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六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六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六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六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亲情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礼物》、《奶奶最喜欢的铃儿》、《平分生命》和一个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18个生字,会写22个生字。继续练习独立识字。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2、学习课文,感悟有关词语,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3、积累词句,古诗词,学习查字典,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4、自读《妈妈的葡萄》;通过“畅所欲言”“笔下生花”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亲情的伟大,懂得不辜负亲人的期望。会在具体的语言综合实践中,进一步体验亲情,了解亲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解决重难点的办法: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亲情”的可贵伟大。2、抓关键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进行学法指导。教学效果达成率:及格率80%优秀率30%教学课时:7-8课时礼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教学重难点:通过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挂图、录音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课文,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送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礼物》。二、初读诗,自学字、词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生字组词,并引导学生随机绍自己识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三、自读诗,理解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2、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的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3、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之情。四、创设情境,体会感情。1、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象。2、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朗读的形式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小组读等。五、总结全文。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试背颂。七、板书计划礼物种子懂得自然礼物小鸡懂得生命亲人的关爱、期盼手表懂得时间《少儿百科全书》懂得世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2、会写本文的生字。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写法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3、观察文中前四自然段,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4、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段话。5、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二、指导学生写字1、学生观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出较难写的。2、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精、博”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三、布置作业。1、抄写并背诵《游子吟》。2、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3、预习第二课。四、板书计划游子吟家庭小档案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2、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挂图、录音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二、学习生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4、抽生读生词。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2、师生一起解惑。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4、小组汇报结果。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2、生汇报。第二课时一、以问题导入,继续学习课文。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只铃儿?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二、仿写13段。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动作、语言)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三、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板书设计:奶奶最喜欢铃儿平分生命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依为命、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2、读懂课文,体会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结合日积月累中的。4、重点指导朗读,特别是读男孩说话时,体会他说话时心情的变化。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如情入境的朗读,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亲情的伟大。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挂图、录音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2、再读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教学过程:一、从题目质疑,导入课文。板书“平分”,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平分”?世界上那些事物可以平分?再板书“生命”,让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2、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可读课文,也可读词语,随机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和积累好词语。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1、再读课文,说说男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2、重点抓住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来体会男孩的心情以及体会亲情的伟大。(随机指导朗读)3、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震撼、郑重其事”的意思。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进行评价。四、布置作业1、摘抄令你感动最深的句子。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五、板书计划平分生命抽血前抽血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2、完成语文天地的练习。3、会写本课的生字。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进一步体会亲情的可贵与伟大。1、交流: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年仅10岁的男孩面对死亡如此勇敢?2、你和亲人之间发生过类似感人的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男孩输血前后的变化,读出男孩的勇敢,读出自己的感受。二、完成语文天地的练习。1、读两个句子,说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你认为哪个句子好,为什么?3、再读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语气。三、指导学生写字。1、观察生字,找出易错字和难字。2、老师重点指导“瞬、降、颤”的写法。四、布置作业。1、写字词。2、抄写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预习单元习作。五、板书设计:平分生命愿意输血决心献出生命勇敢(伟大的亲情)能活100岁要求平分生命作文教学内容:关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时间,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一段话写下来。教学准备: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表。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亲情”这一单元,使我们感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那作为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就将自己了解的在班上进行交流,并写下来。二、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1、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2、指名在班上交流,老师点拨。三、指导写文。1、讨论: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2、指导: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要求:语句要流畅,内容要真实。四、老师总结。第二课时一、学生打草稿。二、师巡视并单独指导。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教学内容:本单元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古诗二首》、《理想的翅膀》、《春天的雨点》和语文天地。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23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学习新部首尸字头。继续练习独立识字。学习多音字“调”。2、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3、背诵《绝句》、《春居》。4、通过读句子,仿写句子,练习在描写后写想法。自读《梦已被染绿》、《雨在歌唱》,培养学生观察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并依据自己的感受,主动背诵喜欢的段落。5、加强对好词、佳句的赏析与积累。“初显身手”、“开卷有益”等内容的安排,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教学重难点:三篇课文在内容理解上难度不大,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把握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解决重难点的办法:1、读形式多样,评价,鼓励,激发他们的观察的兴趣。2、诗配画,体会作者的感情。3、仿编诗歌,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效果达成率:及格率85%优秀率30%教学课时:7—8课时古诗二首绝句教学目标:1.学会三个生字,认读五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泥融飞燕子”。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生字卡片。2.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1)师: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赞美春天。