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A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一辆汽车速度是36km/h,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一辆自行车1min通过600m的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百米赛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2.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3.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5.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手影的形成C.水中倒影D.白光的色散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入射角为0时,则没有反射光线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D.镜面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B.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C.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8.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9.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的倍数越大B.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C.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应该用凸透镜来矫正D.人眼远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应该用凹透镜来矫正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B.冰化成水,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C.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融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会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12.如图所示是小青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A.当v=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C.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D.当物体从无穷远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13.小阳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酒精0.8×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B.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C.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D.把400g酒精倒掉2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4.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乙的示数为______s。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__;实验中,教室后排的同学听到音叉的声音比较小,这说明响度还与______有关。16.图中两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温度计______℃,乙温度计______℃.17.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的示意图。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是视力表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若测视力时,要使被测试者看到的“视力表”与被测者相距5m,则人距离其背后的视力表为______m。18.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1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__,用相同质量的物质甲和乙做成实习圆球,则圆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_________。四、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20.如图,作出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21.完成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五、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2.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和____。(2)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长度L=_____m,运动时间t=______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m/s。(3)实验中小车沿斜而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23.如图甲是小林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水浴法对物体加热,观察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1)实验中,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______;(2)小林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______,物质处于______态;(4)实验过程中如果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最后液体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实验过程中,小林发现水面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你认为水珠应出现在烧杯的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芮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该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______移动。(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烛焰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3)若在图甲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4)小芮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为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蜡烛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六、简答题(共1题,共5分)25.如图1所示,易拉罐装的饮料都有禁止冷冻的说明。图2为易拉罐冷冻后炸开的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七、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26.某同学乘坐小船对着对面的一座高山大喊一声,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离高山多远?(2)若小船以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多远?27.如图所示,往质量60g的玻璃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150g。将质量为8g的树脂眼镜浸没在其中,此时树脂眼镜、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53g。(取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1)玻璃杯的容积是多少?(2)树脂眼镜的密度是多少?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A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一辆汽车速度是36km/h,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一辆自行车1min通过600m的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百米赛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D解:汽车速度是36km/h,换算为10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0s,速度为,自行车的速度为,综上可知,三者速度一样大。故选D。2.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D解:A、0~t1时间段内的s-t图象为直线,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改变,故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纵坐标可知,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故C错误;D、由图可知,0~t1比t2~t3图象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3.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C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因为两列波的形状不同反映了波的音色不同,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D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不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说明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C不符合题意;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即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5.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手影的形成C.水中倒影D.白光的色散C解:A.放在水中的笔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D.白光通过三棱镜,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原理,故D错误。故选C。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入射角为0时,则没有反射光线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远离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D.镜面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解:A.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也为0,故A错误;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故B错误;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故C正确;D.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B.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C.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D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错误;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D正确。