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湖南岸平原面积狭小,水流较急。古人结合当地环境筑起了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沟),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如图),逐级调蓄流水后入太湖。该系统连接了农户并使得当地“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完成下面小题。1.“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造成该地区()A.旱涝灾害减轻 B.聚落趋于聚集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航运价值降低2.在溇港中水流由南向北流且水量最大的时节()A.鄱阳湖水域面积最大 B.祁连山雪线最低 C.三峡红叶景色秀丽 D.华北沙尘暴多发3.近年来,有专家提出“退圩还湖”,以下说法中与其相关性最弱的是()A.增强湖泊调蓄功能 B.提升旅游观赏性 C.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D.维护生物多样性【答案】1.A2.A3.B【解析】【1题详解】横塘、纵溇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增大了水域面积和水流通道,有利于行船,从而促进河运发展,D错;增加的众多河沟,有利于雨季行洪排涝,旱季引水灌溉,A对;横塘、纵溇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对聚落形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BC错。因此选A。【2题详解】溇港中水流由南向北流,汇入太湖,圩田正在排涝,此时为夏季,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域面积最大,A符合题意;祁连山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最高的夏季山上0°C等温线上移,排除B;三峡红叶的季节是秋季,排除C;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春季,排除D。故选A。【3题详解】退圩还湖扩大了湖域面积,湖泊调蓄功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增强,湿地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增加,ACD均为退圩还湖的好处,相关性强。溇港圩田作为当地特色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退圩后其观赏性会降低,故选B。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的南岸,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近年来当地政府创造性地实施“引凌入沙”工程,治沙效果显著,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引凌入沙”是指把黄河凌汛水引入沙漠,顺地势向东流进低洼地。下图示意“引凌入沙”工程范围。完成下面小题。4.“引凌入沙”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是()A.土壤侵蚀加剧 B.土壤酸性增加 C.土温变化加剧 D.土壤肥力增加5.库布齐沙漠实施“引凌入沙”工程的有利条件有()①该河段凌汛时段水位高 ②受水区沙漠广布③水源区植被覆盖率高 ④距离黄河近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6.“引凌入沙”的最佳季节在()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答案】4.D5.C6.D【解析】【4题详解】引凌入沙后,库布齐沙漠受水区植被覆盖率加大,防风固沙的能力增强,土壤风力侵蚀作用减弱,A错误;受水区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蒸发加剧,可能发生次生盐碱化,因此土壤酸性不会增加,B错误;土壤水分增加,比热容变大,土温变化可能缩小,C错误;引凌入沙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增加,且黄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也随着水流到达此地,提升了土壤质量,D正确,故选D。【5题详解】该河段位于40°N附近,冬季有结冰期,其流向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凌汛多发,提供充足水源条件,①正确;库布齐沙漠距离黄河近,引水距离短,④正确;沙漠广布,治理难度大,且水流下渗量大,②错误;水源区属于干旱及半干旱气候区,植被覆盖率实际较低,③错误。故选C。【6题详解】引水条件需要结合温度、水位和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下游封冻致使冰下过流能力减弱,冰块在水流的推动下,极易发生“堆冰”现象,大量流水汇聚导致黄河水位居高,引水条件较好;春季气温回升,引水渠不易结冰,水流通畅,引水条件较好,且有利于农作物及牧草生长,因此最佳引水季节应为春季。故选D。干球温度是接触球体表面空气的实际温度;湿球温度是球体表面附着有水时,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后球体的温度。根据干、湿球温度的差值,可以确定空气的相对湿度。我国某高二同学某天11:30打开智能手机中天气app,显示当天当时气温为14℃,相对湿度为53%,日出时间为6:18,日落时间为18:22。下图示意干湿球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完成下面小题。7.该同学所在城市最有可能是()A.上海市(约122°E) B.合肥市(约115°E) C.重庆市(约106°E) D.宜昌市(约110°E)8.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关系是()A.露点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B.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干球温度C.干球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D.露点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9.结合图及下表判断,推测当时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分别为()A.20℃,9℃ B.8℃,9℃ C.9℃,5℃ D.9℃,14℃【答案】7.B8.D9.C【解析】【7题详解】材料中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此二者的中间时刻(即二者的平均值)就是当地地方时12点的北京时间(也是120°E的地方时),计算可得为12:20(18:22+6:18=24:40,24:40/2=12:20)。北京时间12:20为当地地方时12:00,当地比北京晚20分钟,因此可推算出本地的经度约为115°E,判断为合肥。故选B。【8题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为实际气温,湿球温度是球体表面附着有水时,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后球体的温度,因此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水的蒸发量跟相对湿度有关,相对湿度越大蒸发量越小,带走的热量越少,干湿球温度差异越小。