画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音乐家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诗人写出了一首首赞美春天的诗歌。老师听说你们会背很多古诗,那有没有赞美春天的诗呀?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草》、《咏柳》、《春晓》、《江南好》、《村居》(2)随机布置作业:像这样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你们回去以后,还可以再搜集一些,背一背。2.配乐诗朗诵《绝句》:二.初读感知: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杜甫)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生: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很多诗,保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自己再读读。师导:杜甫真了不起呀,被人们称为“诗圣”,是诗中的圣手,他写的诗又多又好。《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想读读吗?那就大声地读吧。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3.学习生字:(1)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朋友。(2)读生字卡片:快看,调皮的生字朋友跑这来了,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3)记字形(绝、句):你怎么记住他们的样子呢?(结构记、用“色”记等,记“句”字,可用勺、包记,注意笔顺的变化书空)(4)指导书写:记住了这两个生字朋友的样子,你们想不想把它写漂亮啊?你们觉得哪个字不好写?老师范写一个,学生描一个写两个。句:口要写在撇的下边。4.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课件:迟日泥融沙暖鸳鸯(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图片。喜欢吗?觉得怎么样?那咱们再读读。看图后再读鸳鸯,注意指导读好轻声)5.这些字词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能读正确读流利。6.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7.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三.细读感悟诗意: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引导,并指导朗读。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1)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师: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观察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课件: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自由读、评读。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2)“融”什么意思?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师: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想看看吗?(3)欣赏课件: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4)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哇?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评读。4.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练好了,谁先来,要像古人吟诗那样抑扬顿挫?指读、背诵。5.改写: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老师总结: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着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6.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板书设计:绝句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村居教学目标:1、进一步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2、背《村居》。3、指导书写本课生字。4、背诵诗歌。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随着作者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还想读读吗?二、配乐朗读,进一步感悟诗歌内容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2、你还看见春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怎样?3、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三、读、背古诗《村居》春天多美呀!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让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古诗《村居》。1、图文结合,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读一读,背一背。四、指导学生写字。五、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2、预习《理想的翅膀》六、板书计划:村居草莺柳水纸鸢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理想的翅膀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掌握本课的“建筑、翩翩起舞”等词。2、读懂课文,了解“我”和小朋友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3、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教学重难点:1、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2、用一句话概括2~6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2、学习课文,了解“我”和小朋友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教学过程:一、从课题质疑,导入课文。板书课题:《理想的翅膀》学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让我们带着各自的问题一起读读课文吧,看你从文中是否能找到答案。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老师检测掌握生字情况,并交流好的识字方法。三、再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认真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2、结合课文思考:“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理想,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7段(学生怎么理解,就怎样读,读出对理想的憧憬)4、学生讨论: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理想的翅膀”?5、说说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四、总结全文五、布置作业1、自己试着扎一个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到郊外放一放。2、摘抄优美的词、句。六、板书计划理想的翅膀风筝水兵帽大蝴蝶瓦片双体花瓶竖琴相貌(各式各样)“我”小薇薇二喜兰兰红红根子芳芳当海军当昆虫学家建筑大师心连心音乐家到天空想根子竖琴音乐家芳芳自己的样子没想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3、完成思考题2。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春天,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去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场面吧。二、感情读文,给课文分段,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带着课后思考题2,给课文分段。3、全班交流分段情况,说说为什么这样分?4、学生概括段意。老师小结:课文按先写地面—再写空中—再回到地面的顺序写的。(引导学生在写作中也按一定的顺序去写,这样显得很有层次感。)三、指导写生字。1、学生观察生字,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写“翩、竖、薇、舞”等。四指导学生完成“开卷有益”——《雨在歌唱》1、自由朗读短文,说说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2、想想:短文是以什么养的手法写的?(拟人)3、再读,读后你想说些什么?4、同桌互读,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五、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2、快乐小练笔。3、预习《春天的雨点》。六、板书计划理想的翅膀风筝各式各样让自己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春天的雨点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沙哑、飘洒、疲劳”等词。2、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3、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师生间真挚的感情。2、引导学生理解课后最后一段,懂得“春天的雨点”的深刻含义。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识认生字。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3、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春天的雨点”。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用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生字。2、检测学生认字情况,重点检测:“跪”、“竭”、“朦胧”、“蓬”。三、书读课文,理解内容。1、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2、略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件事?3、试着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4、仔细读课文,说说那一部分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找出描写乌罕娜老师言行的语句,边读边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结合课文21段,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用意,感受老师的爱,达丽玛是怎么做的?(老师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爱。)四、总结全文五、布置作业1、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词语。2、收集有关《师生情》的故事,在小组内交流。六、板书计划春天的雨点留下来补课认真听讲课真挚送达丽玛回家淳朴(师生情)达丽玛送伞深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朗读课文,理解课题“春天的雨点”,联系自己感受师生之爱。2、指导写生字。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春天的雨点》。二、感情朗读,回顾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讨论“春天的雨点”含义?三、拓展与延伸1、学完课文,你有什么要说的?2、说一说在你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四、指导写生字1、观察生字,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2、重点指导:蒙(不要少写一横)、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蓬(上下结构)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抄一抄。五、总结六、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2、抄写生字词。七、板书计划春天的雨点重点词句较难写的字语文天地教学分析:

