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驾驶与水上运输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船舶驾驶与水上运输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船舶驾驶与水上运输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船舶驾驶与水上运输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船舶驾驶与水上运输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驾驶与水上运输作业指导书TOC\o"1-2"\h\u27414第1章船舶基础知识 3153131.1船舶结构与分类 3260771.1.1船舶结构 4141341.1.2船舶分类 4102711.2船舶的主要功能指标 4276991.2.1船舶排水量 4190671.2.2船舶载重量 490351.2.3船舶航速 493021.2.4船舶操纵性 429291.3船舶驾驶基本术语 512631第2章航海规则与法规 582412.1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570262.1.1背景与概述 5220072.1.2规则内容 5221422.2国内航海法律、法规及规定 5260692.2.1航海法 6249562.2.2航海行政法规 672222.2.3航海规定 689362.3船舶安全管理规则 6272282.3.1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 6165972.3.2国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 6144932.3.3船舶安全检查 668162.3.4船舶安全评估 610168第3章航海仪器与导航设备 6310983.1罗经与磁罗经 686443.1.1罗经概述 6302443.1.2磁罗经 7244413.2海图及其使用方法 7177993.2.1海图概述 7278823.2.2海图的使用方法 7274073.3电子导航设备 7207103.3.1电子海图系统(ECDIS) 717863.3.2全球定位系统(GPS) 7216653.3.3雷达 8266133.3.4电罗经 85453第4章船舶操纵与驾驶技术 86984.1船舶操纵基本原理 860884.1.1船舶操纵概述 8183194.1.2船舶操纵动力学原理 857834.1.3船舶操纵水力学原理 8196724.2船舶操纵方法与技巧 8175944.2.1船舶操纵基本方法 8161524.2.2船舶操纵技巧 9215354.2.3船舶操纵特殊情况处理 9189644.3船舶进出港口与靠离泊位 9176054.3.1船舶进出港口操纵要领 930624.3.2船舶靠离泊位操纵方法 9270774.3.3船舶靠离泊位注意事项 927299第5章航海气象与海洋环境 9153265.1航海气象基础 993735.1.1气象要素与船舶航行 933905.1.2气象系统与海洋气候 95595.1.3气象图表与气象术语 942425.2海洋环境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10288495.2.1海流 10301265.2.2潮汐与潮流 10248645.2.3波浪与海浪 10123525.2.4海冰与冰区航行 10195625.3航海气象观测与预报 10249525.3.1航海气象观测 1048905.3.2航海气象预报 10254785.3.3航海气象风险预警 10233575.3.4气象导航与航线优化 1011860第6章航线规划与船舶调度 10263106.1航线规划原则与方法 10181696.1.1航线规划原则 10280896.1.2航线规划方法 11142436.2船舶航行计划与调度 1189186.2.1船舶航行计划 11153856.2.2船舶调度 11324316.3航线优化与节能减排 11284166.3.1航线优化 1131396.3.2节能减排 1126244第7章船舶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1229657.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2253687.1.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1286657.1.2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1224097.1.3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12195007.2船舶分析与预防 12104277.2.1船舶类型 12125347.2.2船舶原因分析 13228487.2.3船舶预防措施 1334257.3船舶应急预案与救援 13230917.3.1船舶应急预案概述 13101277.3.2船舶应急预案的编制 1355607.3.3船舶应急救援 13131697.3.4船舶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 148404第8章水上运输作业组织与管理 14182918.1水上运输作业流程与要求 14327538.1.1水上运输作业流程 14100658.1.2水上运输作业要求 14319568.2货物装卸作业组织与管理 1478928.2.1货物装卸作业组织 142368.2.2货物装卸作业管理 15131338.3船舶运输作业风险防控 15162218.3.1风险识别与评估 15271398.3.2风险防控措施 155184第9章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 1548479.1船舶通信设备与系统 15273619.1.1通信设备概述 15170199.1.2无线电通信设备 15192149.1.3卫星通信设备 15148829.1.4内部通信设备 15280789.2船舶通信规则与程序 16161619.2.1通信规则概述 16315429.2.2通信程序 