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34/wKhkGWdU4A2AUuMRAAF0QYM0iJc800.jpg)
![《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34/wKhkGWdU4A2AUuMRAAF0QYM0iJc8002.jpg)
![《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34/wKhkGWdU4A2AUuMRAAF0QYM0iJc8003.jpg)
![《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34/wKhkGWdU4A2AUuMRAAF0QYM0iJc8004.jpg)
![《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24-2025学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E/34/wKhkGWdU4A2AUuMRAAF0QYM0iJc8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质灾害》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震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造成的B.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热量变化引起的C.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导致地壳断裂而引发的D.地震是由于地球外部太阳活动影响造成的2、以下哪种地质灾害属于内动力地质灾害?()A.泥石流B.地震C.滑坡D.沙尘暴3、关于地震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的地壳快速振动B.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其中P波传播速度较慢C.震源深度越浅,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可能越大D.地震可以引发海啸、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4、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火山喷发只会带来灾难,没有任何益处B.所有火山都位于板块边界上C.火山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D.火山喷发时仅喷出熔岩,不会释放气体或火山灰5、下列哪种地质灾害属于内动力地质灾害?A.泥石流B.地震C.滑坡D.水土流失6、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对于滑坡地区,应加强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B.对于地震多发区,应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C.对于泥石流多发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紧急撤离通道D.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应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7、下列哪一项不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A.火山活动B.构造运动C.陨石撞击D.人类活动,如地下核试验8、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以下哪种措施主要用于预防泥石流?A.加固河堤B.建设防洪大坝C.植树造林D.开挖排水沟9、下列哪种地质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A.山崩B.地震C.海啸D.沙尘暴10、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错误的是:A.对滑坡、泥石流易发区进行监测和预警B.在地震多发区加强建筑抗震设计C.在山洪易发区修建水库调节水流D.在沙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防止沙尘暴1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地震的主要成因?A.板块碰撞B.火山活动C.地壳内部应力释放D.海洋潮汐引力变化12、以下哪种地质灾害最可能发生在山区并且是由强降雨直接触发的?A.沙漠化B.泥石流C.地面沉降D.地震13、下列哪种地质现象属于地质灾害?A.地震B.气候变化C.植被破坏D.海平面上升14、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B.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C.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D.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无法进行有效预防1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滑坡的发生可能性最大?A.坡度平缓的草地B.植被覆盖良好的山坡C.刚经历强降雨的陡峭岩质山坡D.干燥季节中的沙质平原16、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以下哪一项措施最为关键?A.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撤离建筑物B.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C.建筑物按照抗震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D.定期举行地震逃生演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地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且位于地震多发带。请简述泥石流发生的原因。针对该地的泥石流灾害,提出两项防治措施。第二题请解释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这三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并举例说明在特定环境下,一种灾害的发生如何可能触发另一种灾害。结合中国某一地区实例进行阐述。第三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近年来,该地区地质环境逐渐恶化,频繁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材料二:该地区政府为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监测;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能力;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请列举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两种地质灾害。根据材料二,简述该地区政府为减轻地质灾害采取的四种措施。结合材料,谈谈如何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第二节地质灾害》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震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造成的B.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热量变化引起的C.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导致地壳断裂而引发的D.地震是由于地球外部太阳活动影响造成的答案:C解析:地震是地壳或岩石圈在构造运动中发生突然破裂,并伴有强烈振动的一种地质现象。地震的成因主要与板块运动有关,当板块发生挤压或拉伸时,地壳会因应力积累而突然断裂,从而引发地震。因此,选项C正确。2、以下哪种地质灾害属于内动力地质灾害?()A.泥石流B.地震C.滑坡D.沙尘暴答案:B解析:内动力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力量引起的地质灾害。