本教材有: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初显身手,开卷有益…

教学目标:

掌握抄一抄、读一读,背一背等部分内容。

教学重难点:

大小写字母互换练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下面加点的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嫩草散步竖琴善良忘记绿蒙蒙

二、你能写出与大写字母相应的小写字母吗?写完了拼一拼。

CHUNTIAN----YUDIAN--------

FENGZHENG--JIAOBU--------

LIXIANG-----MENGLONG------

三、抄一抄:

布置嘱咐毛茸茸秘密

翅膀建筑翩翩起舞

沙哑飘洒疲劳朦胧蓬勃

四、读一读: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满园春色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欣欣向荣万紫千红莺歌燕舞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五、读一读、比一比:

?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

?她飞到天上,会好好想想的。

?她一直望到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老师的背影慢慢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你觉得哪一句更好呀?

第二课时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读一读、背一背: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初显身手:

以《春天的脚步》为题办个小展览:

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有诗、画、文、歌……

三、开卷有益:

以自读为主学习《雨在歌唱》:

查找生字、词;

提出不懂的问题;

有感情朗读……

四、金钥匙:

认识“文房四宝”。

五、自检:

讨论时,听到不同的意见,我能够做到:

★心平气和

★认真思考

★吸收别人正确的意见

你还能想到些什么?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可爱的小生灵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小生灵”,有两篇主体课文《小虾》、《松鼠》和一个语文天地。语文天地中设计了各项活动和练习,突出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在语言的积累上面进行了训练。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学习多音字“爪”。继续练习独立识字。2、学习课文,在体会相关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生灵是人类的朋友,不要随意伤害它。3、积累喜欢的词句,在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4、背诵古诗《乡村四月》。5、自读《带刺的朋友》,了解刺猬的特点,明白题目中“朋友”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的同时,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是如何写具体的。3、学习观察方法和细节的描写。解决重难点的办法:1、图文结合,指导按顺序观察和写的方法。2、通过比较句子,体会写具体的好处。教学效果达成率:及格率90%优秀率40%教学课时:6-7课时小虾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语,体会作者对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2、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如何把文章写具体。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话,在全班交流。3、抓住重点词理解一段话,体会一段话如何写具体。如:画虾——说虾——论虾——爱虾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虾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了解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小虾,你们想了解小虾吗?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这位新朋友的?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并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2、检测生字、词。(老师在文中选词,学生读……)3、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4、你觉得小虾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小虾——(有趣)(脾气不好)指导朗读:有的稍带点灰黑色,……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来学习:小虾真有趣: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小虾真有趣?(吃东西时的动作、吃饱了时候的神态、动作……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小虾脾气不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小虾脾不好?(生气时、搏斗时的动作、神态……)再读课文:小组交流:1、小虾是什么样子的?才长大的小虾:通体透明;千年虾:灰黑、长青苔2、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1、找出中心句。2、是如何一句一句写具体的?吃食有趣,非常小心;脾气不好,打架凶猛3、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段话,把话写具体。三、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画虾。2、背诵喜欢的段落。板书计划小虾吃食小心有趣吃饱自在受干扰生气脾气不好搏斗猛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学习如何把小动物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觉得小虾有趣吗?那么小作者是如何把小虾写得这样有趣的?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小动物,并进行描写。第一部分:(1、2)写“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水缸,“我”捉到了一些小虾养在里面。第二部分:(3、4)写作者对小虾的细心照顾,它很有趣,但脾气不好。第三部分:(5、6)作者发现小虾一天天的变了,体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学生总结如何写好小动物。结合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进行练习,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布置作业1、语文天地D2、D3、D4。2、先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写下来。四、板书计划小虾样子可爱吃食小心真有趣吃饱自在讨人受干扰生气喜欢脾气不好搏斗猛烈教学后记:松鼠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学重难点:1、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教具: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行特点和生活习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这里有一个谜语,看谁能猜: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二、板书课题、齐读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1、学生谈感受: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2、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3、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4、学生谈到小动物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5、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学生总结:并板书: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五、总结全文:学习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七、板书计划松鼠外形美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在体会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小作者描写小动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继续学习课文:喜欢小松鼠吗?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二、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得这样具体,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它呢?学生交流。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习说话。