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单选题1.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显著。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人工合成淀粉使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B.“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耐压球壳使用的材料——钛合金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高效燃料——液氢D.“C919”飞机机身使用的材料——碳纤维2.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Fe(3.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A.盐酸 B.干燥的NaCl固体C.熔融的NaCl D.Ba(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A.H2OB.Cl−C.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NaHC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5.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KOH溶液捕集吸收大气中的CB.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C.用NaD.用NaOH溶液除去Al6.下列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A.氧化性:F2<ClC.碱性:KOH>NaOH D.热稳定性:HF>HCl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过程示意如下,需用到胶头滴管的是A.B.C.D.8.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4Na+B.向NaOH溶液加入铝片,产生无色气体:2Al+2NaOH+2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CO2D.向FeCl2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A.0.5molNa2B.4.6gC.常温常压下,22.4LD.配制500mL0.1mol⋅L−110.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收集氯气ABCDA.A B.B C.C D.D11.向KI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Cl2+2A.ClB.停止反应后,取少量溶液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C.溶液颜色变化说明D.实验结果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碘12.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酸性增强的是A.向水中加入NaB.向H2SOC.向Na2CD.向水中持续通入Cl13.活着的生物体内14C12C值基本不变,死亡后14C会衰变为其他种类的原子而减少,而资料:14CA.14C与12B.14C与12C.1.4g中14CD.测定死亡生物体残骸中14C14.CO2捕获和转化可减少CO2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①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为化合反应,CaO、CaCOB.0−t1,n(C.t1之后,n(H2)D.t1−t3二、综合题15.H2ⅰ.3Fe+4ⅱ.F(1)反应ⅰ的氧化剂是。(2)反应ⅱ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3)根据反应ⅰ,每生成0.1molH2(4)该方法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5)利用还原铁粉、湿棉花探究反应ⅰ,装置如图所示。①实验时,加热b处。湿棉花在(填“a”或“b”)处更合理。②证明铁粉与水发生反应的方法是。16.以废铁屑(含少量Fe2O3、已知:FeSO(1)H2SO(2)酸浸过程中,H2SO4的作用是(3)酸浸时间对所得溶液的成分影响如下表所示。酸浸时间130120min用KSCN溶液检验变红未变红变红①1min时检验,溶液变红,说明所得溶液中含有②30min时检验,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未变红的原因③120min时检验,溶液复又变红,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④操作X是。(4)测定所得硫酸亚铁晶体中FeⅠ: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配制成100mL溶液。Ⅱ:取出10mL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bmol⋅L−1的KMnO4溶液,至反应完全共消耗①Ⅰ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②Ⅱ中MnO4−氧化F③计算硫酸亚铁晶体样品中Fe2+的质量分数17.某小组探究AgNO(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B中试剂是。(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中NaOH溶液的作用。(4)取C中氯水,进行实验:向溶液a中加入1mL氯水。序号溶液a现象Ⅰ1滴品红+1mL几秒后品红褪色Ⅱ1滴品红+1mLAgNO几分钟后品红褪色,产生白色沉淀Ⅱ中品红褪色慢,推测可能发生了HClO+AgNO3=AgClO+HNO3①说明AgClO具有性。②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③实验发现,沉淀经几次洗涤后,加入盐酸,不再产生黄绿色气体。(5)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可能是所加AgNO①取Ⅱ中上层清液,,证实所加AgNO②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6)进一步证实Ⅱ中所得沉淀中含AgClO:向沉淀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静置、过滤,滤渣、滤液备用。资料:AgClO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AgCl①实验证实滤渣中无AgClO。②取滤液,。以上实验说明,所得沉淀中含AgClO。三、综合题18.钠及其化合物在认识物质转化规律以及生产生活中均有重要应用。(1)金属与水的反应①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②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钠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的现象是。④钠、镁与水均能反应,通过比较反应的难易程度,可知钠的金属性强于镁。(2)钠、钾失火时,可用不同的灭火剂灭火。如金属钾失火,可用Na2CO3(3)金属性:Na>Mg>Al。①设计实验验证钠的金属性强于铝:向试管中加入AlCl3溶液,可选试剂:氨水、NaOH溶液、盐酸用MgCl2溶液代替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金属性递变的原因:Na、Mg、Al的电子层数相同,。19.从海水(含Br−)中提溴(Br资料:ⅰ.Br2在碱性溶液中可转化为BrOⅱ.Br(1)B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族。(2)向Na2CO3(3)从海水中提溴的流程示意如下:①海水中含大量Cl−、Br−、②“氧化”过程体现出氧化性:Cl2③Br2可用热空气吹出,原因是④低浓度溴中含Br2、ⅰ.3BrCl+3Cⅱ.。⑤“制溴”过程生成Br2的离子方程式是⑥“制溴”过程,用H2SO4而不用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A.人工合成淀粉使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均为非金属氧化物,故A不选;B.钛合金属于金属合金材料,故B选;C.液氢属于非金属单质,故C不选;D.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选;故答案为:B。【分析】金属材料应该含有金属元素,如合金等。2.【答案】C【解析】【解答】A.稀硫酸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不选;B.CuSOC.Fe(OH)D.氯水属于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D不选;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3.【答案】B【解析】【解答】A.盐酸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离子,能导电,故A不选;B.干燥的NaCl固体属于电解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B选;C.熔融的NaCl,属于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不选;D.Ba(故答案为:B。

