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搭建方案TOC\o"1-2"\h\u24187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498851.1背景分析 4314001.2建设目标 533001.3建设意义 512297第2章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5271962.1功能需求 5320492.1.1政务信息发布与管理 5149342.1.2在线办事服务 6124942.1.3政务互动交流 6214752.1.4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6262672.2技术需求 6195122.2.1架构设计 6197122.2.2数据库技术 6217592.2.3网络与安全技术 61122.2.4前端技术 6195872.3安全需求 6294512.3.1数据安全 6157102.3.2系统安全 6189652.3.3用户身份认证 6124312.3.4权限管理 7102912.4用户需求 733932.4.1易用性 7211432.4.2个性化服务 7234992.4.3服务时效性 7206032.4.4信息透明度 711698第3章总体设计 7244863.1设计原则 7150253.1.1统一规划 7117183.1.2用户导向 77913.1.3信息共享 715063.1.4安全可靠 725533.1.5可持续发展 7231013.2系统架构 835923.2.1总体架构 857183.2.2技术架构 876933.3技术路线 8168803.3.1开发技术 836783.3.2数据库技术 813463.3.3中间件技术 8160623.3.4安全技术 8245123.3.5部署与运维 923692第4章平台架构设计 9118064.1硬件架构 9274454.1.1服务器架构 9167644.1.2存储架构 9279554.1.3网络设备 963634.2软件架构 967004.2.1前端架构 959624.2.2后端架构 9130404.2.3数据库架构 993244.3网络架构 10190384.3.1网络拓扑结构 10210654.3.2安全防护 10211134.3.3负载均衡 10149814.3.4宽带接入 1030523第5章功能模块设计 1057485.1政务公开模块 10237845.1.1功能定位 10288355.1.2主要功能 10178895.2在线办事模块 109705.2.1功能定位 1111105.2.2主要功能 11149245.3互动交流模块 11323285.3.1功能定位 1168285.3.2主要功能 11324285.4数据分析模块 1142485.4.1功能定位 1194045.4.2主要功能 1116262第6章数据资源规划 1127426.1数据资源分类 11183216.1.1基础数据 1286256.1.2业务数据 12193216.1.3公共数据 12258786.1.4用户数据 12217786.2数据库设计 1224566.2.1数据库选型 12281036.2.2数据表设计 12200696.2.3数据库功能优化 1235146.3数据接口设计 13210186.3.1数据接口分类 13194726.3.2接口规范 13241556.3.3接口设计 1326279第7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设计 1344007.1系统安全策略 1311477.1.1物理安全 13231247.1.2网络安全 13287477.1.3应用安全 14132647.1.4安全运维 14136217.2数据安全策略 14308727.2.1数据备份与恢复 1454777.2.2数据加密 1443697.2.3数据访问控制 14212577.2.4数据安全审计 14114167.3系统稳定性策略 14179677.3.1系统架构设计 14144797.3.2负载均衡 14200187.3.3系统监控与预警 1521657.3.4系统优化与升级 1525561第8章系统实施与部署 15178.1系统实施步骤 15310858.1.1项目启动 15224668.1.2系统开发 15558.1.3系统集成 1552258.1.4系统培训 15264508.1.5系统验收 15224118.2系统部署方案 15178478.2.1硬件部署 1545088.2.2软件部署 15127718.2.3应用部署 16121828.2.4数据迁移 1670618.2.5系统安全部署 16261798.3系统迁移与割接 16246788.3.1系统迁移 1643288.3.2系统割接 16231228.3.3割接后期监控 1615858.3.4用户支持与反馈 1624432第9章系统运维与保障 1675639.1系统运维管理体系 1693149.1.1运维组织架构 16123749.1.2运维管理制度 17161959.1.3运维人员培训与考核 17321439.1.4运维工具与平台 17141179.2系统运维策略 17194279.2.1故障预防策略 17113539.2.2故障应对策略 17177439.2.3功能优化策略 17184569.2.4安全防护策略 1783679.3系统保障措施 17220819.3.1数据备份与恢复 1743429.3.2系统监控与预警 17169739.3.3硬件设备维护 17283789.3.4网络安全防护 17145069.3.5应急预案 18310419.3.6用户服务与支持 1830744第10章项目评估与持续改进 181067210.1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183142210.1.1功能性指标:评估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81779810.1.2效率性指标:评估系统在处理业务、提供服务时的响应速度、处理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18743610.1.3用户满意度指标:评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便捷性、功能满足程度、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182299210.1.4政策合规性指标:评估系统在政策法规、信息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合规程度。 182270510.2项目评估方法 183250110.2.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用户对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满意度、功能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18720510.2.2数据分析: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评估系统功能、用户行为等。 182727710.2.3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系统的功能、功能、安全等方面进行评审。 181935310.2.4案例分析:对比国内外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为本项目提供改进方向。 181871810.3持续改进策略与实践 18775110.3.1优化系统功能: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192626010.3.2提升系统功能:通过技术优化、资源调配等手段,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192547210.3.3强化培训与支持:加强对用户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用户对系统的操作熟练度和满意度。 19913910.3.4完善政策法规: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定,及时调整和完善系统相关政策,保证系统合规性。 192173510.4用户体验优化与反馈机制 192657510.4.1界面设计:优化界面布局,提高操作便捷性,满足用户审美需求。 19197510.4.2功能引导:提供清晰的功能引导,帮助用户快速上手,降低使用门槛。 193111910.4.3信息反馈:建立及时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系统。 192381610.4.4用户画像: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19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背景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我国在近年来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快电子政务发展,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各级纷纷开展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能、便利人民群众。但是当前我国行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孤岛、服务不均等、用户体验不佳等,亟待加以解决。1.2建设目标本项目旨在搭建一套符合我国行业特点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以下建设目标:(1)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政务数据利用效率。(2)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3)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强化公众参与,促进与民众互动。