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硬核聚焦·突破重难点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讲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素养培优·研透热考点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把握“一个主体”“四个阶段”(1)“一个主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四个阶段”:先秦萌芽→秦朝确立→汉至元发展→明清强化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把握“一个核心”“两个角度”和“三大制度”(1)“一个核心”:在选贤任能方面,形成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人体制,以维护皇权统治(2)“两个角度”:官员的“选拔”和对官员的“管理”(3)“三大制度”:选官制度、官员考核制度、官员监察制度高频考点备考攻略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把握“一个主题”“两个核心”和“三个阶段”(1)“一个主题”:中国古代德治与法治的发展及两者关系的演变(2)“两个核心”:政治事功(法治)与伦理劝导(德治)(3)“三个阶段”:①先秦时期:儒法之争;②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③宋元至明清:礼法融合硬核聚焦·突破重难点考向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视角1从多维情境角度,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典例1】考查角度:石器时代(2024·全国新课标卷·T24)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解析】选D。根据材料“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可得出大型墓葬随葬品种类多样且出现了礼器,结合所学可知,礼器出现于仰韶文化时期,而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同时根据材料“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可知出现了贫富分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因此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D正确。【典例2】考查角度: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2024·湖南选择考·T1)西周时期,国人可以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能够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不过是更换宗主。这说明西周(
)A.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
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国人虽能对军国大事发表意见,甚至影响国君废立,但不能改变宗主世袭制,更换国君也只是更换宗主,这说明即使国君可能因国人的意见而被更换,但新立的国君依然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继承,维护了血缘政治的传统,说明血缘政治色彩浓厚,B正确;“军国大事取决于国人”说法错误,国人虽能发表意见并产生一定影响,但最终决定权不在国人,排除A;材料中并未体现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的相关内容,排除C;材料表明宗法制度在当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非遭到破坏,排除D。【典例3】考查角度:史学研究(2022·湖北选择考·T1)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解题思维】素养考查史料实证:出土文物(曾侯乙墓出土的……二十八星宿图)与文献(“《石氏星表》”)记载相互印证关键信息①时空信息:“曾侯乙墓”“《石氏星表》”→战国时期②叙述对象:二十八星宿图③逻辑关系:出土文物和史书记载相互验证的二重证据法【解析】选C。由材料中“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可知出土的漆箱为实物史料,由“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可知《石氏星表》为文献史料,“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说明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图像和文献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史实的可靠性,关键在于史料的可信度,排除A;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的一座墓葬,与材料中“西周重视天文观测”不相符,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漆箱箱盖上的二十八星宿图,而非强调楚国制漆工艺,排除D。【深化·核心要点】1.分封制在古代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五大作用2.夏商周文明传承视角2从社会转型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典例4】考查角度: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2024·山东等级考·T2)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A.重构统治秩序B.限制贵族特权C.以德行教化民众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解题思维】命题情境以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制和风俗的变化构建学习情境考教链接(1)考查主旨: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制和秩序重构(2)教材题源: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关键能力【解析】选A。【深化·核心要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的社会大变革和转型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经济上①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②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等阶层。③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强化地主阶级专政。④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3)军事上: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4)思想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创新预测】1.(考点:商朝统治的阶段特征)如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
