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12/wKhkGWdSU0SAOEihAAMScGbw-zQ801.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12/wKhkGWdSU0SAOEihAAMScGbw-zQ8012.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12/wKhkGWdSU0SAOEihAAMScGbw-zQ8013.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12/wKhkGWdSU0SAOEihAAMScGbw-zQ8014.jpg)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二历史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4/12/wKhkGWdSU0SAOEihAAMScGbw-zQ8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6课
木易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时期田赋人头税徭役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科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关税自主权的失与得个人所得税制度本课线索
一个国家赋税制度的优劣,以及老百姓赋税负担的轻重,的确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政权的兴衰的存亡。税收自古以来就与国家、社稷、政权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血肉联系。没有税收,国家和政权就没有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保障。税收是国家机器,包括国家机关、官吏、军队、警察等社会公器,得以运转的补给源、经济命脉和生命线。中国四千年国家政权更替的历史,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存亡,几乎无一例外与人民的田赋、口赋、徭役的总体负担有着直接或简介的关系。
——曾国祥《赋税与国运兴衰》
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马克思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关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演变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哪些赋役种类呢?名词概念人口税(户调、丁税)财产税(算缗、算车船、税民资)商业税(市税、关税)农业税(田租)徭役(军役、力役、杂役)特点: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夏商周——贡赋制度(赋税制度的雏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井田制下,土地归周王所有,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向周王缴纳贡赋。2.春秋战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一是打破井田和私田的界限,所有土地都按统一的标准征税;二是赋税一律征粟,缴纳粮食,以鼓励百姓务农;三是制定户籍制度,登记人口劳动力数字,按人口抽人头税,征伐徭役和兵役。商鞅变法是封建赋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基本确立的标志。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3.秦汉田赋人头税徭役“收泰半之赋”(田产三分之二)“与民休息”(十五税一、三十税一)口赋沉重加征财产税(车船税、算缗钱、税民资、牲畜税)基础——编户齐民:即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口赋、算赋逐渐加重财产税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务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正卒:役期一般是1-两年,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到边塞屯戍。教训秦汉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隋唐(1)唐前期:租庸调制;交租(粮食),调(布帛);绢布代役(庸)。【知识拓展】魏晋到隋唐田制的变化北魏开始实施均田制唐中后期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从实施到瓦解的原因是什么?思考点均田制的兴与衰请把下列图示补充完整魏晋以来战乱频繁产生大量无主荒地收归国有分配给农民使用向国家承担赋役发挥作用安定民心、安于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隋唐以来人口不断增长土地兼并加剧导致国家无田可授均田制瓦解与之配套的赋税制度: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唐]陆贽作用:①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
②纳庸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二)两税法1.背景仔细观察地图,唐鼎盛时期和唐后期户口数有何变化?户口锐减,逃户增多,税收不足。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隋唐(2)唐中后期: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背景】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瓦解;安史之乱,政局动荡,户籍混乱
玄宗之末,版籍(户口册)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司马光《资治通鉴》根据材料,指出两税法的内容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租庸调制两税法征税单位税收形式征税对象人身依附“以丁身为本”“以资产为宗”征收实物为主征收钱币为主普通民众王公贵族官僚行商免征除王公外的一切家户都要承担对人身控制较大减轻人身控制保证财政收入民众获得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意义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VS两税法继承唐制,附加税繁杂多变;(代役金、徭役等)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整理田赋地籍,按土地状况收税。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作用: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增加国家田赋收入。背景:宋代不抑兼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5.宋元(1)宋:两税法。王安石募役法,百姓纳钱代役。熙宁五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5.宋元(2)元:北租庸调制,南两税法;增设“科差”,按户等征收丝和银两。继承唐制(租庸调与两税法),附加税繁杂多变;北方:丁税、地税南方:夏税、秋粮“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材料一:包银之法,户不过二两,而州县征之加十倍,都中责之。——《元史·王都中传》材料二:在江南沿袭南宋税制,既可征得统治集团所需钱财,又不会因更改税制而使民众受惊扰,可以稳定南方社会的封建统治秩序,还可以再据北方税制增设一些项目,如增征部分“科差”——江南的“包银”和“户钞”,征得比南宋政权所征还多的钱财。——高树林《古代社会经济史探》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6.明清(1)明前期:沿袭两税法,以征收米麦实物为主。英宗,江南折银征收(金花银)(2)明后期: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史料: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立法颇为简便。――《明史・食货志・赋役》【背景】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流通量增加,土地兼并加剧,贪污腐败盛行,统治危机加深①标志我国赋役平行制向近代租税制转变,是我国赋税史的一次重大转折;②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促进劳动力商品化。③扩大了货币税的课征范围,促进农产品商品化。④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⑤简化纳税项目,银有定额,纳有时限,官收官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员贪污腐败。归纳总结出一条鞭法的意义。【内容】赋役合并,按田亩多寡进行征收;一概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服役。不同点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土地产权政府不再授田,土地自由买卖政府对民授田,土地不可买卖土地可以买卖征税原则税额固定,人们较有预算税额不定,符合实际以田地多寡定征收量征税项目分田赋、力役和供品,税项分明分户税和地税,手续简化赋役合并,取消力役,由政府雇人代役课税对象有主户、客户之分,迁徙后仍须向原籍缴税无分主户、客户,一律在定居地登记,按贫富财产多少缴税由丁、田分担征税次数每年征收一次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赋役合并,减少了征税次数课税形式以实物缴纳以钱计算税值,再折交实物由实物改为征银相同点相对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都按土地多寡征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对比】租庸调制VS两税法VS一条鞭法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6.明清(3)清前期:雍正,摊丁入亩。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人口增长快于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又不断集中到大地主手里,农民不断丧失土地,又要承担沉重的丁赋,所以无地农民被迫逃隐,既影响了国家税收,又造成社会不稳。——张守军《中国古代赋税与劳役》作用:废除人头税,减轻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增加,雇佣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简化税收手续,一定程度上减轻赋役负担,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人口增长。【探究】归纳“摊丁入亩”的意义农业税的终结:2005年12月29日,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经人大通过,向全国农民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趋势变化简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至废除。人丁→田亩两税法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繁→简(两税法)(一条鞭法)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一条鞭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不不定→定时人身控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可以纳捐代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利于农业发展。服徭役→代役(租庸调制)【探究】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关税:海关根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关税起到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保护生产,调节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国内关税:清末的厘金局卡通过国内水陆要道的货物设立关卡征收捐税。