老点抽完了一锅烟,把烟袋杆里的烟和油子用大劲吹了出来,说:“她爷爷是这样一个人:从小不好生过日子,整天在街上混混儿。后来碰上了一个硬茬儿,栽了一个跟头,就回心转意了。他在张岗街上开了一个小杂货店,起先就卖些针头线脑,火绒洋灯,烧纸寒衣纸,碱面香油醋……不上几年,小买卖越来越红火,人们看他有本事,就有人出股金,叫他合伙,开了一间缸瓦磁器店,这就是顺兴隆。他用了几个伙计,很是赚钱,三年一账,他买了几十亩地……”
“他又盖了一所住宅。”麻子老点接着说,“这算到了顶儿。就在那一年,他和天津的洋人做买卖,一下受了骗,铺子关门。日本人来了,又给他点上一把火,烧了个片瓦无归……”
那天晚上,大绢并没有把她爷爷叫来。时间晚了,冬学就散了。
以后,大绢没有上学来,虽说并没人限制她。和她一伙的女孩子们这几天到得也不齐,有几个早来,有几个迟到。她们坐在板凳上也不哄笑打闹了。
李同志到西头吃派饭,这天轮到喜格儿家里。有人在外间叫了一声,喜格儿放下碗筷就出去了,随手拉进来一个女孩子,是大绢。
④一眼看来,大绢好像比平时矮了一头,满脸要哭的样子。喜格儿说:“你和老李说说么!光哭顶事?”
“我没剥削过人,怎么能担这个名儿呀?”大绢又哭了。
李同志放下饭碗说:“我们是要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个制度存在几千年了,你们想想有多少人,在这个制度下面含冤死去,有多少人被这个制度碾个粉碎。你们都听过老年人诉苦了,该明白剥削是多大的罪恶!多少年来,人们怀抱一个理想,就是要消灭这个制度,好叫人们像春苗一样,不受旱涝,不受践踏,自由地生活、生长、生存。有很多人为这个理想牺牲一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们村里就有过两位坐狱被杀的共产党员。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事,也不是求情的事。自然,我们也要慎重,不能把自己人当成敌人。”
正月里,工作组学习了一九三三年两个文件,读了任弼时同志的报告,李同志又拿到冬学去讲解,重新讨论了几家的成分。按新精神定成分,大绢家还是农民。
大绢也来上学了。她瘦了些,可比以前更积极更高兴了,脸色纯净,但性格更坚忍了。她说,她爷爷剥削过人是他的罪过,经过这回事,她要记着:一辈子也不要剥削别人一点点。
赶车的人说:“别笑了,快过来帮忙搬搬吧,咳!光顾看你们打秋千了。你们打那么高,不怕从大梁上翻过来了!”
天黑下来,她们才回家去吃饭,吃过饭又一块上冬学去了。(有删改)【注】①冬学:农村在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②碌碡:用石头做成的圆柱形农具。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A.李同志既是张岗镇西头的负责人,又是冬学的教员,常常带领大家学习文件精神,人们都比较信服他。B.在李同志定成分时,刘二壮质疑大绢家的成分,这使情节有了矛盾冲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C.大绢爷爷的人生经历在麻子老点的口中得到完整呈现,大绢爷爷是因日本人烧毁房屋才生病、半身不遂的。D.拉白菜的赶车人由于看女孩子们荡秋千而翻了车,从中可以看出女孩子们荡秋千的风采感染了身边的人。【解析】
C项中的“大绢爷爷是因日本人烧毁房屋才生病、半身不遂的”错误。由原文第17段的“从小她爹娘全死了,她爷爷后来又半身不遂,事变那年日本人烧得她家只剩了几间房筒子”和原文第20段的“就在那一年,他和天津的洋人做买卖,一下受了骗,铺子关门。日本人来了,又给他点上一把火,烧了个片瓦无归……”可知,文中并无此因果关系。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A.句子①交代大绢等姑娘们对旧社会的罪恶知之甚少,这为后文大绢想弄清楚爷爷是否剥削过别人做铺垫。B.句子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大绢的回答比作鸟儿在唱歌,生动形象地写出大绢善于察言观色的特点。C.句子③运用正面描写的方式叙述了大绢的经历,大绢的人生经历也预示着她家不可能被划分为富农。D.句子④写大绢“好像比平时矮了一头”,这主要表现出大绢在遭遇划分阶级成分的风波之后身形消瘦了很多。【解析】
A(√)根据句子①的内容和下文的情节可知,A项表述正确。B(×)“生动形象地写出大绢善于察言观色的特点”错误。这里的比喻是为了表现大绢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新生活充满热情的状态,从中并不能看出“大绢善于察言观色的特点”,属于曲解文意。C(×)“运用正面描写”错误。画线句子是一个壮年妇女向李同志介绍大绢家的情况,应为侧面描写。D(×)“身形消瘦了很多”错误。分析句子④的内容可知,这里主要是为了表现大绢精神上的“低人一头”,而非身形的消瘦。3.请以本文中“秋千”这一意象作为赏析对象,写出你的赏析要点。【答案】
①“秋千”是大绢和她的小伙伴们心情的载体,寄托着她们对新生活的期待;②文末出现“荡秋千”的情节,照应标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严谨;③“秋千”的出现,一扫前文阴霾,使文章基调鲜活明亮起来。【解析】
题目要求我们以“秋千”这一意象为对象进行赏析,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分析意象的内涵以及其起到的作用。分析作用可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阅读效果等方面入手。