地震是由地壳或岩石圈在构造运动中发生突然破裂,并伴有强烈振动的一种地质现象,属于内动力地质灾害。而泥石流、滑坡和沙尘暴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如降雨、水流等引起的,属于外动力地质灾害。因此,选项B正确。3、关于地震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起的地壳快速振动B.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其中P波传播速度较慢C.震源深度越浅,对地表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可能越大D.地震可以引发海啸、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答案:B解析:地震波确实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但P波(压缩波)的传播速度比S波(剪切波)快。因此选项B中的描述是错误的。地震作为一种地质灾害,其发生机制以及它与其他灾害之间的关联都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4、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火山喷发只会带来灾难,没有任何益处B.所有火山都位于板块边界上C.火山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D.火山喷发时仅喷出熔岩,不会释放气体或火山灰答案:C解析:火山喷发虽然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但它也有一定的生态意义。例如,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植物生长,这对农业是有利的。选项A忽略了火山喷发后的长期生态效益;选项B则过于绝对化,并非所有火山都坐落于板块边界;而选项D忽视了火山喷发过程中会伴随大量气体和火山灰的排放。因此,正确答案为C。5、下列哪种地质灾害属于内动力地质灾害?A.泥石流B.地震C.滑坡D.水土流失答案:B解析:地震是由地壳内部岩石在构造运动中突然破裂所引起的振动,属于内动力地质灾害。而泥石流、滑坡和水土流失通常是由外力作用,如降雨、人类活动等引起的,属于外动力地质灾害。因此,正确答案是B。6、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对于滑坡地区,应加强植被保护,防止水土流失B.对于地震多发区,应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C.对于泥石流多发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紧急撤离通道D.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应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答案:D解析: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政府部门的监管、科学规划、公众参与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是不够的,因为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响应和灾后重建等。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其他选项提到的措施都是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手段。7、下列哪一项不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A.火山活动B.构造运动C.陨石撞击D.人类活动,如地下核试验答案:C解析: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引起的能量突然释放造成的。构造运动包括板块间的相对移动,是导致地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火山活动也可能引发地震,因为岩浆上升和喷发时产生的压力变化可以触发断层滑动。而人类活动,例如地下核试验或大型水库蓄水等,也有可能诱发地震。然而,陨石撞击虽然能够造成地表剧烈震动,但它并不是地球上地震发生的常见原因。8、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以下哪种措施主要用于预防泥石流?A.加固河堤B.建设防洪大坝C.植树造林D.开挖排水沟答案:C解析: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土、砂石以及其它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通常发生在山区或地形陡峭的地方。植树造林是预防泥石流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树木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坡面侵蚀,并能吸收和储存水分,从而降低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加固河堤和建设防洪大坝主要针对的是河流洪水的防御,而非直接与泥石流相关;开挖排水沟虽然有助于改善局部地区的排水状况,但不如植树造林对泥石流的预防效果显著。9、下列哪种地质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A.山崩B.地震C.海啸D.沙尘暴答案:D解析:地质灾害通常指的是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自然灾害。山崩、地震和海啸都是由地质活动引起的,属于地质灾害。而沙尘暴是由大气环境因素引起的,虽然可能对人类造成影响,但不属于地质灾害的范畴。因此,正确答案是D。10、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错误的是:A.对滑坡、泥石流易发区进行监测和预警B.在地震多发区加强建筑抗震设计C.在山洪易发区修建水库调节水流D.在沙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防止沙尘暴答案:C解析:在山洪易发区修建水库调节水流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轻山洪灾害的影响。对滑坡、泥石流易发区进行监测和预警有助于提前发现并采取避险措施。在沙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有助于防止沙尘暴。然而,修建水库虽然可以调节水流,但如果不适当,可能会改变原有的水文条件,增加下游地区山洪暴发的风险。因此,选项C的表述是错误的。1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地震的主要成因?A.板块碰撞B.火山活动C.地壳内部应力释放D.海洋潮汐引力变化答案:D解析:地震的主要成因通常与地球内部的力量有关,如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碰撞、分离和滑移),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和释放。火山活动虽然可以引发地震,但它本身并不是地震的主要成因。海洋潮汐的变化主要由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引起,尽管它能影响到海底的压力分布,但并非是地震发生的主要因素。12、以下哪种地质灾害最可能发生在山区并且是由强降雨直接触发的?A.沙漠化B.泥石流C.地面沉降D.地震答案:B解析:强降雨能够迅速增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土体间的摩擦力,并且在山区陡峭的地貌条件下,容易导致大量的泥土、岩石和其它碎屑物质混合着水流快速下移,形成泥石流。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与植被覆盖减少和风蚀作用密切相关;地面沉降多是因为地下水过度开采或沉积物自然压实造成;而地震的发生与降雨没有直接关系,其主要由地壳运动引起。因此,在给定的选择中,泥石流是最符合题目描述的地质灾害。13、下列哪种地质现象属于地质灾害?A.地震B.气候变化C.植被破坏D.海平面上升答案:A解析: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属于地质灾害。气候变化、植被破坏和海平面上升虽然也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但它们主要是由非地质因素引起的,不属于地质灾害。