湿球温度计蒸发面积有限,相对于干球温度降温幅度有限;露点温度是大范围空气整体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相比干球温度降温幅度较大,所以露点温度<湿球温度。故选D。【9题详解】查表可知,干球温度14℃,相对湿度50%时,湿球温度为8.85℃,而当地此时相对湿度为53%,因此湿球温度应该略高于8.85℃,因此排除AB选项;由上题可知,空气未饱和时,露点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故选C。我国某校对图左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土壤进行采样调研,并绘制了四地0-60cm的土壤剖面图,如图右,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河谷地区可能位于()A.湖北 B.广东 C.河南 D.黑龙江11.该区域塔头薹草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降水 C.水分 D.光照12.图右中③示意的土壤剖面最有可能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10.D11.C12.A【解析】【10题详解】图示地区海拔较低,针阔混交林是当地的地带性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是亚寒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类型,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区域,属于黑龙江典型植被,D正确;湖北和广东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B错误;河南的植被类型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塔头薹草属于非地带性湿生植物,光照对其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③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最薄,甲处坡度最大,流水等搬运侵蚀能力强,枯枝落叶腐殖质被侵蚀搬运最强烈,堆积的少,所以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少,土层最薄,底部出现了母岩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在非洲大陆的平均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3.N地夏季降水丰富的原因有()①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 ②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③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④受几内亚暖流影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比较7月P、Q两地水温,且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P>Q,P地受到沿岸暖流影响更显著 B.P>Q,Q地受离岸风影响冷海水上泛C.Q>P,Q地夏季升温速度比P地更快 D.Q>P,P地距大陆更远受大陆影响小15.造成图中1月赤道低气压带东、西段位置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海陆分布②洋流性质③太阳辐射④植被类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13.B14.B15.C【解析】【13题详解】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N地处于西南风迎风坡,降水多;沿岸几内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①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读图可知,P地位于海洋内部,而Q地离陆地较近,受陆地影响大;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降温慢,所以导致P地水温高于Q地,C、D错误;由于Q地附近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所以7月份P地水温较Q地高,A错误;Q地盛行离岸风,导致离岸流,底层冷水上泛,使得Q点水温更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赤道低压带应分布在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受热辐合上升的地区。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南半球,西段靠近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半球气温较低,赤道低气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①正确。1月赤道低压东段所在区域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西南非受本格拉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不易形成低气压带,而1月赤道低压西段所在区域受几内亚暖流影响,气温较高,所以停留此处,②正确。太阳辐射在该地同一纬度的差异小,植被类型影响小,③④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共3大题,满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石市素有“钢铁摇篮”之称,但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黄石全面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四治工程”,打造包括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等为代表的“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完整地呈现了从周朝以来以矿冶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发展脉络。近年来,黄石境内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以此为契机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之城。下图示意黄石市及周边地区位置。(1)说明黄石市作为“钢铁摇篮”的区位条件。(2)分析黄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区位优势。(3)简述黄石市产业转型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启示。【答案】(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河湖众多,水资源充足;临近长江,水运便利;邻近武汉,市场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矿产冶炼历史悠久。