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8/23/wKhkGWdLOuaAGZLhAAIFT26sOIw109.jpg)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8/23/wKhkGWdLOuaAGZLhAAIFT26sOIw1092.jpg)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8/23/wKhkGWdLOuaAGZLhAAIFT26sOIw1093.jpg)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8/23/wKhkGWdLOuaAGZLhAAIFT26sOIw1094.jpg)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38/23/wKhkGWdLOuaAGZLhAAIFT26sOIw10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荒漠化的含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不同,使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不同。据此完成1~3题。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A.沙漠化B.石漠化C.盐渍化D.寒漠化答案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有,沙漠广布,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2.下列地区中,土壤次生盐渍化最严峻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答案B解析降水少,蒸发旺盛,再加上人类不合理浇灌,易出现次生盐渍化。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峻,B项正确;东北平原蒸发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地区降水量大,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A、C、D三项错误。3.下列地区中,石漠化最严峻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A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表土层流失,导致岩石袒露,形成石漠化,是石漠化最严峻的地区。考点2荒漠化的自然缘由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据此完成1~3题。1.新疆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其成因是()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③植被稀有④山地、高原对水汽具有阻隔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的山地、高原对海洋水汽具有阻隔作用;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植被稀有是干旱的表现。2.新疆荒漠化形成的物质条件是()A.气候干旱少雨B.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D.地表水贫乏,流水作用微弱答案B解析新疆气候干旱,地表物质松散,多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供应了物质条件,故B项正确。3.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干旱的气候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答案B解析干旱的气候条件是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考点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希拉穆仁草原,位居包头市达茂旗的东南部,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多年来,草原地区土地沙化严峻。据此完成1~2题。1.希拉穆仁草原土地沙化严峻的主要缘由是()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旅游开发④过度樵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D解析草原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旅游避暑胜地,旅游开发也会造成土地沙化。故D项正确。2.调查发觉,一些草原地区出现了斑点状的荒漠化,其主要缘由是()A.开矿B.掘井C.居民点D.农垦答案B解析草原地区斑点状的荒漠化往往以水井为中心,其主要缘由是掘井。考点4荒漠化的防治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境内,地处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南面是滔滔黄河,包兰铁路在这里穿过。为防卫流沙对包兰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实行了一种特别有效的措施,使该铁路自1958年通车以来始终畅通无阻。据此完成1~2题。1.沙坡头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是()A.飞播种草B.钻孔深栽C.浇灌D.设置草方格沙障答案D解析沙坡头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是设置草方格沙障。2.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固定沙漠B.消减风力C.汲取地下水D.增加降水答案B解析宁夏沙坡头流沙治理所实行的措施是草方格工程治沙模式。该模式增加了地表的粗糙程度,降低了风速,起到了固定沙丘的作用。考点1荒漠化的含义考向①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图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建设。据此完成1~2题。1.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风蚀和水蚀是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缘由B.新疆的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作用造成的C.山西省的荒漠化与工矿交通建设有关D.内蒙古高原的荒漠化主要缘由是风蚀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风蚀和水蚀是我国荒漠化的主要缘由,A项不符合题意;新疆位于西北内陆,降水稀有,流水侵蚀作用弱,风力侵蚀作用明显,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造成的,B项符合题意;山西省煤矿企业多,矿山开采加剧荒漠化,所以山西省荒漠化与工矿交通建设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其荒漠化的主要缘由是风蚀,D项不符合题意。2.下列地区与其主要荒漠化现象相符的是()A.华北平原—石质荒漠化B.黄土高原—土壤盐碱化C.云贵高原—土地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华北平原主要是土壤盐碱化,A项错误;黄土高原植被稀有,水土流失严峻,易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但不是土壤盐碱化,B项错误;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分布广,易出现石质荒漠化,C项错误;江南丘陵的土壤为红壤,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易出现红色荒漠化,D项正确。考向②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料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峻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1~2题。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主要是()A.地质灾难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实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答案C解析荒漠化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丢失的现象,因此土地荒漠化会造成土地生产实力下降,植被荒芜,故C项正确。土地荒漠化不会造成地质灾难,A项错误。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缘由,B项错误。土地荒漠化对臭氧层没有影响,D项错误。2.我国荒漠化危害严峻的地区主要是()A.西北、华北、西南地区B.西北、东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答案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加上重重山脉的阻挡,各大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有,气候干旱,荒漠面积广阔;华北地区因为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荒漠化;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水土流失严峻,土地退化,“石漠化”严峻。考点2荒漠化的自然缘由考向①荒漠化的成因读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完成1~2题。1.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澳大利亚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据图可知,②③以热带、亚热带荒漠为主。②荒漠面积大,为非洲大陆,因此③所示符合澳大利亚的状况,热带荒漠成因与西澳大利亚寒流有关。2.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大陆面积和轮廓B.海陆位置和地形C.纬度位置和垦耕D.过度放牧和樵采答案B解析图中①为亚洲的荒漠分布,④为南美大陆的荒漠分布,亚洲温带荒漠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而南美洲温带荒漠的形成是由于地处安第斯山脉背风坡,受地形因素影响。考向②土壤盐渍化的成因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峻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读表,完成1~3题。1.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A.高寒地区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C.耕地分布区D.