(4)提升用户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需求。(5)保证平台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政务数据安全。1.3建设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提高治理能力:通过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等环节,提升治理能力。(2)优化服务: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有助于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3)促进与民众互动: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加强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形象,增强民众信任。(4)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促进政务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开放共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平台的建设将加强政务数据安全管理,保证政务数据在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的安全可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第2章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搭建旨在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民众提供便捷、透明的在线政务服务。据此,平台功能需求如下:2.1.1政务信息发布与管理平台需具备政务信息发布与管理功能,包括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办事指南等内容的发布、编辑、删除和查询。2.1.2在线办事服务提供在线办事服务功能,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在线申报、进度查询等,满足用户办事需求。2.1.3政务互动交流平台需具备互动交流功能,包括咨询问答、投诉建议、在线调查等,便于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2.1.4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应具备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政务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2.2技术需求为保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以下技术需求需予以满足:2.2.1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实现前端展示、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存储的分离,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2.2.2数据库技术采用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安全、稳定和高效。2.2.3网络与安全技术采用成熟可靠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等,保证平台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2.2.4前端技术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种终端访问,提高用户体验。2.3安全需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需求,以下方面需予以关注:2.3.1数据安全保证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2.3.2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免受恶意攻击,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3.3用户身份认证采用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机制,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2.3.4权限管理实现严格的权限管理,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操作。2.4用户需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应以用户为中心,满足以下用户需求:2.4.1易用性界面简洁、操作便捷,降低用户使用门槛。2.4.2个性化服务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2.4.3服务时效性保证在线办事服务的时效性,提高政务服务效率。2.4.4信息透明度提高政务信息透明度,让民众了解工作动态,增强与民众的互信。第3章总体设计3.1设计原则3.1.1统一规划本设计方案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保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信息化发展总体要求,同时兼顾政务服务的长远发展。3.1.2用户导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高效性和透明度,实现政务服务个性化、精准化。3.1.3信息共享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政务服务协同办理能力,实现数据互通、业务协同。3.1.4安全可靠保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安全、系统安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3.1.5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技术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平台能够适应未来业务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求。3.2系统架构3.2.1总体架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展现层。(1)基础设施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为电子政务服务平台运行提供基础保障。(2)数据资源层:负责政务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交换和共享,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持。(3)应用支撑层: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业务流程管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支撑服务。(4)业务应用层:根据政务服务业务需求,构建具体的业务应用系统。(5)用户展现层: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3.2.2技术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将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划分为多个独立、可扩展的服务单元,实现系统的高内聚、低耦合。通过容器技术,实现服务的自动化部署、扩容和缩容。3.3技术路线3.3.1开发技术采用Java、JavaScript等主流编程语言,结合SpringBoot、Vue.js等框架进行前后端开发,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稳定性。3.3.2数据库技术根据政务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技术,如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以及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Redis等。3.3.3中间件技术采用消息中间件、缓存中间件、搜索引擎等,提高系统功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3.3.4安全技术运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手段,保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安全可靠。3.3.5部署与运维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高可用、高功能部署。利用自动化运维工具,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第4章平台架构设计4.1硬件架构4.1.1服务器架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采用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服务器架构。