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带刺的朋友》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三、指导写本课的难字:捷遮蔽四、布置作业:认真观察动物,题目自拟,要求:1、外形特征。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4、做游戏时的特点。板书计划外形美丽松鼠活动机灵生活习性住可爱吃聪明有趣教学后记:语文天地三教学内容:一、畅所欲言怎样爱护小动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讨论。二、笔下生花观察你喜爱的小动物写一写……要求:介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征、吃食时、睡觉时、游戏时的样子、神态、动作等方面来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A、课前准备1、根据下列表格中列出的项目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最喜欢的动物——外形特点吃食物时睡觉时游戏时2、根据观察,填写表格B、指导写作1、回顾课文《小虾》、《松鼠》,进一步了解文中的描写方法和介绍的顺序。(a)、体会怎样把一段话(或动物的一个方面)写具体、写生动。(b)、体会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介绍的方法。2、组织谈话、交流(a)、说说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b)、按表格中的项目在小组内加以介绍,并相互评议。3、指导表达。(a)仿课文中的写法。(b)按一定的顺序,并运用学过的好词好句。(c)适当地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d)内容具体,语句通顺。C、老师总结。D、布置作业完成作文。预习《田忌赛马》。板书计划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外形吃食生活习性睡觉游戏第二课时一、学生打草稿。二、学生写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三、作文评讲,修改。四、出示下水文。教学后记:第四单元智慧教学内容:本单元主题“智慧”,有三篇主体课文《田忌赛马》、《捞铁牛》、《用冰取火》和一个语文天地。三篇课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智慧的存在,并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语文天地中注意了对易错字的指导,并在积累词汇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设计和练习,突出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34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几”。继续练习独立识字。2、理解课文,了解孙膑反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善于扬长避短,合理使用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科学分析的习惯。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4、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会写作。5、学句子,写句子,提高写话能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会写作。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解决重难点的办法:1、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想一想,摆一摆,做一做,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2、在读中体会人物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效果达成率:及格率85%优秀率30%教学课时:8-9课时教具:课件田忌赛马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新词。2、理解课文,了解孙膑反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善于扬长避短,合理使用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科学分析的习惯。3、找出文中体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词语。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从孙膑献计反败为胜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词。2、找出文中体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词语。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归纳问题,引导自主探究。1、田忌和谁赛马?2、赛马的经过和结果怎样?3、这篇课文内给我们什么启示?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这些问题,课文中给我们做了介绍,让我们一起去读课文,读时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先解决。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A)、画出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初部理解词语。(B)、反馈问题,交流,讨论。2、检查认读生字情况。(A)、出示生字词:我会读,我会认。(B)、学生自由说学习的生字,词语的时候注意什么?3、指名分小组读课文内。4、指名反馈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A)田忌和谁赛马?板书:田忌齐威王(B)赛马的经过和结果怎样?板书:第一次第二次败胜胜败5、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说说各部分讲什么?板书:首轮战败准备再战反败为胜6、分小组朗读课文,加深课文的层次感。三、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2、熟读课文。板书计划田忌赛马第一次第二次田忌败胜齐威王胜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成的朗读,在朗读、讨论、感悟中理解文中所讲的知识,体会田忌的心情。2、理解课文,了解孙膑反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善于扬长避短,合理使用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科学分析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汇报搜集资料。二、复习导入,激发兴趣。三、探究推理,弄清原因,继续学习课文。1、启发质疑,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同画出最能说明原因的句子读一读。板书:调换顺序2、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3、指名反馈,学生用纸马进行演示这一过程。上中下0(败)下上中(胜)上中下3(胜)上中下(败)四、了解人物,知道孙膑献计根据。1、这么好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2、集体反馈,读文后,你觉得孙膑,田忌,齐威王各是怎样的人?3、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五、总结全文,启发教育。1、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遇到困难不灰心骄兵必败知己知彼2、拓展思维,讨论交流:如果齐威王不骄傲,结果又会怎样?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摘抄词语。3、笔下生花:想象第二次赛马后,田忌与孙膑又见面┉┉板书计划田忌赛马第一次第二次(孙膑献计)田忌败胜齐威王胜败教学后记:捞铁牛教学要求1、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事中,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懂得利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道理。2、给课文分段并学习正确概括段意。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出色”造句。4、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表现。教学难点:在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最勤劳、最聪明、最勇敢的,为世界人民所称颂,历史上像祖冲之、李时珍、李春等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材为数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怀丙。二、齐读课题、激发兴趣(一)读课题。(二)提问题。“看到课题后想知道什么?”(疑问:谁捞铁牛?为什么捞?在哪捞?怎么捞的?结果怎样等问题。)三、带着疑问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提出自读要求。(一)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二)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四、检查自读情况(一)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读书(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利。)(二)认读生字词卡片。