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II)_第1页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II)_第2页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II)_第3页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II)_第4页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I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II)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归根到底是人格动力的议题。不管是中国话语中的“内生动力”,其本质都是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力。内生动力作为中国文化情境下人们的内在驱力,仅仅从西方人格动力视角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并理解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一是儒家的内生动力观。当西方的哲学家们在思考宇宙的构成元素时,儒家却将关注的焦点从“天”转移到“人”的身上,把注意力回归到自身的自主动力上,思考人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调节、运转、安顿自我的生命。当西方从知识层面解读世界时,儒家却强调自主实践,由内而外扩展其影响。儒家关心如何通过自我奋斗来安邦定国、谋求世界大同,发展出以人为中心的反求诸己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中,形成了他们的内生动力意识,那就是“修德以配天”和“自我完善”。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表明,孔子相信人有能力自我完善,即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成为成功甚至杰出的人物。中国文化展现出一种内倾的性格特征,强调每个人内心的自觉,而不是向外、向上寻求上帝的“启示”。二是道家的内生动力观。儒家除了主张人应具有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还主张安贫乐道。例如,孔子周游列国,颜回则在乱世中过着箪食瓢饮、安贫乐道的生活。因此,儒家的内生动力意识并非单一的,并没有设立一个情境标准来决定何时当进、何时当退。这一点与道家的内生动力意识非常相似。老子注重反省现实人生的困顿,庄子则进一步探讨了人如何从困顿中超脱出来。庄子强调,在面对困境时,避免以好恶之情而内伤其身,让自己保持心灵平和,在困顿的生活中彰显不平凡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反映出一种自然无为的进取态度,而庄子则表现出一种逍遥不羁的“自在进取”。道家的这种进取是一种自我转化过程;其次是庄子巧妙地用“命限”认识自己本性的能力与限制,使心灵免于无谓的劳顿,而是诉诸“真我”所固有的“智的直觉”——人与天地万物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万物皆备于我”“无入不自得”。道家的内生动力意识是站在宇宙之道的整体立场上追求与自然的同律同动总体来看,过去对内生动力的探究大多是文化客位式取向,即将西方现成的理论概念强加在中国人身上,对内生动力的动态历程亦缺乏深层的分析。虽然近来西方学者认为内生动力是一组多元结构的概念,可是对内生动力的概念理解都过于简单化。(摘编自吴娜、黄希庭《中国人内生动力的文化根基》,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力在中国话语中被称为“内生动力”,在西方心理学语境下被称为“人格动力”。B.“修德以配天”和“自我完善”构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反求诸己的精神,推动人们形成内生动力意识。C.儒家既主张积极进取,也提倡在信念与事实、进与退的摇摆中设立一个情境标准决定何时进退。D.老子与庄子都体现出进取态度,强调安于现状,用“命限”处理困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指出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了解内生动力,接着从儒、道两家阐释中国人内生动力的文化根基。B.文章第四段举孔子、颜回的例子进行论述,是为了证明儒家与道家的内生动力观有所不同。C.文章阐述了老子和庄子内生动力观的区别,而后论述两者共同点并指出其与西方观念、儒家观念的不同。D.文章首段指出仅从西方视角来理解中国话语中的内生动力是不够的,结尾又进一步指出西方学者对内生动力概念理解过于简单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哲学家关注宇宙,儒家则关注“人”本身;西方从知识层面解读世界B.中国文化具有内倾的性格特征。孔子认为人可以自我完善,并指出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C.面对生命困境,道家的内生动力意识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追求与自然的同律同动。D.内生动力具有多元结构,因此研究时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理论概念,要深层分析其动态历程。二、现代文阅读(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专家常说:“当树木生长得过度密集,就需要把它们分开,以免阻挠树木的生长。”意思就是砍除一棵或数棵树木,这只道出了一半的实情。在天然的环境中,树木间并不像专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同树种间会互相联系,互相扶持不过在许多情况下,人工林中的树木并不存在天然的“友情联结网”,因为它们一旦根系受到干扰,而这个伤害会影响树木终生,所以它们毫无多余的时间与精力经营社群友谊。而且上文中的专家说法,他们指的是林相单一的人工林,比如只种植云杉或是只种植一种阔叶树树种。