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范围:纲要(上)1--12课;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A.呈现一体化趋势B.具有多元性特征C.依赖生产力发展D.体现兼容的特色2.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运用“二重证据法”判断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仅其上、下限稍有分歧),二里岗文化和殷墟文化是早商文化。但随着新的碳14测年数据的公布与西方学术观点的影响,部分学者不同意给二里头文化及其他文化贴上夏文化的标签。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国考古研究远落后于西方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历史研究发展C.二里头文化并非夏文化遗址D.历史事实的认定依赖于考古发现3.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这说明西周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B.分封制强化了社会等级C.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D.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4.王国维认为,商代以前,天子与诸侯,君臣之分未定。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其功臣、族弟、甥舅等,“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可用于解释西周时期A.等级制度的形成B.天子权威得到加强C.社会秩序的稳定D.宗法观念开始萌芽5.春秋时,楚庄王曾诠释“武德”,认为“武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这一诠释体现了他对社会安定和民众利益的追求,也符合周初以来华夏对“德”的理解。之后,他又举(周)武王之例,显示其欲以武王为效法对象。这反映出楚庄王A.对强大武力的向往B.有同周武王一样的功绩C.对华夏文明的认同D.以儒家思想为立国基础6.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下列措施中,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A.奖励军功,奖励耕织B.废井田,开阡陌C.限制贵族特权D.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制7.秦统一后,秦始皇所创立的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度8.柳宗元《封建论》写道:“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顾炎武说:“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据此可知A.都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B.制度取决于圣人的个人意志C.行分封制是古人所处客观形势使然D.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9.秦初设博士制度,把一批文人学者纳入政权机构担任低级官吏,负责“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博士制度的设置旨在A.提升文人地位B.转变治国理念C.优化官员选拔D.巩固专制统治10.文帝时有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陆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悯(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班固·汉书·文帝纪第四》记载:“与匈奴结和亲……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这能够用来佐证汉朝A.国家大一统的实现B.意识形态顺应现实需要C.社会贫富分化严重D.宗法观念在逐步地淡化11.汉武帝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下列属于这一阶段的关键词有A.推恩令刺史制度西域都护府B.黄老无为大一统中外朝制C.尊崇儒术党锢之祸盐铁官营D.河西四郡察举制均输平准12.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官室百官同制京师”,面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开通大运河B.推行崇文抑武政策C.颁布“推恩令”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13.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铺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这种题材创作A.促进了国家认同B.巩固了汉朝疆域C.体现了文化繁荣D.强化了中央集权14.《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国家控制的人口不过1000余万,然而到中元二年(公元57年)国家所控制的人口已达2100余万。下列有助于解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东汉初期A.社会经济空前繁荣B.释放奴婢取得成效C.政府威信大大提高D.官民关系显著改善15.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都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主要表明()A.内迁民族完全抛弃了自己的制度文化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巩固西汉统治D.华夏认同感增强16.如图为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民族南迁示意图A.结束了南北对峙B.促进了民族交融C.巩固了北方统一D.促使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17.南朝宋、齐时期,寒人充当中书舍人,专掌军国机要,夺取了至关重要的中书省大权,同时地方上也任用寒人为典签,监督军政。这反映了A.寒人成为治国核心B.考试选官制正式确立C.中央机构权力失衡D.社会流动性有所增强18.公元600年,李英林起兵于熙州(今安徽安庆市)。随后广东潮州等地相继发生起义,纷纷起兵抗隋。而隋朝却因“关河悬远,兵不赴急”。鉴于此,隋朝政府决定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这主要说明大运河的开通A.增强了隋朝军事力量B.助推了南北分裂局面的结束C.意在维护国家的统一D.解决了南北交通不畅的问题19.唐高祖、太宗时期任仆射的俱为元勋重臣。在政事堂群相议政时,尚书仆射品位高于侍中、中书令及其他加议政衔的官员,有着尚书左右仆射领导群相议政的含义。但是到了贞观末年,仆射一职长期出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参与决策官员数量固定B.尚书省是事实上的决策机构C.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D.