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2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外液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下列物质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的是()①尿酸②镁离子③唾液淀粉酶④胃液⑤激素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答案】C【分析】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是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激素、尿酸)。【详解】①尿酸是细胞代谢废物,由血液运输到排泄器官,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①正确;②⑤镁离子属于无机盐,无机盐和激素均可存在于血浆中,都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②⑤正确;③④唾液淀粉酶属于唾液中的消化酶,消化酶和胃液均存在于消化道中,因此都不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③④错误。

综上分析,故选答案组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正常人血浆pH接近中性,为7.35~7.45。血浆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A.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B.血浆中含有HCO3-、H2CO3等物质C.血浆能与外界环境直接交换物质D.血液中的红细胞能够调节pH【答案】B【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42−/H2PO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转化为乳酸B.草履虫从水中获取养料和O2C.溶菌酶分解口腔中的细菌D.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进行运输【答案】D【分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实现物质交换。凡是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都可以进入内环境,如激素、氨基酸、氧气、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详解】A、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B错误;C、溶菌酶分解口腔中的细菌发生在口腔(体外)中,不是内环境中,C错误;D、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血浆)进行运输,血浆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4.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比赛人员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比赛过程中,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B.比赛过程中,机体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比赛人员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稳态D.比赛过程中,投篮动作的进行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A【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比赛过程中,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比赛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加,同时散热也增加,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正确;C、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比赛人员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稳态,C正确;D、大脑皮层是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比赛过程中,投篮动作的进行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A。5.下图表示不同体液之间的关系,①~④表示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①~④等体液所构成的环境称为内环境C.②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①②③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B【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图示中,①代表的是血浆,它是血液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无机盐、蛋白质以及溶解于其中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组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液,④是细胞内液,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B错误;C、②是组织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数生活在血浆和淋巴中,C正确;D、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液,三者构成内环境,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B。6.长时间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疱形成时的组织液渗透压小于未形成时的B.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的成分是不断更新的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全部渗回毛细血管【答案】C【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水泡形成过程中,其中的组织液渗透压相对于未形成时变大,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A错误;B、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其中水的含量最高,B错误;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的成分是不断更新的,C正确;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部分渗回毛细血管,部分通过淋巴循环消失,D错误。故选C。7.神经调节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和脑干B.躯体运动神经是支配四肢运动的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若大脑皮层受损,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受损可能导致下肢瘫痪【答案】D【分析】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包括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详解】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脑干等,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A错误;B、躯体运动神经是传出神经,B错误;C、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受损,缩手反射可以完成,C错误;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也是控制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脊髓受损可能导致下肢瘫痪,D正确。故选D。8.突触小体可以和肌肉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骨骼肌肌纤维上的接触点,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位于①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B.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③上的受体结合后引发③的电位变化C.若神经递质与③处的受体结合,引发Cl⁻内流,则会促进肌肉的收缩D.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中,而突触小泡位于①中【答案】C【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是突触前膜,位于①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A正确;B、神经递质存在与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③上的受体结合后引发③的电位变化,B正确;C、若神经递质与③处的受体结合,引发Cl⁻内流,则会抑制肌肉产生动作电位,肌肉可能不会兴奋,导致不能产生收缩,C错误;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中,而突触小泡位于①中,D正确。故选C。9.