(2)工矿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距武汉等城市近,客源市场广阔;交通通达度高,游客往来便利。(3)优化产业结构;注重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合作水平。【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黄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工业的原料充足。根据图片可知,该区域河湖众多,发展工业的水源充足。临近长江,可利用便捷的内河航运,水运便利,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有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且靠近华中地区中心城市武汉,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矿产冶炼历史悠久,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小问2详解】黄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可以从资源、市场和交通等角度分析;读题干“黄石正着力打造包括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特色景区为代表的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可知,黄石有3000年的矿冶史,黄石矿产遗址、工业遗址较多,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可开发的景点多;读图可知,黄石距武汉等城市近,有高速公路等连接,交通通达度高,旅游成本较低,客源市场广阔。【小问3详解】发展工业遗址旅游,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同时加强科技创新,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沙特阿拉伯被称为“无流国”,境内无常年流淌河流,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提出“小麦自给”计划,利用石油出口积累的财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小麦补贴占农业补贴总额的47%),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沙漠腹地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将沙漠改造为麦田。90年代沙特阿拉伯小麦总产量开始下降,在2016年,沙特阿拉伯完全停止小麦的种植和生产。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小麦种植区。(1)从节约用水角度,推测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克服农业生产水资源短缺的措施。(2)说明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种植小麦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3)分析沙特阿拉伯种植小麦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培育耐旱农作物;利用多种手段,提升居民节水意识,培养节水习惯。(2)石油输出国,资金雄厚;小麦种植的基础设施完善;农业补贴支持力度大。(3)加剧水资源紧张;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和土壤污染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问题)。【解析】【小问1详解】节水的角度主要从意识、节水技术、农作物选种等角度分析。首先,要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节水习惯,从思想上实现节水;其次,要广泛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再次,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的作物,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小问2详解】由材料“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可知,沙特有雄厚的资金,可以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保障;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排灌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由材料可知,政府给予农业补贴较多,支持力度大,刺激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小问3详解】小麦种植需要较多的水资源,而沙特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会加剧其水资源的紧张;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使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等问题;过度依靠地下水灌溉,会导致土地盐碱化加重,土地退化等问题。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构造运动强烈,出现了三次间歇性抬升。大型季节性流水在出山口流出后形成洪积扇,沿大青山山前断裂横向展布,彼此间连接形成规模较大的洪积扇群。冲洪积扇的形成主要受构造运动、气候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大青山冲洪积扇分布和采样位置示意图地质时代冲洪积扇区域气候条件构造运动期次规模最大断距运动强弱全新世晚期Ⅲ期较小暖干2.3m较弱中期Ⅱ期较大暖湿1.5m弱早期Ⅰ期大冷干大于24m较强全新世冲洪积扇特征与气候和构造运动的对比(1)说明在构造运动微弱时期,大青山洪积扇的形成过程。(2)与Ⅰ期、Ⅱ期相比,说明Ⅲ期洪积扇扇体的分布位置特征。(3)判断三期洪积扇规模的变化特征,并从构造运动和气候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1)大青山山区地势落差大,水流流速快,携带大量泥沙和砾石;流出出山口,地势趋缓,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和砾石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2)以独立单元存在;垂向上分布在上部层位;分布于山前冲沟处,向南延伸距离最近。(3)变化特征:由I期到Ⅲ期变小。原因:I期虽然降水少,但构造运动活跃,(山体抬升速率快,河流侵蚀基准面降低,落差大,水动力强,弥补降水不利因素,)构造运动占主导,导致规模大;Ⅱ期(降水多,气候暖湿,但构造活动减弱,暖湿气候带来的有利条件影响程度不足以弥补构造活动减弱带来的不利,导致规模小于I期;Ⅲ期降水少且构造运动较弱,(河道可能分叉,搬运能力弱,)造成其规模最小。