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1.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是因为()A.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差不多B.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C.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存在D.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答案】D【分析】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详解】A、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不能作为碳元素是核心元素的判断依据,核心元素不是以含量来判断,是以元素的作用来判断,A不符合题意;B、核心元素不是以含量来判断,是以元素的作用来判断,因此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不能说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不符合题意;C、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虽然都存在,但不能说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C不符合题意;D、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各组物质或结构可以证明细胞在结构方面具有差异性的是()A.核糖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DNA【答案】B【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这体现了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多含有线粒体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及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某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7%,则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A.23% B.27% C.13.5% D.54%【答案】B【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C与G配对。【详解】双链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C与G配对,据题可知胞嘧啶(C)占全部碱基的27%,则鸟嘌呤(G)也占全部碱基的27%。故选B。4.下列哪一说法不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A.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答案】C【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不符合题意;B、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不符合题意;C、虽然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但不是质壁分离的原因,C符合题意;D、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B.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有的蛋白质会含有S元素D.都有21种氨基酸组成【答案】D【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有P、S等)。【详解】A、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正确;B、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元素,C正确;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1种,但不是每个蛋白质都含有21种氨基酸,D错误。故选D。6.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到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都有DNAB.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生物是④C.⑤属于自养生物D.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衣藻,属于真核生物;②为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为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④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为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图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细胞生物中均具有DNA、RNA两种核酸,A正确;B、哺乳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而④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二者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C、图中⑤的蓝细菌,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C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除病毒外,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正确。故选B。7.细胞核是细胞这一系统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双层磷脂分子的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B.将细胞核的核仁破坏后会影响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遗传、代谢中心D.细胞核功能的实现直接与染色质的脱氧核苷酸密切相关【答案】B【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核膜具有双层膜,具有4层磷脂分子,A错误;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故破坏核仁后,核糖体形成受阻,会影响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的代谢中心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故细胞核功能的实现直接与细胞核中的DNA密切相关,D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B.红瓤西瓜含有较多的糖,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良好材料C.葡萄糖和蔗糖均是还原糖D.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同时加入样液中【答案】A【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详解】A、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的苏丹Ⅲ染液为有机染料,用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A正确;B、红瓤西瓜中含色素,虽然含有较多的糖,但会产生颜色干扰,不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良好材料,B错误;C、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D、蛋白质鉴定时,要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入B液4滴摇匀观察即可,D错误。故选A。9.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神经组织,又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B.下丘脑通过调节腺垂体,实现激素的分级调节C.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调节D.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直接受神经支配,并不受垂体分泌激素的调节【答案】C【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B、下丘脑是神经组织,又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这使得它能将神经中枢传来的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通过调节腺垂体,影响机体许多其他的内分泌腺的活动,实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B正确;CD、并不是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调节,如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直接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支配,并不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胰岛还受血糖浓度的调节,C错误,D正确。