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智能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TOC\o"1-2"\h\u3001第一章智能教育概述 2217921.1智能教育的概念与发展 248061.1.1智能教育的概念 216561.1.2智能教育的发展 2304321.1.3提升教育质量 338041.1.4培养创新人才 326687第二章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 485091.1.5背景与意义 4274571.1.6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 484281.1.7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策略 4114401.1.8背景与挑战 528881.1.9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向 544211.1.10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策略 525514第三章智能教育技术与工具 687921.1.11概述 6235311.1.12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6186381.1.13概述 715351.1.14智能教育工具的开发 743011.1.15智能教育工具的应用 732628第四章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 8173421.1.16引言 8199251.1.17智能教育环境下教学方法的特征 8214061.1.18智能教育环境下的具体教学方法 869821.1.19引言 8106801.1.20教育教学策略创新的方向 9155671.1.21教育教学策略创新的具体措施 915414第五章课程体系建设 9307671.1.22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 9105381.1.23课程结构的优化 10279591.1.24课程评价的优化 10192031.1.25课程反馈机制的建立 1026357第六章教师队伍建设 1165391.1.26引言 11151601.1.27智能素养的内涵 119841.1.28提升教师智能素养的途径 11212981.1.29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1148331.1.30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 1236611.1.31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224976第七章学生评价与选拔 12308181.1.32引言 1278151.1.33智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12222651.1.34智能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 13115091.1.35引言 13279631.1.36学生选拔制度的改革 13259011.1.37招生制度改革的摸索 135305第八章教育管理与决策 14150721.1.38智能教育管理的内涵 14310371.1.39智能教育管理的实践 14322881.1.40教育决策智能化的内涵 15307751.1.41教育决策智能化的实践 1521921第九章国际合作与交流 16267611.1.42国际合作背景 16173561.1.43国际合作现状 16301441.1.44国际合作策略 16219201.1.45国际视野背景 17209821.1.46国际视野现状 17208631.1.47国际视野策略 1723544第十章智能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17115891.1.48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普及 178661.1.49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836951.1.50教育方式的创新 18171001.1.51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 18276701.1.52挑战 1821181.1.53机遇 18第一章智能教育概述智能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正逐渐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本章将从智能教育的概念与发展、智能教育的重要性两个方面进行概述。1.1智能教育的概念与发展1.1.1智能教育的概念智能教育是指在信息化背景下,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智能教育旨在构建个性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习需求。1.1.2智能教育的发展(1)国际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智能教育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大量资源,推动智能教育的研发与应用。(2)国内发展我国智能教育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果。当前,我国智能教育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智能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智能教育提供政策保障。(2)技术创新: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智能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3)应用推广:智能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广泛应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第二节智能教育的重要性1.1.3提升教育质量智能教育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测、诊断与优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具体表现在:(1)个性化教学:智能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2)精准辅导:智能教育可以实现对学生的精准辅导,及时发觉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教育资源共享:智能教育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1.1.4培养创新人才智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具体表现在:(1)激发学习兴趣:智能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跨界融合:智能教育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3)实践创新能力:智能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未来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智能教育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章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第一节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1.1.5背景与意义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智能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旨在明确智能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和质量要求,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1.6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创新创业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体系的人才智能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3)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增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为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持。(4)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人才在智能教育背景下,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责任感。1.1.7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策略(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涵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等模块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2)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3)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设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1.8背景与挑战智能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面临以下挑战:(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智能教育背景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地区和学校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2)传统教育观念制约传统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3)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影响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1.9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方向(1)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涵盖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2)推进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3)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注重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1.1.10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施策略(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4)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三章智能教育技术与工具第一节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1.1.11概述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已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还能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个性化教学。本节将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1.1.12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1)个性化教学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能够精准推送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果。(2)智能辅导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教师进行教学辅导,为学生提供实时、个性化的解答和指导。