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下语文教学案课题:18.广玉兰主备人:xx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第1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孕育”“渗透”“衬托”3、能找出表达课文的中心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一、揭题导入二、初读指导三、学习课文四、指导写字1.春暖花开,校园里各色的花竞相开放。今天,咱们再认识一种花——广玉兰。
2.板书课题:广玉兰(齐读)
3.同学们见过广玉兰吗?你能给大家作个介绍吗?
4.作者笔下的广玉兰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呢?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
渗透、概括、花蕊、婴儿、惹人喜爱、孕育、铁锈色、呈、旺盛
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
(2)理解部分生字词。孕育:怀胎生育。
内涵:本课指花的特点。
质感:事物的本质给人以外观上的感觉。3.理清脉络。(1)默读思考: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2)交流:
①作者是从花的颜色和质感、花开的形状、叶子三方面来写的。
②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作者为广玉兰的花香所吸引。
第二段(2—5):广玉兰色彩和质感、花开的各种形状及叶片的特点。
第三段(6):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
4.指名分段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朗读第一段。
(2)思考、回答。
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去欣赏广玉兰的?
(3)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指导写字1、读课题2、介绍自己见过的广玉兰。1、按要求自学2、指名读、齐读词语交流词义思考交流1、讨论大意。2、分段。1、自读课文。2、思考交流。3、朗读课文。描红、仿写作业设计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3、通过网络了解广玉兰。板书设计气味18广玉兰花瓣花形叶片教学反思六下语文教学案课题:18、广玉兰主备人:xx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2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广玉兰的。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一、导入新课二、精读感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广玉兰》。这篇课文是根据陈荒煤的《广玉兰赞》改写的。课文讲了作者在丛林中散步,被一种幽香吸引,从而认识了广玉兰,并细致的观赏。就让我们听着音乐,轻轻地读课文,跟作者一起去观赏广玉兰,好吗?学习第二节:
1、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板书:花。
2、是一朵盛开的广玉兰,看到它,你想起哪些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它?
3、作者是这样描写广玉兰的花瓣的,请你读一读,读熟它,呆会儿请你来念。
4、指名读。指点:这句话中有两个“说他吧,又”说明有几分不肯定,我们应该读出这样的语气。示范。指明读。5、纯白中,带有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又是那样柔韧有弹性,这就是作者眼中的广玉兰。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小节。学习第三节:
1、配乐范读。
2、填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先自己读第三节,准备一下)
3、看各种形态。
4、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态,好好的读一读。
5、指名读。指点。6、同一棵广玉兰树上,能看到花的不同形态,有的含羞待放,有的完全盛开,展示它的美丽。我们给每一种形态的花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怎么样?你愿意选择其中的一种背下来吗?写开过的广玉兰这一部分最长也最难背,看谁知难而上,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准备后,指名背诵。8、一起说一说花开的各种形态。接着老师的话说。(集体引背:——
有的——有的——盛开着的广玉兰——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远远看上去——)四、理解第4、5自然段。
1、广玉兰的花美,他的叶子也别有一番情趣。板书:叶
2、提醒注意第一句中的节奏。
3、看、摸广玉兰的叶,小组读读这一句体会体会。4、点拨:老师采摘这些叶紫已经是秋天了,但他们依然那样翠绿,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5、齐读4、5节
五、第六节:1、仔细观赏了广玉兰的花和叶,作者不由发出感叹:——齐读
2、的确,作者爱广玉兰。板书:爱。他爱广玉兰的春节与幽香,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吗?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3、交流。先读读你找的句子,再说说理由。
4、是啊,广玉兰的花是那样的纯洁,散发着阵阵幽香,他的叶子是那样富有光泽,都向我们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的气息。因此,作者不由得赞叹:——齐读。1、说说词语。2、自由读。3、朗读课文。4、朗读课文。5、试背。6、朗读体会。7、找相关句子体会。作业设计选择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一背。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气味淡淡幽香18广玉兰花瓣洁净高雅(旺盛的生命力)花形生生不息叶片终年不败教学反思六下语文教学案课题:19、夹竹桃主备人:xx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第1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一、导入
二、自读课文三、理清课文脉络
四、作业
1、板书课题:19、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2、分组交流,大组汇报。齐读课题2、观赏夹竹桃,初步了解夹竹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后集体朗读词语2、交流词语的意思。3、指名读课文,进行正误。自由读课文,思考如何给课文分段
交流(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作业设计1、看拼音写词语2、多音字组词3、摘抄课文中描写花的四字成语4、朗读课文。板书设计韧性
19、夹竹桃值得留恋和回忆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教学反思六下语文教学案课题:19夹竹桃主备人:xx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2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一、复习检查二、学习课文三、作业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
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6、指导朗读
7、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8、练习背诵
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2、交流讨论1、默读,思考2、讨论,交流: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1、轻声读,思考2、讨论:
3、默读,思考:
4、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6、练习朗读。
1、轻声朗读
2、讨论3、默读
自由读,交流,出示: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③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讨论6、练习感情朗读
8、练习背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作业设计1、造句2、背诵4、5两个自然段。3、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种植物。板书设计韧性
19、夹竹桃值得留恋和回忆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教学反思六下语文教学案课题:20古诗两首主备人:xx教学内容精读《石灰吟》第1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2、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二、精读古诗三、总结复习。五、作业。1、检查预习效果
(1)知诗人,解诗题。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2)抓字眼,明诗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想意境,悟诗情。
A、诗人写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点呢?B、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C、诗人用什么方法写出这种深情厚谊呢?
