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试卷_第1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2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3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4页
初三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能向人体提供能源的是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2.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今年春季很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包括PM2.5微颗粒物B.禁止私家车出行,改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D.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统一回收集中赴理,以减少污染,同时可以回收金属资源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钠、盐B.氢氧化钠、苛性钠C.碳酸钠、纯碱D.碳酸氢钠、小苏打5.氢氧化钙是一种建筑材料,它的俗称是A.生石灰

B.石灰石

C.大理石

D.熟石灰6.(3分)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反应7.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食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对人体有害B.霉变的大米、花生等不能食用C.棉花和羊毛都是天然纤维D.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剂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把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a>b>c

B.c>b>a

C.b>a=c

D.b>a>c9.为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a、c

B.c、b、a

C.b、c、a

D.a、b、c10.两个软塑料瓶中分别充满CO和CO2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试剂不能将二者鉴别出来的是A.澄清石灰水

B.水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钠固体评卷人得

二、填空题11.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2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

。②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3个氟原子

;钠离子

③图1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2.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实验课上,某同学用足量的木炭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帮他分析原因。13.下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有关操作示意图:⑴计算需要氢氧化钠

g。⑵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⑶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配得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正确”)。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氧气并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锥形瓶内盛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B中盛满水,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B中除了有气泡溢出外,还伴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B中的现象,可推知氧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再读出液体体积数。当量筒内液体体积为45mL时,B中收集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_mL。15.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1)该反应中反应物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2)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

。A.

B.

C.

D.1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

(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17.(7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富含维生素的是

A.鱼

B.香蕉

C.花生油(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锈蚀。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和水。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环保”的特点,备受人们青睐。①下列电动自行车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车圈

B.塑料车筐

C.橡胶轮胎

D.玻璃反光镜②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电解液常用稀硫酸。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490g,需该浓硫酸的质量是

g。18.小平故居果山村盛产枇杷,有“枇杷之乡”之美誉。如图是这种枇杷的部分营养成分,请据图回答:枇杷的部分营养成分(每100g中含)糖类

9.3g脂肪

0.2g蛋白质

0.8g钙

17mg钾

122mg磷

8mg

(1)图中的钙、钾、磷是指_____________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2)图中出现了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类,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_类。(3)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4)枇杷适宜生长在pH为6左右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pH为3,经改良后可种植枇杷。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施肥的物质是______。A.生石灰

B.熟石灰C.过磷酸钙

D.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19.碳酸钙(CaCO3)是某种补钙剂的成分之一,请计算:(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和收集干燥气体的装置(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这套装置能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实验室制取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碱石灰所起的作用是

。评卷人得

三、推断题21.(6分)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反应条件省略,“-”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反应生成的物质)。(1)若A、C为化合物,B、D为单质,则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写出符合该反应类型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为单质,B属于糖类,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3)若A、C所含元素种类相同,B、D为黑色粉末,请说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_,B的名称:_____________。22.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体现了化学的魅力。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1)高温下,若甲为黑色粉末,乙为红色粉末,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丁为可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常压时的沸点.可燃物CH4XC3H8C4H10C5H12沸点/℃﹣164﹣88.6﹣42.1﹣0.536.1

(1)分析上表中可燃物分子结构上的规律,推测X的化学式为

.(2)在C5H12中,C与H元素质量比为

;(3)144gC5H12中含碳元素多少g?(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4.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1)B的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2)C→E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5.某工厂欲从只含有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①操作a的名称是

。②流程中固体的成分是

,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液体A和液体B中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化学式是

;判断反应2中加入的稀硫酸“适量”的方法是

。评卷人得

四、探究题26.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0,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

②只有CO③既CO2,又有CO。[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C02;(2)若试纸

,石灰水

,则只有C0;(3)若试纸

,石灰水

,则既有CO2,又有CO。[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1)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27.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多数亚硫酸盐类似碳酸盐的化性可与强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水和新盐.BaSO3、CaSO3等都是不溶于水但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水和新盐的亚硫酸盐.(1)酸雨是pH值小于

的降雨.(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只有K2SO4;猜想3:

;【实验探究】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不用填)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有气泡冒出,,证明含有K2SO33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拓展延伸】小力同学认为在步骤3中不需滴加稀盐酸,通过有“白色沉淀生成”也能证明K2SO4存在;你

(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原因是

.28.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使该反应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4)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Ⅰ)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Ⅱ)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Ⅲ)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猜想一:固体是碳;猜想二:固体是氧化镁猜想三: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固体不可能是碳和氧化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②________________该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某小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科学探究,以验证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后,表面生成的黑色物质确实是铜与氧化合生成的CuO,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由上图两个实验步骤判断:灼烧后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是