)A.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B.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C.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解析】选C。据材料文字“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可知商代甲骨文记录东、南、西面统治区域的收成,佐证了商代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故选C;材料中未知各地收成数量,无从得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材料中没有财政收入类别的对比,无法说明田赋是主要收入,排除B;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是最早的文字,排除D。2.(考点:西周的政治)西周统治者从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制造所谓“皇天上帝,改厥元子”的神话,另一方面又强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夏、商“不敬厥德”,所以“早坠厥命”。材料可以表明西周天命观(
)A.是社会出现根本转型的产物B.具有一定道德内涵的人文性C.宣告原始神意观念已被取代D.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解析】选B。由材料“强调‘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夏、商‘不敬厥德’,所以‘早坠厥命’”可知西周统治者认为夏商灭亡的原因在于没有以德爱民,所以天命以统治者是否有道德而转移,说明西周天命观强调道德,故选B;西周仍是奴隶社会,没有出现根本转型,排除A;“已被取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西周的天命观更贴近社会现实,说明神权色彩的淡化,不能体现出生产力发展水平,排除D。3.(考点:春秋时期的阶段特征)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结果各诸侯国的“公室”不断衰落,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
)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解析】选B。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以卿大夫为代表的新兴贵族地主崛起,并逐渐掌握了各诸侯国的政权,各诸侯国国君的势力不断衰落,这种现象充分反映出社会经济(私有制发展)与政治体制(诸侯势力下降,卿大夫势力崛起)之间的矛盾,故选B;题干所述及的时间段是“春秋时期”,而分封制在该时期并没有“彻底崩溃”,排除A;题干内容强调的是诸侯国国君与卿大夫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C;题干内容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礼崩乐坏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排除D。考向二秦汉至明清中央集权制度视角1从加强皇权角度,考查历代中枢机构的运行机制【典例1】考查角度:三国西晋时期(2024·全国新课标卷·T26)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解题思维】命题情境本题以魏晋时期的政权更替方式构建学习情境考教链接(1)考查主旨:对魏晋政权更替方式的认识(2)教材题源: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解析】选C。关键能力【典例2】考查角度:三省六部制的演变(2022·广东选择考·T3)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解析】选D。图示内容显示南北朝时期北齐的一系列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变成了六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划分使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避免了”不符合史实,排除B;隋唐政府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典例3】考查角度: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022·湖南选择考·T5)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解析】选A。材料中“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说明“南书房行走”的权力要比“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的权力大,而“南书房行走”并非法定的中央官职,权力来源于皇帝,这是君主高度集权的产物,故选A;材料强调周兴岱收受贿赂,而未涉及官员俸禄,排除B;依所学,军机处设立后,成为中枢秘书机构,南书房地位下降,排除C;依所学,明清时期,官员考核与监察制度趋于严密,排除D。【深化·核心要点】1.理解中国古代君权对相权的削弱2.汉代国家治理的特点与异化3.唐宋中央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完善维度阐释中枢权力体系:由三省六部制到二府三司制宋朝三省长官不再参与政事(1)隋唐中枢机构的运行机制发生了质变:①相权由个人独揽变为集体掌握;②国家决策权与行政权相分离。尚书省长官被排除在决策系统之外,内廷秘书由皇帝的副手跃升为政府首脑,三省相互制衡(2)宋承唐制,但门下省和尚书省虚设,中书省的职能限于政务,军权与财权被枢密院和三司分割维度阐释两宋时期,设官分职体制中呈现理性化精神实行官、职、差遣的分离,在缓和矛盾的同时,确立了职级与事类的分立体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权的明确与权力的集中,但也导致了效率低下的问题4.中国古代皇权加强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视角2从国家统一角度,考查历代地方行政管理体系【典例4】考查角度:西汉对地方行政的统治(2024·湖南选择考·T2)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实行单一的郡县制,未能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差异和历史文化背景,导致地方统治缺乏根基,容易引发反抗。而楚地在秦朝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情绪,这使得汉初统治者认识到,对于像楚地这样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地区,不能完全采用单一的郡县制进行管理。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化传统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安抚民心,稳定统治,故选D;材料中楚地反秦斗争声势最大不能直接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排除A;“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说法过于绝对,秦统一六国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排除B;秦朝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不能简单地说不适用于楚地,而是秦朝的统治方式未能充分考虑楚地的情况,排除C。【典例5】考查角度:唐朝的中央集权(2024·湖北选择考·T3)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解析】选A。