干旱、半干旱、半潮湿地区答案D解析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过程。所以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潮湿地区,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项正确;高寒地区蒸发弱,A项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降水多,蒸发少,B项错误;耕地分布区合理浇灌,不易盐渍化,C项错误。2.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峻的时间分别是()A.夏季、春季B.冬季、夏季C.秋季、夏季D.冬季、秋季答案A解析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燥热干燥,蒸发旺盛。中国华北平原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所以两地区土壤盐渍化最严峻的时间分别是夏季、春季,A项正确;地中海地区冬季多雨,华北地区夏季多雨,B、C、D三项错误。3.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缘由是印度()A.气温高B.降水丰富C.地下水贫乏D.植被茂密答案B解析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缘由是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库曼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较多,B项正确;气温高、植被茂密不是盐渍化的主要因素,A、D两项错误;印度地下水丰富,C项错误。考向③石漠化的成因2017年8月1日,滇黔桂石漠化云南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现场推动会在红河州泸西县召开。“十二五”以来,云南石漠化片区成为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区域,片区深度贫困状况及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此完成1~2题。1.我国石漠化严峻地区主要分布在()A.西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南方丘陵地区答案A解析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2.石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①喀斯特地貌广布②全年高温多雨③地形起伏大④土壤贫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土壤贫瘠,夏季降水集中,受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形成石漠化。故D项正确。考点3荒漠化的人为缘由考向①荒漠化的人为缘由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削减D.流淌沙丘向绿洲侵袭答案C解析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推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削减。2.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为缘由有()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浇灌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②③⑥答案B解析留意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是“人为缘由”,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考向②石漠化与盐渍化的人为缘由甲、乙两图为两种形式的荒漠化。读图,完成1~2题。1.甲图景观形成的人为缘由主要是()A.不合理的浇灌B.过度开发水资源C.过度放牧D.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甲图景观为土壤次生盐渍化,其形成的主要人为缘由是不合理的浇灌。2.乙图景观形成的人为缘由主要是()A.水利建设B.交通建设C.过度放牧D.陡坡开荒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乙图景观为石漠化,其形成的主要人为缘由是陡坡开荒,造成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岩石袒露,形成石漠化。考点4荒漠化的防治考向①生物治沙下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防护林工程能够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是()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C.东南沿海海防林D.东部平原绿化工程答案A解析“三北”防护林可减弱风沙危害,防止荒漠化面积扩大,A项正确;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主要是防治水土流失,东南沿海海防林主要是防止海浪侵蚀,东部平原绿化工程主要是绿化、美化环境,B、C、D三项错误。2.关于该沙区生物治沙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沙丘形态可以看出该区域盛行东南风B.三图按治沙时间依次,排序正确的是c、a、bC.该区域种植的生物根系发达,其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D.该区域可以选育芦苇、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答案B解析依据沙丘形态可知,该区域盛行西北风,A项错误;依据沙丘形态改变可知,三图治沙时间依次依次是c、a、b,B项正确;该区域种植的生物根系发达,其作用主要是固定沙丘,C项错误;该区域可以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芦苇是湿地植被,不适合,D项错误。考向②工程治沙石方格沙障是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工程,能够有效防风固沙。据此完成1~2题。1.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A.近地面输沙量B.高空输沙量C.地表粗糙度D.风沙活动高度答案A解析石方格沙障增大地表摩擦力,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A项正确;沙障低,对高空输沙量影响小,B项错误;增加地表粗糙度,风沙活动高度不受影响,C、D两项错误。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A.消弱风力B.稳固沙土C.适应恶劣环境D.削减水分蒸发答案C解析与草方格沙障相比,石方格沙障没有水肥要求,更利于适应恶劣环境,C项正确;在消弱风力、稳固沙土方面优势不明显,A、B两项错误;在削减水分蒸发方面,没有优势,D项错误。考向③农业治沙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荒漠化严峻的省区之一。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甲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是()A.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B.改善耕作和浇灌技术,推广节水农业C.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D.合理安排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该区域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有利于防治荒漠化,C项正确;森林耗水量大,荒漠区不相宜植树造林,A项错误;水资源短缺,不相宜发展种植业,B项错误;合理安排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不是有效措施,D项错误。2.乙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发展农业,退耕还林、还草B.提高浇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大力开采地下水,避开运用地表水D.从周边地区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乙区域位于河套平原,该地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业,不合理浇灌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用水加剧荒漠化,因此提高浇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故B项正确;可适当退耕还草,但不宜还林,A项错误;大力开采地下水,会加剧生态环境恶化,C项错误;该地有黄河流经,水源相对足够,无需从周边地区调水,D项错误。考点5水土流失考向①水土流失的成因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地表形态的形成主要缘由是()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景观位于黄土高原,其地表表现为千沟万壑、支离破裂,是流水侵蚀而成。2.该地区水土流失严峻,主要人为缘由是()①过度开垦和过度樵采②开采石油③乱砍滥伐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答案D解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均造成植被破坏严峻,造成水土流失严峻,①③正确;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是煤炭,开采煤炭是水土流失的缘由之一,②错误;该地水土流失与水资源的利用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D项。考向②水土流失的危害黄土高原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地区。据此完成1~2题。1.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危害是()A.地形起伏加大,土地资源削减B.土壤肥力降低,农业生产减产C.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难加剧D.河流泥沙增多,航运价值降低答案B解析受水土流失的影响,黄土高原沟壑增多,地表起伏加大,耕地面积削减,耕作难度加大,但土地资源不削减,A项错误;土壤养分流失,肥力降低,农业生产减产,B项正确;生态环境恶化、旱涝灾难加剧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缘由,不是主要危害,C项错误;黄土高原地区河流的航运价值小,水土流失对航运价值影响不大,D项错误。2.目前,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危害是()A.湖泊萎缩B.耕地质量降低C.加剧“地上河”D.水质恶化答案C解析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