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南》课件第10章_第1页
《大学生就业指南》课件第10章_第2页
《大学生就业指南》课件第10章_第3页
《大学生就业指南》课件第10章_第4页
《大学生就业指南》课件第10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从校园到职场寻求

步入社会的成功之路

第一节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准备第二节大学生就业后的成功之路第三节职场必备的礼仪与道德告别美好纯真的校园生活,步入丰富多彩的社会舞台,这是人生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次重大的转折。每一个大学生都渴望将自己的学识和本领服务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这个转折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打造成功的职业生涯开端,顺利地完成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社会角色转变。

从迈出大学校园到踏入职场,仅仅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的迈出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却很艰难。对涉世不深、缺乏职业规划能力的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存在着相当大的压力。从高高的象牙塔走下来的他们怀抱的是理想化的思维方式,是指点江山的做事方法。然而就业压力大,选择余地小,这些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面对这些,职场新人们必须要成功“转型”,只有完成了从“学校人”到“职场人”转型的过渡过程,才能搭起一架走向成功的桥梁。

职场、商场、战场,古往今来都是人们展现才能斗智斗勇的角力场,很多人会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一席之地,还有很多人四处碰壁、狼狈不堪。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从校园到社会、从校园人到职场人,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能否适应这种转变、适应的快慢,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第一节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准备

一、大学毕业生要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

每年毕业在即,会有一批毕业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历经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无论是毕业生还是非毕业生,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都是一个必将经历的过程,面对这样一个转变,我们应该作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第一,思想与道德素质准备。总体上讲,大学生要树立科学、求实的职业理想;脚踏实地,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拓展社会视野、增强竞争意识;树立面向基层、艰苦创业的思想。第二,知识结构方面的准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构建合理知识结构要遵循广博性与精深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层次性与比例性相结合,知识的积累与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准备选择的职业目标,并以此确定自己知识结构的类型;根据拟构建的知识结构模式,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按系统、层次进行优化组合,并构建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雏形;根据自身特点在就业岗位工作实践中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使之更加趋于合理。现代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有一些共性的要求,如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识等。

第三,能力方面的准备。

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大学毕业生应通过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抓住有限的实习时间,向有经验的人直接学习实践经验;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等方式来培养、锻炼和提高这些能力。第四,心理方面的准备。

心理准备包括: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正确评价自己,树立自信意识;正视社会现实,培养变通和适应能力;强化竞争意识,培养积极的就业心态;培养机遇意识,适时推销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放眼未来,调整自己的择业观。第五,调整自我,做好入职准备。

调整自我主要包括:做好心理上的调整,学会沟通,学会关心;树立独立意识,培养协作精神;主动调整生活节奏和习惯;养成与职业作息时间相符的作息时间习惯。

做好入职准备包括:了解职业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与不同职业相关联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自己将要从事职业的工作内容;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职业的评价标准。二、大学毕业生应该坦然面对人生

大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最先学会的应该是坦然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因为生活并不是伊甸园般完美,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迫于现实的种种压力或许我们得丢掉许多很珍惜的东西(尽管很不舍),但即使在我们所剩无几的时候仍得坚守执着于自己的梦想,那将会是你仅存的也是最珍贵的财富,不要轻言放弃。当身边的人都已不再相信你时,如果你自己也放弃的话,那么失败就会是必然的。相反如果此时你还勇于在困境中牢牢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不排除结局仍然是一次败笔,在人格上你却是强者。因为奇迹只会降临在那些相信奇迹的人身上。心中有必胜的信念,才会创造个人的终极辉煌。挑战以及挫折总是点缀着人生之路。既然不可避免会遭遇,那么与其喋喋不休抱怨个不停,不如坦然面对享受每一个努力付出的细节。生活是不完美的,但我们可以挑战不完美,创造完美人生。具体来讲,大学毕业生应该坦然面对竞争、坦然面对失业、坦然面对各种挫折。