根据业务需求,服务器分为前端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前端服务器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应用服务器负责处理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存储数据。服务器采用集群部署,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处理能力。4.1.2存储架构平台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读取。存储设备包括磁盘阵列、固态硬盘等,根据数据类型和访问频率,合理分配存储资源,保证数据安全性和访问速度。4.1.3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具备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保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4.2软件架构4.2.1前端架构前端采用主流的Web技术,如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实现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同时采用响应式设计,兼容不同设备和浏览器,提升用户体验。4.2.2后端架构后端采用Java、Python等成熟稳定的编程语言,结合Spring、Django等主流开发框架,实现业务逻辑的高效处理。通过RESTfulAPI接口,实现前后端分离,便于后续扩展和维护。4.2.3数据库架构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存储需求。同时采用数据库中间件,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读写分离和负载均衡。4.3网络架构4.3.1网络拓扑结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核心交换机连接各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连接各接入交换机,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和易维护性。4.3.2安全防护网络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通过安全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平台数据的加密传输、访问控制和安全监控,保证数据安全和平台稳定运行。4.3.3负载均衡在网络架构中部署负载均衡设备,如F5、Nginx等,实现用户请求的合理分配,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同时负载均衡设备具备健康检查功能,保证服务的高可用性。4.3.4宽带接入根据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业务需求,采用光纤、专线等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保证网络带宽满足用户访问需求。同时配置多运营商接入,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和稳定性。第5章功能模块设计5.1政务公开模块5.1.1功能定位政务公开模块旨在提供一个透明、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工作动态、政策措施及公共服务信息。5.1.2主要功能(1)政策法规发布:发布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提供全文检索功能。(2)信息公开:发布工作报告、财政预算、人事任免等信息。(3)新闻动态:实时发布工作动态、重要会议、领导活动等新闻。(4)公示公告:发布招标公告、中标结果、行政审批结果等公示信息。5.2在线办事模块5.2.1功能定位在线办事模块旨在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5.2.2主要功能(1)行政审批:提供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的在线申请、办理、查询功能。(2)公共服务:提供户籍、婚姻、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在线办理。(3)便民服务:提供交通违章查询、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等便民服务。(4)互动问答: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解答公众疑问。5.3互动交流模块5.3.1功能定位互动交流模块旨在搭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5.3.2主要功能(1)领导信箱:公众可以向部门领导提出建议、意见和诉求。(2)在线访谈:定期邀请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公众在线交流。(3)网上调查:开展各类民意调查,收集公众意见,为决策提供参考。(4)网上留言:公众可以在平台上留言,反映问题、提出建议。5.4数据分析模块5.4.1功能定位数据分析模块旨在通过对政务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5.4.2主要功能(1)数据采集:自动采集政务数据,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互动交流等数据。(2)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为提供决策依据。(3)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便于领导及相关部门了解政务运行状况。(4)预警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应对潜在问题提供参考。第6章数据资源规划6.1数据资源分类为保证行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及数据的高效利用,对数据资源进行合理分类。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的特点及需求,将数据资源分为以下几类:6.1.1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政务部门、公务员、行政区划、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基本信息,是电子政务服务平台运行的基础。6.1.2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是指政务部门在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申请材料、办理进度、审批结果等。6.1.3公共数据公共数据是指部门间共享的、对公众开放的各类数据,如天气预报、交通路况、统计数据等。6.1.4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包括注册用户的基本信息、行为数据、评价数据等,用于分析用户需求、优化服务。6.2数据库设计6.2.1数据库选型根据行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特点,选择关系型数据库作为主要数据存储方式,如Oracle、MySQL等。6.2.2数据表设计根据数据资源分类,设计以下数据表:1)基础数据表:包括政务部门表、公务员表、行政区划表、法律法规表、政策文件表等。2)业务数据表:包括事项申请表、办理进度表、审批结果表等。3)公共数据表:包括天气预报表、交通路况表、统计报表等。4)用户数据表:包括用户信息表、用户行为表、用户评价表等。6.2.3数据库功能优化为提高数据库功能,采取以下措施:1)索引优化:根据查询需求,为关键字段创建索引。2)分库分表:对大数据表进行分库分表,降低单表数据量,提高查询效率。3)读写分离:通过设置主从数据库,实现读写分离,提高数据库并发处理能力。6.3数据接口设计6.3.1数据接口分类根据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需求,将数据接口分为以下几类:1)内部接口:用于平台内部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2)外部接口:用于与外部系统(如其他政务部门、公共服务平台等)的数据交换。3)公共服务接口:为公众提供数据查询、等服务的接口。6.3.2接口规范1)遵循RESTful设计原则,使用HTT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2)接口返回数据格式统一为JSON。3)接口鉴权:对敏感接口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校验,保证数据安全。4)接口文档:提供详细的接口文档,包括接口描述、请求参数、返回结果等。6.3.3接口设计1)内部接口:根据业务需求,设计相关内部接口,如用户认证、数据同步等。2)外部接口:与其他政务部门、公共服务平台等进行数据交换,遵循相关标准规范。3)公共服务接口:提供数据查询、等公共服务接口,满足公众需求。