故选C。10.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发生()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D.DNA合成较为活跃【答案】C【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着丝粒分裂,加倍(2N→4N);2、核DNA变化:间期,DNA复制,加倍(2N→4N);末期,细胞一分为二,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因此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据此答题。【详解】A、有丝分裂细胞质进行均等分裂,不可能存在不均等分裂,A不符合题意;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单体消失,B不符合题意;C、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符合题意;D、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此时DNA合成较为活跃,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某同学用地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即使地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研磨地瓜叶时同时加入CaCO3粉末,主要防止酸破坏类胡萝卜素C.层析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其中橙黄色条带离起点最远D.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般最好加入多于10mL的无水乙醇【答案】B【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若地瓜叶剪碎不够充分,能够提取出4种光合色素,但提取的含量少,实验现象不明显,A正确;B、研磨地瓜叶时同时加入CaCO3粉末,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错误;C、橙黄色条带为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随滤纸扩散最快,因此该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C正确;D、乙醇具有挥发性,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可加入多于10mL的无水乙醇,D正确。故选B。1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植株,又有矮茎植株,选择F1中的所有高茎豌豆,让其自交,则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3:1 B.5:1 C.9:6 D.1:1【答案】B【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植株,又有矮茎植株,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详解】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用D、d表示),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D_)又有矮茎豌豆(dd),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由此可见,后代高茎豌豆中DD占1/3,Dd占2/3。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其中1/3DD自交能稳定遗传,而2/3Dd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1/4DD、1/2Dd、1/4dd),因此自交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2/3×1/4=1/6,高茎的比例为1-1/6=5/6,所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1。故选B。13.下图为高等动物胰腺中某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若原料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则图中具膜结构a、b、c都能检测到某些放射性大分子物质B.从图可知,呼吸酶和解旋酶的形成可能不经过高尔基体C.⑧过程的产物可能是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或某些消化酶,其分泌过程需要c供能D.据图分析,细胞膜上钠钾泵的形成过程依次是⑤⑥⑧【答案】B【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图中a是核糖体、b是细胞核、c是线粒体、d是内质网、e是高尔基体、f是细胞膜;①表示翻译过程,⑤表示内质网的加工,⑥表示高尔基体的加工;⑦⑧表示高尔基体的分类、包装和转运;②③④表示翻译形成的肽链进入各种细胞结构。【详解】A、a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B、呼吸酶和解旋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滞留细胞内的蛋白质,其形成可能不经过高尔基体,B正确;C、胰腺细胞不能合成生长激素、抗体,C错误;D、钠钾泵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分泌蛋白,故其形成过程依次是⑤⑥⑦,D错误。故选B。14.胱氨酸尿症和鱼鳞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Ⅰ₁不携带两种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胱氨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Ⅰ₂和Ⅱ₂均携带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C.Ⅲ₁产生的配子中不带致病基因的占1/4 D.若Ⅲ₁和Ⅲ₄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7/16【答案】B【分析】Ⅱ1和Ⅱ2没有鱼鳞病,却生出有鱼鳞病的女儿,说明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正常却生出患有胱氨酸尿症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其中Ⅰ1不携带两种病的致病基因,故胱氨酸尿症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Ⅱ1和Ⅱ2没有鱼鳞病,却生出有鱼鳞病的女儿,说明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正常却生出患有胱氨酸尿症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其中Ⅰ1不携带两种病的致病基因,故胱氨酸尿症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用A、a表示鱼鳞病相关基因,B、b表示胱氨酸尿症相关基因,结合A选项的分析,Ⅰ₂的基因型为AaXBXb,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即Ⅰ₂和Ⅱ₂均携带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正确;C、Ⅱ1的基因型为AaXbY,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₁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故Ⅲ₁产生的配子中不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1/3×1/2)即2/3,C错误;D、Ⅲ₁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Ⅲ₄的基因型为AaXBXb,若Ⅲ₁和Ⅲ₄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不患病的概率=1—(1/3×1×3/4+2/3×3/4×3/4)=3/8,D错误。故选B。15.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其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其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B.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C.