第一,大学生要坦然面对社会竞争压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信息、强竞争的社会,大学毕业生要承受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大学生要坦然面对,要学会自信而不自傲,自谦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弃,自尊而不自贬,有理有节,沉着冷静,不卑不亢,胸有成竹地面对每次挑战。必须做到,做自信的人,学会快乐,做乐观的人,磨练意志,做坚强的人,主动交友,做合群的人,适应社会,做积极进取的人,最终走向成功。第二,大学生要坦然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失败我们并不能坦然以对,不能认识到失败的价值,不能舍弃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态度。世界上没有哪个人会一帆风顺,一个人追求越多,遇到的困难、挫败也就越多。当大学生们踏入社会,就不能不向社会索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向社会索取就难免会遭到挫折。所以,面对失败,面对逆境,我们要做到坦然以对。职场中人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我们面对的挫折是难以承受的,因而出现沮丧、低落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些更为严重的挫败会引起人强烈的反应,使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就容易消沉、甚至萎靡不振。这个时候,我们不光要学会自我反省,还要看到事情的积极方面;一段失败的经历往往能带来自我的成长。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们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们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们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失败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如果我们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那才真的叫一无所获。挫折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失败我们不能坦然以对,不能认识到失败的价值,不能舍弃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态度。我们认识到自己生下来不是被打倒的,失败只是我们进步的梯子,不是压倒我们的磐石。三、大学毕业生要积极搭建自己的发展平台

大学生要积极搭建自己的发展平台,最主要的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主动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创建平台。

斗转星移,日新月异,人类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知识翻一倍在半个多世纪前可能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到了今天却只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毕业三年后不学习就有一半的东西不懂了,再三年懂的就只剩四分之一了。由此可知,对现代人而言,怎么学习已经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终生学习”的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接受。

毋庸置疑,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增强竞争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环境中,无论已经多大年龄,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学习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始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学习应当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是现代社会教育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在思考如何使教育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教育行为方式时做出的明智选择。美国联邦政府所提出的终身学习计划中指出:终身学习是个体在一生中持续发展其知识、技巧和态度的过程。美国成人终身学习需求研究顾问小组则认为:终身学习系指个人在一生中,为增进知识、发展技能,改正态度所进行有益的、有目的的活动。在经济快速增长、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环境应当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人们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世界的客观要求。人类从诞生以来,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停止了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也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停止了学习,人类就不可能实现今天的一切成功和进步。现代人越来越明确一个事实:学习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对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还能使人变得聪慧和文明,使人变得高尚而且完美,促使人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自古以来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从教育家到平民百姓,都在反复强调学习的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方法;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习无止境。现代社会,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环境,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努力使自己活到老、学到老,即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树立危机意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信息密集,知识大潮滚滚涌来,各种新科技、新事物、新经验层出不穷,只有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才能不被甩在时代的背后,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发展平台。不断吸收新知识与新技能,将成为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今时代,新知识与新技能几乎每天都有产生,谁在这种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冲击之下还无动于衷,他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学阶段的所学在专业上来说都是基础性的、理论性的东西,再加上有的学校教材陈旧,知识老化,而实际工作中则更强调专业性、应用性的知识,因此,对大学生来讲,踏踏实实地学习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2)要理性谨慎地面对跳槽的诱惑,须知跳槽不是目的,它只是搭建自己发展平台的一种手段。

