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保山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将下列句子工整规范地写在格子里,注意书写速度。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荀子》

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古诗拓展

①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③赠别诗在我国古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惜别之情;王维在送元二时也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2)名言警句

①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因为“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朋友间的友谊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岁月的洗礼。2).根据对课文《京剧趣谈》的理解,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3).名句盘点。(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

(2)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3)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___。这句话选自《学弈》,其中所填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4).补全词语。

万不得()

心()气()

见微知()

()知非福

不可思(

)

万象()()5).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生活中有些现象sīkōngjiànguàn_________,只要你能见微知著,独立思考,勇于shíjiàn_______,就会有所成就,就会赢得róngyù_______。

(2)1927年,白色kǒngbù_______笼罩,面对cánbào_______的匪徒施以的非人的kùxíng_______,李大钊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gémìng_______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阅读,让我们抚今追昔,鉴往知来。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在句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冷漠的坚冰,在广阔的海洋里扬帆远航。A.驱散

融化

摆脱B.摆脱

融化

驱散C.摆脱

驱散

融化D.驱散

摆脱

融化2).围绕“勤于思考”这个中心意思选择作文材料,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问题没解决,绞尽脑汁,废寝忘食。

②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③遇到难题冥思苦想,寻找解答方法。

④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发言。

⑤常带着问题去阅读,及时记录体会。

⑥作业书写工整,每次得“优”。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3).下列地名或人名的拼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北川路BEI

CHUANLU

王芳WANG

FANGB.西湖XI

Hu

王想WANG

xiangC.驸马府FU

mafu

育才路YUCACUD.保康路BAOKANGLU

张飞ZhangFei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从迎春花或野草这两个事物中自选一个,借助例子,写出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的语句。

蜡烛:它虽然不如电灯那么明亮,但总是默默无闻地为人们带来光明。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将拼音和对应的词语连起来。

mùjiāhú

běifú

gùxiè

pǔbīnlù

浦宾路

顾榭

北凫

穆家湖2).读一读,连一连。

比喻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节目或事件

跑龙套

比喻虚假的、好看的外表

唱白脸

比喻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充当令人讨厌的角色

有板有眼

此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杂事

花架子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章法

压轴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2).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_____

A.弹钢琴,遇知音,内心感动。B.总起全文,引出传说。

C.创新曲,引联想,迸发激情。D.欣赏琴音,引发同情。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翻箱倒柜、粉身碎骨、专心致志”这些成语都与动作有关。(

)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

3.“凹”和“凸”都是独体字,笔画数都为五画,第二笔分别是“㇅”和“一”。(

)

4.“孰为汝多知乎?”中“知”的释义是“知识”。(

)

5.“天籁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都可以用来形容乐曲优美动听。(

)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_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题目:有一种智慧叫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坚持、包容、珍惜、努力”等。注意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情感。(400字左右)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读下面三则短文和补充资料,做题。第一则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补充资料1苏轼的人生经历1037年

出生于四川眉山。1057年

高中进士,后反对王安石变法,辞去官职。1071年

任杭州通判。1079年

因被指责讥讽朝政,犯欺君之罪,入狱。后谪居黄州。1084年

调离黄州,途经金陵,和王安石把酒言欢。1085年

东山再起,短短17个月,从犯官一路直升三品大员。1089年

苏轼受政敌攻击,任杭州太守。1091年

苏轼受朝廷重用,调离杭州,官至礼部尚书(他一生最高官职)。1094年

再次被贬。由汴京,到定州,再到惠州,再次成为犯官。1097年

苏轼被贬到更加荒远的儋州。1100年

宋徽宗大赦天下,苏轼被再次起用。1101年

苏轼在返回途中于常州病逝。补充资料2①苏轼被贬到黄州,夜游赤壁,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苏轼被贬到惠州,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③苏轼被贬到儋州,现在的海南,宋朝偏远的蛮荒之地!他写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第二则

别了,语文课①钟声响了,第一堂课是语文。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②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这本书先浅显地介绍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了中文的特点,最后讲述学好中文的方法。我一下子对中文了解了很多很多。我有点儿怪张先生,为什么不早点儿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点儿知道中文的丰富和优美。③我放下书,走到爸爸跟前,问他:“爸爸,我们将来移民到中美洲,我还有机会学习中文吗?”④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了中文。”⑤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⑥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语文课上,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簿,翻开第一页给大家看,然后又翻到最后一页,高高举起让同学们看。张先生说:“陈小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们看,他学期开始默书总不合格,现在却得了一百分!”⑦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⑧同学们都奇怪地注视着我。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⑨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着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中美洲,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⑩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地沉寂。张先生轻抚着我的头,叫我坐下。⑪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叮嘱我不要忘记中国,不要忘记中文。⑫这天,是我最后一次上语文课了,张先生带来一扎用鸡皮纸封好的包裹,她对全体同学说:“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⑬我接过这套书,心里非常难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送我一本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盈眶。⑭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第三则|交流平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有时,我们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如,《那个星期天》有一段叙述了“我”怎样“挨时光”:“我踏着一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有时,我们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1.读第一则和补充资料,做题。

①诗中哪个字最能让你感受到雨变化快?

______

②读一句诗的时间,天地一下子就变成不同的画面。照样子,在括号里补充一个合适的字。

黑云翻墨未遮山,——忽(阴)

白雨跳珠乱入船。——忽()

卷地风来忽吹散,——忽()

望湖楼下水如天。——忽()

③“一切景语皆情语”,题目中,哪个字能概括苏轼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

④苏轼的一生也像这场雨,充满了变化。苏轼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___________

⑤“诗者,人之性情也。”结合补充资料1和2,想一想:苏轼面对变化与风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连一连___________。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随遇而安,很乐观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豪迈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

吃货

2.读第二则,做题

①“我”对语文情感的变化过程是:

不喜欢语文→()→()

②第⑤自然段,写了哪三件事?表达了“我”对语文的什么情感?

事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

③读⑦第自然段,用“______”划出“我”的内心独白,再想想表达了“我”对语文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

④第⑪—⑬自然段,选择了哪两件与情感有直接关系的事例来写?用拟小标题的方式,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读一至三则,回顾所做的题,梳理出文章表达情感的4个方法。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运用表达情感的方法,写一段话。

陈小允到了中美洲,有没有继续自学中国语文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从下面事例中,选取一两件事,展开联想,表达“我”的感受。

事例1.到了中美洲,我依旧坚持学习语文,张先生送给我的那套书,成了陪伴我的最重要的“伙伴”,……

事例2.自学中文是困难的,没有老师帮助,同学送的字典就是我的小老师,……

事例3.默书簿,我不仅仅是常常翻阅……

事例4.同学们送我的故事书里,写了很多的民间故事……

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将选项字母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浑身鲜血(A.xuěB.xuè)_____淋漓,他们为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