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监理与海事管理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船舶监理与海事管理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船舶监理与海事管理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船舶监理与海事管理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船舶监理与海事管理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监理与海事管理服务作业指导书TOC\o"1-2"\h\u14449第1章船舶监理概述 4126141.1船舶监理的定义与职责 472761.1.1定义 4164461.1.2职责 4129041.2船舶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523220第2章监理机构与人员资质要求 5241642.1监理机构的资质条件 5130032.1.1船舶监理机构应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5224362.1.2船舶监理机构应具备国家海事管理部门规定的船舶监理业务范围,并按照规定程序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54092.1.3船舶监理机构应具备与其承担监理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设备设施。 5322992.1.4船舶监理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 534142.2监理人员的资质条件 5134702.2.1监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5220432.2.2监理人员应按国家海事管理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包括但不限于船舶工程师、船舶检验师等。 5109072.2.3监理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五年,逾期需按照国家海事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复审或重新取得资格证书。 6177652.3监理人员培训与管理 688562.3.1船舶监理机构应制定监理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监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6243202.3.2监理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新技术应用、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 6224512.3.3船舶监理机构应建立监理人员业绩考核制度,对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业绩进行定期评估。 697382.3.4监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监理人员档案,详细记录监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培训记录、业绩考核结果等,以便对监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628532.3.5监理机构应按照国家海事管理部门的要求,对监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保证监理人员资质条件的持续符合性。 616160第3章船舶建造监理 6159293.1船舶建造前期监理 6248313.1.1监理准备 612593.1.2设计审查 6284423.1.3材料设备验收 6324193.1.4施工方案审查 6138133.2船舶建造过程监理 6116883.2.1施工现场监理 7161993.2.2关键工序监理 7274483.2.3质量控制 792583.2.4进度管理 7259713.3船舶建造验收监理 7138043.3.1预验收 7157313.3.2实船试验 7230983.3.3交付验收 7202933.3.4质保期监理 77604第4章船舶修理监理 7150164.1船舶修理前期监理 7225834.1.1监理准备 7150314.1.2监理内容 8226214.2船舶修理过程监理 830494.2.1监理内容 8307154.2.2监理方法 8233094.3船舶修理验收监理 8188654.3.1监理内容 8197554.3.2监理要求 920413第5章船舶改装监理 9285325.1船舶改装前期监理 9283445.1.1改装项目立项审查 960535.1.2改装方案审查 989315.1.3施工单位资质审查 9165205.1.4施工前准备监理 9299965.2船舶改装过程监理 929375.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9217835.2.2施工进度监控 959135.2.3安全生产监理 10264135.2.4环保措施监理 1073185.3船舶改装验收监理 1050215.3.1验收前准备 1041435.3.2验收程序 10161825.3.3验收标准 1099495.3.4验收结论 10104685.3.5验收资料归档 1029259第6章海事管理服务概述 10308006.1海事管理的定义与职责 1034596.1.1定义 10118676.1.2职责 10266086.2海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11282936.2.1法律层面 11270626.2.2行政法规层面 1142296.2.3部门规章层面 11172506.2.4技术规范和标准层面 1191126.2.5国际公约层面 113203第7章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 1264807.1船舶安全管理 12122067.1.1安全组织结构 12153477.1.2安全管理体系 12225197.1.3安全培训与教育 12298597.1.4安全检查与维护 12294187.2防止船舶污染管理 12184017.2.1防污染法规与标准 12131887.2.2防污染设施与操作 12253987.2.3废弃物处理 1296627.2.4油污应急处理 12115177.3应急管理与处理 1281037.3.1应急预案 1240067.3.2应急演练 1310607.3.3处理 13173877.3.4调查与分析 1311464第8章航行安全管理 13147938.1航行安全监督 13152118.1.1监督原则 13323258.1.2监督内容 13228828.1.3监督方法 13113278.1.4监督要求 13229148.2航道与航标管理 13104568.2.1航道管理 1370118.2.1.1航道规划 13123618.2.1.2航道维护 13167558.2.1.3航道疏浚 1476978.2.1.4航道保护 1463588.2.2航标管理 14296628.2.2.1航标设置 14187348.2.2.2航标维护 14319228.2.2.3航标检查 14214398.2.2.4航标更新 1456288.3航行安全管理措施 14257368.3.1制定航行安全规章制度 14140258.3.2加强船员培训 14197828.3.3开展航行安全风险评估 14197738.3.4航行监控与调度 143878.3.5应急预案与救援 1432998.3.