【解析】【小问1详解】读图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青山山区地势陡峭,大型季节性流水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缓,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与Ⅰ期、Ⅱ期相比,Ⅲ期洪积扇扇体面积较小,呈零星分布或以单元存在,由于Ⅲ期洪积扇形成时期最晚,所以其分布在Ⅰ期、Ⅱ期洪积扇的上层部位;Ⅲ期洪积扇形成时期地壳活动较弱,大青山经历小幅抬升,气候较干,降水少,径流量少,加上地壳活动较弱,山体抬升速率慢,河流的流速慢,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弱,河流仅携带少量松散碎屑物在河流出山口堆积,分布于山前冲沟处,向南延伸距离最近。【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全新世时期,大青山地区气候经历了冷干—暖湿—暖干的变化,地壳运动经历了较强-弱-较弱的强度变化,I期洪积扇形成于全新世早期,则对应的可以推知,I期洪积扇形成时期,气候冷干,地球运动较强。气候冷干,则植被发育差,覆盖率低,下垫面的松散堆积物多;地球运动较强,山体抬升速率快,河流落差大,流水的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堆积物数量大,冲积扇规模最大。Ⅱ期大青山经历第二次抬升,此时降水较丰富,河流携带较多松散碎屑物在河流出山口堆积,但其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减弱,山体抬升速率相应减小,导致河流下切速率减小,河床与平原区相对落差减小,气候暖湿所带来的有利条件不足以弥补构造活动减弱所带来的不利条件,造成了该期冲洪积扇规模小于Ⅰ期冲洪积扇规模;最后,Ⅲ期洪积扇形成时期地壳活动较弱,大青山经历小幅抬升,气候较干,降水少,径流量少,加上地壳活动较弱,山体抬升速率慢,河流的流速慢,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弱,河流仅携带少量松散碎屑物在河流出山口堆积。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湖南岸平原面积狭小,水流较急。古人结合当地环境筑起了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沟),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如图),逐级调蓄流水后入太湖。该系统连接了农户并使得当地“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完成下面小题。1.“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造成该地区()A.旱涝灾害减轻 B.聚落趋于聚集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航运价值降低2.在溇港中水流由南向北流且水量最大的时节()A.鄱阳湖水域面积最大 B.祁连山雪线最低 C.三峡红叶景色秀丽 D.华北沙尘暴多发3.近年来,有专家提出“退圩还湖”,以下说法中与其相关性最弱的是()A.增强湖泊调蓄功能 B.提升旅游观赏性 C.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D.维护生物多样性【答案】1.A2.A3.B【解析】【1题详解】横塘、纵溇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增大了水域面积和水流通道,有利于行船,从而促进河运发展,D错;增加的众多河沟,有利于雨季行洪排涝,旱季引水灌溉,A对;横塘、纵溇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对聚落形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BC错。因此选A。【2题详解】溇港中水流由南向北流,汇入太湖,圩田正在排涝,此时为夏季,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域面积最大,A符合题意;祁连山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温度最高的夏季山上0°C等温线上移,排除B;三峡红叶的季节是秋季,排除C;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春季,排除D。故选A。【3题详解】退圩还湖扩大了湖域面积,湖泊调蓄功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增强,湿地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增加,ACD均为退圩还湖的好处,相关性强。溇港圩田作为当地特色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退圩后其观赏性会降低,故选B。库布齐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的南岸,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近年来当地政府创造性地实施“引凌入沙”工程,治沙效果显著,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引凌入沙”是指把黄河凌汛水引入沙漠,顺地势向东流进低洼地。下图示意“引凌入沙”工程范围。完成下面小题。4.“引凌入沙”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是()A.土壤侵蚀加剧 B.土壤酸性增加 C.土温变化加剧 D.土壤肥力增加5.库布齐沙漠实施“引凌入沙”工程的有利条件有()①该河段凌汛时段水位高 ②受水区沙漠广布③水源区植被覆盖率高 ④距离黄河近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6.“引凌入沙”的最佳季节在()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答案】4.D5.C6.D【解析】【4题详解】引凌入沙后,库布齐沙漠受水区植被覆盖率加大,防风固沙的能力增强,土壤风力侵蚀作用减弱,A错误;受水区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蒸发加剧,可能发生次生盐碱化,因此土壤酸性不会增加,B错误;土壤水分增加,比热容变大,土温变化可能缩小,C错误;引凌入沙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增加,且黄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也随着水流到达此地,提升了土壤质量,D正确,故选D。【5题详解】该河段位于40°N附近,冬季有结冰期,其流向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凌汛多发,提供充足水源条件,①正确;库布齐沙漠距离黄河近,引水距离短,④正确;沙漠广布,治理难度大,且水流下渗量大,②错误;水源区属于干旱及半干旱气候区,植被覆盖率实际较低,③错误。故选C。【6题详解】引水条件需要结合温度、水位和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下游封冻致使冰下过流能力减弱,冰块在水流的推动下,极易发生“堆冰”现象,大量流水汇聚导致黄河水位居高,引水条件较好;春季气温回升,引水渠不易结冰,水流通畅,引水条件较好,且有利于农作物及牧草生长,因此最佳引水季节应为春季。故选D。干球温度是接触球体表面空气的实际温度;湿球温度是球体表面附着有水时,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后球体的温度。根据干、湿球温度的差值,可以确定空气的相对湿度。