由麦可思发布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颇高,“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有关资料和报道显示,初涉职场的大学生跳槽率和跳槽欲望很高。不能否认,跳槽是接近个人职业目标的方法之一,并不是目的。可当你跳槽的时候,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追求自己想得到的目标?这一次跳槽是不是一块很好的跳板,跳向你幸福的未来?没有明确目的就跳来跳去,并在同一平面上的重复变动,也许会导致你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停滞不前。在当今追求个人价值的市场经济时代,人的商品属性越来越凸显,个人流向位高价厚的地方也是无可非议的。人往高处走,古今同理。但如今大学生跳槽频率直线上扬的现象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不可否认,现在大学生择业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大学生在择业时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到头来却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因此,求职者在择业前,应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际结合起来,对照衡量后再去择业。还有一些大学生错误地把工作经验当成了工作经历。认为多进几家企业多换几份工作,那么再找工作时就可以说曾经在哪些公司任过职,希望给企业的感觉就是你工作经验很丰富。殊不知企业不需要这样频频跳槽的人才,因为你有的只是工作经历而非工作经验,因为你频频跳槽学到的只是表面的不实用的东西。这就像挖井一样,挖一会换一个地方,永远也挖不到水。频繁盲目的跳槽对自己和企业的发展都没有什么帮助。对于大学生来说,过多的跳槽,不仅会浪费了自己积累起来的人脉和资源,而且会使用人单位因为害怕而选择了不使用。频繁跳槽使得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眼里的形象变差,甚至波及以后大学生的求职。所以,好不容易有了工作的大学生,应当慎重地使用跳槽这个动作。员工的流动,对企业来讲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利影响。虽然老员工跳槽后,新员工加入,新鲜血液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但导致的消极影响却是显然易见的,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流动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员工心理不稳,对企业信心不足,破坏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服务质量下降,生产效率低;客源流失,商业机密泄露;替换与培训成本加大等。客观地讲,大学生在就业后短时间内频繁毁约跳槽现象的确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但造成这一现实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学生本身来讲,由于大学生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象过于单纯等原因,第一次择业准确性很小。其次,尽管高校都有就业指导服务,但校方对学生接触社会的引导不够,并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再次,从用人单位方面看,由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国”字号企业要人少,而民营、私企往往在待遇、规范度、稳定性等方面不能尽如人意,提供给毕业生的“好”机会越来越少。最后,有些企业不适合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刚入职场的大学生在企业内与同事关系紧张、无法完成预定任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疲倦感等因素都是导致跳槽的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频繁跳槽现象实质上是社会观念的一种进步。人们以往对跳槽通常抱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即使择业失败也会暂时委屈自己。而现在的大学生自主意识回归,把跳槽看做一个逐渐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表明现在的大学生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意识很强,主动将自己置于流动的市场化的竞争状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不是都得死守一处,从一而终。但是我们也要要明白提醒大学生,要理性谨慎地面对跳槽的诱惑,须知跳槽不是目的,它只是搭建自己发展平台的一种手段。职场如战场,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不懂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一不顺心就扭头离去,那只会招来白眼,尤其是辞职后会令自己处于“赋闲”状态时更不应该意气用事。相反,遇到挫折的职场新人应该鼓励自己撑下去,过了适应期跳槽的心也许就会慢慢地淡下来,要相信踏踏实实上班肯定是会有收获的。俗语说得好“走一处不如守一处”。人们的职业实践活动表明,选择坚守的人成功的概率大大高于频繁跳槽的人。发展好的企业,会尽量挽留自己的员工,减少员工的流动。比如有些企业提出的宗旨是:选才、用才、育才和留才。人才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的最大价值所在,有的企业能在进程上突飞猛进,长盛不衰。就是他的人事阶梯建设完善,有充足的后备人才库。并且此公司有完善的薪资制度、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等。以精神激励和经济激励相结合,实行制度管理和感情管理相配套,让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不妨睁大眼睛,多关注这样优秀的企业。第二节大学生就业后的成功之路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角色认知与角色转换

所谓社会角色,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具体而言是指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社会群体的基础。

大学生毕业后要经历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变的过程。

学生角色和职业角色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活动方式不同

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要活动,作为受教育者,其认识社会的途径主要是间接的,认识的内容主要是理论性的、理想主义的;同时,由于学生在上学期间多接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供给和资助,其学习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学校在学生生活的管理上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行为规范,这样长期以来,学生角色使得学生处在一种接受外界给予的方式下。而社会职业角色则要求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具体的工作向外界提供自己的劳动。同时,在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单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从业人员在生活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从学生角色转换为社会职业角色,就是一个从接受到运用、从输入到输出的重大的活动方式的改变。

2.社会责任不同

社会角色的义务就是指角色的社会责任。学生角色的主要责任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逐步完善自己,以便将来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职业角色的责任是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以自己行为来承担责任的过程。两种不同角色分别承担着两种不同的责任。学生角色责任的履行主要关系到学生本人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程度,而职业角色责任履行的影响则非常大,不仅影响个人价值的实现,还会影响到单位、行业的声誉。例如,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仅能为医生树立风范,而且会为所在的医院带来声誉,反之,如果医务人员由于疏漏出了医疗事故,人们就会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加以责备,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既影响到个人,也会有损医院和医疗工作者的形象。由此可见,从学生到职业人员的角色转变,角色所担任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对职业人员的责任心有着更高的要求。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不能马上适应这种转变,或是对工厂严格的纪律和管理制度难以适从,或是对功过的要求感到过于苛刻,这都反映了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负的社会责任增强了。

3.社会权利不同

学生角色的权利是依法接受教育,并取得家庭或社会的经济资助。而职业角色的权利则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依法行使职权,并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取得报酬及其他相应的社会福利待遇。

