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课堂上,随着音乐老师手指按动不同的琴键,教室内回荡着空灵悦耳、沁人心脾的钢琴声。按动不同的琴键时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A.响度 B.音调C.音色 D.声速2.如图真空罩实验,下列关于真空罩实验说明正确的是(

)A.抽出空气的过程中,报警器声音减小,因为报警器振动幅度减小B.抽出空气的过程中,报警器声音变大,因为报警器振动幅度增大C.抽出空气的过程中,报警器声音变小,但是报警器振动幅度不变D.本实验可以直接得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如图,在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体积的水,则()A.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发声,A的音调最高B.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A的音调最高C.敲打A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慢D.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慢4.如图所示,小嘉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现象说明(

)A.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B.音调与振动幅度的关系C.声波传播的快慢 D.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5.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鼓面时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听到的声音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6.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随着水位升高()A.音调逐渐升高B.音调逐渐降低C.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7.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C.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8.如图所示是研究声现象的一些典型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图甲的实验能够验证真空不能传声B.图乙的实验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可探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C.图丙的实验,尺子伸出桌边越长,听到的声音的音调越高D.图丁的自制哨子,吹哨子时上下拉动活塞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9.如图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关于下列波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B.乙和丙的响度相同C.丙图中两波峰间距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低D.甲和乙的音调相同二、填空题10.邱老师用发音齿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他用硬纸片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发现硬纸片接触齿数越(选填“多”或“少”)的齿轮时,纸片振动得最快,声音听起来越(选填“尖细”或“低沉”)。11.体育课上进行跳绳比赛时,小云发现手中绳子抡的速度越快,绳子发出的声音就越尖,这说明声音的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选填声音的一种特性)。12.有时候我们形容一种声音“脆如银铃”指的是声音三个特征中的高,反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选填“高”或“低”);“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大;在听熟人打来的电话时,容易听出对方是谁,原因是不同的人讲话时声音的不同。13.向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发声的物体是(选填“空气”、“水”或“玻璃”),试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选填“a”、“b”或“c”)。图乙所示的波形图中,音调最高的是图,响度最大的是图。(最后两空均选填“A”、“B”或“C”)14.我国有些地方修筑了“音乐公路”。当汽车以一定速度匀速行驶时,就会奏出一段悦耳的乐曲。音乐公路的路面上分布着许多横向凹槽,如图所示。汽车每经过一个凹槽,就会上下振动一次。路面上凹槽的分布比较密,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于是就发出了(选填音调更高或响度更大)的声音。15.如图所示,是示波器显示的声波A、B的图像,通过图像一定能判断出,A、B相同的是,不同的是。能听出是钢琴在发声还是笛子在发声是通过来判断的(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6.如题图所示是小晋和妹妹听歌时的场景。小晋听播放的歌曲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小晋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按钮后,声音的会改变;妹妹跟着节奏一起唱歌,唱到高音部分时,妹妹无法跟上旋律,主要是因为歌曲的太高。(以上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三、实验题1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闽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在学习声现象时,小闽观察到乐队的架子鼓有多个大小不同的鼓,演奏中使用多个鼓主要是为了使发出的鼓声(“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2)如图②,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主要说明,还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或“能量”);在月球上(“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判断的依据是;(3)如图③,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当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或“慢”),音调越来越。(“高”或“低”)18.按要求填空。(1)如图甲,一只手将塑料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塑料尺伸出桌面的一端,由于(选填“塑料尺”或“桌面”)振动从而发出声音。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发现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较小,发出的声音较小;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发现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较大,发出的声音较大。分析比较可得出:发声体的越大,其发声响度越大;(2)如图乙,探究声音的传播,抽气一段时间后,听到的手机铃声响度不变,则原因可能是(选填“手机铃声频率太高”或“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正确进行实验,通过推理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传声。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答案BCAADACBD1.B【详解】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琴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就不同。故选B。2.C【详解】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空气的过程,能传声的介质越来越少,故听到声音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假如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将听不到声音;逐渐抽出玻璃罩中空气的过程,报警器振动的幅度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A【详解】A.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发声体是瓶子和水,瓶子中装有水的越少,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的音调最高,D瓶的音调最低,故A符合题意;B.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体是瓶内的空气柱,因为D瓶中空气柱少,振动的频率快,发出的音调最高,故B不符合题意;CD.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种类和环境温度有关,与频率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详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当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因两次卡片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详解】A.甲图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时,可以看到纸屑跳动的高度不同,纸屑跳动的高度越高,说明鼓面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因此,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丁图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时,锯条的振动快慢即振动频率不同,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保温瓶里发出的声音是上方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保温瓶内的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按住鼓面,使其停止了振动,因此声音消失了。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B【详解】A.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进一步推理可知真空中不能传声,故A错误;B.实验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B正确;C.尺子伸出桌边越长,尺子振动的频率越低,听到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故C错误;D.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改变了哨内空气柱的长度,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故选B。9.D【详解】A.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A错误;B.由图知,丙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故丙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故B错误;C.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多,丙的频率最大,所以丙的音调最高,故C错误;D.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故D正确。故选D。10.多尖细【详解】[1][2]由图可知,齿轮的齿数多,纸片振动得快,频率越高,声音就尖细,音调越高;齿轮的齿数少,纸片振动得慢,频率越低,声音就低沉,音调越低。11.音调【详解】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跳绳比赛时,小云发现选手抡绳子的速度越快,发出声音就越尖,这说明了音调与频率有关。12.音调高响度音色【详解】[1][2]“脆如银铃”是发出声音的音调高,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所以音调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3]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即声音的响度大。[4]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声音主要靠音色,所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这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13.空气cBB【详解】[1][2]当用嘴向图甲所示的试管中吹气时,瓶内空气柱的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空气柱越长,频率越低,c试管内空气柱最长,频率最低,音调最低。[3][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由图乙可知,B的频率最快,音调最高;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A振幅最小,B振幅最大,故响度最大的是图B。14.音调更高【详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汽车行进到路面凹槽分布比较密的地方时,汽车行进时振动很快,声音的音调较高。15.音调响度音色【详解】[1]由声波A、B的图像可知,A、B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所以声波A、B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2]由声波A、B的图像可知,A、B的振幅不同,所以声波A、B的响度不同。[3]由于不同物体的材质和结构不同,所以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判断钢琴发声还是笛子发声。16.音色响度音调【详解】[1]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小晋听播放的歌曲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小晋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按钮后,声音的响度会改变。[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妹妹跟着节奏一起唱歌,唱到高音部分时,妹妹无法跟上旋律,主要是因为歌曲的音调太高。17.(1)音调(2)空气能传声能量不能真空不能传声(3)快高【详解】(1)大小不同的鼓,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所以演奏中使用多个鼓主要是为了使发出的鼓声音调不同。(2)[1][2]敲响右边的音叉,把能量传递给了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这说明了空气能传声且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4]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3)[1][2]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要控制相同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可得到音调与频率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音调越来越高。18.(1)塑料尺振幅(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