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节度使的更替,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并且具体的任命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藩镇的独立性受到朝廷的限制,A正确;材料体现节度使任免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说明任免程序不规范,排除B;材料未涉及外重内轻局面出现的相关信息,排除C;材料重点强调的是藩镇的独立性受限,无法得出宦官权力有所扩大,排除D。【典例6】考查角度:宋朝通判设置的目的(2022·全国乙卷·T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解析】选A。【深化·核心要点】1.中国古代的特色地方管理体系2.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特点3.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维度阐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维度阐释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完善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2)影响维度阐释积极性(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赋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通过一系列行政区的划分与变革,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消极性(1)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2)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创新预测】4.(考点:秦朝公文制度)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解析】选A。由“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等信息可知,秦朝的公文制度是用规范化的制度和传送系统来维护统治,符合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新型政治发展趋势,故选A;实行公文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政令传达”达到“行政管理”的效果,而不是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排除B;公文制度是行政制度的补充,而不是监察制度的补充,排除C;公文制度是服务于行政管理的,处理社会矛盾只是行政管理的其中一个内容,所以材料不能折射出社会矛盾尖锐,排除D。5.(考点:唐朝的中枢机构)唐玄宗时期,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并附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僚属秘书机构,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一调整(
)A.有助于扩大宰相权力B.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C.有助于中央集权加强D.促进三省合一的出现【解析】选A。根据材料“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可知,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权的限制,这有助于扩大宰相权力,故选A;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决策无法实现民主化,排除B;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未涉及这一内容,排除C;材料讲的是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相权的限制,这有助于扩大宰相权力,三省并没有走向合一,排除D。6.(西汉加强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初,汉高祖分封同姓王,旨在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高祖之世,其弊病尚未显露。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这些诸侯王日益骄横,“不听天子诏”,甚至想举兵夺取皇位,七国之乱由此发生。与此同时,各地豪强势力大为膨胀,他们利用封建宗法关系结成强宗大姓,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兼并土地,横行乡里。富商大贾、豪强地主往往占有山海,或采矿冶铁,或煮海制盐,垄断了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冶铁煮盐业。这不仅影响了中央财政的收入,也助长了分裂割据势力。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占领了河套地区,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拥有骑兵30万,势力十分强大。汉初,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批的丝绸、粮食、酒等,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但是和亲政策并不能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文景时期虽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为抵御匈奴的侵扰,也做了一些防备工作。汉武帝即位后,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反击匈奴贵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针对材料反映的西汉王朝所面临的问题,请你为即位之初的汉武帝提两条治国建议,并分析理由。(要求:建议明确,理由充分,言之有理)【解析】本题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甚至想举兵夺取皇位,七国之乱由此发生”可知当时面临的是王国势力膨胀问题;根据材料“富商大贾、豪强地主往往占有山海,或采矿冶铁,或煮海制盐,垄断了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冶铁煮盐业”可知当时面临豪强势力过度发展问题;根据材料“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占领了河套地区,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可知当时面临严重的边患问题。因此关于本题可从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及军事上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答案:建议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理由: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平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初步削弱。建议2: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郡国和豪强势力。理由:王国和豪强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建议3:实行盐铁官营,打击富商大贾和豪强地主。理由:富商大贾和豪强地主势力大,威胁中央集权;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建议4:对匈奴用兵,消除匈奴边患。理由:匈奴经常南下掳掠,威胁西汉政权;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景时期有抵御匈奴的防备工作;中央集权加强,内顾之忧解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考向三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视角1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典例1】考查角度:两晋的选官制度与政治(2023·广东选择考·T3)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单位:%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