.(2)为进一步证明步骤二铜片表面黑色物质的元素组成,他们选用了以下装置继续进行实验:a.甲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H2,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上面的C装置,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A中有红色物质出现,C中硫酸铜由白变蓝,证明生成了水,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乙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CO,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

装置(填编号),所选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

;此方法仅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有明显的缺陷,要弥补这个缺陷,应采取的措施是:

.c.通入的气体如果含有少量水蒸汽,则应在A装置左边连接一个

装置.(3)结论:经过甲、乙两同学的实验现象证明,

.(4)如果甲同学要用数据证明(3)的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30.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水生成。请帮助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结论与化学方程式⑴取少量CuSO4粉末,向其中滴加几滴水CuSO4粉末变蓝色化学方程式:CuSO4+5H2O="="CuSO4·5H2O⑵向盛有无水醋酸的干燥试管中加入CuSO4粉末;另取一支干燥试管,向其中加入

。CuSO4粉末实验说明:

⑶将固体氢氧化钠加入盛有无水醋酸和CuSO4的试管里CuSO4粉末结论:NaOH与醋酸反应有水生成评卷人得

五、计算题31.下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

g,溶液的密度约为

g/cm3。32.将8.0g氢氧化钠完全溶于水形成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9.8g。计算:(1)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评卷人得

六、简答题33.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的物质质量为59.8g。(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34.(4分)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2)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t2℃时,5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参考答案1.D【解析】A、糖类在人体中能产生能量,能向人体提供能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油脂在人体中能产生能量,能向人体提供能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在人体中能产生能量,能向人体提供能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无机盐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不能产生能量,故选项符号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B【解析】试题分析:A、PM2.5微颗粒物已经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故A正确;B、禁止私家车出行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不现实,故B错误;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所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故C正确;D、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所以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应统一回收集中赴理,以减少污染,同时可以回收金属资源,故D正确.故选:B.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主要的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了解污染来源或成因、防治措施等,是解题的必要条件.3.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A。考点:考查地壳中元素含量以及排列顺序。4.A【解析】试题分析:氯化钠的俗称为食盐,选项中的盐是指一类物质。二者不代表同一种物质考点:常见的盐5.D【解析】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生石灰为氧化钙,石灰石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D.6.(1)4P+5O2

2P2O5

(2)Cu+2AgNO3=2Ag+Cu(NO3)2;置换反应【解析】试题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合理的标注条件和正确的配平;清楚反应类型的特点。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反应类型7.D【解析】试题分析:A.食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对人体有害,因为甲醛有毒,故A不符合题意;B.霉变的大米、花生等不能食用,因为霉变的大米、花生含有黄曲霉,黄曲霉有毒,故B不符合题意;C.棉花和羊毛都是天然纤维,故C不符合题意;D.亚硝酸钠有咸味,不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剂,因为亚硝酸钠有毒,故选D。考点:甲醛、亚硝酸钠、黄曲霉的性质,天然纤维的概念。8.D【解析】试题分析: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b>a═c;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b>a═c,升温后a和b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质和溶剂都没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b>a,因为升温后c物质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所以升温后c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a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b>a>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9.A【解析】

试题分析:测定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将金属a、b、c分别放入稀硫酸中,b溶解并产生气泡,a、c不反应,说明b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氢,ac的活动性弱于氢;另将a放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c。说明a的活动性强于c,据此分析,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a、c,答案选择A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10.D【解析】试题分析: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不能,所以能鉴别,故A错;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以用塑料瓶分别装满两种气体,再加入水,盖上盖,待一段时间看塑料瓶的变化,变瘪的是二氧化碳,所以能鉴别,故B错;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使溶液变红,一氧化碳则不能,所以能鉴别,故C错;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与氯化钠固体反应,所以不能鉴别,故D正确。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鉴别点评:鉴别物质时,根据加入试剂后呈现的不同现象来鉴别,从需要鉴别的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点入手。11.①、Na、7

②、3F--、Na+

③、NaF【解析】试题分析:小方块提供的信息有原子序数(质子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钠元素符号为N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9=2+7;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钠原子最外层由1个电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所以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考点:化学用语、核外电子排布、根据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推求化学式12.(1)耗尽氧气(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1/5(3)难,不活泼(4)木炭燃烧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水不会流入集气瓶内,不能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解析】试题分析:(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耗尽氧气,则最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是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会发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3)如果氮气易溶于水,则进入水的体积会多于1/5,故氮气难溶于水,红磷没有与氮气反应,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4)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所选物质应该只消耗氧气,而且不生成气体,那么进入水的体积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木炭燃烧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明显,水不会流入集气瓶内,故不能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所以实验失败。考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13.⑴3