故选D。8.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D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故选D。9.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的倍数越大B.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C.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应该用凸透镜来矫正D.人眼远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应该用凹透镜来矫正B解:A.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时,物体离透镜越近,物距越小,则放大的倍数越小,故A错误;B.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故B正确;C.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发散一些,即需要凹透镜来矫正,故C错误;D.人眼远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会聚一些,即需要凸透镜来矫正,故D错误。故选B。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B.冰化成水,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密度变大,因此其质量增大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D解:A.物体的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B.物体的质量大小跟状态无关,冰化成水,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故B错误;C.质量是指所含物质的多少,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压缩,质量不变,故C错误;D.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即质量减半,体积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减半,故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C.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融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会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D解: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蒸发吸热降低了身体温度,不符合题意;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低于南极的最低温度,符合题意;C.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熔化,说明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不符合题意;D.夏天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温度很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空气中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出现白气,符合题意.12.如图所示是小青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A.当v=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C.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D.当物体从无穷远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BD解:C.由图知道,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由于,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则f=10cm,故C错误;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当v=15cm时,即2f>v>f,则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B正确;D.当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即u>f且物体离透镜越来越近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故D正确。故选BD。13.小阳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酒精0.8×103铝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B.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C.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D.把400g酒精倒掉2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BD解:A.由密度表知,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故A选项错误;B.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体积相同的铝和冰,由公式m=ρV知,铝的质量是冰的3倍,故B选项正确;C.铜的密度大于铝,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由公式V=知,铜的体积较小,故C选项错误;D.200克酒精倒掉100g,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不变,仍是0.8×103kg/m3.故D正确;故选BD.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4.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乙的示数为______s。3.15337.5解: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末端刻度值为5.15cm,物体的长度是l=5.15cm-2.00cm=3.15cm;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5×60s+37.5s=337.5s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__;实验中,教室后排的同学听到音叉的声音比较小,这说明响度还与______有关。大距离发声体远近解:使音叉发出不同强弱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随着响度的增大,乒乓球被音叉弹开的幅度增大;实验中,教室后排的同学听到音叉的声音比较小,这说明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16.图中两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温度计______℃,乙温度计______℃.37.648解: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6℃;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8℃.17.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的示意图。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是视力表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若测视力时,要使被测试者看到的“视力表”与被测者相距5m,则人距离其背后的视力表为______m。虚像0.6解:借助平面镜检查视力时,利用的是光的反射现象;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是视力表的虚像;由图知,平面镜距视力表2.8m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也是2.8m,所以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5.6m,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是5m,所以人和视力表之间的距离是l=5.6m-5m=0.6m18.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虚物距小于焦距解:由图知,所成的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所以是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___,用相同质量的物质甲和乙做成实习圆球,则圆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_________。8:11:8解:由图知道,ρ甲=8g/cm3,ρ乙=1g/cm3,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8:1;因为组成两实心球的质量相同,所以,由知道,圆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ρ乙:ρ甲=1:8四、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20.如图,作出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则OP为反射光线21.完成下图所示的光路图.解:根据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五、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2.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和____。(2)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长度L=_____m,运动时间t=______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m/s。(3)实验中小车沿斜而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刻度尺秒表0.650.12逐渐增大较小解:(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就是速度公式,即,则需要的实验器材为刻度尺和秒表。(2)由图可知,小车经过的路程为L=60cm=0.6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t=5s;小车的速度为(3)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且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下滑,所以小车会越滑越快,速度越来越大。(4)为了方便计时,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的坡度应该减小。23.如图甲是小林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他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水浴法对物体加热,观察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1)实验中,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______;(2)小林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______,物质处于______态;(4)实验过程中如果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最后液体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实验过程中,小林发现水面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你认为水珠应出现在烧杯的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使被加热的物体均匀受热晶体25固小于内壁解:(1)实验中,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体均匀受热。(2)由乙图知,该固体在熔化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固体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温度在以上,故示数为;温度低于该物质的熔点,所以它处于固态。