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小于杂合子比例D.F2代雄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为aaXBXB和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为AAXbY,则子代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即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F1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采用逐对分析法:Aa×Aa→1AA、2Aa、1aa,则F2果蝇中正常翅与短翅数目比为3:1,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则红眼:白眼=3:1。【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自由交配,F2中aaXbY为白眼短翅雄蝇,A错误;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型为XBY,其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XBXb),B错误;C、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AA、aa)×1/2(XBXB)=1/4,则杂合子比例为1-1/4=3/4,C正确;D、由于F1雌雄个体关于翅型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F2雄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比为3∶1,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16.研究发现,细胞可以通过回收机制使细胞器的驻留蛋白质返回到正常驻留部位。驻留在内质网的可溶性蛋白(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称为KDEL序列,如果该蛋白被意外地包装进入转运膜泡,就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KDEL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KDEL序列将他们回收到内质网。请据图回答:(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_,图中的生物膜和___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产生。(2)据图分析,该过程能识别与结合KDEL信号序列的受体可存在于_____和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KDEL信号序列和受体的亲和力受pH高低的影响:_____(填“高”或“低”)PH能促进KDEL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3)据图分析,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______、_____和膜蛋白、分泌蛋白。(4)膜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能够被一定波长的光激发而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是位于肽段1还是肽段2,设计实验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脂质②.蛋白质③.核膜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⑤.线粒体(2)①.copⅡ、copⅠ②.低(3)①.溶酶体蛋白②.内质网驻留蛋白(4)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位于肽段1中【分析】题图分析,该过程是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后分类转运,该过程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也就是分泌蛋白的合成,题目中有驻留蛋白的返回,是对分泌蛋白合成的迁移运用。【小问1详解】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的含量在50%以上,图中的生物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即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图示过程中有膜的融合和释放,因而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整个生命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因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结合KDEL信号序列受体蛋白在高尔基体顺面膜、copⅡ、copⅠ上均有,从图中看到,高pH的时候,KDEL序列在内质网中大量分散分布,低pH时,高尔基体中的KDEL和受体蛋白结合。【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膜蛋白、分泌蛋白、溶酶体蛋白、内质网驻留蛋白。【小问4详解】根据图分析,肽段1在350nm波长光下激发出荧光,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迅速降低,说明肽段1和胆固醇结合,而肽段2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基本没发生变化,说明没有和胆固醇结合,因此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位于肽段1中。17.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细胞衰老的假说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端粒学说认为,随着细胞不断地分裂,线性染色体的末端不断地缩短,当缩短至染色体的临界长度时,细胞将失去活性而衰老死亡。研究发现,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下图是端粒酶作用及端粒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从细胞形态结构上看,细胞衰老的特点有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2)已知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特殊序列,保护端粒内侧的正常DNA不被损伤。端粒酶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请据图分析,端粒酶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其作用机制是:端粒酶以自身的_______为模板,按照_______原则,指导端粒DNA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缩短的端粒。(3)若图中A处方框中的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_______个。若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另一条链未改变,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数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答案】(1)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回答两点即可)(2)①.RNA和蛋白质②.RNA③.碱基互补配对(3)①.15②.一半【分析】题意分析,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从而导致细胞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的RNA能逆转录形成DNA,进而能延长缩短的端粒。【小问1详解】从细胞形态结构上看,细胞衰老的特点有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端粒酶相当于一种逆转录酶,成分是RNA和蛋白质,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据此推测端粒酶的作用机制是以自身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修复缩短的端粒。根据癌细胞可不断增殖的特点推测,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高,可不断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来维持其分裂能力。【小问3详解】方框中DNA片段含腺嘌呤5个,连续复制两次,形成4个DNA,需要消耗腺嘌呤个数为(4-1)×5=15个;若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另一条链未改变,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以异常链为模板形成的子链全为异常,因此发生差错的DNA分子数占DNA分子总数的一半。18.如图所示人类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该类基因表达异常则会出现色弱或色盲(1)色弱或色盲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____________.