在大自然中,以相同间隔、在同一时间,种植同龄树种并一起成长的原生林相。在开阔的人工林区“幼儿园”里,只想超越身旁的同伴。事实上,人工林区是如此脆弱、不稳固,虽互相依靠、支持,但只要暴雨过境在天然原生林里及自家的花园里,我们却常常能观察到全然不同的现象:相同树种的树木彼此之间会建立友谊。我们已在前面章节提到过,树木会经由树根相互联系。这种地下的深层联结自然无法让我们轻易看见当两棵树木争取光源时,会不惜以枝干互相争抢,各自将枝干伸向对手,这种竞争才会渐渐平息,但它们仍会为了填补树冠缝隙、抢占生长位置而争吵不休。两棵树木若结为朋友,它们之间的互动则会与上述情况截然不同。它们只会将柔嫩的小枝往朋友的方向伸展,小枝丫间会温柔地相互推拉;它们也只会向外侧生长较粗的树枝,而不会向朋友的方向生长。远观两棵树木,最后也会变成一对快快乐乐、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此时,我们若遵从专家的建议,为了使一棵树木得到更多光线而砍伐其中一棵树木,它的同伴就立刻会变得病恹恹的。再也没有同伴可以互相支撑,一起度过温带气旋的侵袭,真菌还会从互相交错的根系入侵活着的树木,导致原本还健康的另一棵树木在几年后也会死去。另一个极罕见的现象是树木之间会互相帮忙。林内最紧密相邻的树枝会相交生长在一起,有时可能只是一根枝条环绕着另一根枝条生长并将其紧紧包覆。然而这种联系还是很脆弱的,因为两根树枝依然各自保留了树皮,比如温带气旋的侵袭,两者的连接处便可能断开。有时树皮的外层刚好因为互相摩擦而脱落,两根树枝的木质部跟木质部、形成层与形成层因而相互接触,形成事实上的结合生长,两者开始联结输送并交换水分与养料,这已经是超乎寻常的现象。然而更罕见的是,前提是不同种的树木能够真正好好相处,山毛榉、千金榆两种树木和柳树之间就属于这种情况!想找到异体连理枝,就像从众多的三叶草中寻找幸运的四叶草,可遇而不可求,可以多多注意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会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冒险。抑或在你家院子周围你若是暂时看不出连理枝的苗头,也有可能听见树枝之间这种结盟合作活动刚刚展开时发出的声音。当微风吹拂,两根枝条互相摩擦,常常被漫步林中的人误以为是啄木鸟在敲啄树干。(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语言》)(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专家认为树木如果生长得过度密集,就会影响树的生长,但其实大自然中的树木不仅很少竞争B.林相单一的人工林中,树木之间的关联度比较低,林区脆弱不稳固,这种情况就少一些。C.树木在树冠方面的争夺较为明显,它们在争夺光源时枝干会互相推挤,但树木间也会建立友谊D.仅仅出现树枝之间的环绕还不算紧密,两根树枝之间联结并互相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结盟才更稳定,这也是最罕见的。(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人工林中的树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经营社群友谊,因而人工林中的树木并不存在天然的联结网,也无法互相获取养分。B.文章中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树木人格化,一方面使得语言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科普文章的枯燥。C.单个植物虽然可以尽情享受生长资源,但面对强大的外力时太脆弱,需要同伴来互相支撑D.山毛榉、千金榆、柳树都属于异体连理枝,它们之间能够好好相处,然后逐渐联结并共生(3)文中提到两棵树木会“结为朋友”,请结合原文概括其“结为朋友”的具体表现。三、现代文阅读(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断魂筑蔡楠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果然和高渐离预感的一样,秦国大军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我开始疲惫地歇在高渐离的行李箱里。作为一把筑,我除了听命于高渐离的手指,我还能做什么呢?太子丹的头颅掉了,燕王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我和高渐离不能再往南逃了。逃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秦国的星辰。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虽然我动弹不得,一个曾是天底下最好的乐手的影子。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才有了暂时的安静。燕惜停止叹息是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晚他破例多喝了几杯冰烧酒,正要回房休息,却听到了一阵久违的筑声隐隐传来。他循着筑声挪动着脚步,众人鼓掌赞叹。燕惜却不合时宜地嘟哝了一声:好是好,就是差了一些东西!燕惜说,客人的筑声是从琴弦上弹出来的,只能悦人耳,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客人把筑一下子就掷到了他的脚边,那你弹一首真正的音乐给我听听!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众人的心一下子就被击昏了。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好——主人、客人还有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这十三根铜弦,还断着一根呢!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燕惜对我说,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谁在等我们?是嬴政。不,应该叫他秦始皇,他现在已经统一六国了。战鼓声已经远离了咸阳宫,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与秦始皇面对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懂战争,懂政治,懂我。