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F/1A/wKhkGWdTj2yAf8nUAAEG7RM2UH0016.jpg)
![考点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F/1A/wKhkGWdTj2yAf8nUAAEG7RM2UH00162.jpg)
![考点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F/1A/wKhkGWdTj2yAf8nUAAEG7RM2UH00163.jpg)
![考点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F/1A/wKhkGWdTj2yAf8nUAAEG7RM2UH00164.jpg)
![考点2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1/3F/1A/wKhkGWdTj2yAf8nUAAEG7RM2UH001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考点24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时空线索知识框架考点解读重点考向课标要求典例引领考点冲关直通中考目录01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02单击此处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01课标要求●知道“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02时空线索02时空线索03知识框架
工业革命
04考点解读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主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882年组成的“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英、法、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一战前意大利秘密加入协约国一方)3、导火线和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影响: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04考点解读一、第一次世界大战4、爆发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5、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死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6、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四年多的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7、一战性质: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04考点解读一、第一次世界大战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①规模空前,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③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④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04考点解读二、列宁和十月革命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1)时间:1917年11月7日(在一战中爆发)
(2)爆发地点:彼得格勒(3)领导人:列宁
(4)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事件: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进攻(5)性质:社会主义革命(6)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04考点解读二、列宁和十月革命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性质改变,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世界格局;(3)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国际意义)(十月革命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即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04考点解读三、《凡尔赛条约》和华《九国公约》1、巴黎和会:(1)时间地点:1919年1——6月巴黎凡尔赛宫(2)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3)主要议题:讨论战后安排,主要是讨论对战败国德国的和约问题(4)会议性质(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5)主要条约: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6)会议影响:巴黎和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04考点解读三、《凡尔赛条约》和华《九国公约》2、华盛顿会议:(1)目的: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日本、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2)时间地点: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3)主导国:美国(4)主要条约:《九国公约》(5)会议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6) 两次会议比较: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性质都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都确立了新的统治秩序;都侵犯了中国主权04考点解读三、《凡尔赛条约》和华《九国公约》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形成: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2)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或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的统治秩序)。(3)评价: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的统治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4)维系工具:国际联盟(5)彻底瓦解和崩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04考点解读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2——1991年)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开始时间:1926年领导者:斯大林(2)举措、过程:1928—1937年,先后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3)成就: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即“斯大林模式”的成就)。(P9上图和P7左图)(4)利弊:苏联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04考点解读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苏联的农业集体化:(1)开始时间:20世纪30年代(2)举措: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3)问题:农民的利益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4、“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苏联模式”形成。
(2)特征(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评价: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利)。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弊)。它也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04考点解读五、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亚洲)(1)开始时间:1920年(2)领袖:甘地(3)内容:第一次: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非暴力手段抗争)。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0年代):“文明不服从”,内容有: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积极影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局限:拒绝使用暴力,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04考点解读五、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05重点考向考向一全面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05重点考向考向一全面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06典例引领【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A正确;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B错误;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C错误;一战以“同盟国”的战败而宣告结束,D错误。故答案为A。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的B.一战的导火线是慕尼黑阴谋C.一战前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D.一战以“协约国”的战败而宣告结束05重点考向考向二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06典例引领【答案】B【解析】根据“1921年”“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符合题意;完成工业化形成苏联模式与列宁无关,A排除;农业集体化解决粮食问题与新经济政策不符,C排除;赫鲁晓夫广种玉米解决苏联的经济体制弊端,D排除。故选择B。
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A.完成工业化形成苏联模式 B.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C.农业集体化解决粮食问题 D.广种玉米解决苏联的经济体制弊端05重点考向考向三巴黎和会VS华盛顿会议VS雅尔塔会议06典例引领【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是英、法、美操纵的,华盛顿会议是美、英、日等国操纵的,都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所以A、B、C都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英、法获利最大;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利最大。所以答案选D。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国操纵,充满了矛盾和斗争B.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C.侵犯了中国的主权D.美国在这两次会议上获利都最大07考点冲关1.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某历史领域的头条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料包,由此判断该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A07考点冲关2.战争是残酷的,发生在1916年的战役,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此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滑铁卢战役C3.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四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苏联的解体07考点冲关C4.“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各国人民展示了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材料评述的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作用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D.苏联模式的形成07考点冲关A5.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会议"是指A.华盛顿会议 B.巴黎和会 C.雅尔塔会议 D.开罗会议07考点冲关A6.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基本线索,下列史实在线索上排序正确的是①实施新经济政策②取消义务交售制③开始农业集体化④实现国家工业化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④② D.④③①②07考点冲关C7.下面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实施的经济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