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将枪乌贼的神经元置于溶液H(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测定其静息电位,然后给予神经元适宜强度的刺激,神经元会产生动作电位。若提高枪乌贼神经元外的Na+浓度,则神经元()A.静息电位值会降低 B.静息电位值会升高C.动作电位值会降低 D.动作电位值会升高【答案】D【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静息电位主要由K+维持的,而大小取决于内外K+的浓度差;动作电位主要由Na+维持的,大小取决于内外Na+的浓度差;所以若提高枪乌贼神经元外的Na+浓度,,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增大,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峰值会升高,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下图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C.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的调节过程为g→h→c→d→eD.该实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脑干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答案】D【分析】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成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详解】A、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因此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A正确;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B正确;C、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其调节过程为g→h→c→d→e,C正确;D、图示的排尿过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脊髓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D错误。故选D。11.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某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④表示神经元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B.④是轴突,它将信息从②传向①C.①是树突,③是胞体D.②是神经末稍,其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B【分析】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详解】A、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A正确;B、④是轴突,它将信息从细胞体(③)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体,B错误;C、胞体是神经元的膨大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树突是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树突,③是胞体,C正确;D、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被称为神经末稍,分析题图可知,②是神经末稍,其分布在全身各处,D正确。故选B。12.人的大脑有许多复杂的功能,比如学习、记忆和情绪。这些活动的产生往往离不开神经递质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学习、记忆和情绪都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但不是人特有的B.人在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当信息通过长年累月的运用就可转化为第二级记忆,成为永久记忆D.若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减少,则可能导致人的记忆功能减弱【答案】C【分析】人的大脑具有多种复杂功能,学习、记忆和情绪属于高级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联系和信息传递。【详解】A、学习、记忆和情绪确实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且这些功能并非人类所特有,其他高等动物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A正确;B、人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依赖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通过神经元的兴奋传递和突触的信息传递来实现,B正确;C、当信息经过长年累月的运用可以转化为第三级记忆,甚至成为永久记忆,这是记忆形成和巩固的常见过程,C错误;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减少,会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可能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减弱,进而使人的记忆功能减弱,D正确。故选C。13.给狗喂食时,狗会分泌唾液。如果只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然而,每次喂食前都让狗听到铃声,然后立即喂食,重复若干次后,即使只听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条件反射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条件刺激B.上述案例说明,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C.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会永久存在,不会消退D.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而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答案】C【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该条件反射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由无关刺激转变形成条件刺激,A正确;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才能形成,B正确;C、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比如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喂食,则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C错误;D、条件反射是生物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的,而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的,所以条件反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数量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C。14.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能会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某位高血压患者突发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人说话。经过医生诊断,该患者发生了脑卒中,脑部血管堵塞,但脑干、脊髓和神经未受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该患者的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下部受损B.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该患者的大脑左半球的S区和H区受损C.若该患者还出现生物节律失调的症状,则该患者的下丘脑可能受损D.高血压人群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答案】A【分析】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中央前回为第一运动区。【详解】A、患者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明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A错误;B、S区受损不能讲话,H区受损听不懂话。患者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说明该患者大脑左半球S区和H区因缺血造成损伤,B正确;C、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若该患者还出现生物节律失调的症状,则该患者的下丘脑可能受损,C正确;D、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可降低高血压,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D正确。故选A。15.实验人员刺激前一个神经元引发了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当使用药物X处理神经元后,再刺激前一个神经元,结果显示后一个神经元没有产生兴奋。实验人员检测了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含量,发现处理前的神经递质的量少于处理后的。