他狂笑着,受了我声音的吸引,走向我。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应该说我是长着眼睛的,但我的眼睛终究不如人的眼睛,更何况是秦始皇的眼睛。他比闪电还快的眼睛帮助他的头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我和沉重的铅块跌在大殿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汩汩而下,秦始皇下令对燕惜处以绞刑。我的七零八落的残骸也被聚拢起来,放在了燕惜的脚下。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可你偏偏参与了政治!燕惜抬起头,冷笑道,不,我不是高渐离,我也是燕国的影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多处使用照应,如波浪线处“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和文末秦始皇道出真相相照应。B.“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效果。C.小说第三段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燕惜的忍辱负重和“筑”的难以平静。D.小说采用悲剧式结尾,高渐离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嘘慨叹,增加了历史的凝重感。(2)文中三次写到了高渐离的“泪”,分别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有人评价说“蔡楠的小说用荒诞的叙述口吻来叙事”。请据此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四、文言文阅读(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杨允恭,汉州绵竹人,世富于财。乾德中王师平蜀,率乡里子弟置寨于清泉,为贼所得。允恭绐之曰:“苟活我,当相助。”贼释之,因厚结贼之子。一日贼欲加害,其子密以告,遂遁去。策干丁德裕,补殿前承旨。太平兴国间,监兵英州,又民贩海盐入岭北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诏即以大庾县置南安军,而允恭擒捕海贼殆尽。诏奖之,自殿直特迁供奉官。缘江多盗,择驿卒具轻舟伺贼所在夜出捕其首者百数。又趣通州蹑海寇,寇张幕设强弩、短炮,炮伤允恭肩,神色不动,密遣善游水者,进击之,毙于水者大半,迁洛苑副使,都大江、淮、两浙发运,赐金带。先是三路转运,各领其事籍三路舟卒牙吏,自发运所输泗州,自泗州输京师,充发运使。官置榷场,计置买江淮所产茶。旧不较精粗,遂绝其弊。淮南十八州军,而九行盐禁,抵冒者众,寇盗之生,请均禁止。三司沮其议,而允恭力请不已,太宗卒从其请。又以庐州庐江县、巢县去州稍远,故多寇盗,诏遂建为军。允恭积官至江州刺史。卒,赐其子同学究出身。李顺之乱,其兄自荣据绵竹县,而允恭之兄允升、弟允元率乡子弟擒自荣以献,授允升本县令,允元什邡县尉,除允升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云。(节选自《隆平集》,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所选答案的选项。择驿A卒B具轻C舟D伺贼所E在F夜出捕G其首者H百数。(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贼所得,与《六国论》中“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所用的句式相同。B.趣,指赶快,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C.籍,意为登记,与《鸿门宴》中“籍吏民D.同学究出身,宋学究科考试及格而等第次于学究出身,文中为直接恩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允恭刚成年时曾被贼寇捉住,但他在贼寇加害之前逃走,又通过献计得到了丁德裕任用B.杨允恭在英州监军时,奏请将大庾县改设为军,从此海贼被官府辖制C.杨允恭追击海贼时被贼寇的短炮打中肩膀,血流沾污衣服,但他仍不动声色指挥,活捉的有上百人。D.先前三路转运使各自管理着自己的区域,每年进献的贡米不超过三百万,在杨允恭采取措施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允恭绐之曰:“苟活我,当相助。”贼释之,因厚结贼之子。②三司沮其议,而允恭力请不已,太宗卒从其请。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刘禹锡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①。烟开鳌背②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想见扶桑受恩处,一时西拜尽倾心。【注】①鸡林:指新罗国,后面的“扶桑”亦指新罗国。②鳌背:此处借指大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意蕴丰富,不仅表明诗歌题材为送别诗,还点明源中丞此次出使的地点和任务。B.诗歌首句直言源中丞家世出身之显赫,“称”字充满了诗人对源中丞其人的肯定与称赞。C.颔联写源中丞辞别朝廷时身上虽布满冰霜,但他毫无怨言,依旧会耐着严寒出使新罗。D.颈联锤炼精妙,气势雄浑,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2)本诗多运用想象,诗人想象了哪些情景?在其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六、名篇名句默写(6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苏轼在《赤壁赋》里认为“清风”和“明月”对于人类而言,可以“,”,从而能让我们随缘自适地获得精神上的解脱。②《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宫中的事如果问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后再实施,一定可以“,”。