我国某高二同学某天11:30打开智能手机中天气app,显示当天当时气温为14℃,相对湿度为53%,日出时间为6:18,日落时间为18:22。下图示意干湿球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完成下面小题。7.该同学所在城市最有可能是()A.上海市(约122°E) B.合肥市(约115°E) C.重庆市(约106°E) D.宜昌市(约110°E)8.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关系是()A.露点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B.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干球温度C.干球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D.露点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9.结合图及下表判断,推测当时湿球温度、露点温度分别为()A.20℃,9℃ B.8℃,9℃ C.9℃,5℃ D.9℃,14℃【答案】7.B8.D9.C【解析】【7题详解】材料中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此二者的中间时刻(即二者的平均值)就是当地地方时12点的北京时间(也是120°E的地方时),计算可得为12:20(18:22+6:18=24:40,24:40/2=12:20)。北京时间12:20为当地地方时12:00,当地比北京晚20分钟,因此可推算出本地的经度约为115°E,判断为合肥。故选B。【8题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为实际气温,湿球温度是球体表面附着有水时,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后球体的温度,因此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水的蒸发量跟相对湿度有关,相对湿度越大蒸发量越小,带走的热量越少,干湿球温度差异越小。湿球温度计蒸发面积有限,相对于干球温度降温幅度有限;露点温度是大范围空气整体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相比干球温度降温幅度较大,所以露点温度<湿球温度。故选D。【9题详解】查表可知,干球温度14℃,相对湿度50%时,湿球温度为8.85℃,而当地此时相对湿度为53%,因此湿球温度应该略高于8.85℃,因此排除AB选项;由上题可知,空气未饱和时,露点温度<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故选C。我国某校对图左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土壤进行采样调研,并绘制了四地0-60cm的土壤剖面图,如图右,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河谷地区可能位于()A.湖北 B.广东 C.河南 D.黑龙江11.该区域塔头薹草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降水 C.水分 D.光照12.图右中③示意的土壤剖面最有可能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10.D11.C12.A【解析】【10题详解】图示地区海拔较低,针阔混交林是当地的地带性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是亚寒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类型,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区域,属于黑龙江典型植被,D正确;湖北和广东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B错误;河南的植被类型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塔头薹草属于非地带性湿生植物,光照对其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③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最薄,甲处坡度最大,流水等搬运侵蚀能力强,枯枝落叶腐殖质被侵蚀搬运最强烈,堆积的少,所以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少,土层最薄,底部出现了母岩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在非洲大陆的平均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3.N地夏季降水丰富的原因有()①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 ②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③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④受几内亚暖流影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比较7月P、Q两地水温,且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P>Q,P地受到沿岸暖流影响更显著 B.P>Q,Q地受离岸风影响冷海水上泛C.Q>P,Q地夏季升温速度比P地更快 D.Q>P,P地距大陆更远受大陆影响小15.造成图中1月赤道低气压带东、西段位置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海陆分布②洋流性质③太阳辐射④植被类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13.B14.B15.C【解析】【13题详解】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N地处于西南风迎风坡,降水多;沿岸几内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①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读图可知,P地位于海洋内部,而Q地离陆地较近,受陆地影响大;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降温慢,所以导致P地水温高于Q地,C、D错误;由于Q地附近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所以7月份P地水温较Q地高,A错误;Q地盛行离岸风,导致离岸流,底层冷水上泛,使得Q点水温更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赤道低压带应分布在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受热辐合上升的地区。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南半球,西段靠近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半球气温较低,赤道低气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①正确。1月赤道低压东段所在区域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西南非受本格拉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不易形成低气压带,而1月赤道低压西段所在区域受几内亚暖流影响,气温较高,所以停留此处,②正确。