(4)烧杯中的水可以由酒精灯不断吸收热量达到沸点而沸腾,温度不再变化,如果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根据热传递需要有温度差的条件,试管内液体是能从烧杯继续吸热的,也就可以沸腾,就说明水的沸点高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小林发现水面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壁。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芮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该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______移动。(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烛焰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3)若在图甲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4)小芮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为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蜡烛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较暗上放大右发散远离解:(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满足f<u<2f,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3)对A点吹气,则蜡烛右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火焰会往右偏,根据物近像远的规律则光屏应该向右移动。(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要用光屏接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调节,即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六、简答题(共1题,共5分)25.如图1所示,易拉罐装的饮料都有禁止冷冻的说明。图2为易拉罐冷冻后炸开的图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因。(,)见解析解:饮料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结成冰质量不变。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根据公式可知,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所以会炸开。七、计算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26.某同学乘坐小船对着对面的一座高山大喊一声,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离高山多远?(2)若小船以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多远?(1)850m;(2)900m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所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离高山的距离是:;(2)由题意知道,小船行驶所用时间是,小船行驶的路程,所以,声音传播的距离是:,设按喇叭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1+s2,所以.答:(1)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离高山850m;(2)若小船以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900m.27.如图所示,往质量60g的玻璃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150g。将质量为8g的树脂眼镜浸没在其中,此时树脂眼镜、杯和水的总质量是153g。(取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1)玻璃杯的容积是多少?(2)树脂眼镜的密度是多少?(1)90cm3;(2)1.6g/cm3解:(1)玻璃杯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150g-60g=90g由知道,装满水时水的体积(2)将质量为8g的树脂眼镜浸没在其中,由题意可得溢出水的质量m溢=(150g+8g)-153g=5g溢出水的体积树脂眼镜的体积V镜=V溢=5cm3树脂眼镜的密度答:(1)玻璃杯的容积是90cm3;(2)树脂眼镜的密度是1.6g/cm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B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据调查发现:人伸平两臂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本人身高.现有一棵参天大树,七年级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A.48厘米B.48分米C.48000毫米D.0.48米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3.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4.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变,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时()A.27℃ B.30℃ C.32℃ D.37℃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现在把它们放在20℃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6.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C.假设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形成40°角;而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和水平线形成70°角,则θ=70°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7.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A.20°或40° B.40°或70° C.20°或70° D.只能是20°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9.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10.甲、乙两同学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50m处相遇C.前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较大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11.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B.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30℃C.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D.第10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12.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C.Q点在S点的上方 D.Q点在S点的下方1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时,光屏恰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将图中的凸透镜向右移动,在光屏上可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原理相同C.在图中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一远视眼镜片,缓慢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4.如图所示,为了巧测一高度为H的小薄药瓶的容积,晓聪同学首先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药瓶的半经,则药瓶的半径R=_____mm。接着向瓶内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倒置后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容积的表达式V=_____(用字母表示,不代入已知数据)。15.薛悟理同学从家出发走路上学,相对于从身边疾驰而过的汽车,薛悟理同学是_____(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他家到学校距离为s,他上学时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从家走路至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16.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实验发现,后一次感受到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一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17.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与水面成角斜射向水面,往杯里加水,则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_水位上升的速度(选填“>”、“=”或“<”)。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折射光线______(选填“顺时针方向旋转”、“方向不变”或“逆时针方向旋转”)。18.如图1所示,一束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城内放透镜甲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放透镜乙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可判断甲是______透镜;如图2所示,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则可判断此凸透镜位于______(填“A点的左侧”“AB之间”或“BC之间”)。19.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加油站的油价会随着季节浮动,这是因为汽油具有______的特点。若夏季汽油的密度为0.7g/cm3,价格是6.65元/升,冬季汽油的密度为0.74g/cm3,油价应调整为______元/升。四、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20.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又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面镜右侧焦点,在图中画出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钱,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21.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五、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8分)2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位置,确定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2)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C9092939596989798989898(3)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冒出,这些“白气”是______(水蒸气或小水珠)。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6)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你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7)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23.