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学》本科笔记_第1页
《基础地质学》本科笔记_第2页
《基础地质学》本科笔记_第3页
《基础地质学》本科笔记_第4页
《基础地质学》本科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地质学》本科笔记目录1.引言 11.1地质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11.2地质学的历史和重要性 12.地质学基础 22.1地球的层圈结构 22.2地质年代和时间尺度 23.矿物学 33.1矿物的定义和分类 33.2矿物的性质和鉴定 44.岩石学 44.1火成岩 44.2沉积岩 54.3变质岩 55.构造地质学 65.1板块构造理论 65.2地震和地震学 76.地质作用 76.1风化作用 86.2侵蚀作用 86.3沉积作用 97.古生物学 97.1化石记录 97.2古生态学 108.地层学 118.1地层单位和地层划分 118.2地层对比 119.地质图和地质测量 129.1地质图的种类和用途 129.2野外地质测量技术 1310.水文地质学 1410.1地下水的循环和分布 1410.2地下水的勘探和开发 141.引言1.1地质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地球表层与大气、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关注地球的过去,还涉及现代和未来的变化。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矿物和岩石的性质、地球的构造活动、地震、火山活动、地表过程、古气候学、古生物学以及资源和环境问题等。地球物质组成:地质学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这些岩石记录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球构造:地质学家研究板块构造理论,探讨地球板块的运动、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地表过程:包括风化、侵蚀、沉积和岩石的循环过程,这些过程塑造了地球的地貌并影响着地表环境。1.2地质学的历史和重要性地质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当时人们对岩石、矿物和化石的观察和记录。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地质学逐渐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18世纪和19世纪的地质学革命,特别是詹姆斯·赫顿和查尔斯·莱尔的工作,奠定了现代地质学的基础。科学革命:地质学的发展与科学革命紧密相关,它标志着人类对地球历史和自然过程理解的重大进步。地质学的应用:地质学对于资源勘探(如石油、天然气、矿产)、灾害预防(如地震和火山爆发)、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地质学与现代社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地质学在理解地球系统和预测未来变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地质学基础2.1地球的层圈结构地球的层圈结构是指地球内部不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层次分布。这种结构对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质活动至关重要。地壳:地球表面的最外层,平均厚度约为17公里,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平均约33公里,而海洋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可以分为火成岩(如花岗岩)、沉积岩(如砂岩)和变质岩(如大理石)。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865公里,主要由硅、镁、铁和氧的化合物组成。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圈,被认为是板块构造运动的驱动力。地核:地球的最内层,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厚度约为2270公里,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为固态,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地球层圈结构的探测主要依赖于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地震波在不同层圈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科学家能够推断地球内部的结构。2.2地质年代和时间尺度地质年代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岩石中的化石和放射性同位素来确定地球和生命的历史。地质年代单位:地质年代被划分为不同的单位,包括宙、代、纪、世、期和时。例如,显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而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相对年代:相对年代学是通过地层的顺序来确定岩石和化石的相对年龄。地层学的基本法则包括地层的超覆法则、原始水平法则和侧向连续性法则。绝对年代:绝对年代学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来确定岩石和矿物的确切年龄。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钾-氩法、铀-铅法和碳-14法。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地球历史的年代表,它显示了不同地质年代单位的时间跨度。例如,显生宙大约开始于5.41亿年前,而人类所在的第四纪开始于约260万年前。地质年代和时间尺度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研究,地质学家能够重建地球的过去,预测未来的变化,并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3.矿物学3.1矿物的定义和分类矿物是地质学中的基本组成单元,它们是自然形成的固态无机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矿物的定义基于其内部原子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决定了矿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矿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分类的基础,例如,石英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而方解石则是碳酸钙(CaCO3)。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决定了其外部形态和物理性质。例如,钻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晶体结构不同,导致物理性质差异巨大。矿物分类系统:目前最广泛接受的矿物分类系统是由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维护的,该系统将矿物分为自然元素、硫化物、氧化物、含氧盐等多个大类。全球已知的矿物超过5000种,但常见的矿物大约只有200种左右。这些矿物在地球的各个层圈中均有分布,它们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3.2矿物的性质和鉴定矿物的性质是其内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外在表现,通过研究矿物的性质可以对矿物进行鉴定和分类。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比重等。例如,钻石以其极高的硬度(莫氏硬度10)和高折射率而闻名。化学性质:包括反应性、溶解性、稳定性等。例如,黄铁矿(FeS2)在空气中容易氧化而变暗。鉴定方法:矿物的鉴定通常依赖于观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实验室中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偏光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实际应用:矿物的性质决定了它们的工业应用。例如,石英因其压电性质被用于电子设备,而云母因其电绝缘性质被用于电气工业。矿物的鉴定不仅对于地质学研究至关重要,也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鉴定矿物,可以评估矿床的潜在价值和开发可行性。4.岩石学4.1火成岩火成岩,也称为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火成岩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类型。