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3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_第1页
8203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_第2页
8203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_第3页
8203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_第4页
8203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203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戴林起风朗声诵读参加这个培训,说实话,一开始我是为了学分而来,但是,我却带着不舍离开。在培训中,遇到了喜爱诵读的一大帮小伙伴,也遇到了很多位专家,让我对经典诵读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受到了诵读的魅力所在。2019年夏天,我们相聚雁荡,荡起想象,度过浪漫七夕夜,戴林起风,走进丰收的秋天,这是一次难忘的培训。xx年10月13日,我们一行9人结伴前往人间仙境蓬莱,去参加烟台市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班。虽然路途不算太遥远,但是想尽快得到专家老师指导诵读的那份迫切之心,自己却无以言表。担任班主任的,是我们莱州教师进修学校的王学峰老师。他执讲《古诗文诵读读音辨析》时,声音很洪亮,表述很清楚,很有说服力。每有疏漏处,常来一句“我老了”的调侃。王老师采用逐层罗列的方式,一股脑出诸如“‘斜’字的xiá音”、“‘看’字的kān音”、“‘衰’字的cuī音”等古诗文诵读中容易出现古今读音差异的四十二个字,并用一百三十个实例做了具体说明。我不知道王老师为此花费了多少时间,单从出来的信息总量来看,该是耗费了大量精力。这份讲义,堪称古诗文诵读里的纠音字典,拿在手里有特别厚重的感觉。一个事业心强的人,需要敬业精神来支撑。而这种不需要豪言壮语的敬业精神,源自对工作的执着,对事业的忠诚——也难怪他能从烟台各县市区的教师进修学校里脱颖而出,专门从莱州赶来,负责本次诵读专题培训的日常事务。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一听王老师的课,开班典礼获悉王老师将担任我们200多名参训学员的班主任时的种种猜度,顿时烟消云散——实力是最好的明证,而体现实力的,除了学识还有他令人折服的工作态度。武传涛教授的《读出文字的味道——经典诵读的技巧》被安排在本次培训的最后。他做事周到细致,准备的课件精细实用;幽默风趣有亲和力,常常妙语连珠,谈吐文雅而洒脱;经历不凡,曾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任院长,离职后在广播电视研究组织任主任。为“读”而读,不是诵读的最高境界,而如何做到为“情”读,为“意”读,按照武教授提出的“读出滋味”,可以概括为:先读懂文本意思,揣摩作者意图之后,再带着从想象出来的画面里获得的感觉去还原文本内容,此之谓“走进去”,“读出来”。一“进”一“出”,便赋予文本以情感、意义。山东省第五届经典诵读骨干教师培训班是我教师生涯中所参加的级别最高的朗读培训。首先感谢济南市语委办给我提供的这次机会。李志华老师说的好,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惊喜,有一种幸运入选的飘飘然的感觉。我是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当“孩子王”已经十余个年头了,说实话,我自己并不是一个朗诵高手,平时也鲜有机会参加朗诵的比赛活动,只是仗着自己的普通话级别比较高,课堂上经常指导学生读读课文,给小学生们排排古诗朗诵的节目,因此对于自己的水平还是充满自信的,但是,当我参加了这次培训班之后,才知道自己当真是坐井观天,一叶障目,才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和业余。几天来,几位教授和专家的授课是那么兢兢业业,恨不得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他们所有的储备都倾囊相授,他们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休息,七十几个学员甚至做到了面授机宜,让我在敬佩之余又多了几分感动。周围的同学一张嘴声音就犹如莺啼婉转,字正腔圆,丝毫听不出大家是山东省的各个地区,而且他们所牢记的名家名段,给我的感觉是知识渊博,卧虎藏龙。这几天我所受到的打击可谓一拨接着一拨,甚至使我一度对自己这么多年来究竟每天都在干些什么产生了强烈的质疑。我看到了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学者”,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专家”,什么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学问”,这一刻,我被深深的震撼着。陈炎教授是第一位走入我们视线的,他给我的感觉就如同徐志摩诗中所描绘的“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真正的学者都应该是这么飘逸脱俗的吧,正因为他们对世俗没有过多的留恋,对名利没有过多的追逐,才能这样踏踏实实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吧。陈炎教授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在读书的时候我们也曾经学到过,但是像陈炎教授这样进行系统钻研,然后如和风细雨般娓娓道来的讲述还是第一次听到。听了陈炎教授的授课,使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我对这样的“大家”肃然起敬。