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解读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独特性”表现在走出了一条既遵循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本国国情,以及本国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道路。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3月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1937抗日民主根据地:1937—1945解放区行政区:1946—1949新中国成立: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资产阶级初建共和中国共产党制度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中华民国:1912——1949年时空坐标: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阶段特征
20世纪前十年的中国,清末“新政”更新了社会面貌,加速了精英阶层的觉醒,推动了激进分子的活动,进而悄然酝酿了一场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的共和制由此建立并开始探索。民国初期政党政治尝试遭到失败,国民政府坚持“训政”,实为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它们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考情分析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1(2021·全国·高考真题)土改后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通过民国初期的乱象看民主革命任务艰巨(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通过1935-1936年中共中央及相关组织颁发的部分文件看共产党重视群众工作(2021·北京·高考真题)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工作(2021·浙江·高考真题)《共同纲领》(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地点
2022(2022·全国·高考真题)边区政府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2022·全国·高考真题)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目的(2022·全国·高考真题)主观题:人民代表大会(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陕甘宁边区政府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民国初年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2022·湖南·统考高考真题)边区扫盲有利于党政策的贯彻落实2023(2023·全国甲卷·31)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2023·海南高考·8)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新制度的认同(2023·湖南高考·8)抗战时期统一累进税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复习建议
本课内容近几年高考考查频率比较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道路发展历程。通过本课复习,要让学生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也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复习时要特别关注各个不同时期政治发展的特点,从而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学习任务(1)从时空观角度,概述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感悟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建立的曲折性、艰巨性。(2)掌握不同时期中共在根据地进行制度探索的内容,认识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建立的人民政权所产生的深远意义。(3)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历程,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家国情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目录1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8881911.101912.11912.31927—1949青天白日旗自由平等和正大光明黄龙旗1888年铁血十八星旗武昌起义胜利标志五色旗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清末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北洋政府(军阀混战)湖北军政府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完成下列表格,梳理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政治特点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民主共和制政党政治一党专政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年—1949年)(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3)1.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2)临时大总统
(3)国旗:(4)纪年:
(5)意义: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年—1949年)(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摘自19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2)内容:(3)性质:防止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①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否定君主专制制度;②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专制独裁,确立共和政体;强调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等级制度;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临时约法》进行简要评价。材料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提示:(1)进步性: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②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灭亡、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2)局限性:①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②职权不明,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③因人设法,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仅凭一纸空文难以限制袁世凯权力。④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民主纲领;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年—1949年)(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3-1928):1.政党政治的尝试:(1)概念: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2)背景:①君主专制王朝被推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为各党派、团体的建立创造了制度环境。②《临时约法》的推动;(3)目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4)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围绕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材料
1912年新旧政权更迭之际,中国政治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临时约法》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权利。加之民初浓烈民主氛围的刺激,社会各阶层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创立政党,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于小英《政治道路选择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年—1949年)(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3-1928):1.政党政治的尝试:(5)过程1912.8国民党成立到1913“宋教仁案”再到“二次革命”。(6)失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7)特点:(思考点)①借鉴了西方的政党政治;②政党数量多,参政意识强;③时间短,缺乏明确纲领
;④分化重组快;⑤党争激烈,不受监督;⑥腐化严重。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同盟会成为合法组织。8月25日,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党派合并,在北京改组成国民党。1913年初,国民党在全国选举中获得参议院和众议院最多席位,成为国会中的最大党派。材料二民国初年,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不会受到制度上的有效监督。每当召开国会期间,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地先住到甲党招待所,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到乙党招待所住下,同样再得到好处费,并答应投该党的票。——萧功秦《第二次选择:辛亥革命后的多党议会民主》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年—1949年)(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3-1928):2.袁世凯复辟帝制(1)过程:①1913年10月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②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③1914年5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④12月,修改《大总统选举法》;⑤1915年袁世凯称帝⑥1915--1916,云南等省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3.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合作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材料
照搬西方政党政治模式,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西方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其制度的确立,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整个国家严重资本主义化之后。辛亥革命后,政权虽然易手,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天下而非政党的天下。所谓自由结社、合法反对、公平竞争、轮流执政等政党政治的原则,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具备,虽然在形式上,民初各政党获得了较多的政治权利,但在关键的政权问题上,手执枪杆子的袁世凯是不会让步的。……因此,在当时中国国情下,如果政党要去搞所谓政党政治,要么成为独裁者欺骗民众的工具,要么成为独裁者刀俎下的鱼肉。——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①盲目学习照搬英美模式;
②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国民民主意识的淡薄,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
③(根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相应社会基础;;
④政党成立的条件不成熟,党派间无休止的激烈竞争;
⑤封建势力强大,军阀实际操控政权。认识:双半社会的中国,议会制道路和多党制的政党政治行不通概念解读:“军政”(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8年东北易帜):
是指在国民党的领导下,“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促进国家之统一”。“训政”(1928年—1948年):