③小明寒假随父母一起去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看到雄伟壮观的兵马俑,想起了古人对秦朝灭亡原因所发的议论,”。七、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我们被告知,下井需要从里到外换上进入煤矿的防静电衣服——一套紫红色的纯棉衣裤。(A),因此还得穿上一件蓝色的粗布马甲,以便保暖。除此之外,腰上还需系一根宽大的牛皮腰带,换上黑色的长筒胶鞋。通往井下的直梯叫“罐笼”,我们来到井口,挤进罐笼里。罐笼开始缓缓降落,(B),大家要抓好罐笼两边的扶栏。①我将扶栏抓得紧紧的,②甚至做好了颠簸厉害时的心理。③在下降的过程中,④罐笼确实抖动了一两次,那种抖动比飞机起降时的颠簸还轻微得多。⑥罐笼下降的过程只持续了一两分钟左右,⑦触底时略有一顿,⑨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地下500米的深处。⑩在巷道的拐角处,我们看到了一台巡检机器人。机器人身高大约有1.5米,头部是两台高清摄像机,仿佛两只可爱的大眼睛。(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八、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8.(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泥炭藓的叶片常内凹,边缘常内卷,呈瓢形,泥炭藓能储存自身重量的20~25倍的水。在显微镜下观察,能清晰地看到泥炭藓叶片是由无色透明细胞和绿色细胞相间构成的。无色细胞犹如超大储水袋,绿色细胞将它们连接起来,鳞次栉比,形成网状。泥炭藓的茎和枝含有大型无色表皮细胞,也具有水孔和螺纹。于是,一个全身挂满被钢丝网加固过的储水袋的小矮人就出现了。泥炭藓还能及时“甩掉”衰老的部分,轻装上阵为生存而奋斗。下端年老植株不断枯萎沉积形成泥炭,前端植株向上、向外生长拓展空间生机勃勃的状态。泥炭藓的孢蒴上部储存着10万个或更多的孢子。在光照下,孢蒴脱水,下部气压增加,在电光石火间把蒴盖喷开。孢子以每秒7.9~29.8米的速度,呈涡环方式上升,仿佛迷你型的蘑菇云一样此“高射炮藓”十分巧妙:一是“炮身”,孢蒴下部储存的空气成为“开炮”的动力;二是“炮弹”();三是“炮弹”分毫不爽地命中目标区域,增大了泥炭藓新的生存空间。(1)文中加点的四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鳞次栉比B.生机勃勃C.电光石火D.分毫不爽(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同龙卷风,抱团以涡环式高速上升,增加了上升高度B.如同龙卷风,抱团以涡环式高速上升,降低了空气阻力C.抱团以涡环式高速上升,如同龙卷风,降低了空气阻力D.抱团以涡环式高速上升,如同龙卷风,增加了上升高度(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运用了比喻,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及其表达效果。①头部是两台高清摄像机,仿佛两只可爱的大眼睛。②于是,一个全身挂满被钢丝网加固过的储水袋的小矮人就出现了。九、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宗庆后1945年出生,1978年当工人,1987年创办娃哈哈,2010年第一次问鼎胡润百富榜内地榜首。在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宗老始终把“造福百姓,先富带动后富”的企业家精神当作人生信条。他说,才能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和推动社会进步,才能给更多的人带去欢乐。企业家不但要会赚钱,更需要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财富才有意义”“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就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质检试卷(II)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乎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归根到底是人格动力的议题。不管是中国话语中的“内生动力”,其本质都是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力。内生动力作为中国文化情境下人们的内在驱力,仅仅从西方人格动力视角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并理解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一是儒家的内生动力观。当西方的哲学家们在思考宇宙的构成元素时,儒家却将关注的焦点从“天”转移到“人”的身上,把注意力回归到自身的自主动力上,思考人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调节、运转、安顿自我的生命。当西方从知识层面解读世界时,儒家却强调自主实践,由内而外扩展其影响。儒家关心如何通过自我奋斗来安邦定国、谋求世界大同,发展出以人为中心的反求诸己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中,形成了他们的内生动力意识,那就是“修德以配天”和“自我完善”。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表明,孔子相信人有能力自我完善,即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成为成功甚至杰出的人物。中国文化展现出一种内倾的性格特征,强调每个人内心的自觉,而不是向外、向上寻求上帝的“启示”。二是道家的内生动力观。儒家除了主张人应具有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还主张安贫乐道。例如,孔子周游列国,颜回则在乱世中过着箪食瓢饮、安贫乐道的生活。因此,儒家的内生动力意识并非单一的,并没有设立一个情境标准来决定何时当进、何时当退。这一点与道家的内生动力意识非常相似。老子注重反省现实人生的困顿,庄子则进一步探讨了人如何从困顿中超脱出来。庄子强调,在面对困境时,避免以好恶之情而内伤其身,让自己保持心灵平和,在困顿的生活中彰显不平凡的思想。