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425624第9章海事监管与执法 14237229.1海事监管体系建设 15311849.1.1监管体系框架 15188139.1.2监管机构设置与职责 15291959.1.3监管人员培训与管理 15191559.2海事执法与行政处罚 15157629.2.1海事执法依据与程序 15206679.2.2海事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理 15279059.2.3行政处罚的实施与监督 1538729.3海事监管信息化 1570139.3.1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原则 1538549.3.2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15105949.3.3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 16188479.3.4信息技术应用与推广 1623534第10章海事服务与保障 161890910.1海事公共服务体系 162244510.1.1概述 16533410.1.2海事公共服务体系构成 16851010.1.3海事公共服务体系功能 16238310.2海事应急救援 162417010.2.1概述 162243410.2.2海事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172485110.2.3海事应急救援原则 17240610.2.4海事应急救援主要任务 17580010.3海事服务与保障措施 17809910.3.1海事服务 172665210.3.2海事保障措施 18第1章船舶监理概述1.1船舶监理的定义与职责1.1.1定义船舶监理是指依法对船舶的建造、修理、改装、拆解、检验、检测等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专业机构或个人。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船舶的安全、环保、经济及合法性,从而保障航运业的健康发展。1.1.2职责船舶监理的主要职责包括:(1)对船舶的建造、修理、改装、拆解过程进行现场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符合规定要求;(2)对船舶的检验、检测活动进行监督,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3)对船舶的安全、环保、经济功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4)参与船舶的调查和处理,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5)宣传和贯彻船舶监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船舶监理意识。1.2船舶监理的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管理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建造和修理质量监督管理规定》;(7)《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机构资质管理规定》;(8)《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监督规则》;(9)《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防治法》;(10)《船舶监理条例》。第2章监理机构与人员资质要求2.1监理机构的资质条件2.1.1船舶监理机构应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具备独立法人资格。2.1.2船舶监理机构应具备国家海事管理部门规定的船舶监理业务范围,并按照规定程序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2.1.3船舶监理机构应具备与其承担监理业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设备设施。2.1.4船舶监理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2.2监理人员的资质条件2.2.1监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4)具备相应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2.2.2监理人员应按国家海事管理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包括但不限于船舶工程师、船舶检验师等。2.2.3监理人员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五年,逾期需按照国家海事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复审或重新取得资格证书。2.3监理人员培训与管理2.3.1船舶监理机构应制定监理人员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监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2.3.2监理人员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新技术应用、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2.3.3船舶监理机构应建立监理人员业绩考核制度,对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和业绩进行定期评估。2.3.4监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监理人员档案,详细记录监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培训记录、业绩考核结果等,以便对监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2.3.5监理机构应按照国家海事管理部门的要求,对监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保证监理人员资质条件的持续符合性。第3章船舶建造监理3.1船舶建造前期监理3.1.1监理准备在船舶建造前期,监理人员需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建造合同及相关技术规范,明确监理任务和目标。对建造场地、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保证满足建造要求。3.1.2设计审查监理人员应参与船舶设计审查工作,保证设计符合国家海事法规、船舶建造规范及船东需求。审查内容包括船舶结构、功能、安全、环保等方面。3.1.3材料设备验收监理人员需对采购的材料、设备进行验收,保证质量符合要求。对关键材料、设备进行抽检,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线。3.1.4施工方案审查审查船舶建造施工方案,保证方案合理、可行。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措施,以及质量保证措施。3.2船舶建造过程监理3.2.1施工现场监理监理人员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对施工现场发觉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3.2.2关键工序监理对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理,如焊接、涂装、船舶下水等。保证关键工序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后期出现重大质量问题。3.2.3质量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建造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质量检查、验收等环节,保证船舶建造质量。3.2.4进度管理监理人员需对船舶建造进度进行管理,保证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建造任务。对延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予以整改。3.3船舶建造验收监理3.3.1预验收在船舶建造完成后,进行预验收,检查船舶整体质量、设备功能等是否符合要求。3.3.2实船试验监理人员参与实船试验,对船舶的动力系统、导航系统、安全系统等进行测试,保证船舶满足设计要求。3.3.3交付验收组织船东、船检部门等进行交付验收,对船舶建造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督促建造方及时整改。3.3.4质保期监理在船舶质保期内,监理人员继续对船舶进行监理,保证船舶质量稳定,及时解决船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4章船舶修理监理4.1船舶修理前期监理4.1.1监理准备在船舶修理前期,监理人员需对船舶修理合同、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详细审查,了解修理工程的具体内容、规模和施工要求。