例如,智能问答系统、在线辅导平台等,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3)自动批改与评估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依据。(4)虚拟现实(VR)教学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教学体验。例如,在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VR设备体验真实的历史场景,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5)教育资源共享与优化人工智能可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快速找到适合的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第二节智能教育工具的开发与应用1.1.13概述智能教育工具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教育服务的软件和硬件产品。本节将介绍智能教育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现状。1.1.14智能教育工具的开发(1)技术层面智能教育工具的开发涉及多种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教育工具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2)应用层面智能教育工具的开发需紧密结合实际教育需求,以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开发者需关注教育教学场景,深入研究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教育特点的智能工具。1.1.15智能教育工具的应用(1)智能教学平台智能教学平台集成了教学资源、在线辅导、作业批改等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教学服务。例如,我国知名的教育平台“作业帮”和“猿辅导”,就是典型的智能教学平台。(2)智能学习工具智能学习工具如智能词典、在线翻译、学习等,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知识面。(3)智能管理工具智能管理工具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能够帮助学校和教育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4)智能评估工具智能评估工具如在线考试系统、学生能力评估系统等,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时、准确的评估结果,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智能教育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第四章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第一节智能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方法1.1.16引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宠。智能教育环境下,教育教学方法也在发生变革。本节将探讨智能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以期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1.1.17智能教育环境下教学方法的特征(1)个性化教学:智能教育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2)适应性教学:智能教育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程度和反馈信息,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3)互动性教学:智能教育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4)情境化教学:智能教育系统可以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1.18智能教育环境下的具体教学方法(1)个性化教学策略:通过智能教育系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实现因材施教。(2)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以实际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体验。(4)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二节教育教学策略的创新1.1.19引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策略不断创新。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育教学策略的创新。1.1.20教育教学策略创新的方向(1)教育教学目标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2)教学内容创新:整合多学科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个性化、适应性、互动性教学。(4)教育评价创新: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1.1.21教育教学策略创新的具体措施(1)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注重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5)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第五章课程体系建设第一节课程内容与结构的优化1.1.22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教育领域面临着不断更新的挑战。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关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以下优化:(1)加强基础课程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在课程设置中,既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发展。(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实验、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一定比例的通识教育课程,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1.1.23课程结构的优化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1)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形成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等模块,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2)强化课程之间的衔接,提高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保证课程体系在逻辑上的连贯性,提高教育质量。(3)灵活调整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第二节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1.1.24课程评价的优化课程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评价应涵盖知识、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2)客观公正地评价课程质量,促进教育改革。课程评价应客观公正,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3)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提高教育质量。将课程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1.1.25课程反馈机制的建立课程反馈机制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课程反馈机制:(1)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课程教学的优点和不足。(2)建立课程调整机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反馈意见,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优化课程体系。(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课程反馈,发觉教师教学中的问题,组织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以上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我们可以更好地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第六章教师队伍建设1.1.26引言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智能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推进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章将从教师智能素养的提升和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教师智能素养的提升1.1.27智能素养的内涵智能素养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升教师智能素养,有助于推动智能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1.1.28提升教师智能素养的途径(1)加强智能教育理念的学习与传播: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智能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育教学观念。(2)建立智能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制定系统化的智能教育师资培训方案,涵盖理论培训、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内容。(3)开展智能教育项目实践:鼓励教师参与智能教育项目,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提升实际操作能力。(4)加强智能教育技术研发与应用:鼓励教师开展智能教育技术研发,将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第二节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1.1.29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教师更新知识、提升能力、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智能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培训显得尤为重要。1.1.30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1)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根据我国教育发展需求,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2)完善培训内容体系:以提升教师智能素养为核心,构建涵盖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育心理、教育管理等多领域的培训内容体系。(3)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培训效果。(4)建立培训评价机制:对教师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保证培训质量。1.1.31教师专业发展路径(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鼓励教师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2)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3)教育教学研究: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创新。