⑵③①④②⑤

⑶偏小【解析】(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50g×6%=3g;(2)根据配制该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的过程,因此操作过程应为:取药品③,称取3g①,倒入烧杯④,量取47mL水②,溶解⑤;(3)在其它操作正确的情况下,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仰视读数时所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水的体积,因此该操作所量取的水大于实际所需要的47mL,而使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6%.故答案为:(1)3;(2)③①④②⑤;(3)偏小.14.(1)液面下降(或B中的水沿导管进入C);因为A中产生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液面下降

(2)不易溶于水

(3)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45【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开始时,B中除了有气泡溢出外,还伴随的实验现象是液面下降(或B中的水沿导管进入C),原因是A中产生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液面下降;依据B中的现象,可推知氧气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不易溶于水;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气体进入集气瓶内多少就会排开多少体积的水,因此当量筒内液体体积为45mL时,B中收集氧气的体积为45毫升。考点:气体的制取15.(1)可能(2)D;质量守恒定律【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据此可以推出虚线框内的物质的化学式。(1)据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可能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反应物可能是氧化物,故填:可能;(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据图可知,反应前含有2个,4个,反应后有4个,故D中含有2个,观察选项,应选D,故填:D,质量守恒定律。考点: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6.(1)40;(2)不饱和;(3)加水或降温;(4)<【解析】试题分析:(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2)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40g,故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加水或降温;(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甲溶液有晶体析出,乙溶液无晶体析出,故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乙物质溶液的质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17.(1)A

B

(2)空气(或氧气)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3)BC

150【解析】(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鱼;富含维生素的是香蕉..(2)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防止与空气、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3)①下列自行车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车筐和橡胶轮胎.②解:设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490g,需浓硫酸的质量是X,则有:490g×30%=X×98%X=150g.18.(1)C

(2)四

(3)有机物

(4)D【解析】(1)钙、钾、磷指的是化合物中的组成元素。(2)图中出现了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四类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三类营养素能提供能量。(3)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4)草木灰中含钾元素,能给土壤施钾肥,还能与酸反应改良土壤酸性。19.(1)100;(2)40%【解析】(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12+16×3+16=100.(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20.(1)长颈漏斗;锥形瓶;(2)O2;2H2O22H2O+O2↑;

(3)干燥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解析】试题分析:(1)标号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锥形瓶;(2)该发生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可用来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发生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能用该套装置制取的气体是氧气;实验室利用双氧水、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可用该套装置,因为碱石灰与氧气不反应,可用碱石灰干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方程式是:2H2O22H2O+O2↑;(3)碱石灰可吸收水分,可用来干燥气体。考点:考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21.(1)置换反应,H2+

CuO△Cu+H2O(答案不唯一)(2)C6H12O6(3)冶炼金属,四氧化三铁【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H2+

CuO△Cu+H2O(答案不唯一)(2)该物质为C6H12O6(3)A为一氧化碳,B为四氧化三铁,C为二氧化碳,D为铁,则A可用来冶炼金属。考点:框图式推断题。22.(1)C

3CO+Fe2O3高温2Fe+3CO2

(2)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框图式的推断题,找到题目的“题眼”,包括特殊的物质,特殊的反应、特殊的现象、特殊的反应条件及常见的三角关系等,(1)此题的“题眼”是特殊的物质颜色及反应条件,高温下,若甲为黑色粉末,乙为红色粉末,则可判断甲是单质碳,化学式为:C,乙是氧化铁,则丙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一氧化碳,故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2)若丁为可作为建筑材料的一种难溶性盐,则为碳酸钙,常温下甲为气体,则为二氧化碳,那么乙为澄清石灰水,则丙为可溶性的碳酸盐,如:碳酸钠、碳酸钾等,故则乙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OH)2+K2CO3==CaCO3↓+2KOH考点:C、CO的还原性,Ca(OH)2的化学性质23.(1)C2H6(2)5:1