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保证施工环境满足修理工程的需要。4.1.2监理内容(1)审查修理单位资质,确认其具备相应的修理能力和经验;(2)检查修理设备、工具和材料,保证其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3)监督修理单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4)审查并监督修理单位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现场安全防护、环保措施等;(5)组织相关各方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4.2船舶修理过程监理4.2.1监理内容(1)监督修理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2)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符合要求;(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4)对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进行审查,保证变更合理、合规;(5)定期与修理单位、业主沟通,了解工程进度和需求,协调各方关系。4.2.2监理方法(1)现场巡查:监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旁站监督: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旁站监督,保证施工质量;(3)检验检测:对修理过程中的关键项目进行检验检测,如焊缝质量、涂层厚度等;(4)资料审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资料进行审查,保证其真实、完整、合规。4.3船舶修理验收监理4.3.1监理内容(1)审查修理单位提交的验收资料,如修理记录、检验检测报告等;(2)组织相关各方进行现场验收,保证修理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3)对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督促修理单位及时整改;(4)参与船舶修理工程的验收评定,提供监理意见;(5)协助业主办理修理工程验收手续。4.3.2监理要求(1)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验收经验;(2)验收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3)验收结果应真实、公正、客观,不得弄虚作假;(4)验收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应督促修理单位及时整改,保证船舶修理质量。第5章船舶改装监理5.1船舶改装前期监理5.1.1改装项目立项审查在船舶改装前期,监理部门应对改装项目进行立项审查,保证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海事管理部门的要求。审查内容包括改装目的、改装范围、工程预算、施工周期等。5.1.2改装方案审查监理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船舶改装方案进行审查,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查内容包括改装图纸、施工工艺、材料选择、质量标准等。5.1.3施工单位资质审查监理部门应审查船舶改装施工单位的资质,保证施工单位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和施工能力。同时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措施等相关文件。5.1.4施工前准备监理监理部门应检查船舶改装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人员培训、施工设备调试、材料验收等,保证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符合要求。5.2船舶改装过程监理5.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监理部门应加强对船舶改装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关键工序、重点部位进行旁站监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5.2.2施工进度监控监理部门应监控船舶改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保证工程按期完成。5.2.3安全生产监理监理部门应加强对船舶改装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船舶安全和设备安全。5.2.4环保措施监理监理部门应检查船舶改装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保证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5.3船舶改装验收监理5.3.1验收前准备监理部门应组织相关单位对船舶改装工程进行预验收,检查各项工程内容是否达到设计要求。5.3.2验收程序监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组织船舶改装工程的正式验收,包括资料审查、现场查验、试验检测等。5.3.3验收标准监理部门应依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对船舶改装工程进行验收,保证改装质量满足规定要求。5.3.4验收结论监理部门根据验收情况,出具验收结论,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满足要求。5.3.5验收资料归档监理部门应将船舶改装验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查阅。第6章海事管理服务概述6.1海事管理的定义与职责6.1.1定义海事管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对涉及船舶、船员、航道、港口、海上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海事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的活动。其目的是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我国航运业可持续发展。6.1.2职责海事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制定和实施海上交通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2)负责船舶、船员、航道、港口等海事活动的监督管理;(3)负责海上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和处理;(4)负责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5)提供海上搜救、船舶交通服务等公共服务;(6)参与国际海事组织活动,开展海事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6.2海事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6.2.1法律层面我国海事管理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等。这些法律为海事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6.2.2行政法规层面海事管理的行政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实施条例》等。这些法规对法律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为海事管理提供了操作指南。6.2.3部门规章层面部门规章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行政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登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员考试、发证和培训办法》等。