是指“军政”统一全国后,需在国民党的领导下,“以党治国”,培养、训练合格官员以实现地方自治,训练人民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发展“工商事业”、“开发富源”。“宪政”(1948年以后):指“还政于民”,“依宪法行全国大选举”。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党专政(1928—1949)从“训政”到“宪政”实质:为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军政时期”——北伐战争以党建国,以党治国行宪国大:1948年5月,“国民大会”召开,正式实行宪法,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制宪国大:1946年11月至12月在南京召开的以制订《中华民国宪法》为中心议题的国民大会。“训政时期”——五权分立;党掌握实权1、理论背景:2、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孙中山设计的“革命程序论”,中国的民主革命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诞生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913年春“宋教仁”惨案(3月)“二次革命”(7—9月)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10月)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后取消,军阀陷入混战1928年国民党统治通过《训政纲领》,进入训政时期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推行“宪政”问题1.结合时空坐标分析“共和之路”的特点曲折反复:小结1: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曲折反复的民主斗争;长期实行军事独裁政府更替频繁;获得“民主”——破坏“民主”——失去“民主”军政训政宪政问题探究:中国宪政为何如此艰难?提示: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②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③军阀混战,政局动荡;④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⑤传统守旧思想根深蒂固。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设置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前期《论人民民主专政》01020304新中国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927—1949)(一)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苏维埃政权1.背景:思想上: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摸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实践上: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2.建立:(1)标志: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2)大会内容:颁布了宪法大纲,通过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大会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3.性质:工农民主政权4.意义: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为以后建立人民政权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二)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抗日民主政权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1927—1949)(1)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代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2)目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扩大,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3)措施:①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③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在各级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材料一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材料二
(第3条)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十八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及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问题探究: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学思之窗)(1)目的: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2)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3)意义:①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②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此后政协制度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经验。(三)解放战争时期:1.政权建设:建立行政区(1)背景:①解放战争战局变化和解放区日益扩大;②巩固新兴人民政权的需要。(2)措施:①设置六大行政区;②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3)意义: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理论建设: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1)内容:
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2)意义:是对马克思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教材【史料阅读】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思考点: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边区政府(民国地方政府)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根据三三制原则,团结党外人士,组成各级参议会,边区政府委员由参议会选举产生(1)革命形势(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不同:①土地革命时期主要是阶级矛盾: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和国民党独裁统治作斗争。②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团结最广大的抗日力量,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做出了调整。(2)指导思想不同:①前者政权建设受苏俄革命和政权建设影响较大;②后者反映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政权建设模式。【课堂探究】比较中共在革命时期的制度建设时期制度建设地区意义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开辟人民政权的重要实践,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参议会、三三制原则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解放区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定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三、(1)性质:(2)核心:(3)意义: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影响:①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梳理八二宪法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表现?概述八二宪法出台的影响?“1954年到1982年,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制定一部符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新宪法,是完全必要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八二宪法’注定是一部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长期稳定的新宪法。”——西南政法大学张震教授②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新措施①改进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②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固定任期,每届五年③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1)政党关系: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政协性质: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3)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4)历程: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③中共十二大,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④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三)民族区域自治:基本政治制度1.概念: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原因:(1)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2)民族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3)资源分布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3.历程:(1)1947年设立内蒙古自治区;(2)1949年《共同纲领》的规定;(3)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4)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4.意义: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概念: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是直接民主的体现。2.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律依据:(1)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2)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村民自治的核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4.意义: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历史纵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一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首先发育于城市。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1.国家治理体系的含义: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名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即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2.目标确定:(1)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1)特点:三个有机结合:(2)优势(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内容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抗日根据地“三三制”解放区设置行政区新中国完善与发展政权性质工农民主专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基础)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政权形式工农兵苏维埃大会(人大制度雏形)参议会(三三制)政协制度雏形人民代表会议人大制度(政体)、政协制度主要矛盾国共矛盾民族矛盾国共矛盾因时因势而变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历届思想结晶小结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发展道路比较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不同点性质职能产生相同点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政协委员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1912年—1949年)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1912年4月)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8)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政党政治开始出现转折:“宋案”结果:袁世凯复辟始末“训政”时期:颁布《训政纲领》“宪政”时期披着“宪政”外衣的“独裁”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国共对峙时期(1927-1937)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实践:行政区的建立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协制度、民族自治、基层自治(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创立共和破坏共和探索共和确立完善共和认识:①政治体制总的发展趋势是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②民族独立是实行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③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国情,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高考真题演练:1.(2023·北京高考)1944年,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召开第一届“杀敌英雄和劳动英雄大会”。评选出杀敌英雄31名,劳动英雄39名。邓小平在大会上指出:“今年机关、部队自己生产两月或三月的食粮和全年的菜蔬,还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贴补油盐,计算起来,减轻了人民十万石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
- 框架性合作协议书(10篇)
- 诚信承诺要点保证书
- 货物运输与广告合作协议
- 购房担保合同法律效力
-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税率计算器使用便捷
- 购销合同法律保护建议
- 购销合同签订中的合同协同办公
- 资管产品存款策略研究
- 超市食品保证书示例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
- 收款收据格式1页
- 体育守门员站立式下手接地滚球教学设计
- 第四章差分方程方法
-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及实践
- 铝合金门窗安装技术交底(完整版)
- SFA-5.1手工电弧焊用碳钢焊条标准
- 农村通用对联
- 肾性高血压的超声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