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友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A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学科第一次知识清单梳理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共3页,共40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用2B铅涂选择题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答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70分)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创立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 B.爱迪生 C.汤姆生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答案】D【解析】【详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与之相关的是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故选D。2.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酒精易挥发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铜丝可以导电【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详解】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A项符合题意;B、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项不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项不符合题意;D、铜丝可以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考点:物质变化。4.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A.蜡烛 B.红磷 C.硫 D.木炭【答案】B【解析】【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充分燃烧后,容器内剩余气体除了氮气,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不符合题意;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了氧气,剩余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符合题意;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完全反应后,容器内气体除了氮气,还有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容器内剩余气体除了氮气,还有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B。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能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稀有气体可作电光源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氧气能供给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详解】A、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选项错误;B、稀有气体可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B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是由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同决定的,故C选项错误;D、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因为生物体中有机物氧化时需要氧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6.给50mL液体加热,除需要烧杯外还需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试管夹③酒精灯④陶土网⑤铁架台(铁圈)A.①②③ B.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给50mL液体加热,除需要烧杯外还需使用的仪器是:酒精灯、陶土网、铁架台(铁圈);故选C。7.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答案】A【解析】【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法错误;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法错误。故选A。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A.等于8mL B.大于8mL C.小于8mL D.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俯视读数为68mL,读数偏大,说明量筒中的液体实际体积小于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仰视读数偏小,说明量筒中的液体体积实际大于60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小于8mL。故选C。9.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支持燃烧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易溶于水 D.能供给呼吸【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氧气不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0.下列有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仪器 B.检查气密性C.加热固体 D.氧气验满【答案】B【解析】【详解】A、组装仪器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手拿塞子,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正确;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C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D错误。故选:B。1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到此,你认为该同学下面需要进行的是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答案】A【解析】【详解】A、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太少,通少量空气现象不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应该继续通空气,直到现象明显为止。A符合题意;B、人体呼吸作用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违背实验目的(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C、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贸然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不能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A。

12.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C.“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D.“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产生了新物质葡萄糖,是化学变化;错误;B、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两者是不同的物质,酒精是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C、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正确;D、封存白酒产生有醇厚香味的新物质,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13.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庆祝节假日时,美丽的霓虹灯与稀有气体的应用有关【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只能做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B错误;C、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故C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故D正确。故选B。14.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详解】A、图中含有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B、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即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即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D、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即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故选A。15.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A.二氧化锰是一种黑色固体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D.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答案】A【解析】【详解】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A.二氧化锰是一种黑色固体,描述的是二氧化锰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此选项错误;C.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铜的化学性质,此选项错误;D.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此选项错误;故选A。16.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食物腐败,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水烧开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而不是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故解释不正确;D、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17.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答案】D【解析】【详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会造成瓶内压强增大,充气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逸出,故会观察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故选:B。18.下列方法能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观察颜色 B.闻气味C.倒入澄清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不能鉴别,故A不正确;B、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B不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鉴别空气和氧气,故C不正确;D、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1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钢铁生锈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的腐熟【答案】C【解析】【详解】A、牛奶变酸,是牛奶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B、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所致,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符合题意;D、农家肥腐熟,是农家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0.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已略去),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特点是“一变多”;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变一”;A.反应物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B.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不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C.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不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错误;故选A。21.古人用硫磺涂在松木片顶端制得“发烛”。“发烛”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CO B.H2O C.SO2 D.N2【答案】C【解析】【详解】A、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错误;B、H2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错误C、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D、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错误。故选C。22.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有些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例如:水、氧气等是由分子构成的;铁、碳等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B.例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有些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此选项正确;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此选项错误;D.化学变化中有新物种生成,所以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此选项错误;故选B。23.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一段时间后A烧杯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B.实验说明氨气有刺激性气味C.实验说明氨气溶于水 D.