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1)人们常说柔情似水。水,引发诸多遐想,牵动无尽情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高山飞泉,直冲江面,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滚滚江水牵动着诗人不绝如缕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水面如镜,船动不觉,泛舟湖上,尽享悠闲惬意之情。(2)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积累了丰富而深厚的修身理念。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曹操在《龟虽寿》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他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甲】“中国采用游击战的主要原因,”A开始说,“是因为经济破产,特别是农村经济破产。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_________加在一起,破坏了农村经济的基础,不消灭它的主要敌人是不能恢复的。苛捐杂税,加上日本_________,军事上和经济上的侵略,在地主的帮助下加速了农民破产的速度。农村中的豪绅的làn用权力使大多数农民无法生活下去。农村中失业现象普遍。穷人阶级愿意为改变处境而_________。”【乙】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hào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军阀()làn()用藏()族hào()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侵略混战战斗 B.混战侵略斗争C争斗侵略抗争 D.争斗侵占反抗(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______________》,【甲】语段中的A是______________(人名)。(4)结合原著回答: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时,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光明中学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宣传。(1)【保护遗产我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有文采。(2)【活动参与我动员】小红同学写了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参与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请你帮她修改。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甲】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遭到损坏。【乙】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古墓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还没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丙】难道我们还能熟视无睹吗?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③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陈述句,使它和前后句语气一致。(3)【文化遗产我报道】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本报电(陈雨茜)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公布了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浙江省松阳县明清古街入选。松阳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松阳明清古街坐落在县城西屏街道,核心线路长1.9公里,其范围内有省级文保单位(点)3处,历史文化建筑30余处。此次申报旅游休闲街区位于人民大街以东、十字街一塔头街以西、猪行路以北的保存较好较完整的街区。二、阅读(55分)[一](22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到兰州种一棵树徐贵祥①40多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学生,对文学非常痴迷。有两首诗我记得很熟,一首是高红十等人创作的《理想之歌》,一首是贺敬之创作的《西去列车的窗口》。这两首诗,把远方的世界推到我的眼前。②20世纪70年代末,我参军入伍,在训练、工作之余,开始兴致勃勃地创作小说,写好之后便投向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投出去被退回来,修改后再投出去……直到1983年,兰州的《飞天》杂志发表了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相识在早晨》。当时《飞天》有一个栏目叫“新芽”,是专门培养新作者的,编辑在我的作品后面附了一段几百字的点评,大意是,这是一个部队青年战士的处女作,虽然稚嫩,但是不乏真情。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当我还在文学的路上苦苦摸索的时候,当我投稿四处碰壁的时候,兰州首先接纳了我,否则,我可能会走上另外一条道路。③2019年9月下旬,我应邀前往兰州参加活动。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拐了一个弯,向西北方向飞行。我坐在靠舷窗的位置,一直俯瞰下面的景致。很快,视野里涌现出大片裸露的山脉。看到此情此景,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西部仍然欠发达,建设西部任重而道远。④中学时代,我别的功课学得不太好,唯独政治和语文学得不错,从初中到高中,这两门课的成绩一直领先。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名叫汪泛舟,本来是一位大学老师,古典文学功底非常深厚,讲起课来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他讲得有声有色,我们学得津津有味。⑤多年后,我才得知,就在我参军后不久,有一个全国人才调配行动,汪老师在这次大调配中离开了家乡。当时有3个地方供汪老师选择:北京、上海、甘肃,而他最终选择了甘肃,1982年入职敦煌文物研究所。⑥这一次到兰州,我要去看看我的老师。⑦见面那天,老师和我都很激动,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表示欣喜,学生对老师的学术成就深感钦佩,我们相谈甚欢。我问老师,在兰州生活习惯不习惯,老师说,很习惯,再回老家倒不习惯了。在兰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人生快意。他告诉我,虽然自己已经86岁了,但精力还很充沛,他还要写两本书,一本是关于敦煌的,一本是关于兰州的。⑧望着耄耋之年而又精神矍铄的老师,我的心里涌起无限感动。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人放弃优越的生活,来到相对偏远和落后的兰州,把他乡作为故乡,建设重工业基地,垦荒开矿,植树造林,发展文化,支教扶贫,才出现了今天这样一个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如今的兰州,黄河穿城而过,两岸高楼林立,树影婆娑。这些遮风挡沙的绿树,从一代代人的心里生出来,长起来。我的老师和他那代人,就像一棵树,扎根兰州,长在兰州,守护兰州,美化兰州。⑨我想,我们来到兰州,不是来做客的,而是来认识兰州、亲近兰州、融入兰州的。⑩在兰州期间,我听说了一个有点儿像神话的故事:在距今久远的年代,兰州树很少,后来有人冬天把冰背到山上,埋在树苗下面,等待来年春天,土里的冰一点一点地融化,终于有一棵树成活了,然后是两棵、十棵、一百棵,直至绿树成荫。从少到多,从黄到绿。“背冰种树”,多么好的意象,多么富有诗意的概括。⑪让我们一起为兰州种一棵树吧!用我们的热爱作种子,用我们的情感作养料,种一棵精神之树、信念之树、理想之树。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形散而神聚”,以第一人称叙述给读者真实感。B.当年兰州《飞天》杂志有一个培养新作者的栏目叫“新芽”。C.“背冰种树”的故事意在表明在兰州用冰种树比用水种树成活率高。D.“我们学得津津有味”从侧面表现出汪老师讲课有声有色。5.梳理文章①~③段,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40多年前20世纪70年代末2019年9月下旬(1)__________兴致勃勃创作小说(4)____________《理想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3)___________视野里涌现出大片裸露的山脉(2)__________引上文学之路(5)____________6.本文④⑤两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7.“见面那天,老师和我都很激动”,请分析老师和“我”激动的原因。8.“到兰州种一棵树”,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二](17分)材料一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选自茅以昇《中国石拱桥》)材料二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材料三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选自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材料四萃屏公园依托秀屏山而建。秀屏山又称银顶山,介于渠江和西溪河之间。据广安州志记载,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应西川转运使刘仁燧之请,御笔点渠江县境秀屏山下的浓洄镇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广安军,领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果州之岳池三县,广安一名由此始。秀屏山上建有银顶楼,又称秀屏楼,登高远眺,广安全景尽收眼底。秀屏山上林木茂密,花草蓊蘙,州志名曰“秀屏积翠”,位列广安古十六景之首。在秀屏山建设公园,堪称点睛之作、神来之笔。秀屏山集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于一身,为萃屏公园增添了厚重底色和独特亮色。优越的位置、瑰丽的景色、富集的人文遗址遗迹、宜人的游憩休闲环境,让闻者向往、游者依恋,也使萃屏公园声名远播。(选自黎均平《在萃屏公园品读广安》)9.下列对以上材料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卢沟桥11个半圆形石拱长度最短的16米,最长的21.6米,长度不一。B.“他们的成绩”是指设计者的设计;“他们的愿望”是指游览者的感受。C.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得到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心,表达出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敬仰。D.秀屏山又称银顶山,银顶楼又称秀屏楼。10.材料一中“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句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11.材料三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12.请你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中国建筑的风格特点。[三](16分)【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选自《愚公移山》)【乙】昔有愚人,适①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②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③,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愚人食盐》)【注】①适:到……去。②益:增加。③味败:口味败坏。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出入之迂也迂:____________________(2)达于汉阴阴:____________________(3)始一反焉反:____________________(4)遂自念曰遂: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2)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15.【甲】文中愚公“愚”和【乙】文中愚人的“愚”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