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4.1《故都的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14.1《故都的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14.1《故都的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14.1《故都的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郁达夫学习目标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及文章创作背景,理清文章结构。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体会郁达夫“悲凉美”的美学追求。理解郁达夫的文人趣味;领悟作者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

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

——刘海粟目录导

课1

世2

文3

握5

6合

究4导入新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导入新课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我们感受到了秋日的绚丽壮美;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感受到了秋风的萧条悲凉;读“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歇”,我们感受到了秋雨的凄切清苦。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知人论世•作者其人郁达夫(1895-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编《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郁达夫知人论世•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充满了热情、浓郁、清新的情韵,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知人论世•言语思想▲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国后,营墓更无田。▲万一国破家亡后,对花洒泪岂成诗。▲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老夫亦是奇男子,潦倒如今百事空。只见人骑肥马去,更无心唱大江东去。▲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此文写于1934年8月17日,当时日本侵略者要求将察哈尔省沽源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划归热河省。随后,不断地向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相继制造了两次“察东事件”。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后,触景伤情,写了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知人论世才华横溢情感丰富著作颇多心怀祖国情系民族勇于抗日听读课文

细听课文诵读,圈出关键词句,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2)文中描写了故都哪些秋景?(3)作者对故都秋有什么样的情感?听读课文(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故都的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故都的秋1.题解含有对故都(北平)深深的眷恋之情,暗含一种文化底蕴。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显现。点明地点:北平明确描写的内容“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2.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故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合作探究(1)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2)文中描写了故都哪些秋景?(3)作者对故都秋有什么样的情感?清、静、悲凉热爱、眷恋小院秋晨秋蝉残叫秋雨话凉秋果奇景秋槐落蕊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课文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整体把握故

秋第1-2段向往故都之秋:清、静、悲凉

第3-12段记叙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奇景议论人对于秋都会有感触

第13-14段直抒胸臆,减寿留住故都的秋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总分总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细数着……日光”、“静对着……牵牛花”。“脚踏上去……极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衰落的残声”1.景物的选择幽静思考题:

2、文章的开头、结尾两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用意何在?运用了什么手法?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对比的手法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南国的秋北国的秋本体喻体黄酒白干甘甜可口回味不永稀饭馍馍食之有味不浓易饿鲈鱼大蟹黄犬骆驼玲珑如意逗玩邀宠味美细腻剔刺而食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有味耐饥如秋之隽永可大快朵颐得秋之爽气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文中有没有体现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地方?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神往与眷恋。精读文,深探究故都的称呼作者对他笔下这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又是什么情感呢?请加以分析。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神往与眷恋。精读文,深探究郁达夫喜欢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郁达夫为什么喜欢秋的“悲凉”?

作为读者,你能理解吗?精读文,深探究“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段文字不仅让人读出了作者心境的苍凉和无奈,读出了作者对秋天的眷念和挚爱,更让人读出了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誓与之共存亡的悲壮、凛然。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他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故都之情、家国之思。创新提升:手写我心提升素养今天我们就是要在赏读秋景、品读深情中,涵养故土赤情,厚植家国情怀。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