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并领会作者通过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作缘由。2.深入体会文中所传达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探究作者借石钟山的命名缘由和游历经过来表现探求精神的缘由。2.掌握一些分析古代杂记文的路径和方法。教学难点: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进一步思考苏轼借石钟山来表达主旨的缘由。教学过程一、导入——巩固第一课时,明确本节课探讨重点:上节课,我们一同梳理了《石钟山记》的写作思路,作者先是质疑两种对于石钟山命名的解释,进而夜游考察,最终寻得命名真相,表达了事须“目见耳闻”的道理。《石钟山记》被清朝桐城派代表作家方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显然,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独特之处。二、主问题探讨——苏轼为何要借石钟山的命名缘由和游历经过来表现探求精神呢?1.从文中找到苏轼探求精神具体的一些表现:(1)敢于理性质疑:(明确)《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第一段中,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产生质疑,并且从符合事物规律的角度提出质疑的理由,这便是探求过程中首先需要的敢于理性质疑的精神。(2)注重实地考察、不畏艰难的勇气、理论基础的积淀:(明确)从第二段中,作者验证李渤观点的错误,以及夜泊石钟山都体现了一种注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式,所谓实践出真知。之后,通过细致描绘夜游石钟山所听到的自然之声,更加凸显探究真理需要一种不畏艰险的勇气。此外,当探寻到真理时,还需调动自身的文化积累,要有理论基础的研究与积淀,这才能像苏轼一样,联想到周景王和魏庄子的乐器。(3)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明确)再来看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从第三段中,可以体会到科学的探究还需要有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苏轼从郦道元、士大夫、渔工水师等人士的相关因素,加上自己的所见所闻,比较符合情理地指出石钟山得名缘由没有流传的原因。从探寻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过程中,能够更细致具体地呈现“目见耳闻”的求真精神,这样的说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启迪读者践行。2.提出疑惑:(1)课下注释1的信息:“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这些宋代之后的观点似乎指出了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缘由的观点未必准确。(2)其他资料补充:到了清代,还有一些质疑和反驳苏轼观点的作品,比如清人彭玉麟在《石钟洞叙》中说:“盖全山内空,如钟覆地,而上钟山,亦中多空洞。且山势上锐下宽,似宜以形论,不以声论。苏子……乃过其门未入室也。”曾国藩也曾在《求阙斋日记》中说到:“石钟山者,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3)重新审视《辨石钟山记》:当时的李渤是江州刺史。湖口在其辖区内。而苏轼只是路过石钟山,或许李渤比苏轼有更多机会了解石钟山。在这篇文章中,李渤的考察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其一是“跻崖穿洞”,特别是“穿洞”,苏轼当时没有这样的自然条件,这样的探寻就无法更深入。其二是李渤“不耻下问”地“询诸水滨”,意思是向河边的人们询问石钟山的事。所以李渤的观点不能说是“臆断其有无”,他也并没有那么可笑。(4)文中值得商榷之处:其实,苏轼在讽刺李渤“臆断其有无”之时,其实在自己探寻石钟山得名缘由的过程中也有“臆断”的表现。同学们有发现吗?当他自己认为发现了真相之后,便和苏迈说道:“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把它对应周景王的无射钟声,虽然表现出苏轼学识见闻的广博,但这种对应也有些主观片面之嫌。而用“窾坎镗鞳”来描述钟声则属苏轼的首创,将此种声音和魏庄子的歌钟对应,是不是也显示出其主观性了呢?3.引发思考,这篇文章的价值在哪里呢?(1)文体角度:这不是一篇考古文献,也不是一篇地理学专著,而是一篇富有文人特色的游记散文。苏轼借此表达主旨更多还是带有“借题发挥”的意味,所以我们还是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去思考苏轼借石钟山来表达主旨的原因。(2)文学观念角度:从宋代文学的特征来分析苏轼这样写的原因。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重“理趣”,在宋代的许多游记散文中写山水景物多是为了阐释哲理,从而形成了“说理”型游记散文。同时,苏轼等人也反对浮夸或空洞地说理,提倡平实朴素的文风,注重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和理性的说服力,旨在“务为有补于世”。所以借助探寻和游历石钟山的事情来表达哲理,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3)知人论世角度:学界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苏轼关于“臆断”的议论,评价李渤的浅陋,是和苏轼当时的处境遭遇有关,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他在与《石钟山记》同于元丰七年春夏之际的《答李昭玘书》中,重提曾经遭遇的“乌台诗案”:“轼所以得罪,正坐名实过茸。年大以来,平日所爱恶忧畏皆衰矣,独畏过实之名如畏虎也。”其中“过实之名如畏虎”不就是当年他被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收集了一些不实的证据,被坐实了罪名吗?苏轼如此质疑李渤,是否和这样有关吗?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也是“名”和“实”的问题,所以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的空间。(4)写作背景角度:还可以关注文中的一处背景:“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尉”是县尉,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这个职位尤其讲究实事求是,不能凭主观推断。作者以探访的方式与儿子苏迈同行,既身体力行,又给予思想上的指导,可谓良苦用心。在第二段探寻到真相后,苏轼对苏迈说:“汝识之乎”也是一种循循善诱的引导。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苏迈日后的为官生涯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德兴县志》记载苏迈“政事精敏,后人仰之”。德兴旧志也将苏迈列入名宦之列,可见苏迈官品和人品是得到人民认可的。这或许也是苏轼借助游历石钟山想要告诫苏迈的一个原因吧。三.总结:1.结论:苏轼从探寻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过程中,能够更细致具体地体现“目见耳闻”的求真精神,这样的说理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启迪读者践行。同时,这样的写法也是基于苏轼的文学主张和“借题发挥”的创作心理。2.小结: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级系统互联接入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原材料供应商与加工厂之间的加工承揽协议
- 2024年专业物流服务10月委托运输协议版B版
- 2024年商用设施安装协议参考文本一
- 吉林省辽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2024商品房买卖合同
- 2024年定制版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合同版B版
- 2024年企业协议拟定与执行要点解析
- 2024年度农产品供应与采购合同2篇
- 2024专项货运车辆承包服务协议版B版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提高科学素养 改进科研方法课件
- 《少年中国说》歌词
- 幼儿园中班语言:《谁的尾巴》 课件
-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
- 中国国民健康大数据报告(1)课件
- 外研版四年级英语上册M8测试题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三节 维护宪法权威
-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课件
- 中国风古建筑通用ppt模板
- 台州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