1660399.2.3通信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 16273309.3信息技术在船舶运输中的应用 16270829.3.1船舶导航系统 16283639.3.2船舶管理信息系统 16221209.3.3船舶运输调度系统 1612489.3.4船舶安全监控系统 16117749.3.5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 1610181第10章船舶驾驶员的职业素养与培训 162534010.1船舶驾驶员的职业要求 162454710.1.1基本素质 17946810.1.2专业知识与技能 171412210.2船舶驾驶员的培训与考核 171953910.2.1培训 172534110.2.2考核 17339210.3船舶驾驶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意识 171270510.3.1职业道德 172079010.3.2法律法规意识 18第1章船舶基础知识1.1船舶结构与分类船舶是水上运输的主要工具,其结构及分类对船舶的操纵和运输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章首先介绍船舶的基本结构和分类。1.1.1船舶结构船舶结构主要包括船体、上层建筑、动力装置、导航设备等部分。(1)船体:船体是船舶的基础结构,包括船壳、船舱、甲板、龙骨等。(2)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驾驶室、生活区、工作区等。(3)动力装置:动力装置是船舶的动力来源,包括主机、辅机、传动装置等。(4)导航设备:导航设备是船舶驾驶的重要保障,包括罗经、雷达、卫星导航系统等。1.1.2船舶分类船舶根据用途、尺度、动力装置等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用途分类:客船、货船、渔船、工程船、军舰等。(2)按尺度分类:大型船舶、中型船舶、小型船舶、微型船舶等。(3)按动力装置分类:蒸汽机船、内燃机船、核动力船、电动船等。1.2船舶的主要功能指标船舶的主要功能指标是衡量船舶运输能力、操纵功能等方面的重要参数。以下为船舶的主要功能指标:1.2.1船舶排水量船舶排水量是指船舶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通常以吨为单位。排水量是船舶设计和制造的重要依据。1.2.2船舶载重量船舶载重量是指船舶能够装载的货物重量,包括轻载重量和重载重量。1.2.3船舶航速船舶航速是指船舶在水中行驶的速度,通常以节为单位。航速与船舶动力装置、船体形状等因素有关。1.2.4船舶操纵性船舶操纵性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包括航向稳定性、航速稳定性、舵效等。1.3船舶驾驶基本术语船舶驾驶基本术语是船舶驾驶员进行沟通和操作的重要依据,以下为船舶驾驶过程中常用的基本术语:(1)航向:船舶相对于地面的行驶方向。(2)航速:船舶在水中行驶的速度。(3)舵角:船舶舵叶与船体中心线之间的角度。(4)船首向:船舶船首相对于地面的方向。(5)船尾向:船舶船尾相对于地面的方向。(6)左舷:船舶左侧。(7)右舷:船舶右侧。(8)吃水:船舶船体在水平面以下的深度。(9)纵倾:船舶沿纵向中心线倾斜。(10)横摇:船舶沿横向中心线摇摆。本章对船舶的基本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为后续船舶驾驶与水上运输作业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第2章航海规则与法规2.1国际海上避碰规则2.1.1背景与概述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是海上航行安全的基础性文件,旨在规范船舶在相遇情况下的行为,以避免碰撞的发生。该规则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遵守。2.1.2规则内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的瞭望义务;(2)船舶的避碰行动;(3)船舶在不同航行条件下的责任和义务;(4)船舶在受限水域和能见度受限情况下的特殊规定;(5)船舶间的沟通与信号。2.2国内航海法律、法规及规定2.2.1航海法我国航海法是调整海上航行、船舶及其相关活动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船舶的权利和义务、船员的职责、海上交通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2.2.2航海行政法规我国根据航海法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航海行政法规,包括船舶登记、船舶检验、船员管理、航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2.2.3航海规定我国海事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如船舶航行规则、船舶安全检查规则、海上搜救规则等,以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与顺畅。2.3船舶安全管理规则2.3.1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国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ISMCode)是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一项国际标准,旨在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全球统一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2)公司及其船舶的安全管理职责;(3)船舶安全管理的监督与审核。