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基础达标(限时5分钟)1.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朝贵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说明是()A.儒家思想与佛教出现融合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D.政治与学术之间不存在冲突2.唐人李白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下列与其所说的风格一样的字体是()A.楷书B.行书C.草书D.小篆3.南朝闻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觉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缘由。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肯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A.注意写意传神 B.意在借物抒情C.追求消遣教化 D.渴望俗世认可4.《陀罗尼经咒》为唐刻古梵文经咒,约一尺见方,纸张为纤维较粗之黄麻纸,边上有一行字清楚可辨,为“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据此可知当时()A.四川地区已出现雕版印刷术B.雕版印刷术促进了佛教兴盛C.四川地区的造纸技术最发达D.雕版印刷术出现了重大改进5.日本的唐招提寺在每年的6月5日,即鉴真忌辰的前一天举办纪念法事。而只有在这一天,平日难得一见的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才会和公众见面。下列关于鉴真东渡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效仿唐朝的政治制度,鉴真应邀前往B.唐朝对外海上交通发达使鉴真顺当东渡C.对日本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D.反映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素养提升(限时10分钟)6.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主见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须要。据此可知,唐代古文运动旨在()A.巩固儒学主导地位B.实现文学的世俗化C.推广新型文学体裁 D.确立儒学主流地位7.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调,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扬享受和消遣。这些绘画共同之处是()A.佛教起先传入我国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8.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齐民要术》中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中外文化沟通的亲密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D.北方民族沟通的加强9.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显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蕴含着不少历史信息。下列诗句能反映中外交往的是()A.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僧一行,唐代僧人,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同梁令瓒和工匠们,创建了一架黄道游仪,发觉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一行还设计了一种叫做复矩图的仪器,并组织大规模的测量活动,测量地点北到铁勒曰纥布(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到林邑(今越南中部)等十三处,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的科学测量。开元九年(公元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后来一行修订成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明末汲取西洋历法才有所变更。——据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等整理材料二唐代,中国与西域(包括今日的新疆、中亚各国、南亚各国)的文化沟通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通过佛教徒的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国来的。——谢重光《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材料三公元816年,淮西战事刚一结束,宪宗就下诏天下,在社会上兴起了佞佛崇道的风气,佛教势力快速膨胀。《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宪宗亲自派人迎接佛骨,历时一个多月。据统计,中唐时期,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大量占有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曾绍发《浅议韩愈反佛的缘由》(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僧一行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沟通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韩愈排斥佛教的缘由。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基础达标1.C【解析】朝廷在崇佛的同时,也允许反佛言论的存在,说明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故C项正确。2.C【解析】依据材料“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可知描写的是草书的特征,故选C项;楷书字体方正且规则严整,解除A项;工整清楚,飘逸活泼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特点,解除B项;小篆横平竖直且粗细匀称,解除D项。3.A【解析】材料“点睛即飞去”,表明故事在肯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注意写意传神,故选A项。4.A【解析】据材料“边上有一行字……‘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可知,唐刻古梵文经咒《陀罗尼经咒》产自成都,说明四川地区已出现雕版印刷术,故选A项。5.D【解析】鉴真是唐朝高僧,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故D项正确。素养提升6.A【解析】“古文”,是指先秦和汉朝的散文,提倡“古文”意在复原古代的儒学道统,巩固儒学的主流地位,故选A项。7.D【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们找寻精神寄予;隋唐时期的绘画突出享受和消遣,反映的是隋唐盛世的生活特色,故选D项。8.D【解析】《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北魏时期,此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融合加强,因此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故选D项。9.D【解析】“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出自唐代李白的《哭晁卿衡》,晁衡即阿倍仲麻吕,日本遣唐留学生,为中日友好事业做出杰出贡献,故选D项;“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相和歌辞·贾客乐》,反映的是唐代商贸状况,解除A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闻名的送别诗,解除B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背景是安史之乱结束,解除C项。10.(1)缘由: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旺盛;政府支持;疆域宽阔;个人努力;对之前成果的批判继承。(2)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