侵入岩:当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时,形成侵入岩。这类岩石通常具有较大的晶体结构,因为它们有更长的时间慢慢冷却。侵入岩的例子包括花岗岩和正长岩。喷出岩:当岩浆到达地表并迅速冷却时,形成喷出岩。这些岩石通常具有较小的晶体或玻璃质结构。玄武岩和安山岩是喷出岩的典型代表。化学成分与结构: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取决于岩浆的原始成分以及冷却的速度。例如,富含硅酸盐的岩浆倾向于形成酸性岩,如花岗岩;而硅酸盐含量较低的岩浆则形成基性岩,如玄武岩。全球分布:火成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板块边界处,如环太平洋火山带。火成岩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地幔物质的循环和板块构造活动。4.2沉积岩沉积岩是由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它们通常包含化石,因此对于古环境重建和古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形成涉及物质的搬运和沉积,随后经历压实和胶结过程。沉积岩的例子包括砂岩、页岩和石灰岩。沉积环境: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多样,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沙漠。不同环境形成的沉积岩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岩中常见的构造包括层理、波痕和交错层。这些构造提供了关于古水流方向和沉积环境的线索。经济价值: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都与沉积岩有关。因此,沉积岩的研究对于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4.3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先前存在的岩石(无论是火成岩、沉积岩还是其他变质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可以改变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例如,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变成大理石。分类:变质岩可以根据其原岩类型和变质程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变质岩包括片岩、片麻岩和大理岩。变质带:变质岩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地壳深处的物理条件和地质过程。变质带的存在表明了地壳内部的热力学梯度和流体流动。地质意义:变质岩的分布和类型可以揭示地壳的构造活动历史,如造山运动和板块俯冲。通过研究变质岩,地质学家可以重建地球的构造演化历史。5.构造地质学5.1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质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地球表层的大规模运动和变形。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多个刚性板块拼合而成,这些板块在软流圈上移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汇聚、分离、滑移和转换,这些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全球板块分布:全球大致被划分为八大板块,包括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一些小板块。这些板块的边界是地质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板块运动的影响:板块运动对地球的地貌、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板块的汇聚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板块的分离导致海洋扩张,如大西洋中脊。板块构造与资源:板块构造活动区域常常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富集区。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带富含铜、金等金属矿床,同时也与油气资源的分布有关。5.2地震和地震学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释放的结果,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科学。地震的成因:地震主要是由于地壳应力累积至一定程度,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导致断层突然滑动而产生。这种能量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地表震动。地震类型:地震可以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又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构造地震是最常见的类型,与板块边界的活动密切相关。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的地震波类型包括P波(纵波)、S波(横波)、表面波和L波(Love波)和R波(Rayleigh波)。这些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提供了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地震监测与预警:全球地震监测网络通过地震仪记录地震波,分析地震的震级、深度和位置。地震预警系统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为地震波到达前提供预警,减少灾害损失。地震与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地震带通常位于板块边界,如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通过研究地震活动,可以揭示板块运动的特征和地壳应力状态。6.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指地球表面和内部进行的各种自然过程,它们共同作用于地壳的岩石,形成了地球的地貌特征,并影响着地球的物质循环。6.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岩石在地球表面或近地表环境下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导致岩石的分解和破坏。物理风化:物理风化,也称为机械风化,是指岩石因温度变化、水的冻结和融化、植物根系生长等物理作用而发生的破碎和裂解。据估计,全球每年因物理风化而产生的岩石碎片量约为10^15至10^18克。化学风化:化学风化涉及岩石中的矿物质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的溶解和结构改变。例如,碳酸盐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发生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生物风化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活动引起的风化过程。植物根系的生长可以裂解岩石,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可以促进岩石的化学风化。6.2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是地表物质被水流、风、冰川等外力搬运的过程,它是地貌演化和土壤形成的关键因素。水蚀:水蚀是最常见的侵蚀形式,包括雨滴击打、地表径流和河流的冲刷作用。全球每年因水蚀而流失的土壤量约为24亿吨。风蚀:风蚀作用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显著,风力可以吹扬细颗粒物质,甚至磨蚀岩石表面形成风蚀地貌。冰川侵蚀: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侵蚀其底部和两侧的岩石,形成U型谷和冰碛地貌。在冰河时期,冰川侵蚀是改变地形的主要力量。6.3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侵蚀过程中搬运的物质在新的位置沉积下来的过程,这些沉积物最终形成沉积岩。沉积环境:沉积物可以在多种环境中沉积,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和沙漠。不同环境的沉积特征不同,如河流沉积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沉积物类型:沉积物包括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不同粒径的物质。