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记与拓展手册(河北专版)_第1页
八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记与拓展手册(河北专版)_第2页
八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记与拓展手册(河北专版)_第3页
八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记与拓展手册(河北专版)_第4页
八上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全考点知识背记与拓展手册(河北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概括】中国近代化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出路的过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4课洋务运动学习要点: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1、兴起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2、洋务派的出现①身份: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开明官员。(地主阶级)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③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④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企业⑴口号:自强⑵措施: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③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④派留学生出国深造。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⑴口号:求富⑵目的:辅助军事工业⑶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建立新式海陆军⑴措施:①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武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②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福建、南洋、北洋水师),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⑵成果: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1885年台湾设立行省。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1、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的近代化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的资本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消极作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再加上其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失败原因)。四、教训: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不通。知识拓展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⑴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制约了中国的发展,仅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能让中国变得富强起来;⑵主观原因:缺少领导核心,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政府没有形成凝聚力,仅靠几个热心洋务的大臣在维持工作,力量非常有限;⑶客观原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变得强大起来,所以不会将先进的技术给予中国;聘请的洋专家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私利,使企业竞争力不强。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习要点: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2、过程:⑴爆发:1894年日军进攻中国军队(东学党起义,日本蓄意挑起战争,牙山口外丰岛),清政府被迫宣战。⑵主要战役:①平壤战役:1894年9月,清军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②黄海大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邓世昌英勇殉国,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出海迎敌,日本夺取制海权;③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兵分两路入侵中国,徐邦道孤军奋战失败;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1895年春,李鸿章,日本马关2、内容:⑴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危害: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⑵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危害:加重了政府财政危机和人民的负担,为日本国力的壮大提供了资金)⑶增辟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危害:使外国势力深入内地)⑷建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危害:外国资本进入中国,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的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俄,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以此为契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2、“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⑴背景:列强瓜分中国之际,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⑵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⑶实质: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着矛盾知识拓展《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办厂和今天我们允许国外企业来中国投资办厂的区别?⑴前者是以掠夺中国生产资源为目标,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后者是我国利用国外的资本和技术发展民族经济;⑵前者是清政府被迫的,后者是我国主动提出的;⑶前者以破坏中国的主权为代价,后者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第6课戊戌变法学习要点: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⑴背景:1895年,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⑵经过: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在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各地1300多名参加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⑶结果:未能上达光绪帝,但轰动京、沪。⑷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3、维新派的宣传活动⑴措施: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的《时务报》和严复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⑵作用: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p29图表)二百日维新1、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2、过程:⑴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⑵内容: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④废除八股,改试策略,开办新式学堂;⑤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3、结果: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戊戌六君子),废除变法诏令,变法失败。变法历时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⑴顽固派实力强大;⑵维新派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不敢发动群众,仅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5、影响:⑴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有进步意义;⑵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⑶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6、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行不通。知识拓展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的同异不同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实行君主立宪,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相同处:①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②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学习要点: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一、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2、性质:广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3、义和团的发展:⑴被利用: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抗击列强,以“招抚”代替“剿灭”,承认其合法地位。⑵发展: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发展并控制了京津地区。⑶反帝行动:义和团向京津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沿途张贴广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捣毁各地由西方修建的教堂、铁路和电线等,表达对侵略行为的不满。4、对义各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⑴“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意志,但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并毁坏的行为,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⑵“扶清”也体现了义各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存在幻想;⑶义和团带有迷信色彩;这些落后因素为后来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二、八国联军侵华1、目的:为镇压义和团运动。2、过程: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组成联军,由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3、抗击八国联军:①义和团破坏沿途铁路,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②大沽炮台失陷后,慈禧太后对外宣战;③北京的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石库教堂和东郊民巷使馆区;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的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激战,炮轰紫竹林租界;④在天津保卫战中聂世成壮烈殉国4、结果:8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过程中,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运动失败。三、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签订:1901年。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荷、比、西)2、内容及危害:⑴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盐税等税收作担保;(危害:是列强对中国空前规模的勒索,西方列强完全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人民生活更加贫苦。)⑵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运动;(危害:束缚了中国人民的手脚,使清政府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帮凶。)⑶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危害:使侵略者控制了京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