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试卷A4可打印_第1页
2021-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试卷A4可打印_第2页
2021-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试卷A4可打印_第3页
2021-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试卷A4可打印_第4页
2021-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试卷A4可打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同步试卷A4可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B.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稀有气体被填充在灯管中,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2、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稀有气体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3、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两位科学家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该奖项。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生成物的质量与催化剂无关C.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催化剂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B.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C.二氧化锰只能用作催化剂D.一种催化剂可能催化多个化学反应5、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河水中生活着鱼虾,说明O2易溶于水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释放出O2C.根据N2、O2沸点的不同,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O2D.O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有红色物质析出7、《阳曲县志》记载: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进人新时代,未来五年是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关键时期,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 B.加强废气处理 C.露天焚烧秸秆 D.垃圾分类投放8、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物质是A. B. C. D.CO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物质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其分类依据是_______,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①氢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氧气;⑤氧化镁;⑥海水(2)碘化银是当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物质,下列是碘化银的有关描述:①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几乎不溶于水;③熔点为558℃,沸点为1506℃:④在光照条件下能分解为碘和银,上述材料中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2、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下列几个实验,回答相关题:(1)A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2)B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3)写出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3、某研究小组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验证实验。如图1装置,将足量白磷装入试管后放入热水中恒温加热,引燃白磷;待火星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测定的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初始压强(p1)与反应结束后的压强(p2),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O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60℃)(1)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放入热水后导致气体受热膨胀。b~c段,压强增大是因为________导致气体受热膨胀。(2)c~e段,压强减小是因为白磷(P)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消耗了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依据图2可知,a点压强为104kPa,e点压强为81.8kPa,可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4)对比教材用红磷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4、实验室里用高锰酸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接着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铁丝的末端系一根小木条的作用是________。5、现有①海水②液氮③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④红磷⑤铁丝⑥稀有气体。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6、实验室利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首先要___________。收集气体时,待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写出该实验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及基本反应类型:(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属于______反应;(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______,属于______反应。8、写出相关文字表达式。(1)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2)铁丝在氧气气中燃烧___________(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4)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9、指出下列物质物哪些是纯净物或混合物:(填序号)①液氮②稀有气体③洁净的空气④铁锈⑤石灰水⑥冰水混合物纯净物:___________混合物:___________10、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氖气四种气体中,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充于试电笔的灯管中、通电时会发出红光的是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_,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0.8g.将所得固体投入100g水中(水足量),充分搅拌,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在东莞夏季,一般情况下,一棵荔枝树每天大约放出1500g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g/L,空气的密度为1.29g/L)请计算(1)一棵荔枝树夏季每天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下同)(2)每天产生的这些氧气相当于多少升空气中的氧气?3、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各成分中氮气约占78%,氧气21%,其他气体1%。已知氮气密度1.25g/L,空气密度1.29g/L,氧气密度1.43g/L,求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小沛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容积为0.7L,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为0.1L,实验开始前量筒中水的体积0.2L,实验结束后水的体积为0.1L。(1)该实验测得氧气体积分数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导致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2)每31g白磷燃烧需要消耗28.6L氧气,若操作中要尽量消耗完瓶中的氧气,求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白磷_____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20%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5、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0%.请计算:(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质量分数为_____(采用“四舍五入”,保留至0.1%)(2)某同学在实验室收集氧气时,他先往集气瓶中装入2/x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当他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时,测得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2%(氧气中含有的少量水份忽略不计),则x=_____。6、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次吸入的空气体积约为0.6L,每分钟呼吸15次,则一个成年人每天吸入的氧气大约是多少升?7、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3克/升,空气的密度为1.29克/升,某初三男生每分钟吸入7升氧气。求7升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所需要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8、一个初中生每分钟大约要吸入7.8L的氧气,计算:(1)每分钟大约需要吸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