据此分析,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是()A.抑制了神经递质的释放B.抑制了神经递质的分解C.破坏了神经递质的受体D.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答案】C【分析】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如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根据神经递质的化学组成特点,主要有胆碱类(乙酰胆碱)、单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氨基酸类(兴奋性递质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抑制性递质如γ氨基丁酸、甘氨酸和牛磺酸)和神经肽类等。【详解】药物X处理前,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的量少于处理后的,且后一个神经元未产生兴奋,推测药物X破坏了神经递质的受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房水是由睫状突产生的,是充满在眼前房和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经由后房—瞳孔—前房角排出并进入血液。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血浆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的80%,其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运走这些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而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房水是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B.房水排出受阻也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从而引起青光眼C.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等的细胞通过房水即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D.推测房水中的无机盐含量低于血浆中的,这样有利于维持渗透压的平衡【答案】CD【分析】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详解】A、房水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房水是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属于组织液,是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A正确;B、房水排出受阻,会使房水积累过多,从而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引起青光眼,B正确;C、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等的细胞通过房水来获取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而房水中的成分会进入血液,通过机体的相关系统进行物质的交换,C错误;D、因为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而房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当,故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D错误。故选CD。17.转氨酶是人体肝脏这个“化工厂”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肝脏的一个“晴雨表”,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脏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的含量升高。下列关于转氨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转氨酶的含量升高,说明人体可能出现肝炎B.内环境保持温度、pH等的适宜,有利于转氨酶发挥作用C.转氨酶等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D.由于机体的调控,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是恒定不变的【答案】ABC【分析】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分析题意,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脏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的含量升高,由此可知,血液中转氨酶的含量升高,说明人体可能出现肝炎,A正确;B、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故内环境保持温度、pH等的适宜,有利于转氨酶发挥作用,B正确;C、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正确;D、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能够维持相对稳定,但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故选ABC。18.辣的感觉就是通过辣椒素等作用于舌头痛觉纤维上的受体而产生的。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会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辣觉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B.感受辣刺激和热刺激的香草酸受体不具有特异性C.辣椒汁喷到人体的皮肤上,人体也会产生辣的感觉D.辣椒素和较高温度属于相同种类信息【答案】ABD【分析】根据题意,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详解】A、辣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没有经过完成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B、感受辣刺激和热刺激的香草酸受体不能与其他物质结合,说明具有特异性,B错误;C、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香草酸受体,故辣椒汁喷到人体的皮肤上,人体也会产生辣的感觉,C正确;D、辣椒素属于一种物质,较高温度属于热刺激,两则属于不相同种类信息,D错误。故选ABD。19.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实验人员将灵敏电表的两极置于两神经元膜外,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乙酰胆碱与甲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B.若刺激a点,则灵敏电表的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C.若刺激b点,则灵敏电表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答案】C【分析】示为突触结构,左侧为突触前神经元,右侧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详解】A、乙酰胆碱与甲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A正确;B、若刺激a点,兴奋先传到左边电极,指针先向左偏转,然后兴奋传到右边电极,指针先向右偏转,B正确;C、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刺激b点,灵敏电表左侧接线柱电位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右侧接线柱发生电位变化,电表只发生1次偏转,C错误;D、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D正确。故选C。20.NO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可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NO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胞质内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这一信号传导路径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NO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的示意图。PDE(磷酸二酯酶)将cGMP水解成5'-GMP,从而终止cGMP的信号传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降低细胞外Ca2+的浓度,有利于降低血压B.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或者抑制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均可以升高血压C.NO和乙酰胆碱均需要与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发挥生理效应D.机体通过PDE降解cGMP的机制,确保了细胞对信号的响应是可控的【答案】ABC【分析】某些神经元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该酶能使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从一个神经元弥散到另一神经元中,而后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并提高其活力,从而发挥出生理作用。因此,一氧化氮是一个神经元间信息沟通的传递物质,但与一般递质有区别。