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光现象》_第1页
人教版八上《光现象》_第2页
人教版八上《光现象》_第3页
人教版八上《光现象》_第4页
人教版八上《光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八年级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页共36页(一)课标要求 20(二)教材分析 30(三)学情分析 4005第一课时光的直线 50第二课时光的反射 01第三课时平面镜成像 51第四课时光的折射 12第五课时光的色散 52(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92(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分析 53作业自我评价单 53作业教师评价单 53第2页共36页第四章《光现象》单元作业设计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光现象单元组织方式团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第四章第一节2光的反射第四章第二节3平面镜成像第四章第三节4光的折射第四章第四节5光的色散第四章第五节(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属于“运动及其相互作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二级主题内容。教学时应该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体要求如下: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通过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培养科学素养,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会用光的反射定律,运用作图法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学会运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解决光学问题;4.能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5.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了解彩虹的形成,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活动建议:1.制作小孔成像仪3.模拟体验彩虹的产生第3页共36页(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本章节在安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主要的知识点有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速,当光直线传播时,遇到障碍物怎样传播,引出第二节光的反射,联系生活,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的表面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主要的知识点是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的分类,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区分实像和虚像,前三节是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第四节是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折射现象及其规律,第五节理解太阳光谱及色散现象,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因此,逐步让学生对光的初步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三)学情分析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此程序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本章学习中,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探究过程的重要性。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空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第4页共36页为此应该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应多加强练习。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可让学生课前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上课时学生学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些。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会解释生活中相关的一些光的现象。3.了解白光是有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4.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5.通过本单元知识体系的概括,提高学生整理综合能力;6.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单元作业设计注重分层次练习,设计的题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巩固型为主,提高型为辅,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与技能和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程度。2.作业的内容要涵盖所学知识点,除了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型习题外,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作业,注重实验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由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3.注重评价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挖掘,实现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统一提升,全面实现学科素养的目标。第5页共36页五、课时作业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实践作业完成时长5分钟具体题目网上观看日食和月食的视频,查阅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理和原因(或从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书本上了解也可)。答案1.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具体的形成原因如下:日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月亮把太阳光挡住,使地球上的局部地方,即使是白天,也看不到太阳或者看到残缺的太阳,太阳完全被遮住成为日全食,遮住部分称2.而月食,是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地球把太阳光挡住,致使在晴朗的夜空中,月亮也变得黑黑的,同时月食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良好□合格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优秀□良好□合格3.通过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自然界的现象和生活中的实例,体现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二)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练习作业完成时长3分钟具体题目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篝火、灯光、萤火虫、水母、激光、宝石、八大行星、正在放映的屏幕、所有的恒星等,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自然与人造光源,热与冷光源等。第6页共36页答案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水母、萤火虫、所有的恒星、激光、点燃的蜡烛、舞台灯光都是光源;月亮,正在放映的屏幕、八大行星、宝石不是光源。作业评价1.加深对光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优秀□良好合格2.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光现象引出光源的教学,让学生感知美丽的光现象,引导学生分析除了图片上展示的光源外,还知道哪些光源并进行分类。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改编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探究作业完成时长8分钟具体题目演示1:在暗室中,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射向空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为了能看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在空气中喷洒空气清新剂或制造一些烟雾),如图甲所示。演示2: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射入水中(在水中滴了少量牛奶或墨水),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如图乙所示。演示3: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垂直射入透明的果冻中,观察光在果冻中的传播径迹,如图丙所示。甲乙丙丁演示4:将激光笔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径迹,如图丁所示。(1)在演示实验中,所选用的光源是什么?(2)这四个演示实验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得出什么结论?(1)光源:激光笔(2)实验现象: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光在透明果冻中沿直线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光的传第7页共36页答案播方向发生了偏折。实验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作业评价1.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乐趣,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优秀良好合格2.通过动手观察实验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习光的折射做了铺垫;优秀良好合格3.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思考、初步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本节有个易错点就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学生容易忽略均匀这个关键点,为我此我又设计了一个光在不均匀介质中光线发生弯曲的实验,引起学生思维认识的冲突,利用实验突破本节的易错点,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作业分析难度较易较难来源改编原创(三)课后作业(A组)题量4完成时间5分钟具体题目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夜晚的星星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3.晴朗天空,在树阴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A.太阳的影子B.太阳光照到树叶上小水珠闪烁而成的C.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D.无法确定4.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如图乙所示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答案1.B2.D3.C4.A作业评价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第8页共36页2.