回到原文中找出“秋千”这一意象出现的地方,阅读全文可知,“秋千”集中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和倒数第三段。
先分析“秋千”在文中的内涵。从倒数第三段的“正月里,只有剥削过人的家庭,不得欢乐。喜格儿她们在村西头搭了一个很高的秋千架……在天空的红云彩下,两条红裤子翻上飞下,秋千吱呀作响,她们嬉笑着送走晚饭前这一段时光”可知,“秋千”是大绢和她的小伙伴们玩耍的地方,承载着她们的喜悦心情。根据前文可知,此时的“剥削”风波已经过去,大绢家还是被定为农民,大绢“比以前更积极更高兴了”,所以,这里的“秋千”,还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再分析意象的作用。从结构上来看,结尾出现的“秋千”与标题的“秋千”照应,使小说结构完整严谨。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文中有“争先跳上去,弓着腰往上一蹴,几下就能和大横梁取个平齐”等一系列快活的动作描写,有“天空的红云彩”“两条红裤子”等醒目的色彩描写,还有“秋千吱呀作响”“嬉笑着”等欢快的声音描写,可看出“秋千”的出现,一扫前文阴霾,使文章基调鲜活明亮起来。4.有人认为,赵树理和孙犁虽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但在人物表现上侧重点不同,赵树理侧重探索农民在成长过程中的“变”,而孙犁侧重歌颂人民群众“变”之后的“新”(或“美”)。请联系《小二黑结婚(节选)》中的人物三仙姑和本文中的主人公大绢,谈谈你对上述说法的理解。【答案】
①在赵树理笔下,三仙姑原是一个好逸恶劳、骗人钱财、思想落后的农村妇女形象,但她最终改变了,她退还了彩礼,答应让小二黑和小芹结婚,还改变了穿着打扮。赵树理让三仙姑在成长中实现变化,她的变化也预示着封建迷信思想在不断消退,整个社会风气在发生变化。②而孙犁把大绢遭遇划分阶级成分的风波设置在一个人们已接受新思想的背景之下,大绢和其他农民已接受过新思想的洗礼,已发生改变,呈现出“新”的一面,他们对旧社会的剥削者深恶痛绝。③当大绢家因爷爷的陈年旧事要被划分为富农时,她委屈痛哭又据理力争;当被划分为农民后,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快活。可见大绢对新社会的渴望,对新思想的认可,从而表达出她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流露出“美”的一面。【解析】
题干的问法表面上看是要求我们结合两篇文本中的人物谈对“变”和“新”(或“美”)的理解,但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分析《小二黑结婚(节选)》中的三仙姑哪里体现了农民在成长过程中的“变”,以及本文中的大绢哪里体现出了“变”之后的“新”(或“美”),所以这道题依然属于概括分析题,我们可以用“找定删联”法来解决。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变”和“新”(或“美”)给出了要分析的内容,三仙姑和大绢为我们明确了分析的对象。定:分析《小二黑结婚(节选)》中的三仙姑哪里体现了农民在成长过程中的“变”,以及本文中的大绢哪里体现出了“新”(或“美”)。
分析《小二黑结婚(节选)》中三仙姑的变化。《小二黑结婚(节选)》中先写三仙姑不仅有不合时宜的打扮,还跳大神装神弄鬼,诈人财物,再到最后一节交代她的变化:三仙姑不再涂脂抹粉、装神弄鬼,有了长辈的样子,同意了小芹与小二黑的婚事。由此看出,三仙姑的打扮、思想、行为都有了变化。赵树理让三仙姑在成长中实现变化,她的变化也预示着封建迷信思想在不断消退,整个社会风气在发生变化。
分析《秋千》中大绢“变”之后的“新”(或“美”)。分析《秋千》的背景,由“冬学”“划阶级定成分”可知,小说发生的背景是人们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根据“大绢是模范”,以及大绢对自己家成分的据理力争和她的放声痛哭可以看出,她已经接受了新思想,并对剥削者深恶痛绝。这里体现了她的“新”。
当大绢家因爷爷的陈年旧事要被划分为富农时,她委屈痛哭又据理力争;当被划分为农民后,她又恢复了往日的快活,以及“她说,她爷爷剥削过人是他的罪过,经过这回事,她要记着:一辈子也不要剥削别人一点点”,可见大绢对新社会的渴望,对新思想的认可,从而表达出她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流露出“美”的一面。联:将分析得出的内容分条作答。语篇二(2024广东江门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福
贵赵树理
福贵是好孩子,精干、漂亮,十二三岁就学得锄苗,十六七岁做手头活就能抵住一个大人,只是担挑上还差一点。村里有自乐班,福贵也学会了唱戏,唱得很好。
福贵长到二十三,他娘得了病,吃了东西光吐,她自己也知道好不了。一天,福贵娘跟东屋婶说:“我看我这病也算现成了,恐怕今年冬天就过不去。死我倒不怕!我就只有一件心事不了:给福贵童养了个媳妇在半坡上滚,不成一家人。只是咱这小家人,少人没手的,麻烦你到那时候给我招呼招呼!”东屋婶满口称赞,又问了日期,答应给她尽量帮办。
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银花借东屋婶家里梳妆上轿,抬在村里转了一圈,又抬回本院,下了轿往西屋去,堂屋里坐着送女客,请族长王老万来陪。
不论好坏吧,事情总算办过了。将就收罢秋,穰草还没有铡,福贵娘就死了。银花是小孩子,没有经过事,光会哭。福贵也才二十三岁,比银花稍强一点,可是只顾央人抬棺木,顾不得照顾家里。幸亏有个东屋婶,帮着银花缝缝孝帽,挂挂白鞋,坐坐锅,擀擀面,才算把一场丧事忙乱过去。