太阳辐射在该地同一纬度的差异小,植被类型影响小,③④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共3大题,满分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石市素有“钢铁摇篮”之称,但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黄石全面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四治工程”,打造包括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等为代表的“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完整地呈现了从周朝以来以矿冶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发展脉络。近年来,黄石境内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以此为契机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聚焦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之城。下图示意黄石市及周边地区位置。(1)说明黄石市作为“钢铁摇篮”的区位条件。(2)分析黄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区位优势。(3)简述黄石市产业转型经验对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启示。【答案】(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河湖众多,水资源充足;临近长江,水运便利;邻近武汉,市场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矿产冶炼历史悠久。(2)工矿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距武汉等城市近,客源市场广阔;交通通达度高,游客往来便利。(3)优化产业结构;注重生态修复及环境保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合作水平。【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黄石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工业的原料充足。根据图片可知,该区域河湖众多,发展工业的水源充足。临近长江,可利用便捷的内河航运,水运便利,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有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且靠近华中地区中心城市武汉,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广阔。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矿产冶炼历史悠久,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小问2详解】黄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可以从资源、市场和交通等角度分析;读题干“黄石正着力打造包括黄石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等特色景区为代表的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可知,黄石有3000年的矿冶史,黄石矿产遗址、工业遗址较多,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可开发的景点多;读图可知,黄石距武汉等城市近,有高速公路等连接,交通通达度高,旅游成本较低,客源市场广阔。【小问3详解】发展工业遗址旅游,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同时加强科技创新,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沙特阿拉伯被称为“无流国”,境内无常年流淌河流,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提出“小麦自给”计划,利用石油出口积累的财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小麦补贴占农业补贴总额的47%),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在沙漠腹地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将沙漠改造为麦田。90年代沙特阿拉伯小麦总产量开始下降,在2016年,沙特阿拉伯完全停止小麦的种植和生产。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小麦种植区。(1)从节约用水角度,推测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克服农业生产水资源短缺的措施。(2)说明20世纪70年代沙特阿拉伯种植小麦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3)分析沙特阿拉伯种植小麦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加大科研投入,培育耐旱农作物;利用多种手段,提升居民节水意识,培养节水习惯。(2)石油输出国,资金雄厚;小麦种植的基础设施完善;农业补贴支持力度大。(3)加剧水资源紧张;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和土壤污染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造成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问题)。【解析】【小问1详解】节水的角度主要从意识、节水技术、农作物选种等角度分析。首先,要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节水习惯,从思想上实现节水;其次,要广泛推广滴灌和喷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再次,要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的作物,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小问2详解】由材料“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可知,沙特有雄厚的资金,可以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保障;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排灌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由材料可知,政府给予农业补贴较多,支持力度大,刺激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小问3详解】小麦种植需要较多的水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