【分析】可以导电的有金属单质、石墨、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等。4.【答案】B【解析】【解答】A.H2O属于共价化合物,O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式为B.氯元素原子序数17,所以Cl−核外18个电子,ClC.碳酸氢钠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D.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性:Cl>H,共用电子对偏向Cl,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水的电子式要注意氧原子周围满足8个电子;

B、氯离子最外层为8电子;

C、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D、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氢原子和氯原子各自提供一个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5.【答案】C【解析】【解答】A.用KOH溶液捕集吸收大气中的CO2,其反应可为B.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C.Na2OD.用NaOH溶液除去Al2O故答案为:C。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变化,一般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A、化合价不变;

B、化合价不变;

C、氧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

D、化合价不变。6.【答案】A【解析】【解答】A.比较单质氧化性强弱,实际就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F>Cl,则氧化性:F2B.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实际就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S>P,则酸性:H3C.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实际就是比较金属性强弱,金属性:K>Na,则碱性:KOH>NaOH,C不符合题意;D.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实际就是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F>Cl,则热稳定性:HF>HCl,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周期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递增,同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为+1—+7,最低负价为-4—-1,同一主族,最高正价相同,最低负价相同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半径增大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金属性的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和氧气、水、酸反应的程度,单质的还原性;

非金属性的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和氢气反应的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单质氧化性。7.【答案】D【解析】【解答】A.如图,该装置为称量、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为量筒和烧杯,没必要用到胶头滴管,故A不选;B.如图,该过程为移液,所用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和容量瓶,故B不选;C.如图,该过程为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其目的是使溶质尽可能地转移到容量瓶中,没有用到胶头滴管,故C不选;D.如图,该过程为定容,摇匀,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cm~2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故D选;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配制的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其中,在定容阶段,当液面距离可先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8.【答案】A【解析】【解答】A.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B.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C.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反应生成FeCl故答案为:A。

【分析】A、钠和氧气加热生成过氧化钠;

B、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C、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D、亚铁离子和氯气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9.【答案】C【解析】【解答】A.化学式Na2SO4中含有2个Na+B.4.6g钠与足量氧气反应,金属钠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C.常温常压下,Vm≠22.D.配制500mL0.1mol⋅L−1NaOH故答案为:C。

【分析】A、离子的物质的量=物质的物质的量×离子底数;

B、结合钠的物质的量和化合价变化计算;

C、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D、结合公式n=m/M和公式n=c·V判断。10.【答案】D【解析】【解答】A.固体和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稀盐酸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装置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将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而碳酸钠加热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装置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不符合题意;C.采用过滤的方法实现固液分离,该装置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氯气可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根据同离子效应,可采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碳酸钙和稀盐酸可以采用固液不加热方法制取;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粗盐中含有你傻,可以采用过滤法分离;

D、氯气可以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11.【答案】C【解析】【解答】A.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ClB.向KI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ClC.对于反应Cl2+2D.根据反应Cl2+2I−故答案为:C。

【分析】A、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为非极性共价键结合,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为极性共价键结合;

B、淀粉遇碘变蓝;

C、电子由碘离子转移向氯分子;

D、非金属性越强,则氧化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12.【答案】D【解析】【解答】A.向水中加入Na2OB.向H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C.向Na2CO3D.向水中持续通入Cl2,发生反应故答案为:D。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变化,一般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A、有氧气生成,为单质,但是溶液呈碱性;

B、化合价不变;

C、化合价不变;

D、有氯气参加,为单质,溶于水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13.【答案】B【解析】【解答】A.14C与12B.14C中质量数为14,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12C.1.4g中14CD.根据14C衰变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的时间为5730年,所以通过测定死亡生物体残骸中14故答案为:B。

【分析】A、碳元素为第二周期VIA族;

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C、结合公式n=m/M和公式n=N/NA判断;

D、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知道14C14.【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1可知,反应①为CaO+CO2=CaCO3B.根据分析,0−t1,n(CO)C.根据分析,t1−t3,n(H2)D.根据分析,t1−t3,发生反应CaCO3+C故答案为:D。

【分析】A、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为化合反应;

B、结合图示可以知道0−t1时,一氧化碳和氢气物质的量相等,此时甲烷和碳酸钙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氢气和一氧化碳;