粒径分布和沉积结构可以反映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沉积后作用:沉积后作用包括压实和胶结过程,这些过程使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固态的沉积岩。压实作用减少了沉积物的孔隙度,而胶结作用则通过矿物质的沉淀将颗粒粘合在一起。地质作用是地球表层动态系统的体现,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的地貌和环境。通过研究这些作用,地质学家可以解读地球历史,预测自然灾害,并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7.古生物学7.1化石记录化石记录是古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它提供了关于地球生命历史的重要信息。化石的形成:化石是生物体的硬部分(如骨骼、贝壳)或遗迹(如足迹、叶印)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和矿物质替换而形成的。全球已知的化石物种超过30万种,这些化石记录了从简单单细胞生物到复杂多细胞生物的演化历程。化石分类:化石可以根据其保存状态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和遗迹化石。实体化石保留了生物体的原始物质,模铸化石显示生物体的形状和结构,而遗迹化石记录了生物活动的痕迹。化石分布:化石在全球各地的岩石中均有发现,特别是在寒武纪以后的岩石中。化石的分布与地层的年代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如寒武纪的澄江生物群和侏罗纪的恐龙化石层。地质年代的确定:化石在确定地质年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比不同地层中的化石组合,地质学家可以建立相对年代序列。例如,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标准化石,而恐龙化石则指示中生代。7.2古生态学古生态学是研究古代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古生物群落:古生态学研究古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营养结构。例如,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古海洋环境的变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古生态学探讨生物如何适应和影响其环境。例如,古植物花粉的分布可以指示古气候变化,而古土壤中的植硅体可以反映古植被类型。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古生态学研究生物演化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例如,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的繁盛与灭绝可能与海洋环境的变迁有关。古生态系统的重建:通过分析化石记录和古环境指标,古生态学家可以重建古代生态系统。例如,通过分析化石鱼类和植物,可以重建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生命演化和地球历史的理解,也为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8.地层学地层学是地质学中研究地层的分布、特征、顺序和年代的科学,它是重建地球历史的基础。8.1地层单位和地层划分地层单位是根据岩石的年代、特征和分布划分的地质单位,它们是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地层单位的分类:地层单位可以分为相对地层单位和绝对地层单位。相对地层单位基于岩石的相对年代关系,如地层的超覆关系和侧向连续性;绝对地层单位则基于岩石的绝对年代,如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结果。地层划分的标准:地层划分的主要标准包括岩石的岩性、生物面貌、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年代。例如,一个地层单位可能因其独特的化石组合而被识别。地层单位的等级:地层单位按照其规模和重要性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群、组、段和层。这些等级有助于地质学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地层对比。地层划分的意义:地层划分有助于地质学家理解地球的构造活动、古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通过地层划分,可以揭示地壳的构造运动历史和古气候变化。8.2地层对比地层对比是将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的地层单位进行比较和关联的过程,它是全球地质研究的基础。地层对比的方法:地层对比主要依赖于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的方法。生物地层学通过化石的分布进行地层对比,岩石地层学则依据岩石的岩性特征,年代地层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来确定地层的绝对年代。地层对比的依据:地层对比的依据包括标准化石、岩性特征和地球化学事件。标准化石是全球广泛分布且演化快速的化石,它们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地层对比的应用:地层对比在油气勘探、矿产资源评估和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通过地层对比,可以确定资源的分布和迁移路径,预测资源潜力。地层对比的挑战:地层对比面临诸多挑战,如地层的不连续性、构造变形和地层的区域性差异。地质学家需要综合多种地质信息和现代技术,如地震勘探和遥感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9.地质图和地质测量地质图和地质测量是地质学中重要的工具和技术,它们帮助地质学家理解和解释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历史。9.1地质图的种类和用途地质图是以图形方式展示地质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内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岩石地质图:展示不同类型岩石分布的地图,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这类地图对于理解区域地质结构和岩石单元的空间关系至关重要。构造地质图:着重展示地质构造特征,如断层、褶皱和节理等。这类地图对于揭示区域构造活动和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地层地质图:展示不同地层单元的分布和相互关系。这类地图有助于地质学家重建地层序列和地质历史。水文地质图:展示地下水的分布、流向和水质等信息。这类地图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经济地质图:展示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条件。这类地图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地质图的用途广泛,包括地质研究、资源勘探、环境评估和工程规划等。地质图的精确性和详细程度直接影响地质研究的质量和效率。9.2野外地质测量技术野外地质测量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它涉及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用于收集和记录地质信息。罗盘测量: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倾角和走向,这是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这些数据,地质学家可以推断地质构造的特征和演化过程。GPS定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地质点的精确位置。这项技术在地质图的制作和地质数据的采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采样:在野外采集岩石、矿物和土壤样本,这些样本随后在实验室进行详细分析,以获取地质成分和结构的详细信息。遥感技术:使用卫星或航空摄影获取地表图像,用于识别地质特征和变化。遥感技术大大提高了地质调查的效率和覆盖范围。无人机测绘: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相机或多光谱传感器进行地质测绘,这在难以到达的地区尤其有用。地质剖面图绘制: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绘制地质剖面图,展示地层和构造的垂直关系。这对于理解地质结构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野外地质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地质学家能够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