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蜀道难》《蜀相》比较阅读任务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3《蜀道难》《蜀相》比较阅读任务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3《蜀道难》《蜀相》比较阅读任务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3《蜀道难》《蜀相》比较阅读任务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3《蜀道难》《蜀相》比较阅读任务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蜀道难》《蜀相》比较阅读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品仙圣风流,感赤子之心

——《蜀道难》《蜀相》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1.赏析诗歌意象,把握两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2.比较李杜诗歌的不同风格。

3.比较两首诗表达的的情志。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意象,体会不同意境。

教学难点

比较李杜诗歌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在中国诗歌史上,巴蜀是最值得人们铭记的地标之一,这里曾经诞生中国最璀璨的诗歌,中国最杰出的诗人李白、杜甫、苏轼、李商隐都与这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李白和杜甫这“一仙一圣”,都曾在“蜀”地有过刻骨铭心的经历,李白青少年在“蜀地度过”,杜甫晚年“避难陇蜀”。

二、课堂活动

任务一:赏析诗歌意象,比较诗歌意境

两人笔下的蜀中景色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气象?试做比较。

思考下面的问题,分组交流:

1.《蜀道难》是如何描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2.《蜀相》中丞相祠堂的景象是什么样的?有何作用?

交流展示:

1.李白对蜀道的描绘:

①借劝阻友人不要西游,写尽蜀道之高。

开篇之语,“噫吁嚱"三个感叹词连用,使人在惊呼中,感觉到蜀道的高峻。诗中“不与秦塞通人烟”概括叙述了古蜀国长期与内地隔绝的状况。接着引用五丁开山这个悲壮的神话故事间接地说明了蜀道在历史上就是不可逾越的险阻。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健飞的黄鹤无法通过,善于攀援的猿猱也同样为如何通过而发愁。在此基础上,诗人又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险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

②借惜别之情,写透蜀道之险。“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接着运用夸张手法,写出飞湍、瀑流、悬崖、转石与万壑雷鸣的音响组合起来的动感画面。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最后诗人用“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一句“质问”,从侧面强化了蜀道的惊奇雄险。

2.《蜀相》中丞相祠堂的景象

“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表现出武侯祠内的春意。然而,春色虽好,鸟音虽美,但一个“自”,一个“空”,却抑制住了春意的盎然,渗入了些许寂寥。

总的来说,《蜀道难》意境阔大,雄奇多变,宏伟磅礴。《蜀相》生机盎然而静谧肃穆。

任务二:赏析李杜诗歌中的不同风格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而杜甫的诗则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李白是一个潇洒的负剑游子,杜甫则是一个苦吟的草堂诗人。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两个人各有所长,又同样伟大。

活动1:《蜀道难》集中突出地体现了李白诗歌潇洒飘逸的特点,请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

交流明确:

①善用反复。诗歌开篇就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强烈咏叹,奔腾直泻,抒发出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感慨;而后,在诗歌的中间和结尾,他又两次重复了这一咏叹,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②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从蚕丛开国、五丁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可怕现实,让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从六龙回日之九重云霄到冲波逆折之百丈深渊,凭借神奇的想象,作者具体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阴森幽邃的氛围,形成了峥嵘瑰丽、浪漫迷离的意境。

③极致的夸张。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运用“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用了“百步九折”;而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夸张说连为太阳神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回转等等。这些夸张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

活动2:《蜀相》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请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交流明确:这首诗歌,只有短短八句,包含着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式。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点明了武侯祠的地点。“何处寻”是抒情,诗人运用设问来抒发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柏森森"是描写,是对祠堂总体环境的描写。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景物描写,其中“自"和“空”也是抒情。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叙事为主,交织着议论和抒情,是对诸葛亮的评价与赞扬。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抒情,也是议论,抒写了诗人的感叹和哀切之情。这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活动3:比较《蜀道难》和《蜀相》的语言特点之异同。

明确:

①体式比较

《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杂以三四五八九言等,短的仅三字,长者达十一字,句式长短不等,错落交接。再看语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匀称整饬,也有“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散漫舒展;有“枯松倒挂倚绝壁"之精炼凝重,也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之流畅轻快。

《蜀相》是七言律诗,结构严整,法度森然。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不但字数、结构、意义对仗,平仄也相对,体现杜甫律诗的精炼。

