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三校高三联考一模地理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黎明和黄昏,若天气晴朗,太阳即将升起或刚刚落到地平线下0—6°的这段时间,天空依然明亮,蓝色的天空穹顶与西方地平线之间会浮现出金色至红色的光泽,气象学上称之为,曙暮光,是风光摄影师最为钟情的黄金时间段。下图为“黎明与黄昏时段太阳高度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曙暮光”意味着瑰丽绚烂而又转瞬即逝的美图题材,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A.约12分钟左右 B.约15分钟左右C.约24分钟左右 D.约30分钟左右2.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A.反射作用 B.折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散射作用3.与“曙暮光”成因相同的是A.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B.漠河北极村出现白夜现象C.曼哈顿街道出现的悬日现象D.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曙暮光”出现只有日出前或日落后0-6°的角度范围。太阳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用4分钟时间。故摄影需要抓住黎明或黄昏短短的约24分钟左右的时间,C对,A、B、D错。故选C。【2题详解】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将太阳光线散射向四面八方,使黎明和黄昏天空依然明亮,D对。反射作用、折射作用、吸收作用不会产生这种现象,A、B、C错。故选D。【3题详解】与“曙暮光”成因相同的是漠河北极村出现白夜现象,也是散射作用的结果,B对。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造成的,A错。曼哈顿街道出现的悬日现象,与日出、日落方位有关,与散射无关,C错。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是太阳不落下,始终在地平线上,D错。故选B。【点睛】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平流雾是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冷却形成的雾。下左图是平流雾形成示意图,右图为某日拍摄到的山东烟台平流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下列属于此次烟台平流雾形成条件的是()①气温上冷下热②暖湿空气与地表间有较大温差③合适的风向、风速④夏季蒸发旺盛,水汽充足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5.关于平流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南岛东部易出现平流雾景观B.平流雾容易扩散,对交通运输影响小C.平流雾持续时间很短,常伴随晴朗天气D.平流雾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答案】4.B5.D【解析】【分析】【4题详解】平流雾是由湿空气遇到冷的下垫面形成的,暖湿空气与地表间有较大温差,①错误、②正确。雾的形成需要微弱且方向稳定的风,③正确。夏季大雨过后,空气洁净,会使空气中缺乏雾凝结所需的凝结核-尘埃,不易形成雾,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本题主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受下垫面性质差异影响,海上更容易形成平流,且雾持续时间较陆地长,A错误。平流雾持时间较长,不易扩散,对交通运输安全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平流雾的形成常伴有阴雨天气,故C项错误。冬春季节下面温度较低,满足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平流雾的相关知识。平流雾的发生往往是发生逆温,下面冷上面热,空气不易对流扩散。橘子洲又名水陆洲,位于湖南长沙,因“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诗词而出名。橘子洲曾是一个小沙洲,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沙洲也逐渐扩大成为湘江面积最大的沙洲。完成下面小题。6.若在图中标注箭头指示北方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B.← C.↓ D.↑7.导致橘子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转偏向力左偏作用 B.受地转偏向力右偏作用C.河道变窄流速变快作用 D.河道变宽流速减缓作用8.橘子洲两侧河水流向剖面图是()A. B.C. D.【答案】6.A7.D8.B【解析】【6题详解】据图可知,橘子洲左右两侧的河道宽度不同,左侧河道窄水量小,接近源头,右侧河道宽水量大,接近下游,所以河流的流向为从左到右,即从南到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橘子洲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A错误;橘子洲主要是泥沙堆积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右偏转不是主要的原因,B错误;据图可知,河道变宽了流速变慢,C错误;橘子洲是湘江中的一个沙洲,河流变宽流速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沙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D正确。故选D。【8题详解】据图可知,橘子洲位于北半球,流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橘子洲右岸(东岸)侵蚀,水量大,水位高,橘子洲左岸(西岸)堆积,水量小,水位低;同时橘子洲两侧均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表层河水向右(东)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江河中的沙洲。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而成。它是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有的江心洲高出平水位以上,洪水泛滥时顶部盖上悬移质泥沙;有的江心洲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它们都比心滩稳定,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江心洲不断下移。如长江下游的太平洲、长江口的崇明岛、湘江中的橘子洲等。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 B. C. D.10.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大气受热过程 B.水循环 C.热力环流 D.风的形成【答案】9.B10.C【解析】【分析】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9题详解】由图可知,由于热水和冰块使得该地受热不均。冰块的近地面,烟受冷下沉,而热水处,烟受热上升;高空中,烟从热水上空流向冰块上空,近地面由冰块流向热水,故本题选B。