C、有积碳产生,该反应产生碳,可能发生副反应甲烷在催化剂条件下分解为碳和氢气;

D、结合15.【答案】(1)H(2)Fe(3)0.2(4)Fe(5)a;用火柴点燃肥皂泡,看到淡蓝色火焰且有爆鸣声,证明生成的气体是H2【解析】【解答】(1)对于反应3Fe+4H2O故答案为:H2(2)对于反应Fe故答案为:Fe;(3)对于反应3Fe+4H2O(g故答案为:0.2;(4)根据反应i.3Fe+4H2O(g故答案为:Fe;(5)①如图,验证3Fe+4H故答案为:a;②根据反应可知,该反应有氢气生成,如图,加热试管时,有气体产生,肥皂液会起泡,用火柴点燃肥皂泡,看到淡蓝色火焰且有爆鸣声,证明生成的气体是H2故答案为:用火柴点燃肥皂泡,看到淡蓝色火焰且有爆鸣声,证明生成的气体是H2

【分析】(1)氧化剂的化合价降低,根据方程式可以知道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作为氧化剂;

(2)铁元素化合价降低;

(3)结合氢气的物质的量和化合价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4)结合两道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铁为反应i的反应物,反应ii的生成物,因此铁可以循环利用;

(5)①要让水蒸气和铁充分反应,需要在a出放湿棉花;

②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检验氢气可以采用点燃听爆鸣声鉴别。16.【答案】(1)H(2)Fe+2H+(3)Fe3+;2F(4)100mL容量瓶;5Fe2++Mn【解析】【解答】(1)H2SO4属于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出H+和SO故答案为:H2(2)向废铁屑(含少量Fe2O3、FeS等杂质)中加入硫酸酸浸,溶解氧化铁和铁,发生的反应有Fe+2H故答案为:Fe+2H+=F(3)①1min时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变红,发生反应Fe3故答案为:Fe②30min时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未变红,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其原因为Fe故答案为2Fe③120min时检验,溶液复又变红,说明在酸性条件下,Fe2+被氧化为Fe故答案为:4Fe④酸浸处理后,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FeSO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①取出10mL溶液,配制100m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②从配制好的溶液中取出10mL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滴入bmol⋅L−1的KMnO故答案为:5Fe③结合离子方程式5Fe2++MnO4−+8H+=5Fe3++Mn2+故答案为:2.8bca

【分析】(1)硫酸电离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硫酸的作用是和硫化亚铁生成亚铁离子和硫离子,和铁转化为亚铁离子和氢气,和氧化铝转化为铁离子和水;

(3)①铁离子遇硫氰酸钾变红;

②铁离子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导致铁离子消失;

③亚铁离子和氧气、氢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此时铁离子出现,遇硫氰酸钾变红;

④得到含有结晶水的固体时,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4)①配制溶液的仪器有钥匙、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高锰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锰离子和水;

③结合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判断。17.【答案】(1)Mn(2)饱和食盐水(3)C(4)氧化;AgClO+2HCl=AgCl+C(5)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反应中生成HNO(6)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ClO−【解析】【解答】(1)装置A为制取氯气的装置,其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氯气中含有少量HCl气体,为了防止HCl对实验干扰,装置B中的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3)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其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其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4)①如题,将沉淀滤出、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AgClO+Cl−+2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O+2HCl=AgCl+Cl2↑+(5)①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HClO,取Ⅱ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Ⅱ中溶液中并无HClO,证实所加AgNO②HClO与AgNO3发生反应HClO+AgNO3=AgClO+HNO3,有HNO3生成,HN(6)根据题意,向沉淀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发生反应为AgClO+NaCl=AgCl+NaClO,滤渣为AgCl,滤液中含有NaClO,证明滤液中含有NaClO的方法为:取滤液,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ClO−+Cl−+2H

【分析】(1)二氧化锰、氢离子和氯离子加热生成锰离子、氯气和水;

(2)氯化氢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3)氯气、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4)①次氯酸银转化为氯气,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次氯酸银具有氧化性;

②次氯酸银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氯气和水;

(5)①继续加入硝酸银,若是仍然无现象,则硝酸银过量;

②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6)加入盐酸后,次氯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氢离子反应生成氯气和水。18.【答案】(1);2Na+2H2(2)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为(3)再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反应为AlCl3+3NaOH=Al(OH)3【解析】【解答】(1)①Na元素原子序数11,核外电子数1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其原子结构为,故答案为:;②金属钠性质活泼,与水强烈反应,放出氢气,其反应为2Na+2H2O=2NaOH+③金属钠性质活泼,与水强烈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金属钠密度比水小,在水面上融化成小球,并发出“嘶嘶”声;故答案为:钠块在水面上融化成小球;(2)金属钾失火,有过氧化钾生成且放出大量热,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为2NaHCO故答案为: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反应为(3)①根据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可判断金属的金属性强弱,向试管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