老子的思想反映出一种自然无为的进取态度,而庄子则表现出一种逍遥不羁的“自在进取”。道家的这种进取是一种自我转化过程;其次是庄子巧妙地用“命限”认识自己本性的能力与限制,使心灵免于无谓的劳顿,而是诉诸“真我”所固有的“智的直觉”——人与天地万物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万物皆备于我”“无入不自得”。道家的内生动力意识是站在宇宙之道的整体立场上追求与自然的同律同动总体来看,过去对内生动力的探究大多是文化客位式取向,即将西方现成的理论概念强加在中国人身上,对内生动力的动态历程亦缺乏深层的分析。虽然近来西方学者认为内生动力是一组多元结构的概念,可是对内生动力的概念理解都过于简单化。(摘编自吴娜、黄希庭《中国人内生动力的文化根基》,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人类行为的内在驱力在中国话语中被称为“内生动力”,在西方心理学语境下被称为“人格动力”。B.“修德以配天”和“自我完善”构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反求诸己的精神,推动人们形成内生动力意识。C.儒家既主张积极进取,也提倡在信念与事实、进与退的摇摆中设立一个情境标准决定何时进退。D.老子与庄子都体现出进取态度,强调安于现状,用“命限”处理困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文章开篇指出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了解内生动力,接着从儒、道两家阐释中国人内生动力的文化根基。B.文章第四段举孔子、颜回的例子进行论述,是为了证明儒家与道家的内生动力观有所不同。C.文章阐述了老子和庄子内生动力观的区别,而后论述两者共同点并指出其与西方观念、儒家观念的不同。D.文章首段指出仅从西方视角来理解中国话语中的内生动力是不够的,结尾又进一步指出西方学者对内生动力概念理解过于简单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西方哲学家关注宇宙,儒家则关注“人”本身;西方从知识层面解读世界B.中国文化具有内倾的性格特征。孔子认为人可以自我完善,并指出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C.面对生命困境,道家的内生动力意识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追求与自然的同律同动。D.内生动力具有多元结构,因此研究时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理论概念,要深层分析其动态历程。【解答】(1)B.曲解文意,“‘修德以配天’和‘自我完善’构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反求诸己的精神”错误。在这种精神中,这说明以人为中心的反求诸己的精神包括“修德以配天”和“自我完善”,所以不能说这两个概念构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反求诸己的精神。C.不合文意,“也提倡在信念与事实,文章第4段说的是“儒家的内生动力意识并非单一的……并没有设立一个情境标准来决定何时当进。D.对象错误,“老子与庄子都……强调安于现状,根据文章第5段内容可知,而庄子则强调用“命限”安顿无奈。故选:A。(2)B.“是为了证明儒家与道家的内生动力观有所不同”错误。从第2段中的“儒家除了主张……例如,文章举孔子,进而说明儒家与道家的内生动力意识有相似之处。故选:B。(3)D.“因此研究时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理论概念”强加因果,文章最后一段虽然说“西方学者认为内生动力是一组多元结构的概念”,分析可知,对内生动力的动态历程亦缺乏深层的分析”等不足。故选:D。答案:(1)A(2)B(3)D二、现代文阅读(12分)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专家常说:“当树木生长得过度密集,就需要把它们分开,以免阻挠树木的生长。”意思就是砍除一棵或数棵树木,这只道出了一半的实情。在天然的环境中,树木间并不像专家所认为的那样,不同树种间会互相联系,互相扶持不过在许多情况下,人工林中的树木并不存在天然的“友情联结网”,因为它们一旦根系受到干扰,而这个伤害会影响树木终生,所以它们毫无多余的时间与精力经营社群友谊。而且上文中的专家说法,他们指的是林相单一的人工林,比如只种植云杉或是只种植一种阔叶树树种。在大自然中,以相同间隔、在同一时间,种植同龄树种并一起成长的原生林相。在开阔的人工林区“幼儿园”里,只想超越身旁的同伴。事实上,人工林区是如此脆弱、不稳固,虽互相依靠、支持,但只要暴雨过境在天然原生林里及自家的花园里,我们却常常能观察到全然不同的现象:相同树种的树木彼此之间会建立友谊。我们已在前面章节提到过,树木会经由树根相互联系。这种地下的深层联结自然无法让我们轻易看见当两棵树木争取光源时,会不惜以枝干互相争抢,各自将枝干伸向对手,这种竞争才会渐渐平息,但它们仍会为了填补树冠缝隙、抢占生长位置而争吵不休。两棵树木若结为朋友,它们之间的互动则会与上述情况截然不同。它们只会将柔嫩的小枝往朋友的方向伸展,小枝丫间会温柔地相互推拉;它们也只会向外侧生长较粗的树枝,而不会向朋友的方向生长。远观两棵树木,最后也会变成一对快快乐乐、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此时,我们若遵从专家的建议,为了使一棵树木得到更多光线而砍伐其中一棵树木,它的同伴就立刻会变得病恹恹的。再也没有同伴可以互相支撑,一起度过温带气旋的侵袭,真菌还会从互相交错的根系入侵活着的树木,导致原本还健康的另一棵树木在几年后也会死去。另一个极罕见的现象是树木之间会互相帮忙。林内最紧密相邻的树枝会相交生长在一起,有时可能只是一根枝条环绕着另一根枝条生长并将其紧紧包覆。然而这种联系还是很脆弱的,因为两根树枝依然各自保留了树皮,比如温带气旋的侵袭,两者的连接处便可能断开。有时树皮的外层刚好因为互相摩擦而脱落,两根树枝的木质部跟木质部、形成层与形成层因而相互接触,形成事实上的结合生长,两者开始联结输送并交换水分与养料,这已经是超乎寻常的现象。然而更罕见的是,前提是不同种的树木能够真正好好相处,山毛榉、千金榆两种树木和柳树之间就属于这种情况!想找到异体连理枝,就像从众多的三叶草中寻找幸运的四叶草,可遇而不可求,可以多多注意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会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冒险。