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3)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4)点燃A蜡烛,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5)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6)某次实验时,小王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7)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A.B.C.D.24.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方案一)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②将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_____g。③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是______cm3④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2)(方案二)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④取出石块,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六、简答题(共1题,3分)25.除去一些先天因素和年龄因素,视力的好坏与后天的用眼习惯有很大关系.眼睛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如初,需要用心爱护,让“心灵的窗口”永远明亮.据调查我国高中生近视眼发病率为70.4%.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简述近视眼的发病原因.七、计算题(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26.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27.如图所示,一个空烧杯质量为50g,装满水后质量为2.55kg,把正方体甲浸没在烧杯中,并把溢出的水擦干后,测得正方体甲、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7.85kg.把甲取出后,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1.55kg.实心正方体乙的边长为0.2m,质量为6kg,.求:(1)正方体乙的密度;(2)正方体甲的密度;(3)若沿实心正方体乙的上表面向内部挖去一个底面积为0.01m2,高为h的长方体如图所示,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水,是否可能使乙变化后的总质量与甲的质量相等?若可能,请计算h;若不可能,请简要说明理由。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B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据调查发现:人伸平两臂时,两手中指指尖的距离约等于本人身高.现有一棵参天大树,七年级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A.48厘米B.48分米C.48000毫米D.0.48米B解:七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约16分米长,所以大树的周长约:16分米×3=48分米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C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B正确不符合题;C.首先10m2小房间可能有回声,但是原声与回声只差了约0.1s,二者叠加在一起,只是感觉不到回声而已,故C选项错误.D.因为是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所以太空舱内有气体,宇航员可以面对面直接说话交流,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A解: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A.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多,甲音叉振动快,故A正确.B.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音调高,故B错误.C.发声的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甲音叉振动快,甲音叉发声的频率高,故C错误.D.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两个音叉振动幅度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4.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变,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时()A.27℃ B.30℃ C.32℃ D.37℃B解:因为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格表示的温度为:;起始温度为5℃,所以读数为32℃时的格数为:32﹣5=27,则此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故选B.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现在把它们放在20℃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D解:甲内装的是冰水.乙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室温是20℃,故房间里的水蒸气遇0℃的冰水混合物的杯子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杯子外壁,即N侧有水珠;然而房间里的水蒸气遇-78.5℃的盛干冰的杯子会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杯子外壁,即Q侧.故选D.6.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C.假设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形成40°角;而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和水平线形成70°角,则θ=70°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C解: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A错误;B.像与物大小相等,人远离平面镜或靠近平面镜像不变,B错误;C.如图,由题意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50°,反射光线进入顾客的眼睛时,与水平方向成70°,根据图示可知,人眼在A点,入射点为O,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知,则∠ABO为60°,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根据几何关系可知镜面与水平方向成70°的角,故C正确;D.任意小的平面镜,都可以把任和大小的物体成完整的像,故D选项错误。7.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A.20°或40° B.40°或70° C.20°或70° D.只能是20°C解: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0°角,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40°或14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法线,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做出镜面.如图所示:或所以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90°×40°70°或90°×140°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C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①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错误;②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②正确;③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得:;像距为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即,得:,;综合以上条件得:,故③正确;④将近视镜片,即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像将远离凸透镜,所以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故④错误;故选C.9.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C.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C解:A.密度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无关;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错误;B.密度是物体质的属性.物质不同,密度也不同,错误;C.密度是物体质的属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正确;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但当物质状态不同时,密度不同,D错误.10.甲、乙两同学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50m处相遇C.前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较大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D解:A.由图象可知,甲同学的s-t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同学0~10s做匀速直线运动、10s~20s静止,20s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15s末相遇,且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即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故B符合题意;C.前20s内,甲同学的速度,乙同学的速度,所以前20s内,甲同学的平均速度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选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11.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B.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30℃C.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D.第10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AC解:A.分析图像可知,物质A的熔化图像中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线段,其所对应的温度为45℃,故物质A是晶体;物质B的温度始终上升,物质B是非晶体;A正确;B.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45℃,B错误;C.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C正确;D.第10min时,物质A是固态,D错误。故选AC。12.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经过连续几天观察,晓霞同学发现: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池内水面升至a位置时,她在池旁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水面升至b位置时,她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C.Q点在S点的上方 D.Q点在S点的下方AC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故选AC.1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时,光屏恰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将图中的凸透镜向右移动,在光屏上可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原理相同C.