【详解】A、据图可知,Ca2+进入细胞后能促进NO的合成,而NO能降低血压,因此降低细胞外Ca2+的浓度,不利于降低血压,A错误;B、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或者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均可以促进cGMP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B错误;C、乙酰胆碱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发挥生理效应,C错误;D、磷酸二酯酶(PDE)将cGMP水解成5'-GMP,这是终止cGMP信号传导的关键步骤。通过这种机制,细胞可以精确地控制信号响应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确保细胞对信号的响应是可控的,D正确。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稳态的维持是一种动态平衡,一方面稳态的维持是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内环境的稳态又是体内细胞、器官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______。(2)某同学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中向清水组、缓冲液组、生物组织匀浆组滴加盐酸,该同学绘制了各组的pH变化,如图所示。①实验前需要测定各组的pH,其目的是______。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③据图分析,______组的绘制不合理,B组最可能为______组。【答案】(1)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的部分液体渗透到组织液中(2)①.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②.盐酸的含量、不同的实验材料③.A④.生物组织匀浆【分析】由实验题图分析可知:(1)实验目的: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2)对照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小问1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的部分液体渗透到组织液中,进而引起组织水肿。【小问2详解】实验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前的获得实验前的数据,可以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盐酸含量的增加,清水组(A组)的pH迅速下降,因此A组的绘制不合理。根据B组的溶液pH变化可知,该组下降缓慢,调节能力强最可能是生物组织匀浆组。22.人体内环境的部分组成如图所示,①~④表示相关体液,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在人体患病,医生向人体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______。(填序号)(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与①相比,②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______(填“较多”或“较少”)。(3)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可通过分解为葡萄糖来补充血糖。若图中的组织细胞是肝脏细胞,据图分析,当人体饥饿时,血液从a端流动到b端的过程中,O2含量的变化是______,血糖浓度的变化是______。(4)通过抽血检查人体的各项指标是医院的检查项目之一,比如胆固醇含量的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等。医学上需要抽血检查不同指标时,一般要求采血前至少空腹8小时,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1)①.②和④②.①(2)较少(3)①.O2含量逐渐降低②.血糖浓度逐渐升高(4)进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判断相关指标是否正常【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小问1详解】内环境主要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组成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向内与④淋巴液接触,向外与②组织液接触,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④淋巴液和②组织液。通过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①血浆。【小问2详解】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小问3详解】血液在流经肝组织时,氧气会进入组织细胞,供给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所以血液从a端流动到b端的过程中,O2含量逐渐降低;人体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所以血液从a端流动到b端的过程中,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小问4详解】食物中含有多种成分,进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判断相关指标是否正常,因此医学上需要抽血检查不同指标时,一般要求采血前至少空腹8小时。23.膝跳反射是人体常见的反射,图甲是其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膝跳反射属于______反射,该种反射的特点是______。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填文字)。(2)若要产生膝跳反射,则应该刺激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某人由于神经受损,刺激上述位置,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但是能产生感觉,据图甲分析,受损的神经最可能是______(填“③”或“⑤”),理由是______。(3)人体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该电位产生的机制是______。【答案】(1)①.非条件②.与生俱来,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③.脊髓(2)①.①②.⑤③.刺激①后能产生感觉,说明神经③没有受损;不能产生膝跳反射,因此神经⑤最可能受损(3)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小问1详解】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该种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具有的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小问2详解】膝跳反射的产生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需要刺激图甲中的感受器(①)进而产生神经冲动。某人神经受损,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但是能产生感觉,说明其传入神经(③)正常,但传出神经(⑤)最可能受损。【小问3详解】图乙所示的电位是动作电位,该电位产生的机制是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24.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心肌细胞可以自动产生节律性动作电位以控制心脏搏动,同时也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科研人员以健康狗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了正常情况下、阻断A神经和阻断B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对照组阻断A神经组阻断B神经组心率/(次·min-1)9070180(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_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两者的作用通常是______的。(2)据表分析,A神经和B神经分别是______、______(选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3)刚刚吃完饭,一般不建议进行运动,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传出神经②.相反(2)①.交感神经②.副交感神经③.阻断A神经后心率降低,说明A神经在正常情况下使心率升高,因此A神经是交感神经;阻断B神经后心率升高,说明B神经在正常情况下使心率降低,因此B神经是副交感神经(3)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交感神经会抑制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兴奋,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而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小问1详解】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均属于传出神经;两者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小问2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阻断A神经后心率降低,说明A神经在正常情况下使心率升高,因此A神经是交感神经;阻断B神经后心率升高,说明B神经在正常情况下使心率降低,因此B神经是副交感神经。