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3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教师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三)课后作业(B组)题量4完成时间8分钟具体题目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释的()A.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物体背后会出现影子B.人通过双眼接受来自物体的光线判断物体的远近D.在雷雨天,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2.百米竞赛时,关于终点计时员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B.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C.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D.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高3.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下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塑料球。若塑料球在竖直平面内沿下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下图乙框中画出塑料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答案1.D2.C3.A变大4.如图:作业评价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教师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第9页共36页作业分析难度较易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四)实践作业----制作:小孔成像仪材料易拉罐、塑料膜、、剪刀,蜡烛、打火机、橡皮筋、双面步骤1.用铅笔在纸上画出两个比纸筒底面大一些的正方形。2.把正方形剪下来,在其中一个正方形上剪一个小孔。(没打孔的是光屏)3.用透明胶和双面胶把两个正方形分别粘到同一个纸筒的两边。4.把另一个纸筒粘到光屏的旁边,不要粘到小孔的那一边。这样是对光屏进行遮光,更利于观察到小孔成像。5.把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光屏上出现了一个倒立的蜡烛的像。如果易拉罐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的位置向后移动,则蜡烛成像的大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什么样的?观察分析利用这个仪器你能在屏上看到蜡烛的像。你能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吗?试着说出此时像的特点。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相对于物体),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孔到屏的距离有关,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孔的形状无关。作业评价1.能独立按步骤完成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优秀良好□合格2.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3.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第10页共36页第2节光的反射(一)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3分钟具体题目请学生玩游戏“镜中看物”,学生寻找礼物,在找不到的情况下,借助平面镜观察礼物,最先观察到礼物并说出礼物名称的同学取得胜利,获得奖励。答案从礼物传播过来的光传播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到眼睛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良好合格2.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秀良好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主要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导人。游戏导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了解学生对反射的理解。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团原创(二)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探究作业完成时长10分钟具体题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演示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并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演示2:按乙图所示,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3能看到反射光线吗?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答案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光线和入射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F折,看不到反射光线。第11页共36页作业评价1.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2.能独立思考,对光的反射规律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优秀良好合格3.通过对实验探究及现象分析,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改编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课堂检测完成时长8分钟具体题目1.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时,则()A.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B.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2.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反射有和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缘故.黑板产生的“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反射的缘故。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l)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要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反生了反射。(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得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与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第12页共36页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答案1.A2.D3.镜面反射、漫反射4.(1)垂直漫反射(2)误把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成反射角(3)不合理,理由:没有把纸板F折转作业评价1.解题参与度和思考认真度;优秀良好合格2光的反射分类;优秀良好合格3.对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度;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巩固光的反射的分类理解和规律应用。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团原创(三)课后作业(A组)题量3完成时间8分钟具体题目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A.入射角增加20°,则反射角也增加20°B.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则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D.入射角为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2.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镜面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硬纸板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本实验硬纸板的作用是:;(2)将有反射光线的硬纸板F向,观察在硬纸板F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沿BO向平面镜射入新的入射光线,则反射光线笔沿第13页共36页答案1.B2.D3.(1)显示光路;(2)后,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作业评价1.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优秀□良好合格2.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理解;优秀良好合格3.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3道基础题,加强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团原创(三)课后作业(B组)题量3完成时间5分钟具体题目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M水平放置.把一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则()A.当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90°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C.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且反射光线远离法线D.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仍能看到反射光2.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是()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第14页共36页次数170°70°245°45°330°30°(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C.使光束贴着纸板射到O点(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答案1.B2.C3.(1)量角器(2)C(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路是可逆的作业评价1.加强对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优秀□良好合格2.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优秀良好团合格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光的反射规律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团原创暗情况条件雨后不久、有月光、路面有积水1.迎着月光走,观察路面和积水的亮度情况;2.背着月光走,观察路面和积水的亮度情况;观察分析观察发现:1.迎着月光走,水面反射的光比路面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的光多,故水面比路面亮;2.背着月光走,水面反射的光不能进入人眼,而路面漫反射的光一部分进入人眼,故水面比路面暗;作业评价1.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2.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3.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优秀良好□合格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第15页共36页第3节平面镜成像(一)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5分钟具体题目你的动作(观察自己的像)有什么发现?1.改变自己和镜子之间的距离2.眨眨左眼,再眨眨右眼3.五指平伸,将手掌扣在镜面上4.将手匀速靠近镜面,再匀速远离答案1.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随之改变。2.