连娶媳妇带出丧,布匹杂货钱短下王老万十几块,连棺木一共算了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一张文书。
小家人一共四亩地,没有别的指望,怕还不了老万的钱,来年就给老万住了半个长工。银花从两条小胳膊探不着纺花车时候就学纺花,如今虽然不过十六岁,却已学成了纺织好手。小两口子每天早上起来,谁也不用催谁,就各干各的去了。
不幸因为上一年福贵办了婚丧大事,把家里的粮食用完了,这一年一上工就借粮,一直借到割麦。十月下工的时候,老万按春天的粮价一算,工钱就完了,净欠那三十块钱的利钱十块零八毛。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老万念其一来是本家,二来是东家伙计,让了八毛利。
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
这年正月初十,银花生了孩子。粮食已经给老万顶了利,过了年就没吃的。银花才生了孩子,一顿米汤只用一把米,福贵自己不能跟她吃一锅饭,又不敢把熬米汤的升把米做稠饭吃,只好把银花米汤锅里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
过了正月十五,老领工来找福贵上工,说今年春浅,掌柜说叫早些上工!晚上,老万打发领工叫福贵到家,好好教训了他一番,仍叫他给自己住。福贵说:“住也可以,只要能借一年粮。”老万合算了一下:“四亩地打下的粮不够给自己上利,再借下粮指什么还?不合算,不如另雇个人。”这样一算,便说:“那就算了,不过去年的利还短七块,要不住就得拿出来!”福贵说:“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
人混得没了脸,遇事也就不很讲究了: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
这年冬天福贵又出去了。这次不论比哪一次也强,不上一个月工夫,回来衣裳也换了,又给银花送回五块钱来。村里的人见福贵的孩子换了新衣裳,见银花一向不到别人家里支米,断定福贵一定是做了大案,丢了银钱的,失了牲口的,都猜疑是他。
来年正月,老万去城里吊丧,听吹鼓手们唱侍宴戏,老万看见有一个是福贵,福贵也看见席上有老万,赶紧把脸扭过一边。
这天晚上,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这地方人,最讲究门第清,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叫吹鼓手是“忘八”“龟孙子”,因此一听这句话,都起了火,有的喊“打死”,有的喊“活埋”。
人多了做事不密,东屋婶不知道怎么打听着了,悄悄告诉了银花,银花跟福贵一说,福贵连夜偷跑了。
自那次走后,七八年没音信,银花只守着孩子过。孩子十五了,给邻家放牛,别的孩子们常骂他是“小忘八羔子”。……
区干部打听清楚福贵的来历,便同他说:“老万的账已经算过了,你也是个受剥削的,我们打算把咱村里庙产给你拨几亩叫你种,你看好不好?”福贵跳起来道:“那些都是小事!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跟我老万家长对着大众表诉表诉,出出这一肚子忘八气!”区干部答应了。
晚上,借冬学的时间,区干部报告了开会的意义,有些古脑筋的人们很不高兴,不愿意跟“忘八”在一个会上开会。福贵不管这些人愿意不愿意,就发起言来:
“众位老爷们,我从小不能算坏孩子!一直长到二十八岁,没有干过一点胡事!后来坏了!什么丢人事我都干!我知道我的错,这不是什么光荣事!我已经在别处反省过了。可是照你当日说的那种好人我实在不能当!我从二十九岁坏起,坏了六年,挨的打、受的气、流的泪、饿的肚,谁数得清呀?直到今年,大家还说我是坏人,躲着我走,叫我的孩子是‘忘八羔子’,这都是你老人家的恩典呀!幸而没有叫你把我活埋了,我跑到辽县去讨饭,后来那地方成了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政府在那里改造流氓、懒汉、小偷,把我组织到难民组里到山里去开地。从这时起,我又有地种了,有房住了,有饭吃了!这七八年来,虽然也没有攒下什么家当,也买了一头牛,攒下一窑谷。我这次回来,看见大家也不知道怕我偷他们,也不知道是怕沾上我这个忘八气,总是不敢跟我说句话。我想就这样不明不白走了,我这个坏蛋名字,还不知道要传流到几时,因此我想请你老人家向大家解释解释,看我究竟算一种什么人!看这个坏蛋责任应该谁负?”一九四六年八月三十一日(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DA.东屋婶是一个热心肠的农村妇女,她帮助福贵娘料理福贵的婚事,在她得知村里人要处置福贵时,偷偷告知银花,使福贵有时间脱身。B.银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纺花,不过十六岁就学成了纺织好手,福贵走后,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可见她是一个能干本分的农村妇女。C.银花生了孩子,家里米不多,一顿米汤只能用一把米,福贵不能和她吃一锅饭,只能把剩下的米渣子喝两口算一顿,可见生活之艰难。D.区干部算清了王老万的账,考虑到福贵也是被剥削的对象,决定拨几亩村里的庙产给他,福贵认为这都是小事,说明他不在乎财产。【解析】
