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课件 第十一章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_第1页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课件 第十一章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_第2页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课件 第十一章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_第3页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课件 第十一章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_第4页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课件 第十一章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目录第十一章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1.掌握粪便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自然沉淀法、血膜检查法的适用范围及技术操作;寄生虫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常见方法及适用范围;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方法,寄生虫标本采集、固定及保存方法2.熟悉肛周检查,血液及骨髓检查、痰液及其他分泌物检查等常规操作技术;免疫层析技术的方法及适用范围;常见PCR技术和芯片技术的适用范围。3.了解活组织检查、原虫的人工培养和动物接种检查寄生虫的常用方法;了解寄生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常用方法及适用范围。4.能够对常见寄生虫病做出正确的诊断;熟悉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求。5.具有安全防护、环境保护、遵纪守法的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学习目标第十一章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第十一章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寄生虫病原学检查第一节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二、肛周检查三、血液检查四、痰液及分泌物检查五、活组织检查六、寄生虫体外培养七、动物接种临床标本检查包括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一)直接涂片法(二)定量透明厚涂片法(改良加藤法)(三)浓集法(四)尼龙绢筛集卵法(五)幼虫孵化法(六)淘虫检查法(七)带绦虫孕节检查法粪便检查方法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

1.蠕虫卵检查2.原虫检查

(1)滋养体检查

(2)包囊碘液染色法

(3)铁苏木素染色法

(4)隐孢子虫卵囊检查(一)直接涂片法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

(二)定量透明厚涂片法浮聚法定量透明厚涂片法(改良加藤法)适用于各种蠕虫卵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

(三)浓集法浮聚法浮聚法:1.饱和盐水浮聚法2.硫酸锌浮聚法3.蔗糖溶液离心浮聚法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

(三)浓集法浮聚法沉淀法:1.自然沉淀法2.离心沉淀法3.醛醚沉淀法4.汞碘醛沉淀法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沉淀法(四)尼龙绢筛集卵法尼龙绢筛集卵法主要用于浓集血吸虫卵1.钩蚴培养法2.毛蚴孵化法(五)幼虫孵化法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一、粪便检查从粪便中淘取驱除的虫体,进行鉴定与计数(六)淘虫检查法观察并计数子宫分支情况,确定虫种(七)带绦虫孕节检查法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二、肛周检查1.透明胶纸法2.棉签拭子法肛门拭子法可从肛周检查蛲虫和牛带绦虫的孕节。肛周虫体的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三、血液检查1.血液检查疟原虫2.血液查微丝蚴血液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三、血液检查厚、薄血膜检查法血液查疟原虫1.新鲜血片法2.厚血膜法3.离心浓集法4.乙胺嗪(白天诱出法)血查微丝蚴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四、痰液及分泌物的检查1.痰液检查2.尿液及鞘膜积液的检查3.阴道分泌物的检查4.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引流检查5..脑脊液检查痰液及分泌物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四、痰液及分泌物的检查1.痰液直接涂片法2.痰液消化沉淀法痰液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四、痰液及分泌物的检查1.尿液检查2.鞘膜积液的检查尿液及鞘膜积液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四、痰液及分泌物的检查1.直接涂片法2.涂片染色法3.悬滴法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四、痰液及分泌物的检查1.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引流法2.肠检胶囊法十二指肠液及胆汁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五、活组织检查1.骨髓穿刺检查2.淋巴结检查3.皮肤、皮下组织及肌组织检查4.结肠、直肠黏膜检查活组织检查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六、寄生虫体外培养1.溶组织内阿米巴2.阴道毛滴虫3.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虫体外培养第一节寄生虫病原学检查七、动物接种1.旋毛形线虫2.弓形虫3.杜氏利什曼原虫动物接种第十一章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第二节一、免疫学检验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二、分子生物学检验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一、免疫学检验(一)皮内试验(二)环卵沉淀试验(三)染色试验(四)环蚴沉淀试验(五)凝集试验(六)免疫荧光抗体试验(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学检验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二、分子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一)核酸分子探针(二)聚合酶链式反应