②韵律比较

《蜀道难》的韵脚随内容而变化——第一段韵脚是:难,天,然,烟,等押ɑn韵;第二段,豗、雷押ei韵,最后一段:开、豺押ɑi韵;麻、家押ɑ韵。韵脚都以开口音为主,读起来气韵舒朗。诗人强烈充沛、起伏动荡的情绪,单一韵脚无法满足,唯有在纵横崛崎的韵脚变换中,才能不断加强。

《蜀相》的韵脚,“寻,森,音,心,襟"押en韵。都是闭口音,气韵深沉厚重,情感也随之凝重深沉。

③在抒情方式上

《蜀相》借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怀念,表达自身慨叹,抒情委婉,含蓄蕴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三叹,反复吟咏,直抒胸臆,读起来荡气回肠、感情一泻千里。

小结:

《蜀道难》仿佛来不及推敲,就脱口而出,节奏促迫,一泻千里,无可阻挡。《蜀相》每个字仿佛都经过打磨,初读平常,细嚼方觉有味。

就像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的那样:“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洪亮吉说:“李青莲之诗,佳处在,不着纸;杜浣花之诗,佳处在,力透纸背。”“不着纸"与“力透纸背”各得其妙。

任务三:两首诗的主旨比较

蜀道“难"、蜀相也“难”。到底难在哪里?难的原因又是什么?

活动1:讨论蜀道之“难"

①蜀道之难,难在高危。

开篇便惊叹“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高到令人惊呼,“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高到人迹罕至。“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高到令人生畏。勉为其难,放胆一试吧。但那青泥岭,曲折回环,似与星云相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只得以手抚胸,徒然长叹。

②蜀道之难,难在艰险。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关切之意溢于言表,而这关切却正源于蜀道之险。“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接下来,调动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用参天浓密的古木、空寂的群山、凄冷的夜月、哀号的悲鸟、不停啼叫的子规极力渲染了蜀道之阴森可怖。但这还不算最险!你看,绝壁千仞,只有枯松倒挂。你听,喧闹之山,飞瀑湍急,不绝于耳;砯崖转石,万壑惊雷。蜀道如此之险,远道的朋友啊,还是别去了吧!

③蜀道之难,难在人祸之惨烈。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驻守的官员一旦任命不当,就会像凶狠贪婪的豺狼一样,“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若如此,只能“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岂能安居?不如早日回家。当时,局形势不稳,国事艰难,作者深深为国担忧。李白用一番奇语倾吐幽愤之情,用一副狂态掩蔽赤子之心。

活动2:体会蜀相之难——“圣人”之心

《新唐书》记载“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称‘诗史’"。“善陈时事”:杜诗多写历史或当时的重大人物、重大事件。《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正值安史之乱。诗歌借诸葛亮受命于危难、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历史事件,反映这一历史转折过程中,国势艰微的景象,赋予了《蜀相》深刻的史诗意义。乱世之中,杜甫的仁爱之心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让他的“诗"变成了“史”,在这“诗史"中,寄予的是杜甫一片圣人之心。

《蜀相》,“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本是色彩鲜明,动静相衬,无限美妙的,自然界的春天来了,而大唐却已临深秋,中兴的希望非常渺茫,一“自”一“空”,表达了内心的感伤惆怅。“天下计”是为天下苍生谋生计;“老臣心"是一片忠心耿耿报国心;赞叹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辅佐两朝、鞠躬尽瘁;“身先死”国未统一却斯人已逝;“泪满巾"英雄之泪无处诉,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杜甫有对社会的关注、对国家大计的担当、对国运发展的忧患;有着圣人般的悲悯情怀,他用一支笔书写着战乱时代的一片心酸。

因此,杜甫“蜀相”之难,难在英雄失意。杜甫以诸葛亮自比,含蓄表明只要国家给自己机会,一定尽忠报国家,不遗余力,死而后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叹自己报国无门,从而引发了对国事的担忧,因此而泣。许身社稷,志在匡国的诸葛亮和杜甫是英雄,千古为国为民,壮志未酬的仁人志士们亦是英雄,杜甫是为全天下的失意英雄们扼腕垂泪!——杜甫的“泣”不仅指个人,还有全天下的失意英雄们,诗人的圣人情怀流露其中。

三、课堂小结

李白和杜甫,虽然诗歌风格迥异,但他们都有“对统治者的讽谏"对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他们都渴望入仕,在仕途沉浮,在蜀地吟咏感叹。展现出了“家国情怀”,这也是当时所有儒家士子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济苍生、怀家国的担当,这才是他们共同的真情,共同的诗心。

拓展延伸:

李白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