眨左眼镜中的像眨右眼,眨右眼镜中的像眨左眼。3.镜中的五指也平伸扣在镜面上。4.镜中手匀速靠近镜面,再匀速远离镜面。作业评价1.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2.能独立思考,对相关平面镜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3.通过平面镜对自己观点进行现象观察分析;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验平面镜的成像现象,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深对实验的印象。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二)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探究作业完成时长15分钟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出问题】:探究平面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猜想假设】:像和物体的大小可能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像和物体……【实验器材】: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支【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对折,中线处竖立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其在玻璃板后面的像。(3)拿一支同样的蜡烛(不点燃)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第16页共36页具体题目看上去它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个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4)移动蜡烛,重做实验。(5)移开玻璃板,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物体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出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6)观察物像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7)在玻璃板后面放置一张白纸作为光屏,能在光屏上找到像吗?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缩小或等大)像与物对应点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与实物的大小_______。像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像与实物对应点的连________。即: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实验拓展】:你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问题?1.两支蜡烛如果大小不同会出现什么问题?2.玻璃板的厚度对实验有影响吗?3.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像与物都不能完全重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实物的大小相等。像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实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1.像和物的大小不相等。2.玻璃板若太厚,蜡烛相对玻璃前后两个表面会各成了一个像。3.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作业评价1.能积极参与实验,并通过亲自实践收集数据;优秀□良好合格2.能分析、处理信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秀良好合格3.能准确概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第17页共36页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初步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严谨的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团较难来源改编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课堂检测完成时长3分钟1.若要画出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2.身高1.6m的学生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m,他在镜中像的高度是___,像到镜面的距离是m,当他后退0.5m后,人和像小”或“不变”)答案1.D2.1.6m0.52不变作业评价1.能将物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优秀良好合格3.解题思路是否完整无误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三)课后作业(A组)题量4完成时间5分钟具体题目1.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l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第18页共36页3.花店主人在摆放鲜花的室内展厅的上,装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样做的目是:.夜间行车时,驾驶员要关掉车箱内的照明灯,这是因为。4.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1.D2.30.83.1.4扩大视野空间避免车内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驾驶员的视线。4.作业评价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平面镜的应用;优秀良好合格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三)课后作业(B组)题量4完成时间8分钟1.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第19页共36页具体题目ABA2.小球相对桌面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运动,则像相对于桌面()A.像以1m/s的速度向上运动;B.像以1m/s的速度向下运动;C.像以2m/s的速度向上运动;D.像以2m/s的速度向下运动.3.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1)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棋子B,都无法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排除问题后,移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大小关系.(2)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画出棋子A和棋子B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棋子A的像,说明棋子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像.(4)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选填“能”或“不能”)看见棋子A的像.4.如图,S处有一只激光笔。要使从激光笔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画出光路图。答案1.A2.B3.(1)玻璃板没有竖立放置(2)垂直(3)虚(4)能4.作业评价1.平面镜成像实验要求及作图;优秀□良好合格2.进一步加强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引用原创第20页共36页条件两块小平面镜、两个牙膏盒、双面胶,剪刀、透明胶。步骤1.首先拿出一个完整的牙膏盒,分别在牙膏盒的首尾两侧,互相相反的两个侧面的末端剪开一个正方形的小洞。2.另外一个的牙膏盒从中剪开,对半剪开以后,仿照上一步的方法,分别在末端剪开小窗口。然后,如图所示在小窗口处按照45度夹角的角度装入镜子,镜子与盒壁用双面胶固3.这样将它们拼起来,用透明胶包好,潜望镜就做好。观察分析户下,看看能不能观察到窗外的物体?镜镜口,它将经过怎样的路径射出?画出作业评价1.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2.培养动手能力;优秀良好合格3.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优秀良好合格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通过自制的潜望镜来观察窗外景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第21页共36页第四节光的折射(一)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3分钟具体题目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答案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良好合格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优秀良好合格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魔术神奇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较难来源引用原创(二)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探究作业完成时长15分钟具体题目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演示1]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演示过程要让学生观察两点: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改变?[演示2]把白色屏F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演示3]让光垂直射向水面[演示4]①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②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第22页共36页答案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①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为0°.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作业评价1.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2.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总结规律能力,优秀良好合格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系统条理地理解、体会光的折射规律,形成共识,确认结论。作业分析难度较易较难来源引用原创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课堂检测完成时长5分钟具体题目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θ0°24°3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1)光在不同透明介质中速度一般不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2)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填“改变”或“不变”)。(3)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4)当光线以24°入射角从玻璃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答案(1)3×108(2)不变(3)增大不可能(4)45作业评价1.对光的折射理解;优秀□良好合格2.举一反三;优秀良好合格3.学以致用;优秀良好合格第23页共36页设计意图加强对光的折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作业分析难度较易较难来源引用原创(三)课后作业(A组)题量3完成时间5分钟具体题目1.如图所示,我们从水面上斜着看插入水中的筷子,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图中的光路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BCD2.