图甲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Ⅲ-2和Ⅲ-3是一对同卵双胞胎、该家系的遗传是否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2)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因红绿色觉基因高度同源,可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从而影响色觉,机理如图乙所示。检测发现Ⅰ-1和Ⅱ-2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画出Ⅱ-1的色觉基因组成为_____(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②判断IV-2的色觉(辨别红、绿颜色)具体表现为______;③从世代1的个体推测IV-2患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④经检测Ⅲ-2和Ⅲ-3色觉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请提出科学假说推测Ⅲ-2和Ⅲ-3色觉表现不同的可能原因:____。【答案】(1)①.伴性遗传②.不符合,Ⅲ−2色盲,Ⅳ−1、Ⅳ−3正常(2)①.②.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③.Ⅰ-2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④.Ⅲ-3X染色体上与色觉相关的基因发生甲基化,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DNA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是导致表观遗传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小问1详解】人类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母病子必病,但Ⅲ−2色盲,其子Ⅳ−1和Ⅳ−3却正常,不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小问2详解】①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Ⅲ−2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Ⅱ−1,Ⅱ−1和Ⅲ−2均患病,所以II−1将这条X染色体传递给Ⅲ−2。②Ⅲ−2的儿子Ⅳ−2的X染色体也为,所以其色觉表现为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③Ⅱ−1患病,Ⅰ−1和Ⅰ−2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说明是Ⅰ−2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传递给Ⅱ−1,并最终传递给Ⅳ−2。④Ⅲ-2和Ⅲ-3色觉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但Ⅲ-2患病,而Ⅲ-3色觉正常,可能是Ⅲ-3的X染色体上与色觉相关的基因发生甲基化,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导致-3色觉正常。19.某野生型(红眼正常翅)果蝇群体中发现了紫眼卷翅突变型品系1果蝇,为了研究紫眼和卷翅的遗传规律,实验小组利用野生型果蝇和紫眼卷翅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控制红眼和紫眼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卷翅和正常翅的基因用B/b表示,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紫眼卷翅果蝇的卷翅突变为_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2)让F2的全部红眼卷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红眼正常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3)实验小组在该果蝇群体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卷翅突变体品系Ⅱ,进一步检测发现品系Ⅰ和品系Ⅱ卷翅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果蝇Cy染色体上的同一基因发生了突变,且突变基因都会纯合致死。为了探究两种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是否是相同的基因,让两个卷翅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杂交后代F1出现正常翅和卷翅两种表型。①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若_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是相同的基因;若_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不是相同的基因。②为了进一步确定两种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是否是相同的基因,实验小组选择F1若干只正常翅和卷翅品系果蝇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4号为卷翅,5~8号为正常翅)。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条带_______________来自Cy染色体,另外一条条带来自Cy的同源染色体。根据电泳的结果可知,两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相同的基因,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显性(2)8/27(3)①.卷翅:正常翅=2:1②.卷翅:正常翅=3:1③.②④.是⑤.全部的卷翅果蝇都为杂合子,都只有一条染色体来自Cy.说明同时带有两个品系的显性基因会致死,因此两个显性基因是相同的致死基因【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卷翅和野生型纯合个体杂交后代卷翅:正常翅=1:1,因此说明紫眼卷翅果蝇的卷翅突变为显性突变,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和aaBb。【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分析,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和aaBb,因此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其中AaBb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的表型比例为红眼卷翅:紫眼卷翅:红眼正常翅:紫眼正常翅=6:2:3:1,子代红眼:紫眼=3:1,卷翅:正常翅=2:1,因此说明卷翅存在纯合致死,基因型为BB时致死,F2中的红眼卷翅果蝇中在两种基因型,F2中全部红眼卷翅果蝇中的基因型比例为AABb:AaBb=1:2,其中A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因此后代A_的比例为1-1/3×1/3=8/9,bb的比例为1/3,因此子代的红眼正常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8/9×1/3=8/27。【小问3详解】①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两个品系的卷翅基因是否为相同的基因,设品系I的基因型为B1b,品系Ⅱ的基因型为B2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B1B2:B1b:B2b:bb=1:1:1:1,若两个基因是相同的显性纯合致死基因,则B1B2致死;若是不同的显性纯合致死基因则B1B2存在。因此若子代的表型比例为卷翅:正常翅=2:1,则两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是相同的基因;若卷翅:正常翅=3:1;则两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不是相同的基因;②根据电泳图可知,野生型必然不存在来自卷翅的基因,因此条带②表示来自Cy染色体,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两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是相同的基因,原因是全部的卷翅果蝇都为杂合子,都只有一条染色体来自Cy,说明同时带有两个品系的显性基因会致死,因此两个显性基因是相同的致死基因。20.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______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图中a是由于河流产生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______.(2)假设图2中种群无基因突变,个体间自由交配,则该种群在______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在Y4时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已知种群乙中小鼠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1小鼠共98只,其中雄鼠32只,则F1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分数形式表示)。【答案】(1)①.突变和基因重组②.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2)①.Y1-Y3②.