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环境课后巩固课件_第1页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环境课后巩固课件_第2页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环境课后巩固课件_第3页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环境课后巩固课件_第4页
中考地理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的自然环境课后巩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一、选择题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我国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地之一。据此读东风着陆场景观图(图K12-1),完成1~2题。1.东风着陆场位于我国()A.准噶尔盆地B.黑土广布区C.地势第二级阶梯D.长江三角洲C2.东风着陆场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可描述为()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域辽阔,人烟稀少C.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D.地狭人稠,高楼林立B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据此读图K12-2,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图中数字序号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黄土高原

B.②是华北平原C.③是青藏高原

D.④是柴达木盆地B4.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A小满(5月21日前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南方地区流传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华北地区流传民谚“小满不满,麦有一险”,这“一险”是指小麦灌浆不足、粒籽干瘪而减产。据此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图K12-3),完成5~7题。5.“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的()A.甲地区

B.乙地区C.丙地区

D.丁地区D6.“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中的“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A7.当“小满不满”时,华北地区易出现()A.洪涝B.干旱C.寒潮D.霜冻B8.读中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变化示意图(图K12-4),下列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农作物一年三熟D.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D2021年6月,乌东德水电站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是中国第四大、世界第七大水电站。据此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图K12-5),完成9~10题。9.建设乌东德水电站与三峡水利枢纽的相同自然条件是()A.处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B.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支流众多,水量大C.属西电东送重大工程,有国家政策支持D.地处长江沿岸地区,电力市场需求量大A10.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图中四地与其特色区域文化对应正确的是()A.①——稻作文化

B.②——巴蜀文化C.③——雪域文化

D.④——草原文化B2022年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百年难遇!据此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图K12-6),完成11~12题。11.此次特大旱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下列不在此次重灾范围内的省级行政区域是()A.蜀

B.赣C.冀

D.湘C12.稻菽千重浪,水利助丰年!在此次百年难遇的大旱灾中,为长江流域农业保驾护航的水利工程不包括()A.三峡

B.小浪底C.向家坝D.葛洲坝B《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律规定国家在黄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同时,还对黄河源区、黄土高原、河口及三角洲等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规定了不同的制度和措施。据此,完成13~14题。13.黄河流域最大的发展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水资源短缺C.环境污染

D.人多地少B14.在黄河源区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防治()A.荒漠化

B.水污染C.水土流失

D.洪涝灾害A2022年5—6月,南方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据此,完成15~16题。15.暴雨天气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寒潮16.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为防范意外,下列行为正确的是()A.到池塘里玩耍B.在大树下避雨C.不到河里游泳D.暴雨发生时到农田里从事生产活动BC离岸流是在海浪与浅滩地形共同作用下,在波浪区形成的一股强劲的水流(如图K12-7所示)。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能迅速将没有防备的游泳者从浅滩带入深水区,造成约80%的海滩溺水事故。图K12-8为某地浅滩海岸景观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K12-8中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A.甲

B.乙

C.丙

D.丁C18.若不幸遭遇离岸流,正确的做法有()①喊救命或挥手寻求救援

②先向两边游,再向岸游回③先顺流漂浮,再向岸游回

④立刻奋力逆流向岸游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二、非选择题19.读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K12-9)及林芝、成都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图(图K12-10),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林芝与成都纬度相差不大,但林芝年平均气温低于成都,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林芝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或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气温高。)(2)分析图K12-9中地区水能资源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3)简述图K12-9甲河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①地势落差大,水流急;②降水丰富,水量大。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4)横断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树种类型丰富多样。为了促进该山区的经济发展,有人建议应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6分)赞成。理由:①当地为我国重要林区,林业原料丰富;②可以增加就业机会;③发展木材加工业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不赞成。理由:①大量发展木材加工业,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②该地区远离市场,交通落后,不便于木材输出。)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汉江从河源至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大部分河段在峡谷中奔流;丹江口以下为中下游,流速骤减,河道弯曲。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相继建设及通水,使得汉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具有国家重大意义。材料二

汉江流域地形示意图(图K12-11)。

(1)说出汉江流域的地势特征及汉江干流的大致流向。(4分)地势特征:西(北)高,东(南)低。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2)简述汉江流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分布特点:沿河分布。原因:①河流沿岸地势平坦;②临近河流,水源充足;③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④交通便利。(3)简述汉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流治理的重点工作,并说明理由。(4分)上游:水土保持。理由:上游以山区为主,峡谷众多,地势落差大,易发生水土流失。中下游:防洪。理由:中下游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