4819.132.9东晋78.47.414.2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解析】选D。从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可知,从西晋到东晋,出身高门士族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大幅度增加,出身宗室、外戚和寒人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逐渐减少,结合东晋依靠世家大族重新建立政权的史实,可知东晋高门士族高度参与朝政,皇权弱化,故D正确。东晋擅权的主要是南渡的北方高门士族,不是江南士族,且无从体现“擅权日甚”这一动态的情形,排除A。高门士族与豪强势力不能等同,高门士族主要依托儒学教育和九品中正制兴起,豪强主要是依托土地兼并兴起的地方势力,故B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看中家第,大大强化了高门士族的特权,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制度保障,两晋时期恰是九品中正制盛行时期而不是衰微时期,排除C。【典例2】考查角度:汉朝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2024·河北选择考·T2)西汉时,“刺史举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其中,选博士等,取明经;选廷尉正等,取明律令;选三辅令等,取治剧(剧:繁重)。据此可知,这一选官途径旨在(
)A.依据政绩实效B.参考资品等次C.关注家世道德D.考察为官能力【解析】选D。题目材料中“取明经”“取明律令”“取治剧”等描述,明显表明在选拔官员时,会根据其专业知识和应对繁重事务的能力进行考察,这符合“考察为官能力”的表述,故选D;依据政绩实效是属于对官员的考核,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官员的选拔,排除A;“资品等次”在古代指的是官员的资历、品级等,题目中的选拔标准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而非资品等次,排除B;“取明经”“取明律令”“取治剧”等描述更侧重于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的考察,而非家世道德,排除C。【深化·核心要点】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2.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1864年,狄更斯曾说“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1)积极影响表现具体阐释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内核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表现具体阐释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推动世界文明(1)对周边国家:选官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中华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对西方国家: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2)消极影响表现具体阐释存在重才轻品倾向选拔官员过于重视才学,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学而优则仕”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禁锢思想(1)强化了儒家正统地位,禁锢思想发展(2)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视角2从制度自信角度,考查古代官员的监察与考核【典例3】考查角度:汉朝的官员考核(2021·海南等级考·T2)《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
)A.德政教化的成效 B.断狱决疑的能力C.博闻辩智的才情 D.慎独律己的修养【解题思维】素养考查·史料实证:“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的记载·历史解释:考查古代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关键信息①时空信息:《汉书·食货志》②叙述对象:汉代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③逻辑关系:“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实现德政教化【解析】选A。【典例4】考查角度:古代的监察制度(2024·广西选择考·T3)汉成帝时,薛宜上疏指出当时国家治理不善,“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汉桓帝时,“夷寇钞百姓,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荆州刺史度尚击零陵、桂阳盗贼及蛮夷,大破平之。”由此可见,汉代刺史(
)A.职权范围日渐缩小
B.职权重心发生转变C.监察权力不断分化
D.监察范围逐步扩大【解析】选B。汉成帝时薛宜指出刺史“不循守条职”“多与郡县事”,说明此时刺史职权有超出监察之外干预郡县事务的情况;汉桓帝时益州刺史、荆州刺史打击盗贼及蛮夷,这体现了汉代刺史的职权重心从以监察为主向军事等其他职能转变,故选B;材料中刺史职权范围在扩大,排除A;材料强调刺史职权的转移,而不是刺史的监察权力被其他机构或官员分割的情况,排除C;材料强调刺史干涉非监察的事务,这不是监察范围扩大的表现,排除D。【深化·核心要点】1.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特点具体阐释考核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考核对象合理分类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同时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特点具体阐释考核机构专业化(1)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2)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3)明代由都察院监察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特点具体阐释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皇帝,御史只是皇权的御用工具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以轻制重,
以小驭大对监察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察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严格监察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创新预测】7.(考点:宋朝的选官制度)宋代科举制中新增了“特奏名”的规定:多次参加省试或殿试的落第举人,达到规定的参举数和年龄,即可另立名籍申奏朝廷,参加殿试。由此可知,“特奏名”制度(