不一定③.18%(3)10/11【分析】1、分析图1可知: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基因频率变化的不断积累,c表示生殖隔离;2、分析图2可知:图中Y1--Y3时间段内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该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O-Y1和Y3-Y4段种群基因频率不改变,说明该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不发生进化;3、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如下:①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②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小问1详解】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图1中a是由于河流产生了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此时还是同一物种,所以过程b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小问2详解】假设图2中种群无基因突变,个体间自由交配,分析图2可知,在Y1~Y3阶段A的种群基因频率在改变,所以在此段时间内发生了生物的进化。在Y3~Y4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为0.9,则a基因频率为0.1,推知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9×0.1×100%=18%,在Y4时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因为只有进化到产生生殖隔离才说明形成了新物种。【小问3详解】已知种群乙中小鼠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b、XbXb、XbY等均为纯合子),由题意知,一对小鼠杂交,F1代小鼠共98只,其中雄小鼠32只,雌性个体(66):雄性个体(32)≈2:1,说明雄鼠中有致死个体XbY,说明小鼠的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XBXB=1:1,则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3: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Y=1:1,因此F1代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b:XBY:XbY=3:1:3:1,其中XbY死亡,所以成活个体中XBXB:XBXb:XBY=3:1:3;XB的基因频率=(3×2+1+3)÷(3×2+1×2+3)=10/11。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1.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这是因为()A.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差不多B.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C.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存在D.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答案】D【分析】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详解】A、不同生物体内碳含量不能作为碳元素是核心元素的判断依据,核心元素不是以含量来判断,是以元素的作用来判断,A不符合题意;B、核心元素不是以含量来判断,是以元素的作用来判断,因此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的有机物都含碳元素不能说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B不符合题意;C、碳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虽然都存在,但不能说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C不符合题意;D、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各组物质或结构可以证明细胞在结构方面具有差异性的是()A.核糖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DNA【答案】B【分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这体现了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详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多含有线粒体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及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某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27%,则鸟嘌呤占全部碱基的()A.23% B.27% C.13.5% D.54%【答案】B【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与T配对,C与G配对。【详解】双链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C与G配对,据题可知胞嘧啶(C)占全部碱基的27%,则鸟嘌呤(G)也占全部碱基的27%。故选B。4.下列哪一说法不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A.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C.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D.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答案】C【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不符合题意;B、质壁分离的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不符合题意;C、虽然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但不是质壁分离的原因,C符合题意;D、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B.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有的蛋白质会含有S元素D.都有21种氨基酸组成【答案】D【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有P、S等)。【详解】A、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正确;B、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H、O、N,有些蛋白质还含有S元素,C正确;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1种,但不是每个蛋白质都含有21种氨基酸,D错误。故选D。6.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到细胞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都有DNAB.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生物是④C.⑤属于自养生物D.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衣藻,属于真核生物;②为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③为变形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④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⑤为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图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细胞生物中均具有DNA、RNA两种核酸,A正确;B、哺乳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而④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二者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C、图中⑤的蓝细菌,具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型生物,C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除病毒外,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正确。故选B。7.细胞核是细胞这一系统的控制中心,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双层磷脂分子的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B.