D项中的“不在乎财产”错误。根据原文第17段“那些都是小事!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跟我老万家长对着大众表诉表诉,出出这一肚子忘八气!”可知,福贵认为这都是小事,不是不在乎财产,而是更在乎自己的名声。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CA.福贵的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其美好的祝愿,但现实生活中的福贵却忍饥挨饿,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人”,这种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B.文章开篇便说福贵戏唱得好,这就为后文福贵在城里替大户人家做吹鼓手唱侍宴戏埋下伏笔,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C.本文乡土气息浓厚,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小说的语言有浓厚的方言土味,地域特色突出。D.文章最后福贵本人的觉醒和新生,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农民在经济上翻身的保障,还是农民在政治上、思想上翻身的保障。【解析】
C项中的“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世界”错误。这里只能说是旧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7.原本是个好人的福贵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堕落”的呢?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
①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福贵“堕落”的开始。②慢慢地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多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③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④最后,福贵在城里当吹鼓手,当地最讲究门第清,忌讳这个,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活埋”他,因此福贵在他们看来是个“坏人”。【解析】
找:由题干设问可知,这道题属于情节概括题。我们需要从全文来分析概括福贵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相关情节。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堕落”并不是说福贵真的变成了坏人,而是指他在村民心中的“堕落”。定:福贵由一开始的好人,到成为村民心中的“坏人”是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阶段来概括。
由第5段可知,一开始,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这是福贵“堕落”的开始。
由第6—10段可知,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小两口起早贪晚一年干活下来,“三十块钱的文书倒成四十块”。“福贵从此好像两腿插进沙窝里,越圪弹越深,第四年便滚到九十多块钱了。十月里算账,连工钱带自己四亩地余下的粮食一同抵给老万还不够”,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多块。“四亩地干脆缴你吧!我种反正也打得不够给你!”最后福贵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
接着,由第11段的“秋头夏季饿得没了法,偷谁个南瓜找谁个萝卜,有人碰上了,骂几句板着脸受,打几下抱着头挨,不管脸不脸,能吃上就算”可知,在生活的重压下,福贵顾不得脸面,在饿得没办法的时候开始偷东西。
由第12—13段可知,福贵冬天出门去了,后来被老万发现在城里当吹鼓手。
由第14段可知,当地认为吹鼓手、唱侍宴戏是见不得人的勾当,所以大家叫福贵“忘八”,恨不得“活埋”他。因此,福贵成了他们眼中的“坏人”。联:将概括出的情节按照福贵变化的时间顺序,分要点作答即可。8.不少读者在阅读本文时联想到了《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并认为本文揭露了“族权”的罪恶,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