因此,正确答案是A.地震。14、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B.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C.地质灾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D.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无法进行有效预防答案:D解析:地质灾害虽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但其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过度开采、过度放牧等。防治地质灾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行政措施等。然而,说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就无法进行有效预防是错误的。实际上,通过科学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正确答案是D.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无法进行有效预防。15、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滑坡的发生可能性最大?A.坡度平缓的草地B.植被覆盖良好的山坡C.刚经历强降雨的陡峭岩质山坡D.干燥季节中的沙质平原答案:C解析: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石、土壤或人工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滑坡的发生通常与地形条件(如坡度)、地质结构、气象因素(如降雨)以及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选项C描述的是刚经历了强降雨的陡峭岩质山坡,这种环境下的土壤含水量急剧增加,岩土体的重量增大,同时雨水可能进入岩石裂隙中,降低岩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16、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以下哪一项措施最为关键?A.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撤离建筑物B.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C.建筑物按照抗震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D.定期举行地震逃生演练答案:C解析:地震是一种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巨大,短时间内可以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选项C提到的“建筑物按照抗震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是最为关键的预防措施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和高质量的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他选项虽然也有助于减轻地震的影响,但相比之下,确保建筑物具备足够的抗震性能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地多次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且位于地震多发带。请简述泥石流发生的原因。针对该地的泥石流灾害,提出两项防治措施。答案: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包括:地形崎岖,地势陡峭;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土壤易于侵蚀;位于地震多发带,地震活动频繁。针对该地的泥石流灾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加强植被保护,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防止土壤侵蚀;(2)加强地质监测,及时发现地震活动,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3)在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安全;(4)合理规划城市建设,避免在泥石流易发区域进行工程建设。解析: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地形、植被和地震活动等因素有关。地形崎岖、地势陡峭为泥石流提供了发生条件;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土壤易于侵蚀,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基础;位于地震多发带,地震活动频繁,加剧了泥石流的发生。针对该地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植被保护、加强地质监测、设置警示标志和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损失。第二题请解释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这三种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并举例说明在特定环境下,一种灾害的发生如何可能触发另一种灾害。结合中国某一地区实例进行阐述。答案: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是相互关联的地质灾害,它们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影响或引发:地震与火山喷发的关系: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而火山喷发则是由于地下岩浆上涌至地表的过程。虽然大多数地震并不是由火山活动直接引起的,但构造活跃区的地震可以改变地下的压力分布,从而影响岩浆室的状态,有时会促使火山进入活跃状态。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地区的地壳应力发生了显著变化,理论上这种应力的变化有可能对周边火山(如长白山天池火山)产生影响,尽管实际效果需要长期监测才能确定。地震与滑坡的关系:地震能够破坏山体结构,使原本稳定的斜坡变得不稳定,导致滑坡发生。特别是在山区,地震引发的滑坡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该地震引发了大量滑坡,这些滑坡不仅掩埋了村庄和道路,还堵塞河流形成了堰塞湖,增加了次生灾害的风险。火山喷发与滑坡的关系: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的火山灰、熔岩流以及气体排放都可以削弱山坡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滑坡。此外,火山爆发时伴随的强烈震动也可能会立即触发滑坡。例如,当火山口附近的积雪或冰川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时,大量的水混合着火山灰形成泥石流,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生物基FDCA(2,5-呋喃二甲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聘用临时工合同范本
- 锚杆劳务分包合同
- 塔吊司机劳动合同
- 小企业劳动合同
- 劳务合同报酬
- 小产权房房屋租赁合同
- 大货车货物运输合同
- 知识产权合同条款分析
- 城区中心亮化维修工程采购合同
- 改革开放教育援藏的创新及其成效
- 第3课+中古时期的西欧(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中考数学试题(附真题答案)
- 班组建设工作汇报
- 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融资模式
- 工程类工程公司介绍完整x
- 板带生产工艺热连轧带钢生产
-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培训课件精
- 轮机备件的管理(船舶管理课件)
- 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