指导感情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
《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1、交流对诗人、题目的理解情况。2、交流对诗内容的理解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3、想意境,悟诗情。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朗读全诗。作业设计1、朗读背诵古诗。2、默写古诗3、解释带点的词语,在写出诗句得意思4、搜集咏物诗一首。题竹石画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板书设计石灰(清白)―――――借物抒情教学反思六下语文教学案课题:20古诗两首主备人:xx教学内容精读古诗《墨梅》第2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1、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2、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二、指导预习。三、检查预习。四、学习《墨梅》五、作业设计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读后你想到了什么?3、明确任务:这两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1、了解诗人解诗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讲解诗意。(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3、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4、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5、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6、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7、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8、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1、齐读课题。
2、交流3、明确任务根据要求进行自学。指名读,齐读,正音指名交流《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评读)读至此,产生疑问--难道梅只有这样一个特点吗?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学生练习朗读。
学生交流(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作业设计1、默写古诗2、解释带点的词语,在写出诗句得意思3、搜集写梅花的诗,读一读,背一背。《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⑴。遥知不是雪⑵,为有暗香来⑶板书设计墨梅鄙视流俗贞节自守教学反思六下语文教学案课题:练习六主备人:xx教学内容语文与生活第1课时年月日教学目标语文与生活:积累描写四季的成语,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季节特点,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四季特征准确生动的表达出来.教学重点积累描写四季的成语,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季节特点,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四季特征准确生动的表达出来.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生成与反思一、阅读诗歌二、仿照例句往下写。三、分类写出四季成语四、诵读与欣赏1、审题2、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为什么能把四季写的充满生机。3、交流4、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在读中感受四季的生机。1、审题。2、研究例句: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大地3、联系刚才所读的诗歌,思考夏、秋、冬的季节特点,仿照例句的样式往下写。4、交流点评。1、审题2、我们可以抓住四季的特点,来思考描写四季的成语,如描写春天成语可以用“春”字开头来思考,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也可以联想春天的景物、景象来思考,如:百花盛开、姹紫嫣红。3、交流描写四季的成语。1、审题2、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想诗句大意。3、检查自读效果。4、深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指名读题2、朗读思考3、交流诗歌采用春夏秋冬的四季顺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抓住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物的特点,让四季笑着走来,唱着歌儿,这样的描写使四季在读者眼中是那么生机勃勃。指名读、男女生读、赛读1、指名读题2、交流(这句话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抓住春天里白花盛开的季节特点来写,把春季的特征准确、生动的表达出来。)3、独立仿写4、交流,互评1、指名读题2、抓特点,写成语3、进行交流1、读题2、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想诗句大意。1)指名读诗:正音2)交流诗意:1)自由读一读书中关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说明。2)这首诗是借马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诗人将自己比作良马,认为如果受到重用,就一定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诗中描写的一切都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是诗人的一种期望,这就流露出诗人不能实现的自己抱负的遗憾。3)介绍诗人李贺。4)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作业设计1、背诵古诗,积累成语2、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的话,做到准确生动。板书设计练习6春天:绿草鲜花夏天:蝉鸣欢闹秋天:落叶金黄冬天:北风雪花(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委托代持合同样本
- 销售合同模板:分期付款协议指南
- 酒店装修项目工程合同
- 建筑工程合同争议处理:案例分析及展望
- 包装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 植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 装饰装修工程分包合同模板
- 相邻土地购置合同
- 环保清洁工程合同书样本
- 出凝血完整版终版
- LY/T 2006-2012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
- GB/T 31190-2014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 《地铁突发大客流应急管理》论文11000字
- 第五章-项目时间管理课件
- 导游人员管理法律制度课件
- 木箱检验作业指导书
- 初中级档案职称《档案事业概论》档案事业题库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 金属监督监理实施细则
- DB13T 1606-2012 粮食作物种子 谷子杂交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