而将陈炎教授的讲座安排在第一天第一场,想必李志华老师的初衷就是要告诉我们,朗诵不单单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没有深刻的思想境界,对于传统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融会贯通,消化内化的,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我们这次培训班的格调和档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几位客座教授的授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各有所长,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孙良教授的授课犹如涓涓细流,从每一个细小的方面对朗诵进行了阐述,我个人非常赞同孙良博士的见解,那就是不要为了朗诵而朗诵,摒弃一些诠释上的花架子,真正做到用心去朗诵,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朗诵。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经常会给孩子指导课文的朗读。济南市教研室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教研员江洪春老师,他在给我们指导课的时候就明确反对拿腔作调地读课文,要带着体会读,带着心情读,这与孙博士的主张异曲同工,可见,孙博士的指导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侯波老师常年从事幕后配音工作,不主张模式化的、过多华丽修饰的朗诵效果,而是专注于声音的震撼力和对作品的精髓的把握。王勇老师是话剧演员,重点从舞台表现力和表演方面进行细致的指导。谭菲依老师能够驾驭多种体裁的朗读技巧,王乐斌老师对每一位学员的点评一丝不苟,王新梅老师的授课真正使我们小学教师从中受益,从细节处了解了给学生排演古诗文诵读应该遵循的要素,这些导师真正印证了那句话“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们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根据各自特长的不同,对于作品的处理,朗诵的技巧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使我们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大开眼界,如饥似渴。而授课时间最长的徐建顺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他所传授的吟诵技巧,我以前确实没有接触过,听过课后才了解徐建顺老师在古典诗文上所下的研究功夫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里,还有徐老师这般仙风道骨般的人物,致力于对古典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掘,堪称名副其实的“文人墨客”。几天的学习下来,令我目不暇接,同时也充满着深深的反思。从事教育这么多年,对于自己的要求真的是越来越低,总觉得面对的是一帮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教材内容浅显,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够用,忽视了自我提升,业余的时间不是抱着手机发微信,就是抱着电脑看电影,就算是想读书所购买的也是一些畅销小说、速食文学,读书变成了一种负担。另外,多年的班主任管理生涯使得平时的时间都消耗在了处理琐碎事务和管理学生常规方面,没有时间去钻研业务,提升自我。虽然经常在公开场合讲课,自认为不怯场,但是就是没有勇气主动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朗诵一段,让大家评判指导,有可能是自尊心作祟,也有可能根本就是缺乏自信。这让我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重新的审视,要想学会真本事,有的时候就要放下面子,放下架子,与真才实学相比,这些真的都不算什么。虽然从事教育这么多年,已经到了事业的倦怠期,但是我仍然认为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幸福的!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让自己不为浮华而扰,不为名利而忧,不为流行而感,让我们做新时代最有内涵的老师吧!这次培训以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困惑和疑难问题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对话、经验交流、教学实践、实地考查、自创创编与反思等平台,高效务实,令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一、感谢1.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这是常中央教育部给我们一线教师的福利;2.感谢组委会和江苏师大,是你们为我们准备了这一次丰盛的精神大餐;3.感谢班主任肖老师、班长和同学们,是你们鼓励我到台前来谈自己的学习心得;4.感谢学校领导给我此次学习的机会。二、感动1.感动于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你们的才学、智慧和课前的功夫以及你们的敬业精神;2.感动于古人的智慧;3.感动于学员的学习状态和才艺;4.感动于孔府拜师礼和三孔游(孔府、孔林,孔庙)。三、感恩能够认识这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