4.社会规范不同

学生角色是从教育和培养的角度出发规范学生的行为,如通过制定学籍管理条例、学生生活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出相应的要求,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社会职业角色对从业者行为模式的规范则因为职业的不同而相应地非常具体,而且要求严格执行,一旦违背就必须承担责任,甚至追究法律责任。从学生到职业人员的角色转换,对其独立性要求也相应有了提高。在学生时代,学生在经济上主要是依靠家庭的资助,生活上依赖家长的关心和照顾,学业上习惯了老师的指导,总是处在一种被人扶助的环境之中。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涯以后,全面独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了工作报酬,经济上应该逐步成为独立者;工作上要求能够独当一面;学习上要会自我安排,在自己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和认知社会;生活上要会自己照顾自己。这种全面独立的要求,对青年提出了依靠自身力量,加强自我管理的新课题,也为青年的发展和自身完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度。大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大学生刚走向职场,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一时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对学生角色的依恋心理,观望等待的依赖心理,消极退缩的自卑心理,苦闷压抑的孤独心理,眼高手低的自傲心理,见异思迁的浮躁心理,企盼高薪的非分心理,渴望大展身手的急躁心理。

解决大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对策:摆正位置,正确认识自己;调整期望值,珍惜首次就业机会;从小事做起,增强责任意识;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全面认识新环境,培养坚强意志,勇于吃苦;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适应与社会适应

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应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在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的过程中逐步适应全新的职业。

在校时期,学生往往适应了“讲师制”的方式,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往往是依赖课堂讲解、做实验、复习、考试等方式来完成学习过程的,多数学生也养成了老师指派学习任务的习惯,这让学生进入企业后经常面临这样的难题:如何学会“独立学习”和“职业学习”。职场中,新人一般交由有经验的人员带,可有经验的人员的薪酬里一般都没有带新人的考核指标,多数的工作或沟通的主动权是要新人自己来把握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会显得你难以胜任工作,就算你是千里马也无法让伯乐来相中你。因此,要注意观察和学习有经验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利用机会多向他们请教,且请教问题之前最好经过深思熟虑,以免浪费他人时间。记住,要提高你的学习能力和处事能力,就要学会“从工作过程中学习”以及“从行动中学习”。刚走向职业岗位的大学生,一般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以下几方面的不适应:

(1)不满意工作单位,产生失落感。刚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很高的理想抱负,期望一开始就脱颖而出,但真正开始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所落实的工作岗位不够理想,与原来设想中的岗位相差甚远,不甘于平庸,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因而容易产生失落心理。

(2)不适应新的环境而产生畏难心理。有的大学生在进入新的工作单位后,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开展工作,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面对新的环境,不知道如何着手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的人生轨迹均由父母设计,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又担心自己做错了事,会造成不好的印象,因而难以进入状态,总觉得不适应,这样往往就产生了急躁、畏难心理。

(3)自以为是,过高估计自己而表现出自傲心理。有些大学生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接受过高等教育,肚子里装了很多高层知识,在工作中不去认真地了解、熟悉工作单位的情况,却常常对一些管理方式随意发表高论,或者轻视实践,不愿意到基层去锻炼,认为自己从事低层工作是大材小用,这种心理产生的后果就是眼高手低,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从而很难完成角色转换。

但是只要大学生能端正心态,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一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并干好自己从事的职业。

职场是个小天地,社会才是大舞台。社会高速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吗?当前的中国整体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转型有以下四种主要趋势:

(1)从计划社会向市场社会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各种社会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正在继续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政策走向、社会规范与制度都以市场化为轴心转变。市场社会的特征日益显著,主要表现为社会竞争机制逐步替代少数人决定机制、审批型政府逐步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2)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也就是从农民社会转向市民社会。越来越多的农民变为市民,人口的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潮流。

(3)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

(4)从贫困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变。

社会转型期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新旧体制的转换和更替,而这一特征使得这个“过渡阶段”被指称为社会转型期。然而,新旧体制的转换和更替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以实现的,所以在社会转型期中,必然发生一种“传统”与“现代”两种体制并存和交织的状态,这就是学界称谓的二元社会结构。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转型期是社会安全问题的易发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价值观念的蜕变和重塑期。初出校园的学生,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挑战与机遇,我们要做到:

(1)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给自己客观地定位,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2)要放低姿态,放平心态,能吃苦耐劳,虚心向别人请教(因为是初出校园的大学生很多事情我们并不真的了解与懂得);

(3)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建议给大家分享:

(1)毕业生要拥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和与之相媲美的智慧;

(2)大学生在大学主要学的是理论知识,然后需要在社会上去实践,刚步入社会肯定会有用不上知识的感觉,这就需要先从最基本做起,脚踏实地地,总会有用得到知识的

地方;

(3)要树立长期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的理念(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社会里很快会被知识所淘汰;这就需要我们随时随地学习、长期学习);

(4)刚步入社会,先不要太注重工资,要不断增强自己能力,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工资和自身素质总会成正比;

(5)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转换知识的能力,书本上的东西很多都需要转换,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读死书,只能在学生生涯优秀,却不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大放异彩;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并不是某一方面好就一定都好,我认为聪明人是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特长的人;

(7)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事,对社会不了解的东西少作主观评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社会转型期,会伴生很多不健康的东西,大学生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也要敢于和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作斗争,带着我们的自信与智慧,用热情与实力向社会展示新一代大学毕业生的风采。三、建立和谐的职场人际关系

职场人际关系十分微妙复杂,稍有不慎,就会陷于被动,可以说每个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过的人都会对此深有感触。而及时检讨,反省自己的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调整,让自己适应多变的人际关系,不失为一个增强生存能力的好办法。

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讲,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意义更加重大:

(1)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孤独和陌生感;

(2)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保持心情愉快;

(3)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确保工作顺心;

(4)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增进团结友谊。

大学生离开学校后进入了新的工作环境,遇到了新的人际关系,必须注意的是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远比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复杂。要做到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既要遵循一般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也要看到不同的组织文化有着不同的人际关系特点,如有的单位严格正统些,有的单位自由宽松些,要有入乡随俗的意识,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你。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随和,诚实守信。谦虚随和、平易近人,容易给人一种较亲近的感觉。大学生到了新单位后要主动与领导、同事进行交往,乐于与大家打成一片,不能故步自封。平等对人,不卑不亢,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既不过于谦卑,也不能盛气凌人。要远离是非,不参与议论,更不要散布传言,卷入是非漩涡。还应恪守信用,言行一致,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到做到,这种作风既表现出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严肃态度,又表现出在交往中对别人的尊重,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2)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同领导之间的关系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在工作上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职场生涯中,毕业生要学会尊重与服从领导。受雇于他人,为他人工作的人假如总是与上司的意见相左,他的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做好。上司之所以是上司一定会有他的优势,他必须为他的所有命令承担责任,因此你要相信他的命令有一定的理由。因为领导往往并不了解你的才能,开始不会委以重任,只会让你做些比较琐碎的杂事、小事。除了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善尽美地把它完成,你别无选择。这是取得领导信任的最有效的途径。不要自视清高,以为大材小用;或者几天没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开始怀疑是不是选错了单位。你应该摆正心态,从小事做起。并在适当的场合自然地表现自己,赢得领导的最佳印象。比如说开会时不妨做到能让领导很容易就能看到的地方。如果让大家发言,就勇敢地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几条合理化建议井井有条地讲出来,你的表现自然会让可能一直没太在意你的领导刮目相看。但注意别显出急不可耐的样子,更不可夸夸其谈,喧宾夺主,否则,还不如做个认真的听众。下级与上级的沟通过程中,毕业生一定要积极、主动,这是一个基本的做事法则。你不应当因为害羞或胆怯而延误工作,“早请示,晚汇报”适合于任何企业与时代。毕业生应当养成非常好的职业习惯:工作每进行到一个阶段,都需要向领导汇报;在遇到问题或有不同见解时,都应当主动与领导沟通和探讨,以免延误工作;对于领导交代的任务你应当快速反应并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风格与个性,这会充分体现在他的工作风格上。注意领导的类型,你将会更好地预测他的情绪,理解他的价值观,并按他的期望去做事,你应该有针对性的沟通。例如,面对一个关注细节、重视条理与规范的领导,你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接受他对于你在汇报方案中的所有细节的质问与探讨;而面对一个思维活跃、重视整体的领导,你也应当有充分的准备,因为你要不停地应付他们各种突如其来的创意,他们也很少会告诉你该如何具体去做。我们认为,处理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不等同于刻意巴结领导,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一定能够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①虚心请教;②拥护尊重;