抑或在你家院子周围你若是暂时看不出连理枝的苗头,也有可能听见树枝之间这种结盟合作活动刚刚展开时发出的声音。当微风吹拂,两根枝条互相摩擦,常常被漫步林中的人误以为是啄木鸟在敲啄树干。(摘编自彼得•渥雷本《树的秘密语言》)(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专家认为树木如果生长得过度密集,就会影响树的生长,但其实大自然中的树木不仅很少竞争B.林相单一的人工林中,树木之间的关联度比较低,林区脆弱不稳固,这种情况就少一些。C.树木在树冠方面的争夺较为明显,它们在争夺光源时枝干会互相推挤,但树木间也会建立友谊D.仅仅出现树枝之间的环绕还不算紧密,两根树枝之间联结并互相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结盟才更稳定,这也是最罕见的。(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BA.由于人工林中的树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经营社群友谊,因而人工林中的树木并不存在天然的联结网,也无法互相获取养分。B.文章中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树木人格化,一方面使得语言生动有趣,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科普文章的枯燥。C.单个植物虽然可以尽情享受生长资源,但面对强大的外力时太脆弱,需要同伴来互相支撑D.山毛榉、千金榆、柳树都属于异体连理枝,它们之间能够好好相处,然后逐渐联结并共生(3)文中提到两棵树木会“结为朋友”,请结合原文概括其“结为朋友”的具体表现。【解答】(1)D.“这也是最罕见的”错误,根据原文第8段“然而更罕见的是,不同树种的两根树枝合并生长才是最罕见的。故选D。(2)A.“因而人工林中的树木并不存在天然的联结网,也无法互相获取养分”错误,人工林中的树木并不存在天然的‘友情联结网’”,文章虽强调了树木合作的重要性。D.曲解文意、千金榆和柳树之间就属于这种情况”、千金榆和柳树能好好相处,不能笼统地说三者“都属于异体连理枝。故选B。(3)①结合“与之相反的是,不同树种间会互相联系,还会通过纤细的根毛互赠‘甜品’——健康的树给生病的树供给糖液以维持生命”可知,健康的树会通过根毛给生病的树提供糖液,小枝丫间会温柔地相互推拉;它们也只会向外侧生长较粗的树枝,两棵树木只会将柔嫩的小枝往朋友的方向伸展;③结合“另一个极罕见的现象是树木之间会互相帮忙,有时可能只是一根枝条环绕着另一根枝条生长并将其紧紧包覆”可知,相邻的树枝会相交生长。答案:(1)D(2)B(3)①两棵树木会互相扶持,健康的树会通过根毛给生病的树提供糖液,而向外侧生长较粗的树枝,相邻的树枝会相交生长。三、现代文阅读(15分)3.(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断魂筑蔡楠自从荆轲死了之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他把我装进箱子里,悠悠地对我说,我们该离开这里了。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我才知道那是高渐离汹涌的泪水。果然和高渐离预感的一样,秦国大军旋风一样扫过燕国。他们的旋风是向北刮,我和高渐离是向南逃。他带着我爬过他故乡范阳城的残垣断壁,来到白洋淀边的秋风台。我感觉,高渐离的脚步在这里停顿了好久。往事如昨,我开始疲惫地歇在高渐离的行李箱里。作为一把筑,我除了听命于高渐离的手指,我还能做什么呢?太子丹的头颅掉了,燕王喜的头颅掉了,燕国天空的星辰也掉了。我和高渐离不能再往南逃了。逃到哪里看到的都是秦国的星辰。我们在宋子居住了下来。高渐离做了一家酒楼的酒保。他的名字改成了燕惜。我就被燕惜安排在他那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床底下。虽然我动弹不得,一个曾是天底下最好的乐手的影子。我随着他端盘上菜,刷盘洗碗,骨节粗大。看着他的心在一点一点破碎开来,我躁动不安。我在箱子里激烈地扭动自己颈细肩圆的身子,我才有了暂时的安静。燕惜停止叹息是在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晚他破例多喝了几杯冰烧酒,正要回房休息,却听到了一阵久违的筑声隐隐传来。他循着筑声挪动着脚步,众人鼓掌赞叹。燕惜却不合时宜地嘟哝了一声:好是好,就是差了一些东西!燕惜说,客人的筑声是从琴弦上弹出来的,只能悦人耳,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客人把筑一下子就掷到了他的脚边,那你弹一首真正的音乐给我听听!他从床下掏出尘封的我,然后换上了那身在燕国朝廷穿过的华丽衣服,整容净面。在众人惊诧的目光里,右手捏着竹尺,优雅而娴熟地一击,震颤着发出了一声贯穿天地的妙音。众人的心一下子就被击昏了。昏迷的心不会死去,它们注定还会被持续的筑声所唤醒。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好——主人、客人还有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这十三根铜弦,还断着一根呢!那个夜晚过后,我没有再回到箱子里。我重新回到了燕惜的怀抱。我们又变得形影不离了。燕惜对我说,该是离开宋子的时候了谁在等我们?是嬴政。不,应该叫他秦始皇,他现在已经统一六国了。战鼓声已经远离了咸阳宫,只是在进宫之前,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其实,燕惜的眼睛根本不用了,他基本上已经为荆轲哭瞎了。与秦始皇面对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不但懂战争,懂政治,懂我。他狂笑着,受了我声音的吸引,走向我。他俯身想从燕惜的手里拿过我,然后自己弹奏。而这时,飞快地向秦始皇砸去——应该说我是长着眼睛的,但我的眼睛终究不如人的眼睛,更何况是秦始皇的眼睛。他比闪电还快的眼睛帮助他的头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我和沉重的铅块跌在大殿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竟然还有铅块一样的眼泪汩汩而下,秦始皇下令对燕惜处以绞刑。我的七零八落的残骸也被聚拢起来,放在了燕惜的脚下。