氨气挥发成气体后分子间距变大了【答案】B【解析】【分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详解】A、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浓氨水与酚酞试液没有直接接触,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故A选项说法正确;B、该实验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不能说明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故B选项错误;C、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因此实验说明氨气溶于水,故C选项正确;D、氨气挥发成气体后分子间距变大了,故D选项正确;因此,该题答案选B。24.如图是氧化汞受热分解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汞由许多氧化汞分子构成B.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氧化汞的结构可知,氧化汞是由许多的氧化汞分子构成的,A项说法正确;B、由氧化汞受热分解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B项说法正确;C、加热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个氧原子重新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C项说法正确;D、由氧化汞受热分解的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故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汞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D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练理解和掌握微粒观点及示意图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装满水 B.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C.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答案】B【解析】【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装满水,会收集到气体纯净的气体,故A错误;B、用排水法收集,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会收集到装置内排出的空气,故B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不会混入空气,故C错误;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将空气排尽,故D错误。故选B。2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可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D.原子可构成分子,不可直接构成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但实际上原子还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说法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说法错误;C、分子可由同种或不同种原子构成,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说法正确;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说法错误。故选C。27.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答案】D【解析】【详解】A、该装置是利用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B、白磷的作用是将试管内的氧气耗尽,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量筒中的水进入试管,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不符合题意;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会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从而使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故进入水的体积大约是:130mL×=26mL,故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符合题意。故选D。28.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B.小分子团水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C.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答案】A【解析】【详解】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说法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因此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故说法错误;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故说法错误;D、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仍然存在着间隙,故说法错误。故选A。2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0.某同学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制取的氧气体积V和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详解】A、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时,生成氧气的体积不再变化。A不正确;B、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开始时氧气的体积为0。B不正确;C、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C不正确;D、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

31.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措施与此报告精神不符的是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充分利用资源C.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工业废气、废水可任意排放【答案】D【解析】【详解】A、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措施与此报告精神相符;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措施与此报告精神相符;C、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高粮食产量,措施与此报告精神相符;D、工业废气、废水可任意排放,措施与此报告精神相不符;答案:D。32.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增多 D.数目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将袋子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这是塑料袋里的酒精发生了汽化,而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汽化过程中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故选A。33.下列实验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再放置酒精灯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先加热,后预热【答案】C【解析】【详解】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药品放入装置性良好的装置中,防止浪费药品,该选项不正确;B、组装装置时,应从左到右,从下往上,则应先放置酒精灯,再固定试管,该选项不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该选项正确;D、加热液体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34.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木炭燃烧B.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尾气处理装置C.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观察到有白雾生成D.该装置具有节约试剂、污染小、所需氧气现制现用的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木炭能在氧气中燃烧,故说法正确;B、若a处粉末是硫粉,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故说法正确;C、若a处粉末是红磷,加热红磷,能看到红磷燃烧,有白烟产生,故说法错误;D、使用该微型装置进行实验优点有节约药品试剂、污染小、所需氧气现制现用的特点,故说法正确。故选C。35.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详解】解:①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得到氧气,正确;②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⑤氧气具有助燃性,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做燃料,故错误;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故选B二、填空及简答题:(每空1分,共20分)36.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达式。(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2)钙元素符号_______。(3)写出硫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4)两个铜原子_______。【答案】(1)H2O(2)Ca(3)(4)2Cu【解析】【小问1详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故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O;【小问2详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钙的元素符号是Ca;【小问3详解】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小问4详解】原子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加适当的数字,则2个氧原子表示为2Cu。3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水的作用是______,是否可以把水换成细沙?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2)乙实验是木炭燃烧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A.①中现象是木炭发出红光B.②中操作是将木炭迅速插入瓶底C.对比①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D.该实验不能说明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3)写出乙实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4)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答案】(1)①.火柴即将燃尽②.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炸裂③.可以(2)ACD(3)(4)温度【解析】【小问1详解】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氧气浓度较高,在实验过程要尽量保持氧气浓度,火柴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实验时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炸裂;把水换成细沙,也能防止生成物溅落损害集气瓶;【小问2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则①中现象是发出红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②中操作,将木炭缓慢的插入集气瓶底部,以利于木炭充分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对比①②现象可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实验中没有加入澄清的石灰水,不能说明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D;【小问3详解】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小问4详解】丙实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时,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温度。38.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1)用装置④收集气体,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选择______(填装置编号);检验该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请写出这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答案】(1)便于排尽装置内的空气(2)①.①②.③.④④.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3)【解析】【小问1详解】用装置④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便于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故填:便于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小问2详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氧气的密度不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择装置④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该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故填:①①;②;③④;④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该瓶气体是氧气;【小问3详解】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故填:。【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氧气的制取与收集、氧气的性质、检验方法等相关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9.现有A~G七种物质,“→”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C、E、F是气体,A生成C的同时还会生成B和D,D是实验室制取C的一种催化剂,大量排放E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生成G的过程中有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名称:_______。(2)写出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__。(3)写出反应C→G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4)写出反应C→F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答案】(1)高锰酸钾(2)供给呼吸等(合理即可)(3)(4)化合反应【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