将细胞核的核仁破坏后会影响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遗传、代谢中心D.细胞核功能的实现直接与染色质的脱氧核苷酸密切相关【答案】B【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3)功能: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解】A、核膜具有双层膜,具有4层磷脂分子,A错误;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故破坏核仁后,核糖体形成受阻,会影响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的代谢中心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故细胞核功能的实现直接与细胞核中的DNA密切相关,D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B.红瓤西瓜含有较多的糖,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良好材料C.葡萄糖和蔗糖均是还原糖D.蛋白质鉴定时,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同时加入样液中【答案】A【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详解】A、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的苏丹Ⅲ染液为有机染料,用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A正确;B、红瓤西瓜中含色素,虽然含有较多的糖,但会产生颜色干扰,不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良好材料,B错误;C、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D、蛋白质鉴定时,要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入B液4滴摇匀观察即可,D错误。故选A。9.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是神经组织,又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B.下丘脑通过调节腺垂体,实现激素的分级调节C.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调节D.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直接受神经支配,并不受垂体分泌激素的调节【答案】C【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AB、下丘脑是神经组织,又具有内分泌细胞的功能,这使得它能将神经中枢传来的电信号转变为激素信号,通过调节腺垂体,影响机体许多其他的内分泌腺的活动,实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B正确;CD、并不是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这一调控轴的调节,如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直接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支配,并不受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的调节,胰岛还受血糖浓度的调节,C错误,D正确。故选C。10.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当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发生()A.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裂 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D.DNA合成较为活跃【答案】C【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着丝粒分裂,加倍(2N→4N);2、核DNA变化:间期,DNA复制,加倍(2N→4N);末期,细胞一分为二,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因此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据此答题。【详解】A、有丝分裂细胞质进行均等分裂,不可能存在不均等分裂,A不符合题意;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单体消失,B不符合题意;C、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符合题意;D、有丝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此时DNA合成较为活跃,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某同学用地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即使地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研磨地瓜叶时同时加入CaCO3粉末,主要防止酸破坏类胡萝卜素C.层析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其中橙黄色条带离起点最远D.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般最好加入多于10mL的无水乙醇【答案】B【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详解】A、若地瓜叶剪碎不够充分,能够提取出4种光合色素,但提取的含量少,实验现象不明显,A正确;B、研磨地瓜叶时同时加入CaCO3粉末,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错误;C、橙黄色条带为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随滤纸扩散最快,因此该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C正确;D、乙醇具有挥发性,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可加入多于10mL的无水乙醇,D正确。故选B。1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植株,又有矮茎植株,选择F1中的所有高茎豌豆,让其自交,则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3:1 B.5:1 C.9:6 D.1:1【答案】B【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两株高茎豌豆杂交,F1中既有高茎植株,又有矮茎植株,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详解】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用D、d表示),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D_)又有矮茎豌豆(dd),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由此可见,后代高茎豌豆中DD占1/3,Dd占2/3。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其中1/3DD自交能稳定遗传,而2/3Dd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1/4DD、1/2Dd、1/4dd),因此自交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2/3×1/4=1/6,高茎的比例为1-1/6=5/6,所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1。故选B。13.下图为高等动物胰腺中某种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定向转运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其中a~f表示相应的细胞结构,①~⑧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若原料中含有放射性标记的尿嘧啶,则图中具膜结构a、b、c都能检测到某些放射性大分子物质B.从图可知,呼吸酶和解旋酶的形成可能不经过高尔基体C.⑧过程的产物可能是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或某些消化酶,其分泌过程需要c供能D.据图分析,细胞膜上钠钾泵的形成过程依次是⑤⑥⑧【答案】B【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图中a是核糖体、b是细胞核、c是线粒体、d是内质网、e是高尔基体、f是细胞膜;①表示翻译过程,⑤表示内质网的加工,⑥表示高尔基体的加工;⑦⑧表示高尔基体的分类、包装和转运;②③④表示翻译形成的肽链进入各种细胞结构。【详解】A、a为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B、呼吸酶和解旋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滞留细胞内的蛋白质,其形成可能不经过高尔基体,B正确;C、胰腺细胞不能合成生长激素、抗体,C错误;D、钠钾泵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分泌蛋白,故其形成过程依次是⑤⑥⑦,D错误。