①乡土社会中通过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在人事范围中,长老保持他们的权力,不容忍反对。②王老万既是地主也是王姓的族长,他在乡土社会拥有无上的权力,别人惹不起他,还要尊敬他,福贵结婚家里还得请王老万作陪。③在乡土社会中身为族长的王老万能够名正言顺地剥削族人,这为他剥削福贵提供了便利,直到把福贵逼入绝路。④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谁违背礼制,就等于丢了家族的脸,王老万就可以随意教训他,活埋他,福贵被迫逃走便是一例。【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首先,要先弄清《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长老统治”这两个概念。结合我们在必修上册中对《乡土中国》的阅读与学习可知,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礼治秩序”指在乡土社会中,依靠传统力量来进行治理的社会秩序。“长老统治”指在乡土社会中,长者、老者因其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权威地位,对于社会秩序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种统治方式。找:由题干中的“‘族权’的罪恶”可知,这道题属于概括题,我们需要结合概念的内涵及原文内容,概括文中哪里体现了“族权”的罪恶。定:本文中,由第3段的“七月二十六是福贵与银花结婚的日子……请族长王老万来陪”可知,福贵结婚,要请王老万来作陪,王老万是族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体现了“族权”的特点。因为福贵的婚事和福贵娘的丧事,福贵一家欠了王老万三十块钱,给王老万写了文书。在王老万的算计下,福贵越陷越深,到了第四年利滚利滚到了九十多块,最后把四亩地都缴给了王老万,福贵被逼得走投无路。由此可见,在乡土社会中身为族长的王老万能够名正言顺地剥削族人,这体现了“族权”的罪恶。“老万召集起王家户下有点面子的人来道:‘福贵这东西真是活够了!竟敢在城里当起吹鼓手来!’”文中福贵为了生计做了吹鼓手,受到了以王老万为首的族人的教训,甚至差点被“活埋”,最后偷偷逃走,离家七八年不敢回。可见作为族长的王老万,具有主导舆论的权力,可以随意教训族人,体现了“族权”的罪恶。联:在作答时,要先解释《乡土中国》中“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的概念,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条作答。群文探究1.《秋千》与《福贵》两篇小说,都谈到了“冬学”这一概念,请你结合这两篇小说,概括“冬学”的含义,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答案】
①冬学,是特定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在农村冬闲时开办的季节性学校,目的是学习文件、宣传政治思想、解决农村集体事情。②在《秋千》中,冬学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环境,冬学相对自由的环境催生了大绢与刘二壮的矛盾,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成了新时期青年进步的场所,深化了文章的主题;③在《福贵》中,冬学成了福贵“申辩”的场所,让众多的人明白了福贵的辛酸经历与变化的过程,推动了情节发展,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解析】
这道题目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我们概括“冬学”的含义,第二问要求分析“冬学”在小说中的作用。
先概括“冬学”含义。首先,语篇一在注释中给出了“冬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名著讲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急危重症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1届备考】2020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G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2020秋备课】高中物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同步备课】2020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章末检测卷-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5
- 【创新设计】2021高考化学总复习(江西版)作业本:热点回头专练3-无机化工流程题专项突破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培优专题-数轴上动点问题(含答案)
-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应用PDCA提高入院宣教的知晓率
- 装修增减项单模板
- 线性系统理论郑大钟307张课件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3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 缠论公式(最完美自动画笔公式)主图
- 肩凝证(肩周炎)的临床路径修改后
- 胸外科教学讲解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污水雨水管道施工方案
- 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填写格式说明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