注意多音字“没”,本课读mò音。(三)提出难懂词语。五、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同座位的同学之间查找词义。(二)全班进行交流解答。重点理解的词语有:淤泥、浮桥、宋朝、熟悉、出色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一)回忆分段方法:一读、二想、三并(读:读全文。想: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并: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合并在一起。)(二)分别找七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三)议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和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再选择相应的段意。1.出示投影,读给提示的段意。2.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3.把序号填入括号中。4.想想各段段意为什么这样概括。(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答案为1、3、4、2)七、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八、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课后思考练习题。板书计划:捞铁牛冲走水铁牛(送)第二课时一、导语上节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达到对课后内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道理。二、请四名同学读书大家思考:捞铁牛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一)出示投影,读句子。(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第一句点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话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什么时候的工程家。“当时”一词指的就是宋朝的时候。第三句具体写出怀丙是宋朝时什么样的工程家。“出色”一词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这里用这个词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过渡:这个怀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聪明的智慧,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请深入学习课文。四、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语,认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学习课文第一大段。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3)大家议论些什么?2.讨论回答。(为什么要捞铁牛?要从两点回答。(1)是大水冲走了铁牛。铁牛共八只相当于八个铁柱,拴住浮桥。(2)是修桥需要铁牛,所以就要捞出来。)3.提问题:“就在人们毫无办法,一筹莫展的时候,和尚说了什么?他到底有没有办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有把握,请划出来。4.读一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体会意思。过渡: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也就是怎么捞的呢?(二)学习课文第二大段。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2.找四名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找出关键词,运用关键词说出意思。3.讨论:(1)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2)练习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顺接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想想还可以怎么说。(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组连词练习说。)以后遇到类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这些连词。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4.提问: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了解到怀丙和尚准备工作细致,周密,有条不紊,显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5.回忆这段的学习方法。(是通过读、找、议、悟来学习的。)(三)学习第三大段。1.运用第2段的学法,自学第3段。2.出示投影,做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1)读这段话,共说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找出带点的词,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句接一句,它们之间是顺承关系,不能随意变换前后顺序。)(3)用连词说说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3.演示操作捞铁牛的经过。(学生可喊号助威。)4.边演示边提问。(1)做准备时,为什么要往船里装沙?(尽量让船下沉。)(2)拴好铁牛后,为什么又把沙铲掉?(船上泥沙减少,木船才会逐渐上升。)(3)拴铁牛的绳子是松的还是紧的?为什么?(紧的。拴得越紧,铁牛和船之间的绳子就越短,船对铁牛的作用力也就传递得越快,随着船的浮起,铁牛也就很快地浮起。)(4)捞铁牛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水的浮力。)5.齐读第6自然段。提问:(1)这样的办法指的是什么?(2)课文为什么不详写捞其它几只大铁牛的经过?(3)结尾点明怀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捞铁牛过程中,人们就对怀丙和尚从了解到敬佩,此时点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思考议论:(一)在捞铁牛的过程中,怀丙在哪个字上下功夫?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二)捞铁牛一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六、教师总结我们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民造福,长大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七、布置作业1、完成同步。2、组词:捞劳绷棚哄洪板书计划捞铁牛冲走水铁牛(送)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出色的工程家)第三课时一、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重点掌握12个生字新词,写字8个。练习用“熟悉”、“出色”造句。二、练习朗读课文,温习课文内容(一)个人读。(二)集体读。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一)个人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课后词语。(二)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抓住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和书写笔顺。(三)扩词练习,积累词语。四、检查自学情况(一)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二)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强调以下两个:尚、丙五、集体学习(一)指导易错的字形。潜:(1)什么结构?(2)注意什么地方?(右边“替”的上半部分两个“夫”的最后一笔。一个是点,一个是捺。)绑:(1)什么结构?(2)哪一笔易错?(中间部分的第三笔,是提不是横。)拔:与哪个字易混?(和“拨”区别)(二)指导练习造句。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两个词的意思。(略)2.教师出示范句。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这条路,不会带错路。出色——妈妈是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3.学生练习造句。六、巩固练习(一)进行语言文字单项训练。1.出示投影思考练习第3题。2.注意带点的词,说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有3句话,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3.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说铁牛往上拔的原因。4.填空练习。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船身慢慢地(),拴住铁牛的绳子()。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七、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八、布置作业(一)抄写生字词语。