(3)120g【解析】试题分析:(1)由甲烷、丙烷、丁烷、戊烷的化学式分别CH4、C3H8、C4H10、C5H12,若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n,则氢原子数为2n+2,通式为CnH2n+2;故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6;(2)在C5H12中,C与H元素质量比为(12×5):(1×12)=5:1(3)144gC5H12中含碳元素质量为:144g×[(12×5)/(12×5+1×12)]×100%=120g考点:化学式计算24.(1)HCl;Na2CO3;(2)复分解;(3)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试题分析: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故B可能是盐酸,C是一种钠盐,且能与盐酸反应,故C可能是碳酸钠,E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产物,且能够与两种碱反应,故E是二氧化碳,A是一种碱且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A可能是氢氧化钠D能与碳酸钠反应,故D可能是氢氧化钙;(1)由分析知B是HCl,C是Na2CO3;(2)C→E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产物是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推断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题型多样,变化复杂,条件隐蔽,容易出错,是一种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的题型.学生要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经过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25.①过滤

②Fe和Cu

Fe+CuSO4==Cu+FeSO4③FeSO4

固体中加入稀硫酸不再产生气泡【解析】试题分析:①操作a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②流程中固体的成分是除了过量的Fe,还有反应生成的Cu;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③液体A和液体B中含有相同的溶质,其化学式是:FeSO4;反应2发生的反应:Fe+H2SO4="="FeSO4+H2↑,故判断反应2中加入的稀硫酸“适量”的方法是固体中加入稀硫酸不再产生气泡考点:基本实验操作,金属的化学性质26.[方案设计](2)变蓝无明显现象(3)变蓝

变浑浊[实验验证]Ca(OH)2+CO2=CaCO3↓+H2O[反思与评价](1)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2)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解析】该题是验证碳充分燃烧和碳不充分燃烧产物的一个实验设计,认真读题,不难从题目中找到答题信息:题目是为了验证碳和氧化铜反应之后的产物,有三种猜想:一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碳或者二者都有,结合“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0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这个信息,不难作答。27.(1)5.6;(2)2CaO+2SO2+O22CaSO4;(3)Na2SO3+2HCl═2NaCl+H2O+SO2↑.(4)【进行猜想】既有K2SO4,也有K2SO3【实验探究】品红溶液褪色.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拓展延伸】不同意,亚硫酸钾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解析】(1)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叫酸雨,故填:5.6;(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aO+2SO2+O22CaSO4;;(3)亚硫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2HCl═2NaCl+H2O+SO2↑.(4)【进行猜想】如果酸雨中只含有亚硫酸,则盐是亚硫酸钾,如果酸雨中只含有硫酸,盐是硫酸钾,如果酸雨中含有亚硫酸和硫酸,则盐是亚硫酸钾和硫酸钾.【实验探究】2、如果溶液中含有亚硫酸钠,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时,稀硫酸中和完过量的氢氧化钠后,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3、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如果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亚硫酸钠和硫酸钠,因为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后,亚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时,中和完氢氧化钠后,稀盐酸能和亚硫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硫,硫酸钡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拓展延伸】不加盐酸不能证明一定含有硫酸钾,因为亚硫酸钾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不同意,亚硫酸钾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点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外在表现,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化学反应的实质,要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28.Mg+O2MgO

生成的MgO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C

碳是黑色,MgO是白色

试纸变蓝

氧气比氮气活泼【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对于实验过程中异常情况从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一般方法去分析,根据查阅资料得到的氨气的化学性质及氮化镁的化学性质去分析。(1)在点燃的条件下,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其符号表达式为Mg+O2MgO(2)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燃烧后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3)将该实验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并防止容器内的压强过大,就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C;【实验探究】①固体不可能是碳和氧化镁,原因碳是黑色,MgO是白色;②根据查阅资料可知: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答案为:试纸变蓝【反思与交流】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说明金属镁与氧气反应更容易,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点睛: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忽略气体物质的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控制是关键,一般用密闭容器进行实验,称量前后容器的质量变化.29.(1)碳粒.(2)a.CuO+H2Cu+H2O.b.在导管出口处点燃尾气,或在导管口套接一个气球或塑料袋收集尾气.c.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3)铜在空气中加热确实是与氧化合,并生成了氧化铜.(4)对铜片灼烧前后,以及用气体还原以后都进行称量.【解析】(1)由上图两个实验步骤判断:灼烧后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不是碳粒.(2)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A中有红色物质出现,C中硫酸铜由白变蓝,证明生成了水,则A中,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了铜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b.乙同学向A装置中通入纯净的CO,为检验反应产物,A的右边应连接B装置,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方法仅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有明显的缺陷,即一氧化碳会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要弥补这个缺陷,应采取的措施是:在导管出口处点燃尾气,或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