【小问3详解】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交感神经会抑制胃肠蠕动,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25.下丘脑通过整合来自循环系统的激素和消化系统的信号调节食欲,是食欲调节控制中心。下丘脑的食欲调节中枢能调节A神经元直接促进食欲。A神经元还能分泌神经递质GABA,从而调节B神经元,GABA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神经元中,储存在______(填结构名称)内的GABA释放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与GABA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答出2个)。(2)据图分析,GABA属于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理由是______。(3)科研人员推测B神经元具有抑制食欲的功能,为此进行了如表1所示的实验:把小鼠的A神经元剔除,将GABA受体激动剂(可代替GABA直接激活相应受体)注射至小鼠的B神经元区域。若结果为______,则可证实上述推测。表1①组A神经元剔除生理盐水②组A神经元剔除GABA受体激动剂(4)科研人员用不同剂量的GABA对小鼠灌胃,发现30mg·kg-1GABA能有效促进小鼠的食欲,表明外源的GABA被肠道吸收后也能调节食欲。科研人员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另设4个组别,实验如下: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成4组,连续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的摄食量。表2组别处理方式实验结果(小鼠摄食量)A组灌胃生理盐水正常B组假手术+灌胃生理盐水正常C组假手术+灌胃30mg·kg-1GABA较高D组切断迷走神经+灌胃30mg·kg-1GABA低于C组说明:假手术是指暴露小鼠腹腔后再缝合。手术后的小鼠均需恢复后再与其他组同时处理。结合以上实验数据和题干,请你为以上实验设置一个实验目的:______。【答案】(1)①.突触小泡②.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③.高尔基体、线粒体(2)①.抑制性②.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Cl-内流,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3)②组摄食量高于①组(4)探究外源GABA信号是否通过肠道的迷走神经上传到下丘脑,从而调节小鼠的食欲【小问1详解】题图可知,GABA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突触小泡移动到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GABA,GABA的释放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与GABA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线粒体。【小问2详解】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据图分析,GABA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理由是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Cl-内流,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小问3详解】若在A神经元被剔除的情况下,②组GABA受体激动剂作用于B神经元,导致其摄食量高于①组,则B神经元具有抑制食欲的功能。【小问4详解】根据实验分析,自变量为是否切断迷走神经以及是否进行灌胃30mg·kg-1GABA处理,因变量为小鼠的摄食量,所以实验目的总结为探究外源GABA信号是否通过肠道的迷走神经上传到下丘脑,从而调节小鼠的食欲。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2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外液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下列物质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的是()①尿酸②镁离子③唾液淀粉酶④胃液⑤激素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答案】C【分析】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液中的物质都是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包括水、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激素、尿酸)。【详解】①尿酸是细胞代谢废物,由血液运输到排泄器官,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①正确;②⑤镁离子属于无机盐,无机盐和激素均可存在于血浆中,都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②⑤正确;③④唾液淀粉酶属于唾液中的消化酶,消化酶和胃液均存在于消化道中,因此都不属于细胞外液中含有的化学成分,③④错误。

综上分析,故选答案组合,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正常人血浆pH接近中性,为7.35~7.45。血浆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A.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B.血浆中含有HCO3-、H2CO3等物质C.血浆能与外界环境直接交换物质D.血液中的红细胞能够调节pH【答案】B【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42−/H2PO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正常情况下,下列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转化为乳酸B.草履虫从水中获取养料和O2C.溶菌酶分解口腔中的细菌D.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进行运输【答案】D【分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实现物质交换。凡是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都可以进入内环境,如激素、氨基酸、氧气、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详解】A、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B错误;C、溶菌酶分解口腔中的细菌发生在口腔(体外)中,不是内环境中,C错误;D、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血浆)进行运输,血浆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4.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比赛人员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比赛过程中,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B.比赛过程中,机体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比赛人员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稳态D.比赛过程中,投篮动作的进行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A【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比赛过程中,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比赛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加,同时散热也增加,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正确;C、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比赛人员主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的稳态,C正确;D、大脑皮层是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比赛过程中,投篮动作的进行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A。5.下图表示不同体液之间的关系,①~④表示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①~④等体液所构成的环境称为内环境C.②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①②③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答案】B【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图示中,①代表的是血浆,它是血液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无机盐、蛋白质以及溶解于其中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组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液,④是细胞内液,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B错误;C、②是组织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少数生活在血浆和淋巴中,C正确;D、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液,三者构成内环境,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故选B。