秦始皇拍拍燕惜的肩膀,轻声地说,你不是燕惜,你是高渐离!熏瞎你的眼睛,可你偏偏参与了政治!燕惜抬起头,冷笑道,不,我不是高渐离,我也是燕国的影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多处使用照应,如波浪线处“他让人用马屎熏瞎了燕惜的眼睛”和文末秦始皇道出真相相照应。B.“堂下的听众禁不住欢呼起来”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效果。C.小说第三段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燕惜的忍辱负重和“筑”的难以平静。D.小说采用悲剧式结尾,高渐离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嘘慨叹,增加了历史的凝重感。(2)文中三次写到了高渐离的“泪”,分别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有人评价说“蔡楠的小说用荒诞的叙述口吻来叙事”。请据此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解答】(1)B.“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表现音乐效果”说法有误,后一句为正面描写。故选B。(2)①第一次:“我听见有东西噼里啪啦砸在箱子上。直到那东西顺着箱子的缝隙滴在丝弦上濡湿了我的身体,高渐离流下了汹涌的泪水,也有预知燕国不保的悲痛。②第二次:“燕惜却流着泪嘟哝着,好什么好,还断着一根呢,他流泪痛惜,还有对故人故国的眷恋。③第三次:“燕惜在秦始皇的剑下一动不动。我奇怪他的盲目里竟然还有眼泪,面临绞刑,也有对燕国不变的忠贞。(3)叙述视角:选取第一人称,以静物“筑”的口吻来叙事,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我”叙述荆轲死后高渐离再也没有摸过这把筑,燕王喜的头颅掉了,“一阵高亢的筑音穿过。我和燕惜都不由自主地唱起了那首荆轲曾经唱过的《易水歌》”感受高渐离在琴弦上弹奏的深沉情感。我灌满铅的身子在燕惜的粗糙大手里化作一道闪电,这些情节都是以静物“筑”的口吻来叙述。作用:①从表达效果上看,“筑”只是高渐离不离身的乐器,没有思想也没有感觉,给人一种新鲜感。②从人物形象上看,选取第一人称,让“筑”如主人高渐离一样有喜怒哀乐,从侧面衬托主人公,衬托了高渐离惜情重义、壮心不已的形象。③从主旨上看,本文取材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筑”随同高渐离经历了失去朋友和国家的悲伤,还见证了高渐离刺杀秦始皇的过程,凸显了历史人物遭遇的真实性,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答案:(1)B(2)①第一次:好友荆轲死后的哀伤,预知燕国不保的悲痛,对故人故国的眷恋,对燕国不变的忠贞。(3)叙述视角:选取第一人称,以静物“筑”的口吻来叙事,采用静物视角这种看似荒诞的视角来诠释真实的历史故事。②从人物形象上看,通过对“筑”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忍辱负重。③从主旨上看,充分表现了历史文化中深层的悲壮与厚重。四、文言文阅读(19分)4.(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杨允恭,汉州绵竹人,世富于财。乾德中王师平蜀,率乡里子弟置寨于清泉,为贼所得。允恭绐之曰:“苟活我,当相助。”贼释之,因厚结贼之子。一日贼欲加害,其子密以告,遂遁去。策干丁德裕,补殿前承旨。太平兴国间,监兵英州,又民贩海盐入岭北者众,请建大庾县为军。诏即以大庾县置南安军,而允恭擒捕海贼殆尽。诏奖之,自殿直特迁供奉官。缘江多盗,择驿卒具轻舟伺贼所在夜出捕其首者百数。又趣通州蹑海寇,寇张幕设强弩、短炮,炮伤允恭肩,神色不动,密遣善游水者,进击之,毙于水者大半,迁洛苑副使,都大江、淮、两浙发运,赐金带。先是三路转运,各领其事籍三路舟卒牙吏,自发运所输泗州,自泗州输京师,充发运使。官置榷场,计置买江淮所产茶。旧不较精粗,遂绝其弊。淮南十八州军,而九行盐禁,抵冒者众,寇盗之生,请均禁止。三司沮其议,而允恭力请不已,太宗卒从其请。又以庐州庐江县、巢县去州稍远,故多寇盗,诏遂建为军。允恭积官至江州刺史。卒,赐其子同学究出身。李顺之乱,其兄自荣据绵竹县,而允恭之兄允升、弟允元率乡子弟擒自荣以献,授允升本县令,允元什邡县尉,除允升赞善大夫,允元大理评事云。(节选自《隆平集》,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写出所选答案的选项。择驿A卒B具轻C舟D伺贼所E在F夜出捕G其首者H百数。(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为贼所得,与《六国论》中“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所用的句式相同。B.趣,指赶快,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C.籍,意为登记,与《鸿门宴》中“籍吏民D.同学究出身,宋学究科考试及格而等第次于学究出身,文中为直接恩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杨允恭刚成年时曾被贼寇捉住,但他在贼寇加害之前逃走,又通过献计得到了丁德裕任用B.杨允恭在英州监军时,奏请将大庾县改设为军,从此海贼被官府辖制C.杨允恭追击海贼时被贼寇的短炮打中肩膀,血流沾污衣服,但他仍不动声色指挥,活捉的有上百人。D.先前三路转运使各自管理着自己的区域,每年进献的贡米不超过三百万,在杨允恭采取措施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允恭绐之曰:“苟活我,当相助。”贼释之,因厚结贼之子。②三司沮其议,而允恭力请不已,太宗卒从其请。【解答】(1)“驿卒”是一个名词,是“择”的宾语,“择驿卒”是完整的动宾结构。“轻舟”是一个名词,“具”是动词,故D处断开,为名词成分,故E处不能断开,故F处断开,故G处不能断开,不能独立行使语法功能。综上应在BDF三处断开,挑选驿站的士兵,观察贼寇所在的地方(等待进攻时机)。(2)C.有误“籍吏民”中的“籍”意为登记。句意:杨允恭把三路船运的士卒和衙门小吏都登记起来,并封闭官府的金库。故选:C。(3)B.“百姓违反禁令私自贩卖海盐的问题也被杜绝了”错误,监兵英州,又民贩海盐入岭北者……自是冒禁者少”,但并没有杜绝。故选:B。(4)①绐,欺骗;活,使……活;相,此处译为“你们”;因。