③要有主见;④任劳任怨;

⑤谦虚谨慎;⑥爱岗敬业。

(3)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对同事要坦诚相待、一视同仁,要不卑不亢,既不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也不傲慢无礼,自以为是。要培养自己的“归属感”。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想集体之所想,主动热情地为同事排忧解难。要善于主动和同事打成一片,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这样不仅能使你了解到公众场合难以获得的信息,还使你更自然地与同事们融为一体。不以个人好恶去亲近一部分人,疏远一部分人;不拉帮结伙,不参与派别之争。与同事发生矛盾,最好当面交谈解决,不留下后遗症。在原则问题上不应一味退让,非原则问题则应尽量宽容、忍让。

正确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应做到:①真诚;②相互尊重;③距离产生美;④善解人意;⑤对同事的困难表示关心;⑥对自己的失误或同事间的误会,应主动道歉说明;⑦低调做人;⑧积极参加集体的娱乐活动。第三节职场必备的礼仪与道德

一、职场必备的礼仪

职场有职场的规则,单纯的讲礼貌是不够的。身处其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职场规范。礼仪是构成形象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语言、表情、行为、环境、习惯等等。简单地讲,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表示、表现相互尊敬、友好而实施礼貌、礼节活动的程式和规范。相信没有人愿意自己在社交场合上,因为失礼而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并因此给人们留下不良的印象。职业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礼仪体现的是约定俗成的、对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1.职业人的仪表

职业人必须仪表端庄、整洁。工作场所的服装应清洁、方便,不追求修饰,着装颜色全身一般在三种以内。

1)着正规西服套装,平整、清洁西服

以深色的为主,避免穿着有花格子,或者颜色非常艳丽的西服。西服一般分为单排扣和双排扣两种。在穿单排扣西服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系扣子的时候,一般两粒扣子的,只系上面的一粒,如果是三粒扣子西服,只系上面的两粒,而最下面的一粒不系,穿着双排扣西服的时候,则应该系好所有的纽扣。西服上口袋不要插笔,两侧口袋不要因放东西而鼓出来。衬衫。领口、袖口无污迹,颜色和西装整体的颜色要协调。衬衫不宜过薄或过透,穿着浅色衬衫的时候,在衬衫的里面不要穿深色的内衣,或者是保暖防寒服,特别要注意领口,不要将里面的防寒服或者是内衣露出领口。如果在衬衫上打领带,衬衫上所有的纽扣,包括领口、袖口的纽扣,都应该系好。

领带。颜色要与衬衫、西服颜色相互配合,要注意紧贴领口,领带的长度应该是正好抵达腰带的上方,或者有一两厘米的距离,最为适宜。鞋袜。一般在穿西服、打领带这种工作着装时,要配以皮鞋,杜绝配穿运动鞋、凉鞋或者布鞋,皮鞋要每天保持光亮整洁。在选择袜子的时候要注意袜子的颜色必须保持和西装的整体颜色相协调。如果是穿深色的皮鞋,袜子的颜色也应该以深色为主,同时避免出现比较花哨的图案。

2)着正规套装或套裙,干净整洁、大方得体

女士在着正规的商务套装的时候,无领、无袖,或者是领口开得太低,裙子长度超短的服饰应该尽量避免。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不宜穿过紧过长过大的服装,衣服不宜过分华丽,以利于活动。

选择丝袜以及皮鞋时,注意最好选择与肤色相同的丝袜,无破洞,长度一定要高于裙子的下摆。在选择皮鞋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鞋跟过高、过细。

2.职业人的仪态

1)站姿

古人云:站如松。联系现代职场,正确的站姿是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双手交叉,放在体前或体后。男士主要体现出阳刚之美,抬头挺胸,双脚大约与肩膀同宽站立,重心自然落于双脚中间,肩膀放松。女士则体现出柔和与轻盈,丁字步站立。

站着谈话时,要面对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保持身体的挺直,不可歪斜。依靠着墙壁、桌椅而站,双手抱肘、叉腰或放在口袋,双腿分开的距离过大、交叉,都是不雅观和失礼的行为。手中也不要玩弄物品,那样显得心不在焉,是不礼貌的行为。