(二)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做个试验,进一步了解有关浮力方面的知识,知道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用冰取火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会写7个字,学习多音字“几”。掌握“徘徊、计策、急燥、摄影”等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的作用,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明白其中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是聪明和智慧。3、拓展延伸,结合实际,说说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事例。教学重难点:了解火的作用,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具:课件教学计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学习课文,了解南极的天气,以及火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有什么作用吗?你们知道哪些取火的办法吗?2、导入新课:可是,有一个探险队员,却利用冰来取火,(板题:用冰取火),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冰取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渎课文。(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一读。(2)思考:这个骨骺司发生在什么地方?(3)说一说这个年轻人是怎样用冰取火的?2、检查自读的情况(1)指名分段落读课文。(2)学生集体纠错、正音。(3)其他一起读课文。3、学习生字新词(1)指名反馈画词情况,教师出示下列词语,大家一起试着读一读。(2)找出词语中的生字,读一读。(3)教师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及字形。读音:“几”、“徘”、“徊”以及平舌音和翘舌音。字形:“策”的下面不是“束”,“复”的中间是“日”不是“目”(4)、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巩固。三、展示资料,读课文,体会南极的艰苦1、导入: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2、出示有关南极的图片,对南极的环境作具体的介绍。3、引导学生读课文,话出文中描写南极环境艰苦的句子。4、指名反馈,大家一起评一评。5、讨论:为什么说在南极,探险队员们几乎感觉不到太阳的温暖?6、指名反馈。教师导读: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给人们代理温暖的火就是显得非常重要,课文中是怎么讲的呢?四、朗读想象结合,感受火的重要1、指名反馈点名火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没有火,就不能工作;没有火,就不能生存,生命就受到威胁。”2、大家一起朗读句子。3、引导学生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探险队员们将面临着什么困难和危险,会遇到什么事情?4、集体反馈。5、教师小结:是呀,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火就是探险队员们的生命,没有火就没有一切,甚至是生命。当年轻的探险队员们用冰去取火时,当时好似怎样的情景呢?6、指名反馈,大家一起读句子。“这团红红的火,驱散了死的威胁,带来了声的欢乐;这团红红的火恢复了探险队员们的征程生活。他们欢呼着,跳着,好象在欢庆着重大的节日”。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再次体会火的作用。五、课堂小结,鼓励探究教师小结:在条件艰苦的南极,火对探险队员们来说是一切,但他们在冰天雪地里丢失了打火器,陷入了绝望。却又用冰取到了火种,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这冰怎么起火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六、布置作业1、大家齐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板书计划用冰取火用冰取火丢了打火器,陷入绝望走出困境永不放弃善于思考聪明欢呼跳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3、脱脂延伸,结合实际,说说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事例。教学过程:一、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2、巩固上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上节课的的小,我们知道在探险队员遇到没有火的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探险队员利用冰取火,挽救了整个探险队。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用冰取火》。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继续学文,理解用冰取火的原理。1、教师导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年轻探险队员用冰取火的过程。2、指名反馈。3、大家一起朗读有关的段落。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筹莫展、束手无策5、教师: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时候,这位年轻人是怎么做的?6、讨论这个年轻人这样做的道理。7、利用凸透镜进行实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播放有关的录象。8、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读出大家的惊喜和欢乐。9、有感情地朗读年轻人用冰取火的段落。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师:从年轻探险队员的身上你们学到探险队员的什么精神以及他们给你的启示。2、集体交流、反馈。3、结合实际,说说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的问题、克服困难的事例。4、教师总结,启发学生。板书设计:用冰取火重点词句教学后记:语文天地四教学内容:一、畅所欲言。查找下面这些石头的相关资料,互相交流。钟乳石、礁石、雨花石、太湖石、化石二、笔下生花:两课时1、找石头,画石头,写一写,办奇石展览。2、讲石头的故事。如:青芝岫……阿诗玛的传说……要求:任选其中的一项,表现石头的特点,写出石头的奇妙之处。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A、笔下生花1、谈话,导入习作。2、学生读题目,明确要求。B、指导写作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或是周围的人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2、指导创作。(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事。(B)把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C)注意写后读一读,把句子写通顺。C、金钥匙1、学生自读,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2、以捞铁牛示意图为例,分析画图的作用,3、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帮助自己读懂课文。D、布置作业完成作文。预习《天外来客——陨石》。板书计划开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中间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结尾感受第二课时一、学生打草稿。二、学生写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三、作文评讲,修改。四、出示下水文。单元主题5读书单元目标感受读书的乐趣,明白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认字28个,写字24个,继续练习独立写字。能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浩瀚、漫游、沐浴”等词语的含义。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积累好句子。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思想感情。诗歌、叙事散文、记叙文童话等各种文体,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体会读书的意义,感受读书的快乐。单元教学重点认识28个生字,学会24个字。2、通过课外阅读和其他语文活动,培养语感,积累运用语言。单元教学难点在能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浩瀚、漫游、沐浴”等词语的含义。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积累好句子。学困生教学中难点的突破措施抓住本单元的特点,多给学生诵读的时间,结合生活实际,指导读懂课文,降低难度。教学方法同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励。课时计划7--8课时。小小的书橱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诗中讲了一个小朋友热爱读书,每天坐在小书架旁,阅读大量的书籍,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她有着远大的理想,她决心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从而受到启发向小朋友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掌握更大的本领。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