【10题详解】本实验演示的是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的空气运动,属于热力环流,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环流原理。地理环境是房屋建筑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建筑朝向(即门窗朝向)状况。完成下面小题。地区位置最佳朝向不宜朝向厦门24.5°N,118°E南偏东5°~10°南偏西25°,西偏北30°银川38.5°N,106°E南至南偏东23°西、西北北京40°N,116°E南偏东30°以内,南偏西30°以内北偏西30°~60°哈尔滨46°N,126.5°E南偏东15°~20°西、西北、北11.厦门建筑最佳朝向为南偏东5°~10°,其主要原因是()A.夏季通风条件最好 B.冬季冷空气影响小C.冬季太阳辐射最强 D.夏季采光条件最好12.上述地区房屋最佳朝向均为偏南,与其相关性最弱理由是()A.通风佳 B.避北风 C.降水多 D.采光好13.只考虑太阳辐射因素,朝向正东的建筑夏季室内接受日照时间最长应位于()A.厦门 B.哈尔滨 C.北京 D.银川【答案】11.A12.C13.B【解析】【11题详解】厦门纬度低,夏季高温多雨,湿度大,夏季盛行东南风,南偏东5°一10°有助于建筑通风,起到降温除湿的效果,A正确;厦门纬度低,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冷空气影响不是建筑朝向主要考虑的因素,并且厦门冬季盛行西北风,南偏东5°一10°会加重冷空气的影响,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夏季朝南建筑接受太阳辐射最多,C错误;朝南建筑最有利于接受正午太阳光照,无需偏东5°~10°,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房屋的朝向考虑较多的是通风、采光、北方的还要考虑避北风,四个城市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朝南会获得更好的光照,主要季风气候区,夏季受东南风影响明显,偏南会更加凉爽,北方城市受冬季的偏北风影响大,为了避开北风,以偏南为主,ABD不符合题意,降水多少与朝向关系不大,C正确,故选C。【13题详解】夏季,北半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四个城市朝向正东的建筑有日照的时间为从日出到正午;四个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夏季昼长最长,从日出到正午的时间也最长,所以哈尔滨朝向正东的建筑日照时间最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季除极昼和极夜的地区之外,太阳都是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的夏季除极昼和极夜的地区之外,太阳都是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海拔3196米,长105公里、宽63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神秘的青海湖,是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是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蓝宝石。青海湖通常每年12月中旬进入封冻期,次年4月中旬完全解冻,封冻期历时5个月。青海湖解封之时,冰层开始融化,湖面仿佛一面破碎了的镜子,湛蓝的湖水重现碧波万顷,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叫做“开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4.下列关于青海湖是镶嵌在青藏高原上的蓝宝石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超高的海拔 B.极低的气温 C.浓郁的盐分 D.光的反射15.青海湖开湖有“文开”和“武开”之说。2023年4月,青海湖出现“武开”奇观。形成“武开”奇观要具备的条件有()①气温回升②彻夜狂风大作③厚重的坚冰④降水迅速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据统计,在过去二十多年,青海湖面积开始逆转增长,从“消瘦”变“丰盈”,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B.为鸟类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C.周边草地与牧场逐渐被削减破坏,不利于农牧业生产D.青海湖将变为淡水湖【答案】14.D15.A16.D【解析】【14题详解】青藏高原超高的海拔、极低的气温和浓郁的盐分使得色林措中微生物生长受限,湖水因此显得洁净、透亮。当阳光照耀清澈的湖水,由于光的散色原理,加之水深不同,湖面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映衬着雪山与戈壁,为荒芜的青藏高原增添一股神圣的灵动,ABC错误。D正确。15题详解】青海湖的开湖有“文开”和“武开”之说。“文开”是随着气温渐升,湖面冰逐渐变薄、破碎、融化,无声无息中,由冰冻景象突然融化开湖。“武开”的场面则非常壮观,厚重的坚冰在狂风的推动下,互相碰撞,互相挤压,忽而涌向岸边,大量冰块在风的作用下堆积,成了岸边的一道奇观,开湖是气温回升的结果,与降水迅速增加无关,①②③正确,④错。故选A。【16题详解】青海湖的面积开始逆转增长,其支撑、供给、调节功能相应的增强。因此从支撑、供给方面来看,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可以为鸟类提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A、B正确;随青海湖水域面积增加,周边草场面积减少,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C正确;青海湖是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盐度较高,蒸发量较大,径流汇入会带来盐分,因此不会变长淡水湖,D错误。故选D。【点睛】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流域整体轮廓呈椭圆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具有 高原大陆性气候。青海湖是微咸水湖,矿化度较高,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地区水资源所能支撑生产、生活和生态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受区域人口总数、水资源总量及再生能力、水资源消耗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005~2019年我国某特大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该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变化幅度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人口 D.产业18.为了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该城市中心城区应重点()A.减少路面硬化面积 B.优化农业生产结构C.治理工业水体污染 D.