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一、选择题1.2018年6月12日上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实行首次会见(下图)。会后特朗普表示不再有来自朝鲜的核威逼,朝鲜将会有潜力巨大的将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美国放弃了称霸世界的安排C.朝鲜具有和美国抗衡的实力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解析:材料中会谈双方都尽量避开冲突,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故选A项;美国作为当前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一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除B项;朝鲜是发展中国家,没有和美国抗衡的实力,解除C项;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解除D项。2.有人说:“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实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斗争、利比亚斗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精确的是(D)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B.强权政治威逼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遇巨大挑战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解析:“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实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反映了经济区域化,说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应是经济全球化,解除A项。“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斗争、利比亚斗争等)”反映了强权政治威逼世界和平,但对材料的解读不全面,解除B项。现今的国际局势正是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格局尚未建立,解除C项。只有D项对材料的解读最为全面,故答案为D项。3.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D)A.恐怖主义和种族卑视B.犯罪猖獗和毒品泛滥C.贫富差距和环境污染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均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经常成为霸权主义斗争的受害者,或受到霸权主义斗争的威逼,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影响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D选项是主要障碍。其他选项都是威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故解除A、B、C三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4.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供应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依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需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A)A.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B.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先主导“全球化”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D.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已经成熟解析:材料中强调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虽然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想要推行霸权主义照旧须要“2号大国”的补充,这就说明伴随着大国强权和霸权主义,多极化趋势在发展,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2号大国”的详细作用,B选项解除;材料没有涉及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C选项解除;D选项说法材料没有体现。5.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指出:美国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志向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使我们的志向不但能生根,而且能开花结果”。他的“志向”是(C)A.努力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建立B.实现国际社会的公允正义C.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D.完成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化”解析:依据时间信息“1991年”以及“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志向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可知,当时苏联已经解体,美国希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故选C项。6.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困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而到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材料说明世界(C)A.文明发展的多样性B.现代化进程有先后C.经济发展水平失衡D.经济多极化的形成解析:材料“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困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扩大到38倍”反映了世界发达国家和贫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故A项解除;材料主旨明显不是说明现代化进程有先后,而是强调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故B项解除;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经济多极化的形成,故D项解除。7.当前建设和谐世界还有很多阻力,人类面临很多共同问题,主要是(D)①恐怖主义②环境恶化③国际性毒品贩卖走私④艾滋病不断扩散A.①②③ B.①②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①②③④都属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故选D项。8.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推断促其形成的因素是(D)A.第三世界的崛起发挥重要作用B.世界多个力气中心的形成C.世界文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D.全球化中须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解析:材料中的“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明当今全球化进程有多种力气参加,因此须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第三世界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解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信息不是强调“力气中心”的作用,解除;材料信息不是反映文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解除C项。9.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欧美发达国家。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1/3,美国在亚洲的干脆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B)A.形成了欧美亚三足鼎立的局面B.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C.美国大力实施“重返亚洲”战略D.“一超多强”格局日趋模糊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现象反映了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信息,而是强调亚洲在经济上的崛起推动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解除A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且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发生变更,解除;材料涉及世界经济重心转移问题,没有涉及世界政治格局的问题,解除D项。10.20世纪90年头以来,国际舞台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国家峰会、世界气候变更峰会等。这反映了(C)A.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国际协调机制的加强D.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步骤和途径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峰会的大量出现,体现了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各国通过多边峰会加强了彼此的联系,增加经济合作,体现了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切和正在解决的问题,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信息,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靠程度渐渐加深,解除A项。“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材料信息“G20峰会”“欧盟峰会”不符,解除B项。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但与材料强调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靠程度渐渐加深不符,解除D项。11.中国主动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截至2024年9月,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近12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凝合国际合作共识,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氛围。这表明中国(B)A.找到了应对美国挑战的道路B.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C.致力于建立新的区域化集团D.起先主导经济全球化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一带一路”涉及多个国家,能起到推动全球化的发展的作用,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一带一路”并不是应对美国挑战的道路,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除;“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而非区域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解除;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是发达国家而非中国,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除。故本题选B。12.“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行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B)A.世界上联合抗美力气增加B.原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正在变更C.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D.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解析: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见推动多极化进程,材料中的“区域秩序重构”的“动作戏”增多,说明原有的全球治理体制正在变更,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国际治理组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世界上联合抗美力气增加”“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解除A、D项;这种“区域秩序重构”的“动作戏”并非就是地区冲突,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涵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摘自网易新闻材料二当今世界正发生困难深刻的变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接着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照旧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淌、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涵、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志向和美妙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主动探究,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新的正能量。——摘自网易新闻(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学问,分析我国发展“一带一路”的背景及目的。(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学问,简评“一带一路”的影响及对它的相识。答案:(1)背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市场的纵深发展;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调整;各国面临严峻的发展问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目的:探寻新的经济增长之道;开创地区新型合作;实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转变;推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2)影响: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矗立于世界的重要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绽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相识:“一带一路”战略在同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和平、沟通、理解、包涵、合作、共赢的精神。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及所学学问,从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各国的需求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来分析。其次小问,从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合作、中国西部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2)第一小问,从中国及世界整体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其次小问,从“一带一路”体现的精神方面来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发展趋势:其一是传统强国将接着维持全球治理现状,其二是新兴挑战者试图促进全球治理发生变革。假如新兴大国基本认同目前的全球治理的制度和规范,那么出现冲突和谈判僵局的可能性较低。虽然新兴大国可能拥有潜在的全球治理实力,但是由于受到国内或国际因素的制约,此种实力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新兴大国与传统强国间的谈判会干脆导致全球治理发生变更,因而传统强国对新兴大国的回应将是全球治理的关键因素。——摘编自[美]迈尔斯·凯勒《新兴大国与全球治理的将来》依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学问,围绕“新兴大国与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详细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新兴大国崛起有利于全球治理。阐述: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使得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起先成为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整体;17世纪荷兰的崛起,进一步加强了世界联系;18、19世纪英国的崛起使得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自由主义的贸易规则向全球传播;20世纪以来美国崛起使得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向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示例二论题:新兴大国崛起不利于全球治理。阐述: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打破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的贸易优势,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