)A.是宋代吏治腐败的根源B.加强了对士人阶层的笼络C.开创了重文轻武的传统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解析】选B。8.(考点:汉朝的考核制度)汉代实施考课制度,由上级对下级官员的品行作为进行考核,作为对官员赏罚黜陟的依据。如图为在四川出土的东汉“考课”画像砖。该画像砖的史料价值在于(
)A.寄托了人民对清官政治的期待B.表现出制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C.反映了其对政治生活影响巨大D.说明考课成为政治压榨的手段【解析】选C。9.(考点:谏官制度)钱穆认为,谏官在“隋唐为宰相僚属,所以纠绳天子,非纠绳宰相。至宋代,三省制废,乃脱离宰相而独立。而言谏之对象,则已转为宰相而非天子。”谏官设置“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宰相地位逐渐下降B.君主专制统治加强C.言官权力日益扩大D.监察制度趋于完善【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谏官的地位由宰相僚属发展到独立,言谏对象从天子到宰相,这说明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在君权和相权的博弈中,君权日渐处于上风,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加强,故选B;A只是材料中的现象而非本质,宰相地位下降本质上也说明了君权的加强,排除;言谏从“纠绳天子”到“转为宰相”,说明言官权力日益缩小而非扩大,排除C;D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非本质,排除。考向四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视角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中国古代德治与法治【典例1】考查角度:百家争鸣中田齐法家的政治理念(2022·山东等级考·T1)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义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解题思维】素养考查历史解释:田齐法家主张“皆从法”强调“用礼仪”,表明田齐法家对法和礼的态度,即尚法存礼关键信息①时空信息:战国时期②叙述对象:法家的思想主张③逻辑关系:从田齐法家的主张认识其思想特点【解析】选A。【典例2】考查角度:中国古代的德治(2024·北京等级考·T1)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A.隆礼重法的精神B.无为而治的理想C.修身明德的追求D.选贤任能的理念【解析】选C。据材料“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礼也”可知,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坚硬、有棱角而不伤人、垂落有序分别对应仁、智、义和礼,这体现了孔子对玉赋予了丰富的道德内涵,体现了孔子对玉寄托了修身明德的追求,故选C;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张,孔子在政治方面主张德治,并未提出“隆礼重法”,排除A;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主张,无为而治的理想与孔子不符,排除B;墨子“尚贤”等主张体现了选贤任能的理念,孔子以玉比喻理想人格与选贤关系不大,排除D。【典例3】考查角度:明朝的法律(2021·湖北选择考·T4)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解析】选A。【深化·核心要点】1.先秦时期“德治”和“法治”之争
中国古代第一次礼法之争,表现为叔向和子产的争论项目德治法治哲学基础“仁”为基础源自道家“道”的观点,人遵道行事,主张“法”政治思想“礼”是维持社会秩序最理想的工具“法”是维持社会秩序最理想的工具人性论性本善性本恶项目德治法治统治方法重视人的教化和道德认为君主应当实现王权的专制,提倡重法、重术、重势历史观思想保守倒退,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反对保守复古,主张锐意改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耕战思想将社会各阶层划分为士、农、工、商主张抑工压商,迫使人民从事农耕战争观反对不义之战,希望实现礼治主张武力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尚贤思想主张尚贤,实现贤人政治;主张教民,选贤任能,实现为政以德不尚贤,主张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臣下不得行使2.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三个阶段
汉代以后,封建政权主要采取外儒内法的统治措施,其特点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阶段具体阐释汉代“引礼入法”(1)法律儒家化的发端(2)逐渐实现儒家思想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地位,使汉代法律开始沿着儒家化的方向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纳礼入律”(1)法律儒家化的完善(2)统治者开始直接任命儒臣来立法,儒家思想指导立法并将儒家思想法律化,从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阶段具体阐释唐代“礼法合一”(1)法律儒家化的完成(2)确立了以儒家主张的纲常礼教作为法律的指导原则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据【创新预测】10.(考点:隋朝法律)下表为隋代五刑的内容。《隋书·刑法志》记载:“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减从轻。”这反映出隋朝刑罚制度的特点是(
)死刑绞、斩流刑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徒刑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杖刑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笞刑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A.细密严苛,轻罪重刑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必刷】
-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 绿化工程合同
- 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四大黄金法则
- 诚意金协议书范本模板
- 语文大专考试宝典版卷
- 语文课件婴宁的语文解析
- 货物储存安全保证
- 购房贷款协议范本
- 购销合同包规范商业行为的准则
- 通才与专才问题的汇总
- 催化重整技术
- 宣城市区住宅物业服务和收费标准公示
- 大锁孙天宇小品《时间都去哪了》台词剧本完整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 信息技术与历史融合教学设计教案
- 《塑料模具的装配》
- 新能源汽车概论-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 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实验室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第八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 酒店保洁服务投标方案(完整技术标)
- 场域与对话-公共空间里的雕塑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