(4)教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智能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第七章学生评价与选拔第一节智能评价体系的构建1.1.32引言智能教育的发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智能评价体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智能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动态的评价,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1.33智能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评价过程要遵循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全面发展原则:评价内容要涵盖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3)动态跟踪原则: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实现动态跟踪,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4)个性尊重原则:评价体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能。1.1.34智能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1)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集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3)评价方法与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能评价工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4)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学生选拔、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第二节学生选拔与招生制度改革1.1.35引言学生选拔与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公平。在智能教育背景下,改革学生选拔与招生制度,有助于选拔优秀人才,促进教育公平。1.1.36学生选拔制度的改革(1)多元化选拔标准:打破单一的分数选拔模式,建立多元化选拔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特长和潜能。(2)选拔方式改革:采用综合素质评价、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选拔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3)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公平竞争的选拔机制,保证选拔过程的公正、透明,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1.1.37招生制度改革的摸索(1)分数与综合素质相结合:在招生录取中,将分数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潜力。(2)招生计划调整: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调整招生计划,优化专业布局。(3)招生政策改革:完善招生政策,鼓励高校自主招生、特色招生,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4)招生信息化建设:加强招生信息化建设,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保证招生公平。第八章教育管理与决策第一节智能教育管理的实践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管理模式,正逐步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智能教育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1.1.38智能教育管理的内涵智能教育管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教学过程管理:通过智能系统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为教育教学提供数据支持。(2)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3)教育教学评价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4)教育教学决策支持: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1.1.39智能教育管理的实践(1)构建智能教育管理平台智能教育管理平台是实施智能教育管理的基础。通过搭建平台,可以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数据收集、分析、展示等功能。例如,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使用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2)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智能教育管理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通过智能排课系统,可以实现对教师、教室、课程等资源的合理分配。(3)提高教育教学评价质量智能教育管理可以实现教育教学评价的客观、全面。例如,通过学生行为分析、学习效果评价等手段,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评价数据。(4)提升教育教学决策水平智能教育管理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例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管理者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第二节教育决策的智能化教育决策智能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决策过程进行优化,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教育决策智能化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1.1.40教育决策智能化的内涵教育决策智能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驱动: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数据,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模型驱动:构建教育决策模型,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3)人工智能驱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4)交互驱动:加强教育决策者与决策对象的交互,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1.41教育决策智能化的实践(1)建立教育决策数据中心教育决策数据中心是教育决策智能化的基础。通过建立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全面收集、整合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开发教育决策模型教育决策模型是教育决策智能化的关键。通过开发模型,可以实现对教育决策问题的定量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3)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教育决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决策过程中,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4)加强决策者与决策对象的交互决策者与决策对象的交互是教育决策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交互,可以保证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决策的实施效果。智能教育管理与教育决策智能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应进一步推动智能教育管理与教育决策智能化的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九章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一节智能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1.1.42国际合作背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国际间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旨在共同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教育质量。1.1.43国际合作现状(1)国际组织推动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智能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通过举办研讨会、制定标准、提供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各国智能教育的发展。(2)双边或多边合作项目各国研究机构、企业及民间组织纷纷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项目,共同研究智能教育的理论体系、技术路线、应用模式等。(3)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为智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1.1.44国际合作策略(1)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加强与世界各国智能教育领域的联系,构建国际合作网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智能教育的发展。(2)开展联合研究项目鼓励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共同攻克智能教育领域的关键技术。(3)促进人才培养与交流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股份代持合同协议书范本标准版
-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大学《软件体系结构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大学《普通心理学(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印刷设备采购合同2篇
- 大气压物理课程设计
- 阿坝师范学院《装饰色彩》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煤场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2篇
- 2024年度标准化物资采购合作合同范本版
- 2024年店铺租赁合同格式3篇
- 税务系统组织人事工作汇报总结
- 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 GB/T 12522-1996不锈钢波形膨胀节
- GA/T 1476-2018法庭科学远程主机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 2023年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竞赛题
- 拘留所教育课件01
- 司法考试:证据法
- 质量保证部职责
- 测量系统分析(MSA)手册
- 构建和谐家庭成就幸福人生(精华版)最新课件
-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 材料的漂浮能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