小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水中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云”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云”和“鱼”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3.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注意标出法线)答案1.B2.C3.作业评价1.光的折射路径;优秀□良好合格2.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的性;优秀良好合格3.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加强对光的折射的理解与应用。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引用原创(三)课后作业(B组)题量4完成时间5分钟1.岸上的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第24页共36页具体题目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度 (填数字),分界面______侧为玻璃。(选填“上”“下”“左”或“右”)3.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向容器内加水C.使容器向左移动D.使激光束远离法线4.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______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1.B2.OF45左3.B4.(1).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2).在入射角比较小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接近成正比,在入射角较大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不接近正比,且偏差会越大作业评价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引用原创第25页共36页第五节光的色散(一)课前作业题目编号00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3分钟具体题目上网搜索观看彩虹的形成的原因视频。答案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形成的。作业评价1.小组成员参与度;优秀□良好合格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秀良好合格3.对光的色散的理解;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的实例,查阅资料找出答案,为新课铺垫。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二)课堂作业题目编号002作业性质探究作业完成时长5分钟具体题目现象;如图乙所示,再将另一三棱镜倒置后放在原观察白屏上有什么现象。甲甲乙答案太阳光经过一个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作业评价1.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2.体验美的感受;优秀良好合格3.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乐趣,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学生亲身感受实验的乐趣,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体验大自然光的美感。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改编原创第26页共36页题目编号003作业性质课堂检测完成时长3分钟具体题目1.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B.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C.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2.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照射的紫外线越多越好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人体器官D.医院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照射灭菌3.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D.为了使眼睛看到焊接点答案1.D2.D3.B作业评价1.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理解;优秀□良好合格2学以致用;优秀良好合格3.理论联系实际;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应用加强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理解。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三)课后作业(A组)题量2完成时间5分钟具体题目1.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2.如图所示,这是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1)A处应该是______光;B处应该是______光.该实验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光是由______混合而成的.(2)在该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其主要特性是______效应.探测时,需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第27页共36页AB答案1.B2.(1)红、紫(2)A红外线热黑色表面更容易吸热作业评价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应用;;优秀良好合格3.白光的组成;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分析难度□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团原创(三)课后作业(B组)题量3完成时间5分钟具体题目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1)我们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______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色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最单纯的光.(2)下列现象属于色散现象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月亮C.雨后彩虹(3)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乙),则光屏上就出现______.______(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甲乙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3.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第28页共36页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__发光。(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___。(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答案1.(1)七种不是(2)C(3)红橙黄绿蓝靛紫(4)绿2.C3.(1)荧光物质(2)反射(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作业评价1.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应用;优秀良好合格设计意图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业分析难度较易团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团原创条件阳光明媚的室外我们知道夏天的雨后,经常会出现彩虹,这是我们学习过的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那么同学们该如何模拟雨后出现彩虹设计实验光往空气中喷水,观察在漫天水雾中是否作业评价1.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优秀良好□合格2.基于实验现象,能进行简单分析;优秀良好□合格第29页共36页3.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优秀良好□合格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检测内容题量完成时间题目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A.B.C.D. 小鸟在地上的影子花朵在水中的倒影筷子在水中弯折天鹅在水中的像2.对下列光的现象成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B.影的形成—光的反射C.倒影的形成—光的镜面反射D.白雪耀眼—光的反射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B.C.D.4.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C.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D.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5.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侧6.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反射光线OA与水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关于入射角α、折射光线与水面之间的夹角β的说法正确的是()第30页共36页7.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C.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D.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汪塘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B.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C.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D.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9.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王核酸检测完,以1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她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______m/s。10.阳光下微风轻拂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这时产生的是光的________现象;轿车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11.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_.13.写出下列光学现象形成的原因:(1)路灯下影子;(2)人站第31页共36页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3)人站在河边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4)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5)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可以在战壕里观察外面的景物;(6)小孔能成像;(7)海市蜃楼;(8)立竿见影的“影”;(9)夏天天晴时,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以上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其余可以用光的________原理来解释.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16分)14.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15.如图所示,一束光垂直直角三棱镜的AB边入射,从AC边又射入空气中,请画出从AC边射出的光线.16.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17.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