2.3.2国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我国根据ISMCode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国内船舶安全管理规则,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监督进行了详细规定。2.3.3船舶安全检查船舶安全检查是保证船舶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海事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船舶的安全技术状况、船员配备、船舶操作等方面进行检查,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水平。2.3.4船舶安全评估船舶安全评估是对船舶安全功能的全面评价。我国鼓励船舶开展安全评估,以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预防海上交通的发生。第3章航海仪器与导航设备3.1罗经与磁罗经3.1.1罗经概述罗经是船舶导航的基本仪器,用以确定船舶航向。它通过指示地球磁场的方向,为驾驶员提供船舶的航向信息。罗经对于保证船舶安全、准确地沿预定航线行驶具有重要意义。3.1.2磁罗经磁罗经是利用地球磁场指示方向的导航仪器。它主要由磁针、罗盘和支架组成。磁针受地球磁场作用,一端指向地磁北极,另一端指向地磁南极。磁罗经的使用注意事项如下:(1)避免将磁罗经放置在磁性物质附近,以免影响其准确性;(2)定期检查磁罗经的磁性,保证其正常工作;(3)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要注意磁罗经的校准和维护。3.2海图及其使用方法3.2.1海图概述海图是表示海洋、沿海地形、水文、导航标志等内容的图件,是船舶驾驶员进行航线规划、导航和定位的重要依据。海图的种类包括:纸质海图、电子海图和卫星海图。3.2.2海图的使用方法(1)掌握海图的基本知识,如比例尺、图例、符号等;(2)根据航行区域和航行任务,选择合适的海图;(3)在海图上标绘航线、转向点、水深、障碍物等信息,进行航线规划;(4)航行过程中,实时观测船舶位置,对照海图进行导航和定位。3.3电子导航设备3.3.1电子海图系统(ECDIS)电子海图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和电子海图数据,为船舶提供航线规划、导航和定位功能的设备。其主要功能包括:(1)实时显示船舶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2)在海图上标绘航线、转向点、水深等;(3)自动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航行安全;(4)与其他导航设备(如雷达、GPS等)进行数据融合,提高导航准确性。3.3.2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其主要优点包括:(1)全球覆盖,实时、连续地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2)抗干扰能力强,不受天气、地形等因素影响;(3)操作简便,易于集成到其他导航设备中。3.3.3雷达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目标距离和方位的导航设备。其主要功能包括:(1)探测船舶周围的水域和陆地目标;(2)提供目标距离、方位、速度等信息;(3)辅助驾驶员进行避碰、导航和定位。3.3.4电罗经电罗经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实现的导航仪器,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优点。其主要功能包括:(1)提供船舶的航向信息;(2)与GPS、雷达等设备配合,实现船舶的精确导航和定位。第4章船舶操纵与驾驶技术4.1船舶操纵基本原理4.1.1船舶操纵概述船舶操纵是指通过驾驶员对船舶各种设备进行操作,以实现船舶按照预定航线、速度和安全要求行驶的过程。船舶操纵涉及船舶动力学、流体力学、航海学等多个学科领域。4.1.2船舶操纵动力学原理船舶操纵动力学原理主要包括船舶受力分析、船舶运动方程和船舶操纵稳定性。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驾驶员更好地把握船舶操纵功能,保证航行安全。4.1.3船舶操纵水力学原理船舶操纵水力学原理主要研究船舶与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水动力现象,包括船舶阻力、推进力和舵力等。掌握这些原理有助于驾驶员正确判断船舶操纵功能。4.2船舶操纵方法与技巧4.2.1船舶操纵基本方法船舶操纵基本方法包括方向操纵、速度操纵和位置操纵。方向操纵主要依靠舵机实现,速度操纵通过主机和辅机进行,位置操纵则涉及船舶的定位和导航。4.2.2船舶操纵技巧船舶操纵技巧包括:熟练掌握舵机、主机和辅机的操作方法;根据船舶类型、吨位和航行条件选择合适的操纵方法;充分利用船舶惯性,减少操纵次数,降低能耗;密切观察船舶周围环境和船舶动态,提前预判,保证船舶安全。4.2.3船舶操纵特殊情况处理船舶操纵特殊情况下,如能见度不良、恶劣天气、狭窄水域等,驾驶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遵循相关规定,保证船舶安全。4.3船舶进出港口与靠离泊位4.3.1船舶进出港口操纵要领船舶进出港口时,驾驶员应充分了解港口水域特点、航道条件、助航设施等信息,遵循港口规定,保证船舶安全进出。4.3.2船舶靠离泊位操纵方法船舶靠离泊位时,驾驶员应掌握以下操纵方法:提前了解泊位情况,选择合适的靠离方式;根据风向、流向和船舶动态,调整船舶速度和方向;密切与港口工作人员配合,保证船舶安全靠离。4.3.3船舶靠离泊位注意事项船舶靠离泊位时,驾驶员应注意:保持与岸上和其他船舶的安全距离;保证船舶操纵设备正常运行;密切关注船舶周围环境和动态,避免发生碰撞、搁浅等。第5章航海气象与海洋环境5.1航海气象基础5.1.1气象要素与船舶航行本节主要介绍航海过程中涉及的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并分析这些要素对船舶航行的具体影响。5.1.2气象系统与海洋气候阐述全球气象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大洋的气候特点,为船舶驾驶提供理论依据。