加强雨水积蓄利用【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解】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与水资源总量有关,而水资源总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绝大部分特大城市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不同年份的降水总量差异大,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降水是导致该变化幅度较大的主要因素,B符合题意;气温、人口、产业对该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变化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排除ACD。故选B。【1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主要受区域人口总数、水资源总量及再生能力、水资源消耗等因素影响。中心城区人口众多,水资源消耗量大,加强雨水的积蓄和提高水的利用率,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水资源总量,从而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D选项正确。减少路面硬化面积可以减轻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关系不大,A选项错误。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治理工业水体污染可以减轻水资源的生态承载压力,水资源总量没有变化,因此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能力的作用不明显,B、C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环境承载力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湖南省醴陵市瓷土资源丰富,有两千年的陶瓷发展史,是我国三大“瓷都”之一。近年来醴陵市发展集产、创、展、商、游于一体的“陶瓷+”新业态模式。图7为醴陵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醴陵市陶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工艺精湛 B.原料丰富C.市场广阔 D.水运便利20.当地发展“陶瓷+”新业态模式的主要目的是()A.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创新生产工艺,降低陶瓷生产成本C擦亮瓷都品牌,加快瓷土资源开发D.改善基础设施,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答案】19.B20.A【解析】【19题详解】据材料信息“湖南省醴陵市瓷土资源丰富”可知,该地陶瓷产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制作陶瓷的原料丰富,B正确;工艺精湛是其陶瓷工业兴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市场广阔不是醴陵市自身的区位条件,C错误;水运便利有利于陶瓷产业的发展,但不是其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集产、创、展、商、游于一体,可以促进区域优势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A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陶瓷+”是集产、创、展、商、游于一体,并不能降低陶瓷的生产升本,B错误;加快瓷土资源开发,会加剧瓷土的枯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错误;产、创、展、商、游对于物流业的推动作用较小,D错误。故选A。【点睛】工业集聚效应指的是具有工业联系的企业或者生产部分聚集在同一块区域,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文化交流,从而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南阳地处河南西南部,三面环山,西邻关院,东达江淮,南通荆湖,城宽野平,丹水泱泱,曾是重耕之地,自古被誉为“中州粮仓”。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五网”配套。现在,南阳市小麦种子基地达2.8万古,拥有大型种子企业18家,小麦品质与产量逐年攀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南阳自古被誉为“中州粮仓”,主要得益于()A.传统的种植技术 B.丰富的农业种源 C.充足的劳动力 D.优越的自然条件22.南阳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目的有()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②扩大农业种植面积③完善农业基础设施④防止耕地大量撂荒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3.南阳市小麦的收获时间一般为()A.5月 B.7月 C.9月 D.11月【答案】21.D22.C23.A【解析】【分析】【2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南阳地处河南西南部,三面环山,西邻关院,东达江淮,南通荆湖,城宽野平,丹水泱泱,曾是重耕之地”可知,南阳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正确;种植技术、农业种源、充足的劳动力对农业产量的影响较小,不是影响南阳自古被誉为“中州粮仓”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所以选D。【22题详解】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了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五网”配套,改善了农田的生产条件,完善了农业基础设置,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①③正确;没有扩大农业种植面积,②错误;无法判断南阳存在耕地撂荒现象,④错误。所以选C。【2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阳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南阳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上旬成熟,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睛】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在长城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纬度位置越低,冬小麦的收获时间越早。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24.灌丛沙丘植被具备的特点是()①耐旱②喜温③耐风蚀④喜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5.图中灌丛沙丘的植被更加茂盛的坡向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东南坡--坡度较小且为向阳坡,光热条件较好B.东南坡--坡度较小且为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好C.西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好D.