译文:杨允恭欺骗他们说:“如果让我活下来会帮助你们,(杨允恭)趁机和贼寇的儿子结下深厚的情谊。②沮,反对;已,停;卒。译文:三司反对他的主张,太宗最终依从了他的请求。答案:(1)BDF(2)C(3)B(4)①杨允恭欺骗他们说:“如果让我活下来,(我)。”贼寇放了他。②三司反对他的主张,但杨允恭不停地尽力奏请此事。参考译文:杨允恭,家中世代富裕,杨允恭刚成年,被贼寇捉住,(我)。”贼寇放了他趁机和贼寇的儿子结下深厚的情谊,贼寇想要加害(杨允恭),(杨允恭)于是逃走了,暂时补任绵竹巡检平定后前往宫廷。(宋太宗),在英州监军,又说私自贩卖海盐到岭北的百姓众多。皇帝就下诏把大庾县设为南安军、连都巡检,而杨允恭几乎把海盗全部捉拿,(杨允恭)。(当时),朝廷又命令他处理催促江南装纲转运。他来到临江军,准备轻便的小船,夜里出兵捕获斩杀了一百多贼寇,贼寇张设帷幕、短炮,血流弄脏了衣服,秘密派遣擅长游泳的人,(士兵们)向前攻击他们,还活捉了百人,杨允恭迁任洛苑副使、淮河,捉捕贼人等事。在此之前,每年进献的贡米不超过三百万,从发运的地方运到泗州,一年进献的贡米数量就翻了倍,又担任发运使,计划购买江淮生产的茶叶,长时间没有卖出去而腐坏的茶叶都被烧掉,按每年供给。淮南十八州军,杨允恭认为推行的法令不统一,盗贼的产生,奏请全部禁盐,但杨允恭不停地尽力奏请此事。又因为庐州的庐江县,所以盗贼很多,皇帝就下诏将二县设为军。死时年仅五十六岁。李顺作乱李顺的哥哥李自荣占据绵竹县、弟弟杨允元率领同乡的年轻人捉住李自荣(把他)献给朝廷,任命杨允升为绵竹县令,第二年一同召见他们进入宫廷,杨允元为大理评事。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刘禹锡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①。烟开鳌背②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想见扶桑受恩处,一时西拜尽倾心。【注】①鸡林:指新罗国,后面的“扶桑”亦指新罗国。②鳌背:此处借指大海。(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诗题意蕴丰富,不仅表明诗歌题材为送别诗,还点明源中丞此次出使的地点和任务。B.诗歌首句直言源中丞家世出身之显赫,“称”字充满了诗人对源中丞其人的肯定与称赞。C.颔联写源中丞辞别朝廷时身上虽布满冰霜,但他毫无怨言,依旧会耐着严寒出使新罗。D.颈联锤炼精妙,气势雄浑,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2)本诗多运用想象,诗人想象了哪些情景?在其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答】(1)C.“身上虽布满冰霜,但他毫无怨言,“身带霜威辞凤阙”的意思是源中丞一身威严地辞别朝廷,而是说源中丞通身威严犹如身带寒霜。故选C。(2)①想象源中丞出使新罗横渡大海时所见之景。烟雾散开,碧波千寻,金波万顷,表达了诗人对源中丞此行顺利的祝福之意。②想象源中丞到达新罗传布圣恩后众人西拜天子之景。“想见”一词意味着这是诗人的想象,把朝廷的恩惠布施下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源中丞完成任务的期待之情以及对国家强盛。答案:(1)C(2)①想象源中丞出使新罗横渡大海时所见之景,“千寻碧”“万顷金”描绘了开阔豪迈的海上景象。②想象源中丞到达新罗传布圣恩后众人西拜天子之景、受四海朝拜的自豪之情。六、名篇名句默写(6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苏轼在《赤壁赋》里认为“清风”和“明月”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从而能让我们随缘自适地获得精神上的解脱。②《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宫中的事如果问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后再实施,一定可以“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③小明寒假随父母一起去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游玩,看到雄伟壮观的兵马俑,想起了古人对秦朝灭亡原因所发的议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解答】故答案为:(1)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重点字:遇)(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重点字:裨(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何也七、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我们被告知,下井需要从里到外换上进入煤矿的防静电衣服——一套紫红色的纯棉衣裤。(A),因此还得穿上一件蓝色的粗布马甲,以便保暖。除此之外,腰上还需系一根宽大的牛皮腰带,换上黑色的长筒胶鞋。通往井下的直梯叫“罐笼”,我们来到井口,挤进罐笼里。罐笼开始缓缓降落,(B),大家要抓好罐笼两边的扶栏。①我将扶栏抓得紧紧的,②甚至做好了颠簸厉害时的心理。③在下降的过程中,④罐笼确实抖动了一两次,那种抖动比飞机起降时的颠簸还轻微得多。⑥罐笼下降的过程只持续了一两分钟左右,⑦触底时略有一顿,⑨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地下500米的深处。⑩在巷道的拐角处,我们看到了一台巡检机器人。机器人身高大约有1.5米,头部是两台高清摄像机,仿佛两只可爱的大眼睛。(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2)文中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解答】(1)A.下句“因此还得穿上一件蓝色的粗布马甲,脖子上围好一条浅粉色的毛巾,可见井下温度低。B.“大家要抓好罐笼两边的扶栏”由提醒的内容可知,罐笼降落时有颠簸。(2)语句②,“做好了”缺宾语中心语。语句⑤,不合逻辑,而上下句之间是转折关系。修改为:但(是)实际上。语句⑥,“一两分钟”表示不确定,删掉“左右”。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