5.1.3气象图表与气象术语介绍航海气象图表的种类、用途及解读方法,同时解释航海过程中常见的气象术语。5.2海洋环境对船舶航行的影响5.2.1海流分析各大洋主要海流的分布、流向、流速等特点,以及海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5.2.2潮汐与潮流介绍潮汐的成因、周期、潮高变化等基本知识,以及潮流对船舶操纵的影响。5.2.3波浪与海浪阐述波浪的形成、传播、分类及其对船舶航行的影响。5.2.4海冰与冰区航行分析海冰的形成、发展、分布及冰区航行的安全措施。5.3航海气象观测与预报5.3.1航海气象观测介绍航海气象观测的方法、设备及其在船舶航行中的应用。5.3.2航海气象预报阐述气象预报的种类、发布途径、预报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气象预报为船舶航行提供指导。5.3.3航海气象风险预警分析航海气象风险预警的级别、发布标准,以及船舶在接到预警后的应对措施。5.3.4气象导航与航线优化介绍气象导航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如何根据气象条件优化航线,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第6章航线规划与船舶调度6.1航线规划原则与方法6.1.1航线规划原则航线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船舶航行过程中避免危险区域,降低航行风险。(2)经济性原则:合理选择航线,降低航行成本,提高运输效益。(3)时效性原则:充分考虑航行时间,保证船舶按时完成运输任务。(4)环保性原则:减少船舶对水域环境的污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6.1.2航线规划方法航线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经验法:根据船长和驾驶员的航行经验,结合航线特点进行规划。(2)数学模型法:建立航线规划的数学模型,运用优化算法求解最佳航线。(3)GIS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航线周边地理信息进行规划。(4)智能算法法:运用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智能算法进行航线优化。6.2船舶航行计划与调度6.2.1船舶航行计划船舶航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航线:明确船舶航行路线,包括起止点、途径点、避难所等。(2)航速:根据船舶功能、航行环境和任务要求,合理选择航速。(3)航次时间:计算船舶从出发到抵达目的港的预计时间。(4)物资准备:根据航次任务,提前准备所需物资和设备。6.2.2船舶调度船舶调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船舶安全:合理安排船舶航行计划,避免航行风险。(2)提高运输效率:根据船舶功能和任务需求,合理分配船舶运输任务。(3)降低成本:优化船舶航线和航速,减少航行成本。(4)遵循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船舶调度合规。6.3航线优化与节能减排6.3.1航线优化航线优化措施包括:(1)合理选择航线:根据季节、气象、海况等因素,选择最优航线。(2)调整航速:根据实际航行条件,适当调整航速,提高航行效率。(3)船舶编队:合理组织船舶编队,提高船舶间的协同效应。6.3.2节能减排船舶节能减排措施包括:(1)优化船舶设计:采用新型船体设计,降低船舶阻力,提高燃油效率。(2)使用清洁能源: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3)设备升级:更新船舶设备,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能源消耗。(4)航行管理:加强船舶航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节能减排意识。第7章船舶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7.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7.1.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概述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船舶公司在船舶运营过程中,为保障船舶、船员和货物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标准,建立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规章制度和活动。7.1.2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1)制定安全政策与目标;(2)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3)明确各部门和岗位职责;(4)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5)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6)实施安全监控与检查;(7)持续改进。7.1.3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1)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2)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与检查;(3)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4)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7.2船舶分析与预防7.2.1船舶类型(1)碰撞;(2)搁浅;(3)火灾爆炸;(4)溢油;(5)其他。