6.长时间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疱形成时的组织液渗透压小于未形成时的B.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的成分是不断更新的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全部渗回毛细血管【答案】C【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A、水泡形成过程中,其中的组织液渗透压相对于未形成时变大,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A错误;B、水疱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其中水的含量最高,B错误;C、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的成分是不断更新的,C正确;D、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部分渗回毛细血管,部分通过淋巴循环消失,D错误。故选C。7.神经调节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和脑干B.躯体运动神经是支配四肢运动的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若大脑皮层受损,则缩手反射不能完成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受损可能导致下肢瘫痪【答案】D【分析】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包括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详解】A、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下丘脑、脑干等,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A错误;B、躯体运动神经是传出神经,B错误;C、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受损,缩手反射可以完成,C错误;D、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也是控制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脊髓受损可能导致下肢瘫痪,D正确。故选D。8.突触小体可以和肌肉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骨骼肌肌纤维上的接触点,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位于①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B.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③上的受体结合后引发③的电位变化C.若神经递质与③处的受体结合,引发Cl⁻内流,则会促进肌肉的收缩D.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中,而突触小泡位于①中【答案】C【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是突触前膜,位于①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A正确;B、神经递质存在与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③上的受体结合后引发③的电位变化,B正确;C、若神经递质与③处的受体结合,引发Cl⁻内流,则会抑制肌肉产生动作电位,肌肉可能不会兴奋,导致不能产生收缩,C错误;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泡中,而突触小泡位于①中,D正确。故选C。9.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将枪乌贼的神经元置于溶液H(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测定其静息电位,然后给予神经元适宜强度的刺激,神经元会产生动作电位。若提高枪乌贼神经元外的Na+浓度,则神经元()A.静息电位值会降低 B.静息电位值会升高C.动作电位值会降低 D.动作电位值会升高【答案】D【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静息电位主要由K+维持的,而大小取决于内外K+的浓度差;动作电位主要由Na+维持的,大小取决于内外Na+的浓度差;所以若提高枪乌贼神经元外的Na+浓度,,细胞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增大,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峰值会升高,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下图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C.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的调节过程为g→h→c→d→eD.该实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脑干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答案】D【分析】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成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详解】A、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因此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A正确;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B正确;C、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其调节过程为g→h→c→d→e,C正确;D、图示的排尿过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脊髓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D错误。故选D。11.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某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④表示神经元的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B.④是轴突,它将信息从②传向①C.①是树突,③是胞体D.②是神经末稍,其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B【分析】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详解】A、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A正确;B、④是轴突,它将信息从细胞体(③)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体,B错误;C、胞体是神经元的膨大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树突是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树突,③是胞体,C正确;D、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被称为神经末稍,分析题图可知,②是神经末稍,其分布在全身各处,D正确。故选B。12.人的大脑有许多复杂的功能,比如学习、记忆和情绪。这些活动的产生往往离不开神经递质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学习、记忆和情绪都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但不是人特有的B.人在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依赖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当信息通过长年累月的运用就可转化为第二级记忆,成为永久记忆D.若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减少,则可能导致人的记忆功能减弱【答案】C【分析】人的大脑具有多种复杂功能,学习、记忆和情绪属于高级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联系和信息传递。【详解】A、学习、记忆和情绪确实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且这些功能并非人类所特有,其他高等动物也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A正确;B、人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依赖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通过神经元的兴奋传递和突触的信息传递来实现,B正确;C、当信息经过长年累月的运用可以转化为第三级记忆,甚至成为永久记忆,这是记忆形成和巩固的常见过程,C错误;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减少,会影响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可能导致神经信号传递减弱,进而使人的记忆功能减弱,D正确。故选C。13.给狗喂食时,狗会分泌唾液。如果只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然而,每次喂食前都让狗听到铃声,然后立即喂食,重复若干次后,即使只听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条件反射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条件刺激B.