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抽测九年级化学(问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 D.使用黑火药2.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水中的生物依靠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4.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5.因钛产业发达而使宝鸡这座城市被称为“中国钛谷”,其钛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20%以上,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A.钛为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C.原子的质子数为26D.相对原子质量为48g6.2022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降低水的硬度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D.生活中常通过煮沸来达到硬水软化的目的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原子模型结构C.物质分类 D.空气组成模型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9.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甲和乙观察到的现象不一样,是因为反应物的种类不一样B.实验甲和乙的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丁的生成物不同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剧烈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10.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C.该反应两种反应物都为单质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1.蜡烛(足量)在如图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的正确是A.该实验是在纯氧中进行 B.蜡烛熄灭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就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12.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我们要时刻警惕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组成和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 B.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3.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C.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看到有白雾生成 D.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该接有尾气处理装置14.思亮同学利用稀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使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能反应生成氧气 B.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C.图示实验的研究方法是对比实验 D.实验能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1分)1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液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硝酸钾(KNO3)共熔后产生二氧化碳(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2.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属于(填序号)。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形碳(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_______。②碳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_______。(3)活性炭是无定形碳的一种,常用于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中,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自来水厂加入明矾进行消毒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D.供水系统提供的水不含任何杂质(4)对比图2的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16.“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1)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3个镁原子_______;②m个水分子_______;③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_______。(2)下面三个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①请写出图②表示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由此可知,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②上述三个变化示意图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③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写出其中一点)17.下图图1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1)图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D中的X=______。(2)“镉”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员,相关信息如图所示,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镉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用化学符号表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18.下列是与水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A.集气瓶底部没有放水B.铁丝生锈C.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引燃D.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2)实验B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请指出该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经过该操作后,所得到的的液体依然是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②液面没有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3)在实验C中,当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_______mL。下图是实验C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反应前的粒子图,把反应中和反应后的粒子图补充完整_____。19.小茗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工作人员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她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猜想与论证】猜想Ⅰ:用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1)选择实验装置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②小茗选择装置_______(填序号)作为过氧化钙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也会用到,对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2)实验过程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③当观察到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④集满气体后,把集气瓶取出,放在桌面上。⑤检验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4)实验装置图(如下图)(5)实验主要过程:①检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6)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质疑再探究】纯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氧气不纯能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使带火星的本条复燃的氧气的最低浓度又是多少呢?带着这些问题小茗查阅资料。实验编号①②③④氧气的体积分数20%30%40%50%带火星木条的状况无变化微亮复燃复燃(7)小明认为实验_______没有必要做,理由是_______。(8)自上表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_______时,即可使带火星的木复燃。20.通过联想提出问题是探究的源泉,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提出问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温度越高,化学反应也越快吗?【实验探究】为了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实验1实验2二氧化锰的质量/g0.50.55%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40X恒温水浴加热/℃4080收集一试管氧气所需要时间/秒3623(1)实验2中X=_______;(2)在两次实验中,不同温度下收集同体积的氧气的实验设计目的是_______;(3)上述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实验结论】通过两次实验的实验记录,你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实验拓展】请根据所学再举出一例与温度有关的实验结论:温度越高,_______。2022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抽测九年级化学(问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 D.使用黑火药【答案】B【解析】【详解】A、粮食酿酒,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瓷器,包含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使用黑火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2.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A错误;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错误;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正确;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D错误;故选C。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B.水中的生物依靠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答案】C【解析】【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供给呼吸,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是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水中的生物依靠溶于水中的少量氧气而生存,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不符合题意。故选C。4.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简称新国标)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答案】B【解析】【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镉、铅”指的是元素,与原子、分子或是单质等形态无关,故选:B。5.因钛产业发达而使宝鸡这座城市被称为“中国钛谷”,其钛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占世界产量的20%以上,下列有关钛的说法正确的是()A.钛为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C.原子的质子数为26D.相对原子质量为48g【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2022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降低水的硬度C.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D.生活中常通过煮沸来达到硬水软化目的【答案】B【解析】【详解】A、硬水遇到肥皂水易起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很多泡沫,所以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说法正确;B、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但不能出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说法错误;C、蒸馏法是最好的净水方法,可以除去水中几乎所有的杂质,在淡水缺乏的海岛上,一般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说法正确;D、生活中加热煮沸,能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达到硬水软化的目的,说法正确。故选B。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原子模型结构C.物质分类 D.空气组成模型【答案】D【解析】【详解】A、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故A不符合题意;B、原子结构中,质子在原子核内,故B不符合题意;C、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氧气为21%,其他成分是1%,故D符合题意;故选D。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A、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该微观解释正确;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混合,故该微观解释错误;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该微观解释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故该微观解释正确;故选择B。9.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甲和乙观察到的现象不一样,是因为反应物的种类不一样B.实验甲和乙的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丁的生成物不同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剧烈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答案】C【解析】【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其反应物都是硫与氧气反应,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氧气的浓度不同,故错误;

B、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是二氧化硫,铁燃烧生成物均是四氧化三铁,故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能在氧气中燃烧,而纳米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从甲、乙,丙、丁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故正确;