2、掌握课后思考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4、能背诵诗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诗文大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诗文,掌握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

第一课时

分课时目标1初读诗歌,会认识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

3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小书橱?说说你从中获取了那些知识。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小小的书橱》,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他的小书橱的。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书,花初步认识的字,用自己的认字方法认识它。

2至明看火车,检测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自读诗歌。

2读完诗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爱读书?

作者为什么把书橱比作是“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感悟2—5小节,体会读书的乐趣。

读最后一小节,面对书中的无穷的宝藏,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配乐朗读,放飞想想谈感受。

1指名配乐朗读课文。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来谈。

3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五总结评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再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

2完成古诗《观书有感》。

3会写本课生字。

一直揭课题

二感情朗读,回顾全文。

三完成读一读,背一背《观书有感》

1自由读古诗。

2再读古诗,结合插图,自悟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提出不会写的字全班交流解决。

2重点指导“瀚、尊”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鼓励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摘抄有关读书书的名言警句。板书:山沟里的孩子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词。

2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还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段落结构。

4能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的意思,并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含义。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在杜重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笼罩、启程”等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学习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老师小结。

四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认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2说说:山沟里的孩子是怎么上学的?

3找出文中描写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的句子读一读。

小组讨论、交流: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面对的?

4指导朗读,学生怎么感悟就怎么读。

5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六、七段)

小组讨论,课堂交流“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

讨论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

激发学生想想:看看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用一段话补充一下吗?

1师小结。

五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课文,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2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3会写本课生字。

一直接导课。

二再读课文,联系自己,深入感受内容。

1齐读课文。

2想想山沟里的孩子是怎样上学,联系自己,谈谈你此刻的想法。

3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在班上展示。

三完成语文天地中的—

1读句子,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

2读一读两组句子,抄一抄,积累精彩句子。

四指导学生写本课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那个字较难写或易写错?

2重点指导“罩、慧、貌、勤”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时间长

山沟里的孩子(上学)路不好走(勇敢、乐观)

不十分安全

珍贵的教科书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全文

围绕教科书的“珍贵”,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展开叙述。教学时应结合课后思考题,紧扣“珍贵”,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故事内容与学生生活反差大,教师可作适当的背景介绍。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14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本课的生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问题导入,简介背景

1.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简介故事背景。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一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