上述案例说明,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C.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会永久存在,不会消退D.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而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答案】C【分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该条件反射中,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是由无关刺激转变形成条件刺激,A正确;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才能形成,B正确;C、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比如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喂食,则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C错误;D、条件反射是生物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的,而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的,所以条件反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数量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C。14.缺血性脑卒中是因为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能会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某位高血压患者突发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人说话。经过医生诊断,该患者发生了脑卒中,脑部血管堵塞,但脑干、脊髓和神经未受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该患者的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下部受损B.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该患者的大脑左半球的S区和H区受损C.若该患者还出现生物节律失调的症状,则该患者的下丘脑可能受损D.高血压人群适当减少钠盐的摄入,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答案】A【分析】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中央前回为第一运动区。【详解】A、患者右侧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说明患者大脑左半球第一运动区的上部因缺血造成损伤,A错误;B、S区受损不能讲话,H区受损听不懂话。患者说话含糊不清,且听不懂别人说话,说明该患者大脑左半球S区和H区因缺血造成损伤,B正确;C、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若该患者还出现生物节律失调的症状,则该患者的下丘脑可能受损,C正确;D、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可降低高血压,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D正确。故选A。15.实验人员刺激前一个神经元引发了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当使用药物X处理神经元后,再刺激前一个神经元,结果显示后一个神经元没有产生兴奋。实验人员检测了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含量,发现处理前的神经递质的量少于处理后的。据此分析,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是()A.抑制了神经递质的释放B.抑制了神经递质的分解C.破坏了神经递质的受体D.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答案】C【分析】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如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根据神经递质的化学组成特点,主要有胆碱类(乙酰胆碱)、单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氨基酸类(兴奋性递质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抑制性递质如γ氨基丁酸、甘氨酸和牛磺酸)和神经肽类等。【详解】药物X处理前,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的量少于处理后的,且后一个神经元未产生兴奋,推测药物X破坏了神经递质的受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房水是由睫状突产生的,是充满在眼前房和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经由后房—瞳孔—前房角排出并进入血液。房水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血浆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的80%,其主要作用是为虹膜、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运走这些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而青光眼是我国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房水是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B.房水排出受阻也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从而引起青光眼C.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等的细胞通过房水即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D.推测房水中的无机盐含量低于血浆中的,这样有利于维持渗透压的平衡【答案】CD【分析】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详解】A、房水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房水是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属于组织液,是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A正确;B、房水排出受阻,会使房水积累过多,从而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引起青光眼,B正确;C、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等的细胞通过房水来获取营养和运走代谢产物,而房水中的成分会进入血液,通过机体的相关系统进行物质的交换,C错误;D、因为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而房水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当,故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D错误。故选CD。17.转氨酶是人体肝脏这个“化工厂”正常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肝脏的一个“晴雨表”,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中。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脏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的含量升高。下列关于转氨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转氨酶的含量升高,说明人体可能出现肝炎B.内环境保持温度、pH等的适宜,有利于转氨酶发挥作用C.转氨酶等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D.由于机体的调控,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是恒定不变的【答案】ABC【分析】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分析题意,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脏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的含量升高,由此可知,血液中转氨酶的含量升高,说明人体可能出现肝炎,A正确;B、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故内环境保持温度、pH等的适宜,有利于转氨酶发挥作用,B正确;C、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血浆中转氨酶含量升高可判断肝脏发生了病变,这说明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正确;D、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能够维持相对稳定,但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误。故选ABC。18.辣的感觉就是通过辣椒素等作用于舌头痛觉纤维上的受体而产生的。人接触辣椒后,往往会产生“热辣辣”或“烫口”的感觉,即把辣刺激和热刺激产生的感觉等同起来。