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 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 标定试块_第1页
无损检测 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 标定试块_第2页
无损检测 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 标定试块_第3页
无损检测 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 标定试块_第4页
无损检测 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 标定试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7.040.20H26团 体 标 准T/URTI0010—2020无损检测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标定试块CalibrationtestblockofNDTequipmentfordoublerailtransit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发布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T/URTI0010—2020IT/CSTMXXXXX—20181目录TOC\o"1-2"\h\z\u前  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无损检测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标定试块 2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24技术要求 25检验方 56检验规则 67标记 78标志和标签 89包装、运输和贮存 8附件(一):漏磁标定试块图纸 1

无损检测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标定试块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试块的分类、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无损检测轨道交通双轨探伤设备试块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本标准也可作为用户订货的验收依据。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23905-2009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试用模块术语和定义GB/T12604.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槽口试块表面开口的人工不连续,其断面形状有矩形、U形和V形(见图1)。a)矩形槽口b)U形槽口c)V形槽口技术要求材料概述用于制作检测标准试块的钢材,应选用电炉或平炉熔炼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如:20号钢或45号钢),化学成分应符合GB/T699-1999的要求,晶粒度(7~8)级。用于制作电磁检测标准试块的材料,应选用500高斯的铁磁材料。参考缺陷槽口纵向槽口应与试块轴线平行,如果是圆柱状试块,槽口中心面还应与试块轴线重合。横向槽口应与试块轴线垂直。U形槽口和矩形槽口的两侧面应互相平行,且与试块表面垂直,槽底应与两侧面垂直。若无特别要求,V形槽口两侧面的夹角通常为45°或60°。槽底和侧面的平面度不应大于±0.03mm,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a=3.2μm。槽深的允许公差为±0.05mm。注:其他参考反射体,由合同各方协议约定。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ɑ=1.6μm;非检测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Rɑ=3.2μm。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相应被检工件或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外形尺寸试块长度、宽度、厚度以及其他外形尺寸的允许公差为±0.05mm。漏磁标定试块钢轨模拟表面裂纹试块是采用两根长度3.125米的60轨焊接组合而成,总长6.25米。整根钢轨上共加工6组不同类型的模拟裂纹。人工伤损的宽度根据实际加工能力应尽量窄。且各人工伤损之间的间隔(间隔指的是两个伤损之间的最近水平距离)都为100mm。每组裂纹缺陷的间隔最少为300mm。详见:附件(一)图纸。不同深度的裂纹与列车运行方向成45°角度,与水平面成30°角度,踏面发展长度5mm,深度分别0.35mm、0.5mm、1.0mm、1.5mm、2.0mm、2.7mm、3.5mm、5.0mm。不同长度的裂纹与列车运行方向成45°角度,与水平面成30°角度,踏面发展长度分别1mm、2mm、3m、5mm、10mm、15mm,深度2.7mm。与列车运行方向成不同角度的裂纹与列车运行方向分别成15°、30°、45°、60°、90°角度,与水平面成30°角度,踏面发展长度5mm,深度2.7mm。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的裂纹与列车运行方向成45°角度,与水平面分别成5°、10°、15°、30°、45°、90°角度,踏面发展长度5mm,深度2.7mm。不同埋藏深度的裂纹与列车运行方向成90°角度,与水平面分别成90°角度,踏面发展长度5mm,深度5mm。埋藏深度分别为0mm、1mm、2mm、3mm、5mm、7mm。超声标定试块应符合TJGW157-2017《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暂行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GTS-60SG、GTS-60-1、GTS-60-2、GTS-60-3试块的要求。检验方材料检测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表面粗糙度应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外形尺寸试块的孔径、外形尺寸、刻度线深度和刻度线位置应采用准确度优于±0.01mm的适当方法测定。漏磁标定试块检验不同深度的裂纹使用量角器、游标卡尺、塞尺检验工具对裂纹进行检验,符合4.4.1的相关规定。不同长度的裂纹使用量角器、游标卡尺、塞尺检验工具对裂纹进行检验,符合4.4.2的相关规定。与列车运行方向成不同角度的裂纹使用量角器、游标卡尺、塞尺检验工具对裂纹进行检验,符合4.4.3的相关规定。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的裂纹使用量角器、游标卡尺、塞尺检验工具对裂纹进行检验,符合4.4.4的相关规定。不同埋藏深度的裂纹使用量角器、游标卡尺、塞尺检验工具对裂纹进行检验,符合4.4.5的相关规定。超声标定试块检验使用量角器、游标卡尺、塞尺检验工具对伤损进行检验,符合4.6的相关规定。检验规则组批规则每批由每件试块单独组成。检验分类型式检验下列之一情况时,宜进行型式检验:新生产、转产或停产后复产时;材料或工艺改变时;合同约定时;上次型式检验已超过24个月时。试块的型式检验宜由取得GB/T27025认可的具有试块型式检验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进行。型式检验实验室应出具一份执行本标准的检验报告。相关的实验室名录可以从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获得。出厂检验(或批量检验)试块的制造商应对每件试块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并出具一份执行本标准的检验证书。出厂检验应由质量体系予以限定和保证。该体系宜符合GB/T19001的要求。检验项目试块的型式和/或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表1试块的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检验分类检验方法依据章条技术要求依据章条1化学成分型式5.14.12晶粒度型式5.14.13表面粗糙度型式和出厂5.24.34试块的外形尺寸型式和出厂5.34.45漏磁标定试块型式和出厂5.44.5超声标定试块型式和出厂5.54.6标记总则每件试块产品上应刻有永久性的标准化项目标记。试块上的永久性标记不应影响试块的使用性能。标记格式试块上标准化项目标记的格式可以是如下任一种:“GB/T23905试块类型符号/材料牌号”;“试块试块类型符号/材料牌号”;“试块类型符号/材料牌号”。标记中各要素的含义如下:试块类型符号———由英文字母、短横、数字组成,如附录A和附录B中所给出的;材料牌号———由英文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示例以符合GB/T23905,材料为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CSK-IA试块产品为例,其标记可以为:漏磁试块GB/T23905CSKIA/20或CSKIA/20。标记中各要素的含义如下:CSKIA———CSKIA型试块;20———20号优质碳素结构钢。标志和标签试块的标志或标签应至少包含:制造商名称、商标或识别标志、详细地址;产品名称、型号和规格、产品标准编号、产地;可追溯的产品编号。标志或标签应出现在包装上。标志的部分内容也可刻在试块产品上,但不应影响试块的使用性能。包装、运输和贮存试块经防锈处理后,宜用硬盒包装,以防止试块生锈和损伤。制造商应在包装上说明运输和贮存的要求,以避免试块受损。产品交付时的随行文件应包含: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合同约定时);型式检验报告(合同约定时);出厂检验证书。前  言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领域委员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信部高速载运设施无损检测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中铁第四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领域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平、邱绍峰、耿明、石永生、张玉华、马运忠、熊龙辉、郭满鸿、龙建兵、陈路明、刘建利、何平、徐剑敏、许辉、李成洋、许勇、徐维磊、贾银亮、许鹏、朱江、姜汉超、雷刚、黄永军、郭勐、葛志德、左义峰、夏浪、詹红庆、马建民、李晴、边永丰、王子成、丁伟、张定成、张剑、李红梁、郭思进。T/URTI0010—2020IT/CSTMXXXXX—20181前  言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领域委员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信部高速载运设施无损检测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中铁第四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无损检测技术及设备领域委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