西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背阴坡,土壤肥力较好【答案】24.C25.B【解析】【分析】【2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灌丛沙丘分布在干旱沙漠地区,故灌丛沙丘植被耐旱,①正确;由图可知,灌丛沙丘植被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耐风蚀,③正确;灌丛植被被风沙掩埋,仍能继续生长,说明热量和光照条件变差对其影响不大,②④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背风坡即东南坡植被更茂盛,CD错误;东南坡为背风坡,蒸发较弱,沙层水分条件较好,B正确;影响灌丛沙丘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干旱沙漠地区光热条件好,但只有有水源的地方才有植被生长,A错误。故选B。【点睛】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风力减弱,沙粒沉积,柽柳耐旱耐风沙,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继续阻挡风沙流,使沙丘不断沉积、发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2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2020年9月22日,“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太原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探访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示范工程的实践经验。十年前,这里的山体因为采煤采石而满目疮痍,到处是灰山黑水,如今,生态修复后的玉泉山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不但成为太原城区的一道生态屏障,还变身花海,游人如织。指出十年前玉泉山采矿给太原城区带来的主要污染,并说明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的建成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答案】主要污染:粉尘污染;废水污染。作用: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提高观赏价值。【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及学生分析应用能力。环境的污染和作用主要从气、地、水、土、生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详解】从材料“十年前,这里的山体因为采煤采石而满目疮痍,到处是灰山黑水,”中可知,十年前玉泉山采矿给太原城区带来的主要污染体现在“灰山黑水”,即粉尘污染、土壤污染(灰山)和废水污染(黑水);从材料“如今,生态修复后的玉泉山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不但成为太原城区的一道生态屏障,还变身花海,游人如织。”中可知,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的建成对改善当地环境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森林公园的建成,恢复了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绿树成荫”起到了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茂盛的森林还可以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提高观赏价值,使“游人如织”。【点睛】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人口集中分布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及其周边城市。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其工业基础良好,近代以来就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中心。近年来,圣彼得堡积极推动产业转型,现已发展成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并在夏至利用高纬度的优势打造“白夜”旅游文化节,且每年举行600多场活动(包括会议、会展,其中80%具有国际背景),为旅游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该城市交通设施较完善,旅游服务机构数量较多。下表示意产业转型后期圣彼得堡部分用地类型的相关信息。用地类型工业绿地居住用地面积(千米2)146.5390.2309.8用地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比例(%)10.227.321.7最大区块面积(千米2)9.1135.14.4最大区块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6.234.61.4(1)简述圣彼得堡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2)描述产业转型后期绿地在圣彼得堡的分布特征及其作用。(3)简述圣彼得堡成功发展旅游业对我国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启示。【答案】(1)产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靠近波罗的海,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靠近欧洲主要市场。(2)特征:绿地面积大且分布密集。作用:大面积连片的绿地分布有效地分隔了居住区与工业区,减少了工业生产对居住区的影响;为当地居民营造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3)利用地区独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打造城市特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大型会议及文体活动吸引外地游客;为当地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解析】【分析】本题以圣彼得堡城市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发展对区域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圣彼得堡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圣彼得堡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其工业基础良好,近代以来就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中心”可知,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水陆交通便利;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充足;据欧洲消费市场近等。【小问2详解】结合表中绿地面积、最大区块面积等信息总结分布特征,绿地大面积连片分布的作用可从分隔工业区与居住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方面作答。读表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