故选B。14.胱氨酸尿症和鱼鳞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Ⅰ₁不携带两种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胱氨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Ⅰ₂和Ⅱ₂均携带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C.Ⅲ₁产生的配子中不带致病基因的占1/4 D.若Ⅲ₁和Ⅲ₄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7/16【答案】B【分析】Ⅱ1和Ⅱ2没有鱼鳞病,却生出有鱼鳞病的女儿,说明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正常却生出患有胱氨酸尿症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其中Ⅰ1不携带两种病的致病基因,故胱氨酸尿症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Ⅱ1和Ⅱ2没有鱼鳞病,却生出有鱼鳞病的女儿,说明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正常却生出患有胱氨酸尿症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其中Ⅰ1不携带两种病的致病基因,故胱氨酸尿症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用A、a表示鱼鳞病相关基因,B、b表示胱氨酸尿症相关基因,结合A选项的分析,Ⅰ₂的基因型为AaXBXb,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即Ⅰ₂和Ⅱ₂均携带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正确;C、Ⅱ1的基因型为AaXbY,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₁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故Ⅲ₁产生的配子中不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1/3×1/2)即2/3,C错误;D、Ⅲ₁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Ⅲ₄的基因型为AaXBXb,若Ⅲ₁和Ⅲ₄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不患病的概率=1—(1/3×1×3/4+2/3×3/4×3/4)=3/8,D错误。故选B。15.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其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其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B.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父方C.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小于杂合子比例D.F2代雄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为aaXBXB和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为AAXbY,则子代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即F1代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F1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采用逐对分析法:Aa×Aa→1AA、2Aa、1aa,则F2果蝇中正常翅与短翅数目比为3:1,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则红眼:白眼=3:1。【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亲本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则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F1自由交配,F2中aaXbY为白眼短翅雄蝇,A错误;B、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型为XBY,其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XBXb),B错误;C、F2代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AA、aa)×1/2(XBXB)=1/4,则杂合子比例为1-1/4=3/4,C正确;D、由于F1雌雄个体关于翅型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F2雄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比为3∶1,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16.研究发现,细胞可以通过回收机制使细胞器的驻留蛋白质返回到正常驻留部位。驻留在内质网的可溶性蛋白(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氨基酸序列称为KDEL序列,如果该蛋白被意外地包装进入转运膜泡,就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KDEL受体就会识别并结合KDEL序列将他们回收到内质网。请据图回答:(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和______,图中的生物膜和___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产生。(2)据图分析,该过程能识别与结合KDEL信号序列的受体可存在于_____和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上;KDEL信号序列和受体的亲和力受pH高低的影响:_____(填“高”或“低”)PH能促进KDEL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3)据图分析,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______、_____和膜蛋白、分泌蛋白。(4)膜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能够被一定波长的光激发而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是位于肽段1还是肽段2,设计实验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脂质②.蛋白质③.核膜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⑤.线粒体(2)①.copⅡ、copⅠ②.低(3)①.溶酶体蛋白②.内质网驻留蛋白(4)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位于肽段1中【分析】题图分析,该过程是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形成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后分类转运,该过程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也就是分泌蛋白的合成,题目中有驻留蛋白的返回,是对分泌蛋白合成的迁移运用。【小问1详解】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的含量在50%以上,图中的生物膜和核膜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即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图示过程中有膜的融合和释放,因而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整个生命活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因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结合KDEL信号序列受体蛋白在高尔基体顺面膜、copⅡ、copⅠ上均有,从图中看到,高pH的时候,KDEL序列在内质网中大量分散分布,低pH时,高尔基体中的KDEL和受体蛋白结合。【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膜蛋白、分泌蛋白、溶酶体蛋白、内质网驻留蛋白。【小问4详解】根据图分析,肽段1在350nm波长光下激发出荧光,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迅速降低,说明肽段1和胆固醇结合,而肽段2加入胆固醇后荧光强度基本没发生变化,说明没有和胆固醇结合,因此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位于肽段1中。17.目前大家普遍接受的细胞衰老的假说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端粒学说认为,随着细胞不断地分裂,线性染色体的末端不断地缩短,当缩短至染色体的临界长度时,细胞将失去活性而衰老死亡。