2)坐姿

男士,入座时要轻,至少要坐满椅子的2/3,双膝自然并拢,也可略分开,不能抖脚。身体可稍向前倾,表示尊重和谦虚。

女士,一般从位置的左侧入座,走到位置前,然后再转身,动作应保持自然轻巧。入座前应用手背扶裙,坐下后将裙角收拢,两腿并拢,大腿、膝盖、脚跟都不分开,双脚同时向左或向右放,两手叠放于腿上。保持上半身的正直。

3)行走

保持上身和脖子的挺直,目视前方,靠道路的右侧行走,遇到同事要主动问好。在行走的过程中,应避免吸烟、吃东西、吹口哨、唱歌或整理衣服等行为。上下楼梯时,应让尊者、女士先行。多人行走时,注意不要因并排行走而占据路面。

3.日常礼仪

1)乘车

身为男士,与女士、长辈一起乘车时,要绕到另一边为其开门,如果车门锁了,应该从车内替其开门。

如果车辆由司机驾驶,后座右侧为首位,左侧为次位,中间为再次之;由自己驾驶,前座右侧为首位,后座右侧为次位,左侧为再次之,中间为最次。

2)接待

在规定的接待时间内,不缺席。有客户来访,马上起来接待,并让座。见面后立刻向客人进行自我介绍。接受对方的名片。拿到客人的名片,不但可以以此向上司介绍,也可以存入档案中。介绍访客时,顺手将名片递给上司,或放在上司看得见的桌面。向客人指示方位或带路时,采用礼貌的语言和态度,引路语如“请跟我来”、“请走这边”之类,避免用“跟我来”或“走这边”之类的命令式口气。

来客多时以序进行,不能先接待熟悉客户。

对事前已通知来的客户,要表示欢迎。应记住常来的客户。

接待客户时应主动、热情、大方、微笑服务。

结束会面时,礼貌地与客人道别。两眼平视对方并与对方坚定地握手,感谢他的拜访,亲自送客人到电梯口。

3)介绍

直接见面介绍的场合下,应先把地位低者介绍给地位高者。若难以判断,可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在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关系上,可把本公司的人介绍给别的公司的人。

男女间的介绍,应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男女地位、年龄有很大差别时,若女性年轻,可先把女性介绍给男性。

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都很敏感,切忌讲错对方的名字。最容易破坏礼貌的行为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名字来称呼对方,而不是用对方喜欢的称呼。

自我介绍或被介绍时,应起立并与对方握手。

4)握手

正确的握手姿势:握手时用普通站姿,身体稍微前倾,不弯腰低头,要大方热情,不卑不亢。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保持右手向前举,大拇指朝外,虎口向上。伸手时同性间应先向地位低或年纪轻的,异性间应先向男方伸手。不要用左手与对方握手,不能在握手时表示过分的亲昵。

双手紧握的握手方式适合于德高望重的客人或久别重逢的朋友。除了握手,不要碰触对方。

5)交换名片

名片应整齐干净地摆放在上衣口袋或包里备用。名片应先递给长辈或上级。向对方递名片时应恭敬地用双手拿住名片的两边,并将名片正面朝上顺向对着对方。要避免事先缺乏准备,需要交换名片时没带;或各个口袋掏、包里乱找,取出的不是自己的名片或是已折皱弄污的名片;或一只手将名片塞给对方或随意扔在对方面前的桌上等情况发生。

当接取对方名片时,应停下手中工作,起身双手接过名片。接过名片后应仔细阅读,必要时可读出声来。如有不认识的字应向对方询问。把接过的名片保存好,放进名片盒或包里。应避免:接到名片后随意往衣服口袋一塞或往桌上一扔;或名片上压东西,弄污名片;或离开时将名片遗忘在桌上。

6)接听电话

电话来时,听到铃响,至少在第三声铃响前取下话筒,以示礼貌。

通话时先问候,并自报公司、部门。对方讲述时要留心听,并记下要点。未听清时,及时告诉对方。对别人讲话必须有反应,以示我方正在聆听。如果必须分神来照顾其他事,请向通话者解释并请对方稍候,同时按电话保留键,千万不要用手握住听筒,以免粗鲁之嫌。

接听电话时,语调、语言应谦恭有礼、友善、专业、热心而柔和,避免粗话、脏话。对不指名的电话,判断自己不能处理时,可坦白告诉对方,并马上将电话交给能够处理的人。在转交前,应先把对方所谈内容简明扼要地告诉接收人。