第7章系统安全与稳定性设计7.1系统安全策略7.1.1物理安全保障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物理层面的安全,对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采取物理隔离、防火防盗、环境监控等措施,保证硬件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7.1.2网络安全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等网络安全技术,对网络访问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恶意攻击、病毒入侵等安全威胁。同时对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进行隔离,保证内外网数据交换的安全性。7.1.3应用安全针对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系统,采取身份认证、权限控制、安全加密等技术手段,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同时对系统漏洞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保证应用系统安全可靠。7.1.4安全运维建立健全安全运维管理制度,对系统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和处理。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7.2数据安全策略7.2.1数据备份与恢复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关键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在遭受意外损失时能够快速恢复。同时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7.2.2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7.2.3数据访问控制建立数据访问权限控制机制,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分配,保证数据仅被授权人员访问。7.2.4数据安全审计对数据操作行为进行审计,记录数据访问、修改、删除等操作信息,以便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进行追踪和定位。7.3系统稳定性策略7.3.1系统架构设计采用高可用、高可靠性的系统架构,保证在部分组件或服务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7.3.2负载均衡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合理分配系统资源,提高系统处理能力,保证在大并发访问时系统的稳定运行。7.3.3系统监控与预警建立系统监控体系,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解决问题。7.3.4系统优化与升级定期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提高系统功能和稳定性,降低系统故障风险。在升级过程中,保证系统的平滑过渡,避免对业务造成影响。第8章系统实施与部署8.1系统实施步骤8.1.1项目启动在系统实施阶段,首先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时间表及资源配置。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保证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8.1.2系统开发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在开发过程中,采用敏捷开发方法,保证项目进度与质量。8.1.3系统集成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保证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对集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和解决,保证系统整体功能的完整性。8.1.4系统培训对行业相关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包括系统操作、维护及管理等方面,保证相关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系统使用方法。8.1.5系统验收在系统实施完成后,组织专家对系统进行验收,保证系统满足行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需求。8.2系统部署方案8.2.1硬件部署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保证硬件设备功能稳定,满足系统运行需求。8.2.2软件部署在硬件设备上部署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为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提供运行环境。8.2.3应用部署将开发完成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部署到生产环境,包括前端、后端及中间件等。8.2.4数据迁移将现有政务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保证数据完整、准确、安全。8.2.5系统安全部署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部署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8.3系统迁移与割接8.3.1系统迁移在保证新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包括迁移时间、迁移步骤、迁移数据范围等。在迁移过程中,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证迁移过程顺利进行。8.3.2系统割接在系统迁移完成后,进行系统割接。割接过程中,保证新旧系统无缝切换,不影响政务服务的正常运行。8.3.3割接后期监控在系统割接完成后,持续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保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的稳定运行。8.3.4用户支持与反馈在系统迁移与割接过程中,及时响应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用户体验。第9章系统运维与保障9.1系统运维管理体系9.1.1运维组织架构建立行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运维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运维人员的职责与权限,保证系统稳定、高效运行。运维组织架构包括运维管理部门、运维实施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等。9.1.2运维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包括运维工作流程、运维操作规范、故障处理流程等,保证运维工作有序进行。9.1.3运维人员培训与考核加强运维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保证运维团队具备高效处理问题的能力。9.1.4运维工具与平台采用先进的运维工具和平台,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提高运维工作效率。9.2系统运维策略9.2.1故障预防策略通过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优化和升级,预防潜在故障,降低系统故障率。9.2.2故障应对策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突发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系统恢复正常运行。9.2.3功能优化策略持续关注系统功能,针对瓶颈问题进行优化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音响设备采购合同音响器材购销合同2篇
- 2024年定制软件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年度建筑工程协议要件概述版B版
- 2024年度餐饮联营合作合同样本版B版
- 2024年度虚拟现实内容开发与体验服务合同
- 2024年企业重组借款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IT设备采购与维护合同6篇
- 2024年度影视作品配音与音效制作合同3篇
- 2024年建设项目劳务用工协议模板3篇
- 2024年分包商环保安全协议2篇
- 湘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复习
- 手机电子围栏侦码系统解决方案产品介绍汇编
-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及战略
- 沥青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共6页)
- 中药、天然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容的技术指导原则——临床
- 201809早教商业模式与竞争力专题光明地平线bfam剖析中国2b业务实践思考
- 水驱气藏开发特点与开发技术
- 桥架支架计算表格-精准版
- 常远鄂博小品视频-常远鄂博小品《玲儿想丁当》台词剧本
- 9_公司中层干部能力素质360度评估表
- CP243-1使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