研究发现,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下图是端粒酶作用及端粒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从细胞形态结构上看,细胞衰老的特点有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2)已知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特殊序列,保护端粒内侧的正常DNA不被损伤。端粒酶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请据图分析,端粒酶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其作用机制是:端粒酶以自身的_______为模板,按照_______原则,指导端粒DNA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缩短的端粒。(3)若图中A处方框中的DNA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_______个。若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另一条链未改变,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数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答案】(1)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回答两点即可)(2)①.RNA和蛋白质②.RNA③.碱基互补配对(3)①.15②.一半【分析】题意分析,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从而导致细胞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的RNA能逆转录形成DNA,进而能延长缩短的端粒。【小问1详解】从细胞形态结构上看,细胞衰老的特点有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端粒酶相当于一种逆转录酶,成分是RNA和蛋白质,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据此推测端粒酶的作用机制是以自身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序列,添加到染色体的末端,修复缩短的端粒。根据癌细胞可不断增殖的特点推测,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较高,可不断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来维持其分裂能力。【小问3详解】方框中DNA片段含腺嘌呤5个,连续复制两次,形成4个DNA,需要消耗腺嘌呤个数为(4-1)×5=15个;若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另一条链未改变,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以异常链为模板形成的子链全为异常,因此发生差错的DNA分子数占DNA分子总数的一半。18.如图所示人类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该类基因表达异常则会出现色弱或色盲(1)色弱或色盲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____________.图甲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Ⅲ-2和Ⅲ-3是一对同卵双胞胎、该家系的遗传是否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2)X染色体上有一个红色觉基因和一个或多个绿色觉基因,只有完整的红色觉基因和距离红色觉基因最近的绿色觉基因才能在视网膜中表达,因红绿色觉基因高度同源,可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从而影响色觉,机理如图乙所示。检测发现Ⅰ-1和Ⅱ-2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画出Ⅱ-1的色觉基因组成为_____(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②判断IV-2的色觉(辨别红、绿颜色)具体表现为______;③从世代1的个体推测IV-2患病的根本原因是______;④经检测Ⅲ-2和Ⅲ-3色觉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请提出科学假说推测Ⅲ-2和Ⅲ-3色觉表现不同的可能原因:____。【答案】(1)①.伴性遗传②.不符合,Ⅲ−2色盲,Ⅳ−1、Ⅳ−3正常(2)①.②.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③.Ⅰ-2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④.Ⅲ-3X染色体上与色觉相关的基因发生甲基化,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分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DNA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是导致表观遗传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小问1详解】人类编码红、绿感光色素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母病子必病,但Ⅲ−2色盲,其子Ⅳ−1和Ⅳ−3却正常,不符合典型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小问2详解】①Ⅲ−2的色觉基因组成为,Ⅲ−2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Ⅱ−1,Ⅱ−1和Ⅲ−2均患病,所以II−1将这条X染色体传递给Ⅲ−2。②Ⅲ−2的儿子Ⅳ−2的X染色体也为,所以其色觉表现为红色觉正常,绿色盲或绿色弱。③Ⅱ−1患病,Ⅰ−1和Ⅰ−2均为色觉正常的纯合子,说明是Ⅰ−2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时X染色体上的红、绿色觉基因发生片段交换形成嵌合基因,传递给Ⅱ−1,并最终传递给Ⅳ−2。④Ⅲ-2和Ⅲ-3色觉相关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但Ⅲ-2患病,而Ⅲ-3色觉正常,可能是Ⅲ-3的X染色体上与色觉相关的基因发生甲基化,使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色觉基因表达,导致-3色觉正常。19.某野生型(红眼正常翅)果蝇群体中发现了紫眼卷翅突变型品系1果蝇,为了研究紫眼和卷翅的遗传规律,实验小组利用野生型果蝇和紫眼卷翅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控制红眼和紫眼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卷翅和正常翅的基因用B/b表示,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紫眼卷翅果蝇的卷翅突变为_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2)让F2的全部红眼卷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红眼正常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3)实验小组在该果蝇群体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卷翅突变体品系Ⅱ,进一步检测发现品系Ⅰ和品系Ⅱ卷翅果蝇出现的原因是果蝇Cy染色体上的同一基因发生了突变,且突变基因都会纯合致死。为了探究两种品系的卷翅突变基因是否是相同的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胶装机控制系统研究》
- 《我国公众参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研究》
- 《BK公司钢铁加工配送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 《基于阿昔洛韦超分子水凝胶体系的构建、结构与自组装行为及其性能的研究》
- 《基于体验视角下的家具专卖店室内设计研究》
- 《新媒体人的价值观引导研究》
- 《不同浓度湿化液对兔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实验研究》
- 武术系统教学课程设计
- 磷厂防火防爆课程设计
- 《基于Leap Motion的手功能康复训练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 2024秋国开《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1234)试题及答案
- 叉车安全管理
- 制药课程设计三废处理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考试安全保密培训
- 关于培训的课件
- 2024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时事政治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 数字化年终述职报告
- 消防车换季保养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