(三)生物芯片技术

(四)组学技术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二、分子生物学检验核酸探针技术核酸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酶或其他半抗原标记的特定DNA或RNA片段,可分为基因组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等核酸探针技术已用于疟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锥虫、巴贝虫、弓形虫、丝虫、血吸虫、棘球蚴、猪带绦虫、肝片吸虫和猪囊虫等虫种的鉴定和相应疾病的诊断。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二、分子生物学检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在人工合成的引物介导下特异性扩增DNA的一种技术,可以选择性在体外快速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二、分子生物学检验生物芯片技术1.DNA芯片2.蛋白质芯片第二节寄生虫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验二、分子生物学检验组学技术1.基因组学2.蛋白质组学3.转录组学4.代谢组学第十一章寄生虫病实验诊断技术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第三节一、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三、寄生虫检验的质量控制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一、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原理

采用刻有一定刻度的测微尺来测量,先用绝对长度的物镜测微尺来校正不表示绝对长度的目镜测微尺,计算后者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然后放上待测的标本,用目镜测微尺测定标本上的结构占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就可计算该细胞的大小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一、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通常是将5mm划分为50格,实际每格等于100μm。用前必须用物镜测微尺来标定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中央有一小圆圈。圆圈内刻有分度,将长1mm的直线等分为100小格,每小格等于10μm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一、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一、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目镜测微尺校正

1.取下接目镜,旋下目镜上的目透镜,将目镜测微尺放人接目镜的中隔板上,使有刻度一面朝下,再旋上目透镜,并装入镜筒内。2.将物镜测微尺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同观察标本一样,使具有刻度的小圆圈位于视野中央。3.先用低倍镜观察,对准焦距,待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物镜测微尺的刻度相平行,并使两尺的左边第一条线相重合,再向右寻找两尺的另外一条重合线。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一、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目镜测微尺校正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一、显微镜测微尺使用方法目镜测微尺校正

4.记录二条重合线间的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如:在10×物镜下,目镜测微尺的10格等长于台式测微尺的10格,即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0

m。一般情况下,当目镜为10×时,若物镜为4×,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24

m;若物镜为l0×,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0

m;若物镜为40×,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2.5

m;若物镜为100×,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为1

m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样本指用于标本制作、保种、冷藏的寄生虫不同生活史阶段的虫体材料、遗传材料及相关的生物材料,是寄生虫种质资源的实物资源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样本采集1.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和生态2.寄生虫地域分布特点3.样本来源4.采集时注意事项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样本来源1.肠道、腔道内的蠕虫卵、原虫滋养体或包囊排泄物、分泌物2.肠道内的蠕虫成虫药物驱出3.血液、骨髓内的寄生虫抽取血液和骨髓穿刺4.肝、肺、肌肉等组织内的寄生虫穿刺、活检组织作切片5.有些难以采到的寄生虫动物接种及人工培养增殖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注意事项

1.详细的样本记录

2.保持样本的完整

3.防止自身感染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常见寄生虫标本采集和保存1.蠕虫样本蠕虫成虫、蠕虫虫卵

2.原虫样本

滋养体、包囊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常用固定液1.甲醛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能保存标本免于腐烂。由于其渗透力较强,有硬化标本的性能,故准备切片的活检组织多用此固定液保存2.乙醇为无色液体,具有固定、保存和硬化标本的性能,渗透力强,其主要缺点在于吸收水分,能使标本收缩。3.鲍恩氏(Bouin)固定液4.劳氏(Looss)固定液5.肖氏(Schaudinn)固定液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二、寄生虫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标本的保存1.样本经固定后,视样本的种类、大小以及固定液的种类不同,后处理的方法也不尽相同2.用任何保存液(如5%甲醛液或70%乙醇)固定后的虫体,须在1周内重新更换于新的保存液内保存,换液的目的是防止药液被稀释而影响保存虫体的效果3.一般固定的标本应保存于紧塞的瓶中,并注明标本的来源、名称、保存液、日期和采集人姓名,存放于阴暗处备用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三、寄生虫检验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1.室间质量评价2.室内质量控制第三节寄生虫其他检验技术三、寄生虫检验的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室间质量评价: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