中国近代军阀混战时期从不同地盘经过也要交关税;国境关税:废止国内关税,单一征收国境关税,伴随着近代国家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出现。德国统一、美国联邦政府建立后废止国内关税。1.古代关税的起源与演变西周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要被征税汉在西北丝绸之路设卡征收关税唐宋设市舶使、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元于泉州置市舶提举司,掌海外贸易查禁,课植等事;后颁布《市舶则法》,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市舶管理法则明隆庆开海,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设立督饷馆管理海外贸易清朝前期康熙(1683)开海禁,乾隆年间(1757年),只留下粤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国内关税、国境关税并立,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国内关税1937年正式废除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842年《南京条约》:“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丧失关税自主权和确立协定关税制度的开端1843年《虎门条约》:“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一体均沾”,片面最惠国待遇。1863-1908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的罗伯特·赫德中国丧失自主调节税率的权力洋人长期把持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维护西方列强的利益;客观上推动晚清海关近代化)历史影响:丧失国家主权,冲击了自然经济,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高考真题演练】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及其原因。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3.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①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②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1928年“改订新约”,与列强重新签订关税条约。材料:192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向各国发出照会,“分别就其旧约已满期者,改订新约;未满期者,修改旧约”。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1928年7月,美国首先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地位。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其后国民政府多次修订关税税则,实施出口免税或退税,提高了煤油、汽油、羊毛、毛制品、化学产品、机器等货物的进口税率。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从1928年的3000万银元上升到1931年的33800万银元,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保持在3亿银元左右。——摘编自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轨迹:从丧失国家主权到追求民族独立。【探究】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从“协定关税”到“关税自主”折射出的近代历史发展怎样的轨迹?①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亟待巩固;②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谋求关税自主,树立国家独立形象的需要;④改革关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中美英签订新约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8401949古代关税自主丧失关税自主权19271928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改订新约运动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维护了国家关税主权,保护了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前的制度创立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5年强化法制化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了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重要促进作用。1987年颁布具体法律4.新中国关税制度: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5.个人所得税(1)北洋政府:1914年,制定所得税条例,但没有实施。(2)国民政府:1936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3)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4)改革开放后: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正式确立个人所得税。材料:在现代税制体系中,对个人收入起调节作用的税种主要有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以及遗产与赠与税等。个人所得税是在收入分配的最终环节——个人所得环节征收的税种,属于直接税,最能体现税收普遍、公平的原则。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体现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从而达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是最重要的主体税种之一,发挥着聚集国家财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①增加财政收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②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稳定;③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探究】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纳税。”——本杰明⋅富兰克林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1)田赋:秦税率极高;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2)人头税:口赋,算赋,商人加倍。(3)财产税:车船税、算缗钱。(4)徭役:更卒(本地服役)、正卒(郡国京城服役)、戍卒(边塞屯戍)2.隋唐(1)唐前期:租庸调制;交租(粮食),调(布帛);绢布代役(庸)。评价: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赋税收入。(2)唐中后期:780年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意义①保证财政收入②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3.宋元(1)宋:两税法。王安石募役法,百姓纳钱代役。(2)元:北租庸调制,南两税法;增设“科差”,按户等征收丝和银两。4.明清(1)明前期:沿袭两税法,以征收米麦实物为主。英宗,江南折银征收(金花银)(2)明后期: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评价: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3)清前期:雍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并减轻人身依附。【趋势】(1)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2)品种: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3)时间: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4)服役:农民由必须服役到可以代役。(5)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合并。笔记整理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1.起源与演变(1)出现:西周开始;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长期并存。(2)演变:1937年废除国内关税。2.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①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协定关税。②海关管理: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3.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①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②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1928年“改订新约”,与列强重新签订关税条约。4.新中国关税制度:(1)建国初:收回关税自主权;国家颁布关税法规,1951年统一全国关税制度。(2)改革开放后:颁布海关及关税法律、条例,强化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5.个人所得税(1)北洋政府:1914年,制定所得税条例,但没有实施。(2)国民政府:1936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3)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4)改革开放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六位机械计数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转向中间臂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常州2025年江苏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269人(定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生化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2024年四川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招聘教育人才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程序温控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灌机管道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双色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袋装水简易连接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X射线探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家庭清洁课件教学课件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11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教案(共三篇)
- 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J04∕T 290-2012 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
- GB/T 17775-202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 灯笼彩灯安装合同范本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