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6.2神权下的自我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课时作业18神权下的自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特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B)A.新航路的开拓打破了“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个人作用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解析:依据题干供应的信息和所学学问,依据“肯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这一哲学原理,应当从经济上着手考虑,所以应当选择B项。2.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9世纪戊戌变法托古改制,二者共同的根本缘由是(D)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B.统治势力的顽固、强大C.新兴的思想诞生之初薄弱D.新兴经济、新兴阶层相对弱小解析: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借助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9世纪戊戌变法托古改制,本质是都是资产阶级文化,之所以披着古代文化的外衣,根本缘由在于新兴经济、新兴阶层相对弱小,故选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统治势力的顽固、强大,这两者都是外因;新兴的思想诞生之初薄弱的根本缘由也在于经济、阶级的弱小,故解除A、B、C。3.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美丽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叮嘱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非常相像。两则故事都(C)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B.提倡了男女同等思想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D.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析:材料中的两则故事都反映了反对对人性的压制,主见追求现世的华蜜,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C正确。当时的社会并未出现思想解放潮流,A错误。B项“男女同等”错误。D项“冲破了”错误。4.莎士比亚(1564—1616)的主子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名贵的理性!多么宏大的力气!多么美丽的仪表!多么文静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才智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李军同学从中得出一个结论:“莎士比亚宣扬‘理性’,他是启蒙思想家。”该推断(D)A.材料充分、理解精确,结论正确B.材料充分、理解不精确,结论不正确C.材料不充分、理解精确,结论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精确,结论不正确解析:这段材料出自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细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不是启蒙运动思想家,材料、理解和结论均不正确,故D正确。5.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D)A.使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B.构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C.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D.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解析: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解除。6.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并写道:“我们应当跟家里的母亲、街上的孩童、市集的平民聊闲聊,听听他们是怎么说话的,然后用他们能懂的文字去翻。”这种做法(C)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否定了《圣经》的权威解析: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一般民众能懂的德文,这冲击了基督教会只准用拉丁文阅读《圣经》的思想文化专制,故C项正确;这冲击了教皇的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这一做法有利于民众的宗教信仰,不是巩固,故B项说法错误;这一做法不会否定《圣经》的权威,故D项错误。7.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这里的“信仰的奴隶制”是指(A)A.人皆僧侣 B.因行称义C.人皆上帝 D.理性至上解析:所谓“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即破除了对教会权威的迷信;“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是指强调从内心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故答案为A项。教会主见“因行称义”,路德主见“因信称义”,解除B项;路德宣扬要虔诚地信仰上帝,而不是“人皆上帝”,故解除C项;D项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主见。8.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A.主见建立民族教会 B.宣扬“因信称义”C.主见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材料,“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他认为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并主见建立本民族教会,摆脱罗马教廷的限制,故A项符合题意;B项宣称“信仰即可得救”和C项“建立廉俭教会”的主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加尔文的宗教理论。9.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又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A)A.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C.骑士阶层 D.学问阶层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旨在考查学问迁移,比较、分析的实力。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基本上局限于学问分子的范畴,对下层群众影响不大。在西欧,宗教渗透到整个社会的角角落落,宗教改革影响到了下层民众的思想。综上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解除;C项不符合史实,解除;D项属于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解除。10.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B)A.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C.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D.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欧的宗教改革从本质上来看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宗教领域的反映。通过宗教改革,天主教会财宝的很大一部分落到了资产阶级手里;同时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算了条件,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对宗教改革的本质相识错误,解除。11.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其中“不禁人的本能”与“禁人的本能”分别指的是(C)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分别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正确。启蒙思想的核心是理性,民贵君轻是民本思想,“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中路德教的主见,“天人感应”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主见,“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心学主见,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1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样,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C)①变更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②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③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④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的打算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并没有变更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故①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并未强化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故②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在思想领域和宗教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故③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上的打算,故④正确。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32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相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相识自己,人必需有学问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索,认为人可以通过学问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分开来。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信任,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复原。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指出其产生的政治根源。(10分)(2)材料二与材料三对文艺复兴的评价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的内涵?(10分)答案:(1)特点:重视人的价值;强调学问的作用;尊崇理性;崇尚道德。根源: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2)观点:材料二:真理的重新复原;材料三:精神的重生。内涵:材料二认为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材料三认为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从材料一可以干脆总结出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只能回答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只有在民主政治之下才可能出现人文主义。(2)材料二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复原”,而材料三却认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二者的观点是迥然不同的,主要是因为材料二仅仅是看到了文艺复兴的表面现象,而材料三则看到了文艺复兴的本质。所以在回答内涵时即可概括为材料二认为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文艺复兴的表面现象),材料三认为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文艺复兴的本质)。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峻,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异样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最终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旺盛,封建生产方式起先瓦解,资本主义萌芽起先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起先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剧烈要求共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扬了个人自由、同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须要有强大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材料二: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调,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调,而且,这种色调……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说明,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1)依据材料一,归纳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缘由。(10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在西欧资产阶级反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