A.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都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C.说明了两国的经济环境相同 D.都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07考点冲关A8.如图为苏联“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增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A.轻工业增长率最高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均衡发展 C.始终将农业发展放到首位 D.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07考点冲关D9.他常赤课着上身。腰间围一块土布,每天亲自纺纱织布半小时。1930年,他为了“食盐专卖法”而再次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材料中的他是A.玻利瓦尔 B.扎格鲁尔 C.甘地 D.卡德纳斯07考点冲关C08直通中考(2021安徽真题)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材料说明一战导致欧洲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即-战使欧洲的殖民统治地位下降,从而有利于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故选D;材料反映了-战对欧洲的打击,说明有利于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ABC都不符合这一主旨,排除。08直通中考2.(2021年北京真题)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学者蒙格指出,英国与俄国缔约的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要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砝码”。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英国与俄国缔约的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万安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砝码”,这反映了一战前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的背景,故选A;1929年暴发经济大危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B;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冷战"对峙局面形成,排除D。08直通中考3.(2021北京中考)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战后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化学工业,但是计算机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A排除;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无关,C排除;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多极化趋势出现也是在冷战时期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冷战后的世界不符,D排除。故选B。08直通中考4.(2021年福建真題)下列对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D.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答案】C【解析】依据表中信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欧洲两大军事对抗组织的出现、德国的崛起、巴尔干危机埋下战争祸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故C符合题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解读不全面,排除A;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最终引发-战,B理解不全面,排除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后,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排除D。故选C。08直通中考5.(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1921年,列宁曾就新经济政策说过,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列宁强调的是A.加快农业集体化的紧迫性B.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C.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可能性D.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答案】B【解析】根据“如果不......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可知,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对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故选B。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排除A;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I业化方针,且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家I业化,排除C;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08直通中考【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1923--1925年,苏联的私人企业和工业企业等上缴大量赋税,说明这一时期苏俄允许私人I商业的发展,由此可知这些现象的出现的原因应该是新经济政策的史实,故选C;苏联模式下、赫鲁晓夫时期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期都不允许大规模的发展私营I商业,排除ABD.
6.(2021江苏宿迁)在1923--1924年度,国家共收工业税5800万卢布,其中私人企业就缴纳了4110万卢布。在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做实实的商人,包括:工厂主、金融家、投机商、店主、工匠等)的工业企业共收直接税2.9亿元卢布(包括工业税、附加税、所得税),占当年度全国共收直接税6亿卢布的一半。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苏联模式的形成.B.赫鲁晓夫进行经济改革C,新经济政策推行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08直通中考7.(2021年江苏宿迁)1921年7月,美国国务卿休斯向英、法、日、意、中五国提议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即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下列选项与材料有关的是A.凡尔寒体系B.华盛顿体系C.两极格局D.多极化趋势【答案】B【解析】据材料”1921年7月,美国国务卿休斯向英、法、日、意、中五国提议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即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可知,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五国海军条约》、远东和太平洋问题的《九国公约》,建立了华盛顿体系,B正确;1919年6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建立了“凡尔赛体系”,故A排除;二战结束后建立了美苏两极格局,C错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与题意无关。08直通中考8.(2021年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这说明,新经济政策A.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显著B.强化计划经济体制C.适应了苏维埃俄国的国情D.导致资本主义复辟【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包括实行自由贸易等,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所以C项符合题意;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重工业成效显著,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实行自由贸易等,不是强化计划经济体制,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导致资本主义复辟不符合史实,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08直通中考【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的这些成就都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这些成就,故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0年实行的经济政策,故A错误;1954-1961年,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未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故B错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故C错误。综上故选D.9.(2021年四川眉山)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7,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里。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坐苏联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一号”进入大空,后安全返回地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主更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市场经济体制C.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1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安全协议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依据
- 2025年医药公司宿舍房屋租赁合同范文
- 2025年债权债务清算执行协议
- 2025年建筑现浇楼板合同样本
- 2025年光学计量标准器具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企业筹资借款策划合同范本
- 2025年住宅购置合同样式
- 2025年临时员工聘用协议规定
- 2025年个人司机工作合同
- 2025年企业消费信贷担保协议范本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事业单位引进名校优生12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寒假数学计算题天天练及答案(共15天)
- 2024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3 Keep Fit How do we keep fit》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山东省海洋知识竞赛(初中组)考试题及答案
- 药品流通监管培训
- JD37-009-2024 山东省存量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 《广西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工作 指导手册》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雾化吸入技术教学课件
- 2024EPC施工总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