尚书省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20.在一夫一妇承担的租额方面,隋朝规定为粟三石。唐初,则变化为“每丁岁入租粟二石”,同时妇女不再作为纳租人口。这一税制的变化A.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B.是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D.有利于促进国家人口的增长21.在古典文论中,艺术风格一般被称为“体”。唐代,专门的诗歌批评、法式类作品远超前代,专门涉及到诗歌风格理论的有《文笔式》等,《文笔式·论体》将诗歌的风格分为六大类:博雅、清典、要约、切至、绮艳、宏壮。这可用于说明唐代诗歌创作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B.进入了黄金时代C.迎合了士大夫的品味D.与儒家思想结合22.唐朝的外国使节及其随行人员在获得准许之后,可以在京城购物,参加宫廷宴会、新年庆典、皇帝祝寿等各种官方活动。来自高句丽、百济、新罗和日本等国的僧人可以长期滞留中国,系统学习佛教和中国文化。外国商人则可以按规定在京城、边境市场或海港经商。据此可知,唐朝A.对外政策开放开明B.中外官方交往频繁C.周边贸易发展迅速D.重视宗教文化输出23.如图为宋代部分“路”的设置。该划分A.旨在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B.为行省的设置奠定了基础C.有助于全国交通网的畅通D.着眼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24.时间宋太祖朝(16年)3人2人3人2人宋太宗朝(22年)6人1人7人11人宋真宗朝(25年)6人6人5人43人宋仁宗朝(41年)7人22人5人42人宋英宗朝至宋钦宗朝(16年)—32人3人52人总计22人63人23人150人A.文官体制的逐渐形成B.崇文抑武政策的发展C.中枢机构的重大改革D.分权机制的不断弱化25.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街市上的经营者不再仅限于“市籍市人”,上至A.重商主义的流行B.官僚体系的腐败C.营商环境的宽松D.抑商政策的巨变26.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京的繁华。我们于图中十字路口,会看到一家卖小吃的流动摊位、一间招牌为“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香药铺;右上方是一个说书摊位、一间羊肉铺、一个小吃摊、一个鲜花摊、一家豪华大酒店“孙羊正店”;一个销售“香饮子”(饮料)的小摊;一家“解库”(当铺)。这些细节反映了宋朝城市A.生活便利丰富B.突破了时空的限制C.纸币投入使用D.商业繁盛外贸发达27.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议连署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这一政策主要目的是A.强化君主权威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民族交融D.提高行政效率28.1265年,忽必烈册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并让其兼任宣政院的主要官员。另外忽必烈也册封西藏噶举派、宁玛派、布顿派的一些高僧,并授予他们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忽必烈的这些做法A.利于加强对西藏的控制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思想C.促进了西藏内部的统一D.开启了西藏封建化进程29.废除丞相后的朱元璋“躬览庶政”,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力不从心。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设置参知政事B.由宦官充任机要助理C.设殿阁大学士D.由六部长官组成内阁30.表1所示为顾炎武对宋明理学与“禅学”论述的摘录。据表1可知,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表1来源摘录《〈下学指南〉序》今之语录几于充栋矣,而淫于禅学者实多,然其说盖出于程(程颐、程颢)门横浦(南宋张九成)则以禅而入于儒象山(陆九渊)则自立一说,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而其所谓“收拾精神,扫去阶级”亦无非禅之宗旨矣A.丧失了正统地位B.重塑了道德体系C.汲取了佛教思想D.延续了孔孟道统第Ⅱ卷(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帝时,晁错上《削藩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北宋初年,宋太祖问计宰相赵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答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摘编自司马光《涑水纪闻》(1)贾谊和晁错上书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指出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太祖“问计赵普”的背景。(6分)(3)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后,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32.【郑和下西洋】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所谓的中国式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内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根植于历史与现实,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正是其明证。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郑和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修建赞助合同范本
- 劳务时间合同范本
- 内外架合同范例
- 化肥合作合同范例
- 专项经理聘用合同范本
- 农业购货合同范本
- 化工产品购销服务合同范本
- 医院购销合同范本
- 出口布料销售合同范例
- 养殖水车出租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国邮政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新教材的变化及教学建议课件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 2025年新闻部工作计划
- 中国近代史纲要西安财经大学练习题复习资料
- 中国成人ICU镇痛和镇静治疗指南解读
- 2023年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957题)
- 延长保修服务合同
- 2025中考英语作文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How are you第3课时说课稿 湘少版
- 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产品追溯系统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