D、实验甲和实验乙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实验丙、丁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直接掉落导致集气瓶炸裂,故错误;

故选:C。10.下图为某化学反应微观模型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C.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都为单质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由微观示意图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A选项正确;B、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则生成物为纯净物,B选项错误;C、该反应中的两种物质分别为CO和O2,CO为化合物,O2为单质,C选项错误;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D选项错误。故选A。11.蜡烛(足量)在如图的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的正确是A.该实验是在纯氧中进行 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就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知,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56%,说明该实验不是在纯氧中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的原因不是瓶内氧气已经耗尽,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C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含有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我们要时刻警惕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组成和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 B.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详解】A、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则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3.用“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C.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看到有白雾生成 D.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该接有尾气处理装置【答案】D【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A错误;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有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实验结论,不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故B错误;C、若a处粉末是红磷,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C错误;D、若a处粉末是硫粉,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所以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故D正确;故选D。14.思亮同学利用稀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使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不能反应生成氧气 B.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C.图示实验的研究方法是对比实验 D.实验能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答案】C【解析】【详解】A、不使用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生成氧气,只不过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过氧化氢能分解出氧气,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故B不符合题意;C、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此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故C符合题意;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此实验只能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能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1分)1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液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硝酸钾(KNO3)共熔后产生二氧化碳(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2.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属于(填序号)。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形碳(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_______。②碳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_______。(3)活性炭是无定形碳的一种,常用于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中,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自来水厂加入明矾进行消毒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颜色和异味D.供水系统提供的水不含任何杂质(4)对比图2的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答案】(1)C(2)①.错②.对(3)BD(4)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能力越好【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1分类可知金刚石属于晶形碳;故选C;【小问2详解】①石墨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硝酸钾(KNO3)共熔后产生二氧化碳(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故该说法错误;②根据题干信息提示可知碳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故该说法正确;【小问3详解】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可以将难溶性物质与水分离,故选项说法正确;B、明矾是絮凝剂,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质,加速沉降,明矾不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故选项说法错误;C、活性炭结构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D、经过供水系统处理过的水中还含有微生物和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D;【小问4详解】对比图2中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碳气凝胶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可知,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能力越好。16.“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1)用恰当的化学符号填空①3个镁原子_______;②m个水分子_______;③带3个单位正电荷铁离子_______。(2)下面三个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①请写出图②表示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由此可知,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②上述三个变化示意图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填序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③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写出其中一点)【答案】(1)①.3Mg②.mH2O③.Fe3+(2)①.

②.分解③.氢元素和氧元素④.①⑤.微粒间的间隔大小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解析】【小问1详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镁原子,就可表示为:3Mg;②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m个水分子表示为:mH2O;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带3个正电荷的铁离子可表示为:Fe3+;【小问2详解】①图②表示的是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产生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微粒间的间隔大小。③由图③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还可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17.下图图1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1)图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D中的X=______。(2)“镉”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员,相关信息如图所示,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镉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___。(用化学符号表示)【答案】(1)①.AB##BA②.8(2)①.五##5②.失③.Cd2+【解析】【小问1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A、B、C、D四种粒子中,AB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D的质子数为18,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氩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属于稳定结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18=2+8+x,x=8;【小问2详解】由镉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所以镉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镉离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镉离子的化学符号为Cd2+。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7分)18.下列是与水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次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A.集气瓶底部没有放水B.铁丝生锈C.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引燃D.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2)实验B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请指出该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经过该操作后,所得到的的液体依然是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②液面没有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3)在实验C中,当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_______mL。下图是实验C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反应前的粒子图,把反应中和反应后的粒子图补充完整_____。【答案】(1)①.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②.A(2)①.过滤②.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③.引流④.③(3)①.2.5②.【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A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分别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A、集气瓶底部没有放水,会造成集气瓶炸裂,但可以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选项符合题意;B、铁丝生锈,则铁与氧气无法接触,所以铁丝不会燃烧,无法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进行引燃,温度达不到铁丝的着火点,则铁丝不会燃烧,无法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不能使铁丝燃烧,无法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A;【小问2详解】实验B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洒出;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会造成过滤的速率慢,但不会造成滤液浑浊;②液面没有高于滤纸边缘,不会造成滤液浑浊;③滤纸破损,会使得液体中的不溶物进入下面的烧杯,从而使得滤液浑浊;故填:过滤;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引流;③;【小问3详解】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收集a到气体较多,是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b收集到气体较少,是氧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当a试管气体为5mL,则b试管气体为2.5mL;一个水分子可以分为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所以图中的两个水分子可以分为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如图所示,故填:。19.小茗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工作人员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她想可否用过氧化钙来制取氧气。【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猜想与论证】猜想Ⅰ:用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1)选择实验装置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②小茗选择装置_______(填序号)作为过氧化钙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也会用到,对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2)实验过程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③当观察到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④集满气体后,把集气瓶取出,放在桌面上。⑤检验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4)实验装置图(如下图)(5)实验主要过程:①检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