7.2.2船舶原因分析(1)人为因素;(2)船舶设备因素;(3)环境因素;(4)管理因素。7.2.3船舶预防措施(1)加强船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加强船舶设备维护与检修;(3)遵守航行规则,加强航行安全管理;(4)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5)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7.3船舶应急预案与救援7.3.1船舶应急预案概述船舶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船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预先制定的应急措施、组织机构、应急资源和应急程序等。7.3.2船舶应急预案的编制(1)确定应急预案编制依据;(2)识别潜在风险和应急资源;(3)制定应急预案框架;(4)明确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5)制定应急程序与措施;(6)制定应急演练与培训计划;(7)审批发布应急预案。7.3.3船舶应急救援(1)报警与信息收集;(2)启动应急预案;(3)组织救援力量;(4)实施救援行动;(5)救援结束与总结。7.3.4船舶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1)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2)评估应急预案的适用性;(3)根据演练结果,完善应急预案;(4)持续改进应急预案。第8章水上运输作业组织与管理8.1水上运输作业流程与要求8.1.1水上运输作业流程水上运输作业主要包括航线规划、船舶调度、货物装卸、运输监控和货物交付等环节。各环节应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航线规划:根据货物种类、运输距离、船舶功能等因素,合理规划航线。(2)船舶调度:根据运输任务,合理选择船舶,保证船舶安全、准时、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3)货物装卸:按照装卸作业指导书,组织货物装卸,保证货物安全、快速、准确地完成装卸。(4)运输监控:对船舶运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运输安全、准时。(5)货物交付:在目的地完成货物交付,做好货物交接工作。8.1.2水上运输作业要求(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水上运输作业合规、合法。(2)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保证水上运输作业安全、高效。(3)加强船舶管理和船员培训,提高船舶运输能力和船员素质。(4)建立健全运输管理制度,规范运输作业流程。8.2货物装卸作业组织与管理8.2.1货物装卸作业组织(1)根据货物性质、装卸设备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装卸作业方案。(2)明确装卸作业流程,合理分配装卸人员、设备资源。(3)加强装卸作业现场管理,保证作业秩序井然。8.2.2货物装卸作业管理(1)严格执行装卸作业指导书,保证装卸作业安全、高效。(2)加强对装卸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功能良好。(3)强化装卸作业人员培训,提高装卸作业技能。(4)建立健全装卸作业管理制度,规范装卸作业行为。8.3船舶运输作业风险防控8.3.1风险识别与评估(1)开展船舶运输作业风险识别,全面梳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2)进行风险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后果。8.3.2风险防控措施(1)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2)加强船舶安全管理,提高船舶安全功能。(3)加强船员培训,提高船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4)建立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5)加强运输作业监控,保证作业过程中及时发觉并处理风险。第9章船舶通信与信息技术9.1船舶通信设备与系统9.1.1通信设备概述船舶通信设备是保证船舶在海上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将介绍船舶常用的通信设备及其功能,包括无线电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内部通信设备等。9.1.2无线电通信设备介绍船舶无线电通信设备,如单边带电台、VHF电台、MF/HF电台等,及其在船舶通信中的应用。9.1.3卫星通信设备介绍卫星通信系统,如INMARSAT、VSAT等,以及其在船舶通信中的应用和优势。9.1.4内部通信设备介绍船舶内部通信设备,如船内电话、对讲机等,以及其在船舶日常运行中的重要作用。9.2船舶通信规则与程序9.2.1通信规则概述船舶通信规则是保障海上通信秩序和安全的关键。本节将介绍国际海上通信规则、我国海上通信规则等内容。9.2.2通信程序详细阐述船舶通信的基本程序,包括通信前的准备、通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信结束后的工作等。9.2.3通信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介绍船舶通信规则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以提高船舶驾驶员的通信能力。9.3信息技术在船舶运输中的应用9.3.1船舶导航系统介绍信息技术在船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