在图中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一远视眼镜片,缓慢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BCD解:A.图像显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将图中的凸透镜向右移动,物距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在光屏上可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原理相同,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远视眼镜片为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图中的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加一远视眼镜片,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像距变小,故缓慢向左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图像显示物距为15cm,像距为30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即,,两式联立解出,即,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此时物距变为30cm,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故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D选项正确。故选BCD。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4.如图所示,为了巧测一高度为H的小薄药瓶的容积,晓聪同学首先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药瓶的半经,则药瓶的半径R=_____mm。接着向瓶内倒入一定量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倒置后测出水面离瓶底的高度为L2,则瓶子容积的表达式V=_____(用字母表示,不代入已知数据)。18.5解:由图示知,四个药瓶的半径为7.40cm,所以药瓶的半径;由图示知,倒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为V水=πR2L1将瓶倒置后,则有V水=V-πR2L2,即πR2L1=V-πR2L2,所以15.薛悟理同学从家出发走路上学,相对于从身边疾驰而过的汽车,薛悟理同学是_____(选填“运动的”或“静止的”).他家到学校距离为s,他上学时先以v1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v2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从家走路至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运动的解: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薛悟理同学相对于从身边疾驰而过的汽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薛悟理同学是运动的;前、后一半路程均为s,根据得,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全程时间,所以全程平均速度:.16.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实验发现,后一次感受到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一样),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较小固体传声效果好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容易分散.固体中传播声音时,分散较小,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当敲击铅笔时,第一次的声音通过牙齿、骨头传递到耳中;第二次的声音由空气传播;所以后一次感受到声音的响度较小,说明固体传声效果好。17.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与水面成角斜射向水面,往杯里加水,则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_水位上升的速度(选填“>”、“=”或“<”)。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折射光线______(选填“顺时针方向旋转”、“方向不变”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方向不变解:一束光线与水面成角斜射向水面,水位上升的高度等于前后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水底光斑移动的距离小于前后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故光斑移动速度小于水位上升的速度;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水平面没有发生变化,折射光线方向不变。18.如图1所示,一束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城内放透镜甲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放透镜乙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可判断甲是______透镜;如图2所示,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则可判断此凸透镜位于______(填“A点的左侧”“AB之间”或“BC之间”)。凹A点的左侧解:由图知,若光沿直线传播会聚到b点,经过甲会聚到c点,说明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经过乙会聚到a点,说明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如果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所以不可能;当光源在A点时,像在透镜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在B点时就也会在相对于B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点,所以透镜不可能在AB和BC之间;如果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故此时凸透镜只能放在A点的左侧。19.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加油站的油价会随着季节浮动,这是因为汽油具有______的特点。若夏季汽油的密度为0.7g/cm3,价格是6.65元/升,冬季汽油的密度为0.74g/cm3,油价应调整为______元/升。热胀冷缩7.03解:汽油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受此因素的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汽油的价格就要浮动;夏季每吨汽油的体积,每吨汽油的总价为1.43×103升×6.65元/升=9509.5元,冬季每吨汽油的体积,则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冬季汽油的油价应为四、作图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20.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又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面镜右侧焦点,在图中画出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钱,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解:由题意可知应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凸透镜入射点A在镜面中的像,用虚线连结、F,与镜面相较于点O,与凹透镜相交于点B,用实线连结AO,斜向下画箭头,即为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钱,用实线连结OB,斜向上画箭头,即为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根据射向凹透镜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过点B画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画出向右的箭头即经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21.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点光源O在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O′,连接PO′,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M。分别连接OM、MP、MA,可得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五、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8分)2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位置,确定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2)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______是沸腾前的情况。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C9092939596989798989898(3)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冒出,这些“白气”是______(水蒸气或小水珠)。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6)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你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7)现有甲、乙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a、b图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B②98小水珠不变不能合理即可ab水量不同(或b的水量多)解:(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位置,确定B的位置,然后再确定A的位置。(2)水沸腾前,下层水温高于上层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减小,则图②是沸腾前的情况;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都达到沸点,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不断增大,图①是沸腾时的情况。(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图像可以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停止对水加热,水就不能沸腾,这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6)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适当减少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温或给烧杯加盖或加大酒精灯的火焰等。(7)观察图丁中的图像可知,a升温快、b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a组水的质量小于b组水的质量。23.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3)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4)点燃A蜡烛,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5)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像是______(填“虚”或“实”)像。(6)某次实验时,小王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7)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