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香草酸受体,它们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辣觉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B.感受辣刺激和热刺激的香草酸受体不具有特异性C.辣椒汁喷到人体的皮肤上,人体也会产生辣的感觉D.辣椒素和较高温度属于相同种类信息【答案】ABD【分析】根据题意,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受体--香草酸受体,所以人吃辣椒后,辣椒素会与香草酸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详解】A、辣觉在大脑皮层产生,没有经过完成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B、感受辣刺激和热刺激的香草酸受体不能与其他物质结合,说明具有特异性,B错误;C、在口腔或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中,存在对辣椒素敏感的香草酸受体,故辣椒汁喷到人体的皮肤上,人体也会产生辣的感觉,C正确;D、辣椒素属于一种物质,较高温度属于热刺激,两则属于不相同种类信息,D错误。故选ABD。19.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实验人员将灵敏电表的两极置于两神经元膜外,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乙酰胆碱与甲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B.若刺激a点,则灵敏电表的指针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C.若刺激b点,则灵敏电表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答案】C【分析】示为突触结构,左侧为突触前神经元,右侧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详解】A、乙酰胆碱与甲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A正确;B、若刺激a点,兴奋先传到左边电极,指针先向左偏转,然后兴奋传到右边电极,指针先向右偏转,B正确;C、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刺激b点,灵敏电表左侧接线柱电位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右侧接线柱发生电位变化,电表只发生1次偏转,C错误;D、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D正确。故选C。20.NO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可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NO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胞质内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学效应,这一信号传导路径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NO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的示意图。PDE(磷酸二酯酶)将cGMP水解成5'-GMP,从而终止cGMP的信号传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降低细胞外Ca2+的浓度,有利于降低血压B.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或者抑制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均可以升高血压C.NO和乙酰胆碱均需要与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发挥生理效应D.机体通过PDE降解cGMP的机制,确保了细胞对信号的响应是可控的【答案】ABC【分析】某些神经元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该酶能使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从一个神经元弥散到另一神经元中,而后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并提高其活力,从而发挥出生理作用。因此,一氧化氮是一个神经元间信息沟通的传递物质,但与一般递质有区别。【详解】A、据图可知,Ca2+进入细胞后能促进NO的合成,而NO能降低血压,因此降低细胞外Ca2+的浓度,不利于降低血压,A错误;B、提高一氧化氮合酶或者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均可以促进cGMP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B错误;C、乙酰胆碱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发挥生理效应,C错误;D、磷酸二酯酶(PDE)将cGMP水解成5'-GMP,这是终止cGMP信号传导的关键步骤。通过这种机制,细胞可以精确地控制信号响应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确保细胞对信号的响应是可控的,D正确。故选AB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稳态的维持是一种动态平衡,一方面稳态的维持是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内环境的稳态又是体内细胞、器官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是______。(2)某同学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中向清水组、缓冲液组、生物组织匀浆组滴加盐酸,该同学绘制了各组的pH变化,如图所示。①实验前需要测定各组的pH,其目的是______。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③据图分析,______组的绘制不合理,B组最可能为______组。【答案】(1)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的部分液体渗透到组织液中(2)①.获得实验前的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②.盐酸的含量、不同的实验材料③.A④.生物组织匀浆【分析】由实验题图分析可知:(1)实验目的: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2)对照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小问1详解】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血浆中的部分液体渗透到组织液中,进而引起组织水肿。【小问2详解】实验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前的获得实验前的数据,可以与实验后溶液的pH作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随着盐酸含量的增加,清水组(A组)的pH迅速下降,因此A组的绘制不合理。根据B组的溶液pH变化可知,该组下降缓慢,调节能力强最可能是生物组织匀浆组。22.人体内环境的部分组成如图所示,①~④表示相关体液,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在人体患病,医生向人体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______。(填序号)(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与①相比,②中含有的蛋白质含量______(填“较多”或“较少”)。(3)当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可通过分解为葡萄糖来补充血糖。若图中的组织细胞是肝脏细胞,据图分析,当人体饥饿时,血液从a端流动到b端的过程中,O2含量的变化是______,血糖浓度的变化是______。(4)通过抽血检查人体的各项指标是医院的检查项目之一,比如胆固醇含量的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等。医学上需要抽血检查不同指标时,一般要求采血前至少空腹8小时,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1)①.②和④②.①(2)较少(3)①.O2含量逐渐降低②.血糖浓度逐渐升高(4)进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无法判断相关指标是否正常【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小问1详解】内环境主要是由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组成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向内与④淋巴液接触,向外与②组织液接触,故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④淋巴液和②组织液。通过静脉注射的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①血浆。【小问2详解】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小问3详解】血液在流经肝组织时,氧气会进入组织细胞,供给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利用,所以血液从a端流动到b端的过程中,O2含量逐渐降低;人体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所以血液从a端流动到b端的过程中,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小问4详解】食物中含有多种成分,进食会导致血液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判断相关指标是否正常,因此医学上需要抽血检查不同指标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