结束时礼貌道别,待对方切断电话,自己再放话筒。挂电话时,以按插簧为佳,严禁摔听筒。

通话应简明扼要,不得在电话中聊天。

工作时间内,不要打私人电话。

7)递交物件

递文件等,要把正面、文字对着对方的方向递上去,递交文具类,包括钢笔、剪刀等,要把尖的那头朝向自己,使对方容易接着,以免误伤对方。

8)用餐

(1)中餐。

座次。中餐大致上都使用圆桌。在用餐的时候,一般会牵扯到座次的问题。在这里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从餐巾的折放上,看出哪个是主位,哪个是客位。一般主宾位的餐巾纸的桌花和其他人的是不太一样的。如果没有桌花的话,我们主要是以门为基准点,圆桌离入口处最远处属于上座,接着就是此座的左边,再来是右边,依序而下,接近入口的座位是下座。餐具。中餐桌上大多有旋转桌,使用时注意旋转桌的旋转方向由上座向左转,即顺时针方向转动,不要把自己的餐具放在旋转桌上,旋转时,要小心别太用力,不要碰倒旁边的餐具。用餐时,不能用手拿着盘子。给其他人夹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使用一双公筷夹菜。

敬酒。在商务用餐中,主办方非常热情,但应该尽量避免不停夹菜、不停劝酒这种情况的出现。作为参与者要客随主便。作为主办方,要特别注意其他人的习惯,对方有可能不胜酒力,或者某道菜他并不喜欢吃,劝酒让菜的时候,应该尽量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习惯。

用餐习惯。喝汤时,不可将装有汤的碗端起来直接喝,喝时声音尽量要小,不要影响他人;用面时,用筷子夹面条,放在调羹中再享用,看起来比较优雅。

(2)西餐。

刀叉的使用与摆放。刀叉的使用方法:拿刀叉的手是固定的,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食物时,叉子用来压住食物,拿刀的手,食指压着刀叉的背柄才能使力切割;叉子不仅用来压食物,还可以叉东西、舀豆子和米饭,如果用左手拿叉不方便,也可以使用右手。用餐中,有事而短暂离席时,必须把刀叉摆成“八字型”放在餐盘上;用餐结束后,则是平行斜放在一侧。

用餐方法:

主菜:主菜都需要用刀切割,一次切一块食用。

面条:面条用叉子卷食。喝汤:食用装在有双耳的汤杯中时,为了测试汤的冷热程度,可以使用小汤匙先试一口。使用后的小汤匙可以放在靠近身体这一边的底盘上,不能置于汤杯中。试过汤的温度后,可以用双手拿着汤杯耳,把汤杯端到口边直接饮用。汤中的食物则可以用汤匙来舀食。没有汤耳的汤盘,要用大汤匙来舀食。使用完毕后,将没有残留物的汤匙放在靠自己身前的底盘上,或是放在汤盘中。注意,一定要把汤匙的柄放在右边,汤匙凹陷的部分必须向上。喝汤时,不可发出声音,不可噘起嘴来用力把汤吹凉。面包:不可直接用嘴啃食,要用左手拿面包,再用右手把面包撕成小块,然后用左手拿着面包小块,用右手涂抹奶油。涂抹奶油时,要使用个人的奶油刀,如果没附上奶油刀,则可使用料理用刀。必须注意不可独占共用的奶油刀。

水果:用叉子取用。

(3)自助餐酒会。

座次。自助餐没有座次的安排,大家可以来回走动。

自助餐酒会不像中餐或者西餐的宴会那样,宾主直接入席、用餐,而是先由嘉宾或者主办方即席发言,这时候应该尽量停止手中的一切活动。

在和他人进行交谈的时候,应该尽量停止咀嚼食物。

用餐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浪费,这是自助餐酒会中突出的一个特点。二、职场必备的道德——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在造就优秀的职业品德,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尽管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其精神实质都是一样的,即都是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最大的贡献。在西方,从清教革命以后,职业开始带上了特殊的宗教伦理色彩,职业被理解为上帝安排的任务。今天,虽然已经很少有人再用这种眼光来看待职业了,但新教伦理赋予职业活动的神圣性、道德价值以及按照职业道德规范来从事职业活动的观念,却被保留下来,融入了职业角色之中,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认同。在当今中国,作为一名职业人,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呢?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将职业道德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亦称热爱本职。所谓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诚实守信就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

(3)办事公道。所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