这些规章对海事管理活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保证了海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6.2.4技术规范和标准层面海事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设计规范》等。这些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海事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保证了海事活动的安全、高效和环保。6.2.5国际公约层面我国参加了许多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公约,如《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国际海上搜救公约》等。这些公约对提高我国海事管理水平,促进国际海事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第7章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7.1船舶安全管理7.1.1安全组织结构船舶应建立健全安全组织结构,明确各级职责,制定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7.1.2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符合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船舶安全管理体系,保证船舶安全运营。7.1.3安全培训与教育对船舶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保证船舶安全运营。7.1.4安全检查与维护定期对船舶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船舶设备、设施及系统的安全功能。7.2防止船舶污染管理7.2.1防污染法规与标准严格遵守国际、国家及地方的防污染法规和标准,制定并执行船舶防污染措施。7.2.2防污染设施与操作船舶应配备符合规定的防污染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对船舶操作人员进行防污染操作培训。7.2.3废弃物处理制定废弃物处理规定,对船舶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7.2.4油污应急处理制定油污应急处理预案,配备必要的油污应急处理设备和物资,提高油污应急处理能力。7.3应急管理与处理7.3.1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人员落水、油污泄漏等突发事件,明确应急程序和措施。7.3.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船舶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7.3.3处理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展,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7.3.4调查与分析对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预防类似的再次发生。第8章航行安全管理8.1航行安全监督8.1.1监督原则航行安全监督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监管的原则,保证船舶航行安全。8.1.2监督内容航行安全监督主要包括对船舶航行计划、航行设备、船员操作技能、船舶装载、船舶结构及设备完整性等方面的检查。8.1.3监督方法采用现场检查、远程监控、无人机巡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航行安全监督,保证监督工作全面、深入。8.1.4监督要求航行安全监督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公正、公平、公开。8.2航道与航标管理8.2.1航道管理航道管理主要包括航道规划、航道维护、航道疏浚和航道保护等工作。8.2.1.1航道规划根据航行需要和地理条件,合理规划航道走向、宽度、深度等参数。8.2.1.2航道维护定期对航道进行巡查、测量,保证航道通航条件良好。8.2.1.3航道疏浚对航道淤积部位进行疏浚,保障航道通航能力。8.2.1.4航道保护加强对航道沿线环境的保护,防止非法占用和破坏。8.2.2航标管理航标管理主要包括航标的设置、维护、检查和更新等工作。8.2.2.1航标设置根据航道特点和船舶航行需求,合理设置航标种类、数量和位置。8.2.2.2航标维护定期对航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航标功能正常。8.2.2.3航标检查对航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8.2.2.4航标更新根据航标使用情况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航标设备。8.3航行安全管理措施8.3.1制定航行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航行安全规章制度,明确船舶、船员、航道和航标等方面的管理要求。8.3.2加强船员培训对船员进行航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船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8.3.3开展航行安全风险评估对航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8.3.4航行监控与调度建立航行监控与调度系统,实时掌握船舶动态,保证船舶安全、高效航行。8.3.5应急预案与救援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在发生时能迅速展开救援。8.3.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航行安全管理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第9章海事监管与执法9.1海事监管体系建设9.1.1监管体系框架本节主要介绍海事监管体系的框架,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等组成部分。分析我国海事监管体系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9.1.2监管机构设置与职责详细阐述海事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包括各级海事局、海事处、船舶检验机构等。明确各级海事监管机构的职能划分,以保证海事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9.1.3监管人员培训与管理论述海事监管人员培训与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培训内容、方法和要求。同时对监管人员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进行探讨,以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9.2海事执法与行政处罚9.2.1海事执法依据与程序介绍海事执法的法律法规依据,以及执法程序和执法要求。对执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保证海事执法的公正、公平和公开。9.2.2海事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理对常见海事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和认定,明确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依据和标准。同时探讨海事违法行为的处理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处理等环节。9.2.3行政处罚的实施与监督阐述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程序和方式,分析行政处罚的监督机制,保证行政处罚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