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二十二):地球与宇宙(2)【含答案】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二十二):地球与宇宙(2)【含答案】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二十二):地球与宇宙(2)【含答案】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二十二):地球与宇宙(2)【含答案】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二十二):地球与宇宙(2)【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分”考点过关(二十二)地球与宇宙(2)地球与宇宙(2)1.下列关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B.

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联合而成

C.

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

D.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2.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位于B的(

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3.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不能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4.如图所示,关于A、B两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地的经度是东经100°

B.

A地的纬度是南纬60°C.

A、B两地都在北半球

D.

A地在B地的东北方向5.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和挤压伤致死的,而是由于自救不当致死。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A.

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

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

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D.

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6.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A.

流动的岩浆B.

迷人的溶洞

C.

移动的沙漠沙丘D.

高耸的角峰7.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

B.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C.

目前我们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准确、及时的预报

D.

地震发生时,在教室等人多的地方,时间允许,要有序的快速撤离8.下列有关地壳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壳运动有时表现得十分激烈,有时却十分缓慢,难以被人察觉

B.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可以有力地证明地壳是在运动的

C.

火山和地震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D.

火山、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其内部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9.如图所示,丁地的经纬度是(

A.

120°W,70°NB.

120°E,70°N

C.

90°E,70°ND.

90°W,70°N10.根据右边板块示图回答:(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__________大板块组成,图中的⑤叫__________板块。

(2)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是______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3)我国台湾地区多地震,是因为它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活跃地带。11.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1)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米。

(2)若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千米。

(3)图中C、D两处,较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__处。12.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一个模拟_______(一种自然灾害)的实验活动。

(2)当B处坡面上没有覆盖草皮时,往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有_______沉积物;当B处坡面上覆盖草皮后,再往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在A处的这种沉积物会大量减少。13.如图所示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1)写出C所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名称:__________;

(2)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字母__________所示圈层顶部。14.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

(2)写出国中河流干流D的大致流向__________;

(3)本区的河流①、②、③、④中,河水流速最快的是__________。15.如图所示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圈层A的名称__________。(2)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__(选填“A”“B”或“C”)(3)岩石圈包括字母__________所示的圈层和字母__________所示圈层的顶部。16.读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__米。(2)写出图中A的地形名称__________。(3)图中①②③三处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__________。17.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

(2)图中甲村在丙村的__________方:

(3)E、F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___米;

(4)H处的基本地形为__________;

(5)D和M两处不可能形成河流的是__________,因为这里是__________。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中小林与小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2)图a中小红所在地B(注:B点在格子正中间)的经纬度约为__________。

(3)图b为小林所在地的地形图,其中字母C所示地形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__。

(4)图b中的虚线A和F,表示山脊的是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B3.D4.C5.C6.B7.C8.D9.D10.六、美洲、D、亚欧11.150、3、D12.泥石流、泥沙13.(1)地壳(2)B14.(1)陡崖(2)西北流向东南(3)④15.(1)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